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陈先侠;唐志霞;孟祥莲;董革;张俊强;陈晓宇

关键词:早发型子痫前期,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10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 ACA)和抗β2-糖蛋白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antibody, Aβ2-GPⅠ),计算阳性预测值,58例期待治疗孕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增加抗凝治疗组(28例)。结果:ACA预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阳性预测值为3.9%,两组相比,抗凝治疗组在延长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尚不能认为ACA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具有相关性,且抗凝治疗不能延长早发型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时间,不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膈疝62例诊疗分析

    膈疝是指腹腔和腹膜后腔的脏器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膈肌缺损进入胸腔。由于病情复杂,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明确膈疝的类型、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是创伤性膈肌破裂引起的膈疝,其次是有膈肌切开史的医源性膈疝。我院200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62例膈疝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超;石维平;束余声;史宏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与凝血状态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AECCP)患者炎症与血液凝固状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预后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141例AECCP患者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成分3(C3)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研究患者炎症与血液凝固状态的量变关系及其预后影响。结果:患者WBC、NEUT、hs-CRP、PT、APTT、FIB、TT高于正常人(均P <0.001), C3低于正常人(P <0.001); WBC、NEUT与FIB呈正相关(分别为r =0.196和r =0.199,均P <0.05);hs-CRP与APTT、FIB呈正相关(分别为r=0.234,P<0.01和r=0.466,P<0.001);C3与FIB呈正相关(r=0.466, P<0.001),与PT、APTT、TT呈负相关(分别为r=-0.258,P<0.01;r=-0.279,P<0.01和r=-0.168,P<0.05)。死亡组WBC、NEUT高于生存组(均P <0.01);WBC、NEUT预计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6(95% CI 0.552~0.780;P <0.01)和0.695(95% CI 0.558~0.801;P =0.001)。结论:炎症与凝血功能紊乱通常同时存在于AECCP患者当中,两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WBC、NEUT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罗辉遇;李奕华;胡燕怡;詹丽璇;伍尚伟;杨文娟;周旭红;任海红;黄淑妍;宫雅南;陈飞鹏;许博裳;徐米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局部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局部给药方式控制THA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初次行单侧THA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静脉组、局部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四组进行相应处理,记录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其他三组的失血指标及输血情况显著降低(P <0.01);联合组与静脉组及局部组相比较各指标均明显降低:术后显性失血量[(141±64) vs (246±74)、(215±76) mL, P <0.01]、隐性失血量[(116±51) vs (211±83)、(199±73) mL, P <0.01]、总失血量[(787±110) vs (1019±137)、(1005±149) mL, P <0.01]和输血患者平均输血量[(279±35) vs (329±37)、(329±37) mL, P <0.01]。四组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联合局部给药方式对控制THA失血安全有效。

    作者:张立;王代荣;赵国平;秦汉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管+取胎后球囊扩张术为研究组,其余1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为(1062.5±653.1)mL和(362.5±474.5)mL,少于对照组的(2180.0±1548.7)mL和(1250.0±1357.8)mL(均P <0.05)。研究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12)与(5/12)(P <0.05)。两组子宫切除率为4/12与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可以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吴康;许伟;祖茂衡;顾玉明;徐浩;王丹;宗迎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的保存

    大剂量放、化疗及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可使超过90%年轻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得到缓解[1]。而放化疗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胞增殖和干扰DNA结构与功能,具有细胞毒性,卵巢组织对其非常敏感[2],同时性腺功能亦容易受到放化疗损害,进而导致女性生育力下降,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研究指出了放、化疗导致永久性闭经的危险性[3]。因此,在接受放化疗之前,能否找到一种合理方法保存患者生育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莹;张云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川南地区维生素D受体Fok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FLP-PCR结合DNA测序方法检测糖尿病组160例和正常对照组190例 FokⅠ基因多态性。结果: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FF、F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5%、47.5%、20%和15.8%、53.7%和30.5%,差异有显著性(P <0.05)。 F/f等位基因分布分别为56.3%、43.8%和42.6%、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F基因型发生T2DM风险为Ff/ff基因型的2.568倍(95% CI =1.246~5.292,P <0.05)。FF基因型2 h PG、HbA1C水平高于Ff/ff基因型(P <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作者:王晓燕;刘鑫;余玥;黄璨;张珑山;刘洪明;邓宇;陈庄;陈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结肠透析治疗腹透漂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膜透析管(腹透管)漂管是指腹透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可导致腹透液引流不畅,引流时间延长,超滤量减少,引起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腹透管漂管的方法有运动、按摩、灌肠及插入不锈钢丝纠正位置或者手术复位[1],如不成功还需重新置管,甚至直接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而转为血液透析治疗,是影响腹膜透析技术的问题之一[2]。引起腹透管漂管的原因很多,比如置管技术、腹内压升高、胃肠道功能紊乱、体位因素等[3],而结肠透析能进行高位结肠清洗,彻底清洗肠道粪便及肠道内毒素,使体内腹水及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增加肠道蠕动,降低腹内压,纠正胃肠道紊乱等可引起腹透管漂管的相关因素,故我科对收治腹透漂管的腹膜透析患者采用结肠透析治疗,使部分患者的腹膜透析管在短时间内复位成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琦;彭春晖;周树录;李红艳;黄伟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家犬胸部低管电压扫描结合迭代重建SAFIRE技术的运用

    目的:对比常规扫描重建与低kV扫描结合SAFIRE技术重建的图像质量,探讨低kV结合SAFIRE重建的价值。方法:健康成年家犬11只,分别行胸部CT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规定120 kV/65 mA结合FBP重建为常规组,100 kV/65 mA结合SAFIRE(强度3级)重建为低kV组。比较两种方案的辐射剂量,比较所得两组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比较,低kV组ED降低了39.33%;同种组织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kV组肺组织、上腔静脉、脊柱旁肌肉噪声均降低,SNR均有升高,上腔静脉-脂肪CNR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评分低kV组较常规组升高约1.70%。结论:家犬胸部低kV扫描联合SAFIRE重建技术可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可指导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唐雷;王谦;曾宪春;王玉权;王荣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文版无反应性全面量表在神经外科患儿中的信效度研究

    目的:探讨中文版无反应性全面量表(full outline of un-responsiveness scale, FOUR量表)在神经外科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rislin法翻译中文版FOUR量表并与改良Glasgow 昏迷评分对100例神经外科患儿的意识进行评估,分析其信效度,以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患者出院时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来判断预测预后的辨别力。结果:中文版FOUR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74,重测信度为0.945,与改良Glasgow 昏迷评分相关性好,评定者间的一致性良好,内容效度指数为0.96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结论:中文版FOUR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神经外科患儿的意识评估。

    作者:彭娟;邓瑛瑛;曹阳;刘丹;李璇;周瑛;周宏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5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检测PCT、Hs-CRP水平。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肠梗阻及肠梗阻的性质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EPII组,B组为非EPII组,C组是对照组。比较3组间术前、术后PCT、Hs-CRP的水平差异。结果:14例患者在术后第9天发生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分析显示,3组间PCT 水平在术前、术后第1天变化差异不明显(P >0.05)。但在术后第5天、第7天A组PCT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患者hs-CRP 水平术后3 d均持续升高,但在第5天时开始出现降低,至第7天时下降更为明显。并且A组hs-CRP波动幅度明显(P <0.01)。结论:血清PCT、hs-CRP是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良好检测指标。

    作者:钟漓;董陈诚;冉福林;甘秦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促进幽门螺杆菌诱导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Th17细胞分化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诱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情况,探讨BAFF对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ELISA法测患者血清中BAFF与IL-17浓度;MTT法测T细胞与幽门螺杆菌共培养后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测BAFF-R表达;RT-PCR、Western blot、ELISA法测RORγt和RORα及IL-17、IL-21、IL-2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中BAFF与IL-1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05),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87,P <0.01)。BAFF处理后,幽门螺杆菌诱导的T细胞生存活力较对照增强,BAFF-R表达增加,Th17细胞标志性转录因子RORγt和RORα及细胞因子IL-17、IL-21、IL-2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P <0.05)。结论:幽门螺杆菌能引起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体内BAFF高表达,进而促进Th17细胞分化。

    作者:常香荣;张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侧(29例33椎)与双侧(27例31椎)椎弓根入路填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修复伤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Beck值、后凸Cobb角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改善(P <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侧组平均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填充量少于双侧组(P <0.01),两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疼痛改善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PKP对OVCF病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单、双侧椎体强化方式疗效相当,单侧具有操作步骤少、手术和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填充量少等优势。

    作者:王皓宇;黄明;高明杰;冯磊;方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孕期维生素D 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对维生素 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的认识,维生素D的非经典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1-2]表明,孕期血清维生素D的水平与包括早产、过期产、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在内的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但如何定义维生素D缺乏学术界尚存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维生素D缺乏即血清25(OH)D <20 ng/mL (50 nmol/L);25(OH)D <30 ng/mL (75 nmol/L)为不足。近年来,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流行现状及临床意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孕期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流行现状、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孕期长短、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阐述,为临床维生素D的预防性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王丽萍;黄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浆凝集素和内毒素水平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浆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及内毒素(LPS)水平变化及其与体质指数(BMI)的关系。方法:纳入新诊断的GDM组孕妇及正常组孕妇各45例,测定血浆MBL、LPS浓度;每组按BMI(25 kg/m2)为界分为肥胖亚组(BMI ≥25 kg/m2)和非肥胖亚组(BMI <25 kg/m2),分析GDM组孕妇血浆MBL、LPS水平变化及其与BMI的相关性。结果:GDM组MBL浓度低于正常组,而LP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孕妇血浆BMI与MBL呈负相关(r =-0.28,P <0.05),BMI与LPS呈明显正相关(r =0.62,P <0.05);LPS与MBL呈负相关(r =-0.43,P <0.05)。正常组MBL、LPS与BMI之间的这种相关性不存在。结论:MBL和LPS可能是超重孕妇GDM发病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对临床GDM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琴;袁静;丛林;李松;杨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结直肠癌中REG4与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REG4与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内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组织芯片的方法,检测92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内REG4与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REG4与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3.3%(49/92)与64.1%(59/92),正常黏膜组织内REG4与survivin的阳性率为8.7%(8/92)与3.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G4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 <0.05);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内REG4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 =0.208,P <0.05)。结论:REG4与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内过表达,提示两者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检测REG4和survivin可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王林娜;侯素平;刘洪博;孙晓玲;张晓娟;张清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组织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术前TP方案化疗并手术治疗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宫颈活检组织及化疗后手术标本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表达差异及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经术前化疗后, P-gp、GST-π的阳性表达分别由71.43%、64.29%增高到80.61%、74.49%,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Topo-Ⅱ的阳性表达由化疗前的48.98%降为28.57%,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明显相关(P >0.05)。新辅助化疗前, GST-π在无效组中的阳性表达水平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P-gp和Topo II阳性表达水平在不同疗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耐药基因蛋白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不受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新辅助化疗可以诱导宫颈癌耐药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监测其表达对于选择药物、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参考价值,GST-π表达状态有可能成为预测TP方案化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作者:沈蓉;吴晓玲;肖子文;张其柱;徐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炎中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按照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指南选择脂肪性肝炎60例,并根据饮食习惯不同分成规律饮食组(NASH1组)和不规律饮食组(NASH2组),选择体检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空腹血清胰岛素、肝功生化、血脂成分以及肠道内分泌肽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含量,动态检查餐后0.5、1、2、4 h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脂肪肝炎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和餐后动态血糖、ALT明显升高,以NASH2组表现更为明显。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胰岛素高于正常,分泌峰值在餐后1 h,较正常组胰岛素分泌峰值在餐后0.5 h明显滞后。 NASH1组抑胃肽和胆囊收缩素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NASH2组的抑胃肽和胆囊收缩素较NASH1组明显增高。脂肪肝炎组抑胃肽分泌峰值明显早于正常组,胆囊收缩素分泌峰值晚于正常组。NASH组胰岛素分泌峰值与抑胃肽分泌峰值一致。在脂肪肝的患者中,伴随着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的升高,胰腺明显增厚。结论:抑胃肽、胆囊收缩素参与NASH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发生。

    作者:王新国;王俊;张波;黄利华;郭继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姜黄素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评价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 =1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预处理组(C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75 min后恢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建模前5 d,C组大鼠每天胃饲姜黄素200 mg/kg,S组和I/R组大鼠胃饲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2 h时处死大鼠,取肠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行Chiu评分,同时测定一氧化氮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C组大鼠肠组织Chiu评分、一氧化氮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升高(P <0.05);与I/R组比较,C组大鼠肠组织Chiu评分、一氧化氮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P <0.05)。结论:姜黄素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廖美娟;梁桦;梁幸甜;冯舒韵;陈志妍;刘洪珍;肖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PEI)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危重症患者粪弹力蛋白-1(FE-1)浓度,将患者分为无PEI组(A组)及PEI组,进一步将PEI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无处理组(B组)及处理组(口服胰酶制剂,C组),比较三组患者在腹泻/腹胀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并发PEI组较无PEI组患者腹泻/腹胀发生率更高,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长,死亡率更高,而经过积极干预处理的PEI患者上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在危重症患者中广泛存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需积极干预处理。

    作者:贺文成;郑志刚;肖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当前临床研究大环境下研究护士/研究协调员在研究团队中的参与模式探讨

    当前中国临床试验支持环境较国外不成熟,新药或干预型的临床试验项目缺少管理经验,机构和强大的伦理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审核能力不强[1],专职有经验的研究护士少,研究科室缺少临床试验经验,新的缺少经验和医学背景的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 Organization, SMO)的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CRC)开始加入研究助理的团队,所以很多临床研究机构面临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和CRC任用难题。作为临床试验里的专职人员研究护士/CRC是试验的管理者,对试验质量起到把关的作用,而现有的CRC库里CRC的来源和资质不同,管理和任用没有规范性,不同来源的CRC在医院这个特殊医疗环境下有不同的职责。而属于医院机构的研究护士较其他来源的CRC经过更规范、更专业的临床试验相关培训,不但有医学知识和技能且更有试验协调管理经验,是CRC队伍里的中坚力量,能肩负起试验管理者的职责;而医院受编制所限在不能培养更多研究护士情况下,其他来源的CRC是对研究护士工作不可缺少的补充,能对临床试验项目的整体运作起到分担的作用。本文根据医院和临床科室客观现实情况,提出统筹分配研究护士/CRC资源、选用不同的研究护士/CRC参与模式,让有经验的研究护士配置到新的研究科室、重要的临床研究以保证试验的质量,起到有经验的护士带领新的CRC管理好临床试验,有的放矢地任用研究护士/CRC来达到好的发挥有限的研究护士/CRC力量来管理好更多试验项目的效果。

    作者:何莲珠;孔秋焕;葛洁英;吴跃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