钟敏莹;吴思平;许一吟;陈杏丽;魏丽君
目的:总结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在26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26例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手术治疗,26例患者以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结果:26例患者以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26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放弃治疗,5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出现一过性肾功能障碍,无手术中死亡,无术后严重低心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均治愈出院。26例患者中,25例痊愈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新型个体化腔内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中采用合适的脑保护方法,术后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该技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光存;严中亚;申运华;卢中;吴一军;雷虹;朱正艳;汤丹丹;程明光;董贵福;姜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体温进行准确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为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目前,我国91.42%以上的三甲医院仍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4]。随着WHO推行“全球医用汞消除计划”,我国政府也将水银体温计列为限制类项目[5-6]。探索新型体温监测方法成为ICU 医护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近年来,红外线耳温仪已逐渐运用于临床,但其测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仍待评估[3]。本研究探讨了红外线耳温仪和水银体温计对 ICU 患者体温监测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为红外线耳温仪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冯金华;聂孟珍;李卡;杜爱萍;田永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和分析PFNA钉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83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选择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PFNA与DHS)。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钉较DHS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早期下地活动,早期功能锻炼,以减少并发症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进行 SWOT 分析,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促进患者术后的伤肢功能康复。方法:180例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 SWOT 分析,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并定期追踪随访,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前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满意度、前臂功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前臂骨折手法复位术后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前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丹凤;刘舜杰;黎庆卫;杜雪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多次屏气与呼吸触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1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对肝脏脂肪含量量化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60例受试者使用1.5 T 磁共振扫描仪在肝脏Ⅶ段分别行多次屏气和呼吸触发1H-MRS采集。分别记录波谱曲线中亚甲基峰和水峰下面积,计算脂肪分数。计算两者的Pearson 相关系数、Bland-Altman 95%一致性界限和一致性相关系数。结果:多次屏气和呼吸触发1H-MRS 得到的平均肝脏脂肪含量分别为(8.6±8.7)%和(9.4±9.3)%,两者高度相关(r =0.973, P <0.0001;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5)。用Bland-Altman方法,91.7%点都在95%一致性界限内。结论:多次屏气与呼吸触发1H-MRS均能用于量化肝脏脂肪含量。这两种方法高度相关且一致性良好。
作者:林楚岚;江桂华;刘金武;李武铭;颜剑豪;梁联保;全显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 BM-MSCs )是来源于骨髓的一种能分化为骨、软骨、骨骼肌、骨髓基质、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的成体多能干细胞[1]。 BM-MSCs 移植能对心肌梗死、卒中、肺损伤、糖尿病等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起修复作用及延缓组织器官疾病的进展[2]。然而,由于损伤组织的局部缺血缺氧环境,90%以上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体内后72 h 内死亡[3];同时,Li 等[4]研究发现局部或全身性地移植BM-MSCs ,仅有一小部分细胞能融合进损伤组织并存活。由此可见,BM-MSCs 发挥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及再生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其移植分化,BM-MSCs 的旁分泌功能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BM-MSCs 的研究认为[5],许多细胞,包括 BM-MSCs ,能在激活或凋亡时通过旁分泌机制产生膜微粒(microparticles,MPs),其携带表面受体、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类、mRNA 和 microRNA 等,实现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并发挥与来源细胞相似的作用[6]。本文就近年来 BM-MSCs 来源的膜微粒在疾病治疗中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镜湖;陈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目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越来越多的文献[1-4]报道显示: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量上,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然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难度大,如何安全、有效的进行淋巴结清扫,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科自2010年7月开展腹腔镜,截至2013年9月已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210例,本文就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的难点和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谢权;彭勃;梁贤文;孙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患者行部分内约肌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parti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pISR),并与同期30例行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tot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tISR)的直肠癌患者比较,观察术后患者肛门控便功能。结果:tISR组10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2例结肠黏膜脱出,1例吻合口狭窄。pISR组5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无结肠黏膜脱出和吻合口狭窄。两组均不需术后因肛门失禁而改道。术后pISR组肛门功能良好率均高于tISR组,术后1、3、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ISR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能更好地保留肛门功能,是一种安全的保肛手术方法。
作者:麦建全;杨景先;庄潮平;黄辉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与生活质量下降、高病死率、高的疾病负担有关,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显著增加[1]。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应用广泛的替代疗法[2],由于治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患者生存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3],其中以 MHD 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为明显[4]。因此,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法深入探究影响患者运动的因素,为临床制定提高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针对性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作者:董永欣;时秋英;徐甜甜;臧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养成现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3区(市)9个街道18个居委会的279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8.14%,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4.77%,健康行为养成率为48.14%;女性的行为养成率高于男性;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基本知识知晓率低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重点知识知晓及行为养成率高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城市居民的知识知晓和行为养成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员;知晓率及行为养成率与学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注重培养和强化居民的健康信念和行为转化,加强对中老年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和加大对中青年人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的教育、宣传,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加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
作者:李贝;张屹立;洪伊敏;李亚玮;周增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腰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维生素等常规对症处理。观察两组术后患者首次正常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腹胀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董氏奇穴联合辨证施灸能有效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钟敏莹;吴思平;许一吟;陈杏丽;魏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5(C-X-C motif ligand 5,CXCL5)及其受体CXCR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两步法检测51例 HCC 病例中 CXCL5、CXCR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结果:(1)HCC中CXCL5、CXCR2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64.7%、68.6%,高于癌旁组织(17.6%、15.7%,P<0.05);CXCL5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及血管浸润有关;CXCR2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血管浸润有关。(2)HCC 中的 MVD 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 <0.001),与CXCL5、CXCR2的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3)CXCL5、CXCR2蛋白高表达组,HCC 复发率及转移率均较高。结论:CXCL5、CXCR2高表达可能促进了HCC的发生发展及HCC内微血管生成,可用于HCC的预后评估。
作者:申九妹;成元华;郑启忠;余梦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四妙汤不同温度外敷护理对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1组50例,观察2组50例,观察3组50例,对照组50例。4组患者均行相同方案的临床基础治疗及护理,并取四妙汤中药方剂予以外敷护理干预。而在四妙汤外敷温度设置上:观察1组为10~20℃,观察2组为20~30℃,观察3组为30~40℃,对照组为先冰敷后常规热敷(50~60℃)。护理后12d,评价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于4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第6、12天,测量患者的膝关节周径、膝关节屈伸度,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同时检测患者膝关节液中的IL-1、IL-6、TNF-α指标值。结果:观察3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P <0.05)。护理后第12天,观察3组、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膝关节周径均短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平均膝关节屈伸度均>观察1组和观察2组,平均VAS评分均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P <0.05。护理后第6、12天,观察3组患者的平均IL-1、IL-6、TNF-α指标值均低于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均 P <0.05)。结论:30~40℃是四妙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湿热型)急性期恰当的外敷护理温度。
作者:周小萍;冯小波;李丽莉;肖朝林;文庆;林明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1],是近20年来发病率增长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6.2%[2]。尽管大多数甲状腺癌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死于转移和复发。目前通过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判断肿瘤的预后是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有关各大肿瘤的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讨也越来越深入,不仅可以更早更准确地预测临床结局,同时也为靶向治疗和评价疗效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价值。现就甲状腺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伟;韩晓晨;胡耀杰;胡万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前体C 末端成分,在急性心肌梗死、脑损伤、脓毒症等危重患者血浆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1-2]。多发伤伤情严重、复杂、变化快,死亡率高,而目前医生对其伤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主观性较大,尚无客观、有效的实验室评价指标。多发伤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剧烈,推测其血浆和肽素可能有明显变化。本研究通过对114例多发伤患者进行血浆和肽素测定,探讨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及短期死亡的相关性。
作者:梁亚鹏;刘志祯;尹其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 B-Lynch 缝合术、Bakri 球囊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分娩后出现产后大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B-Lynch 缝合组、Bakri球囊填塞组、子宫动脉结扎组及联合手术组(Blynch +子宫动脉结扎、Bakri +子宫动脉结扎、Bakri + Blynch +子宫动脉结扎组),分别比较3种手术方式单用和各种手术方式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Bakri球囊填塞组、B-lynch缝合组、子宫动脉结扎组的手术时间、24 h中性粒细胞计数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kri 球囊填塞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24 h血白蛋白均显著的低于B-lynch 缝合组、子宫动脉结扎组(P <0.05)。 Bakri球囊组子宫切除2例、成功止血24例(92.31%),B-lynch 组子宫切除3例,成功止血5例(62.5%),子宫动脉结扎组子宫切除3例、成功止血3例(50.00%),Bakri球囊组成功止血率显著高于B-lynch 组(字2=4.333, P =0.037);Bakri 球囊组成功止血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结扎组(字2=6.619, P =0.010);子宫动脉结扎组与B-lynch组的成功止血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字2=0.219,P =0.640)。5例出血量>1500 mL的患者采用单一手术方式止血成功率为20%显著低于联合手术止血方式的75%(P <0.05)。结论: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可以作为治疗产后出血除药物治疗外的第一选择。联合运用B-lynch背带式缝合术、Bakri球囊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能有效的减少因凶险性产后出血所致的子宫切除的风险。单独使用以上任何一种手术方法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疗效是不确定的。
作者:李翠丽;万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研究组(A 组),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照组(B 组),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记录并观察操作过程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f)的变化、气管切开操作和喉癌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皮肤恢复情况。结果:(1)在扩张气管时,A组对SBP、DBP、HR的影响明显小于B组,对f的影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2)在气切操作时间及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但两组整个喉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3)术中B组发生2例气道梗阻,且术后切口疼痛和切口渗血明显多于A组,A组的皮肤平整性明显高于B组。结论:只要较好的掌握微创气切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操作技术,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患者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建强;张相民;蓝小林;温小平;罗克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呼出气体中丙酮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对健康对照组、1型糖尿病组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呼气丙酮含量、全自动生化仪的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以及高压液相反相阳离子交换层析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A1C),并对3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型糖尿病组中呼气中的丙酮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1);在1型糖尿病组,丙酮分别与空腹血糖、胰岛素注射后1、2 h 血糖水平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分组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5~6.0,6.1~7.0,7.1~8.0,8.1~12.0%)呈线性相关。结论:检测呼气中的丙酮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血糖监测,其敏感性与传统的血糖测定相近,能及时反映患者血糖波动情况。
作者:臧宁;徐邦牢;翁瑜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T”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角膜高度散光(>2.0 D)患者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A组30例(30眼),常规11:00位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试验组B组30例(30眼),首先完成与对照组同样的手术操作,然后以陡峭子午线为中心,可调钻石刀做成对的“T”切口,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角膜散光矢量,术后3个月5 mm 瞳孔直径下3、4、5、6阶像差,总体高阶像差,总体像差及球差、彗差均方根(RMS)值及斯特尔比率值。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角膜散光矢量J0及P,B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 A组与B组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彗差、S3、S5、S6、Sh及Sg均方根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斯特尔比率值A组为0.006±0.002,B组为0.019±0.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T”切口可以提高白内障伴高度角膜散光患者的视功能及光学质量。
作者:李晓红;董志军;董薇丽;张铁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患者 BCR-ABL 激酶区基因突变,了解初发患者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导致甲磺酸伊马替尼(IM)耐药率,为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初诊CML患者外周血或者骨髓,采用巢式PCR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序的技术检测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结果:共检测了87例患者,其中3例患者分别存在M351T、Q252H、Y253H 突变,1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随访证实该3例患者均对IM耐药;1例慢性期患者检测出ABL激酶474氨基酸位点之后存在35 bp插入突变,但临床随访证实其对IM敏感;2例急变期患者存在第八外显子缺失,并对 IM 耐药。结论:初诊CML 患者存在 BCR-ABL 激酶区基因 IM 耐药基因突变,尤其是处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早期检测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有利于患者早期选择合适的一线药物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邢宏运;卞铁荣;李晓明;吴鹏强;胡敏;李攀;陈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