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短静脉256层螺旋CT佳血管成像时间优化

林婷;全显跃;顾杨;梁文;田霞辉

关键词:肝短静脉, 多层螺旋CT, CT血管成像, 断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优化肝短静脉佳扫描时间。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行上腹CTA被检查者随机分成A~E 5组,每组15例。使用团注示踪技术行全肝扫描,将膈顶水平腹主动脉触发阈值设定为200 HU,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便启动肝动脉期扫描;门静脉期扫描时间设定为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延迟21 s;肝静脉期扫描时间分别设定为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延迟35 s(A组)、40 s(B组)、45 s(C组)、50 s(D组)、55 s(E组);平衡期延迟时间为90~120 s。评价肝静脉期肝短静脉三维重建(MIP)图像质量。结果:对观察者1前后两次图像质量评价及观察者1、2间的图像质量评价进行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8,0.86。 A~E五组肝短静脉得分分别为(4.00±1.46)、(5.20±1.08)、(3.73±1.58)、(3.80±1.42)、(3.53±1.96)分,B组与A、C、D、E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短静脉256层螺旋CT佳血管成像时间为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延迟40 s。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本研究评价自体引流血回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自体引流血回输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不回输的对照试验,采用统计软件RevMan5.1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对照研究,其中回输组318例,对照组322例。结果显示自体引流血回输能够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异体血输血量和异体血输血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而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及财力的方式,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和住院时间,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颜世海;颜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HES)200/0.5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151例AP病例,其中62例使用HES者为治疗组,89例使用晶体液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治疗组输HES后24 h的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Scr、Bun升高(P<0.05);与入院时比较,对照组输晶体液后24 h的Bun降低(P<0.05),出院前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各项凝血指标中,治疗组使用HES后APTT升高相对明显(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HES对AP患者的肾功能及内源性凝血功能有一定不利影响,使用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

    作者:李邦一;张玫;朱鸿明;赵丹丹;杨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芦荟减阻剂对烧伤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减阻剂对大鼠40%体表面积深Ⅱ度烧伤休克模型微循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减阻剂组及盐水组(烫伤后5 min给予减阻剂或者盐水进行补液复苏)。检测烧伤休克后24 h肺湿干重比(W/D)、病理及动脉血气;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烧伤休克后脊斜肌微动脉红细胞流速;观察动物的存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盐水组肺组织W/D增加(P<0.05),PO2降低、Lac增高(P<0.05或P<0.01),脊斜肌微动脉红细胞流速明显降低(P<0.01),HE染色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盐水组比较,减阻剂组肺组织W/D明显降低(P<0.05),PO2增加、Lac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脊斜肌微动脉红细胞流速明显增高(P<0.01)并且减阻剂治疗组大鼠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芦荟减阻剂明显改善烧伤休克后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烧伤休克后微循环。

    作者:张俊莉;蔡淑敏;李涛;曾振华;高友光;陈仲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完全腹腔镜微创保留胆囊取石(息肉)56例

    胆囊良性病变(结石/息肉)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被认为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然而,因胆囊具备其特有的功能,胆囊切除术后导致的功能丧失及对患者的影响再次成为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微创保胆手术近年来亦成为热门课题。我院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选择性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德礼;刘树清;吴云光;张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急诊异位妊娠及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异位妊娠及肝脾破裂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回收式自身输血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42例急诊行异位妊娠及肝脾破裂手术病例按单双日手术分为2组,单日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研究组,n=70):用血液回收机回收术中失血,处理后回输;双日为对照组(n=72):术中不回收失血,仅输注异体库存血。结果: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共回收术中血近5万mL,患者回输量为(1025±950)mL/人。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应用于急诊异位妊娠及肝脾破裂手术,既可减少此类患者输注库存异体血,又能即时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的同型新鲜血液,快速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较输注异体血的患者没有明显变化(P>0.05)。

    作者:刘燕君;刘优凤;莫建坤;周晓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痫前期胎盘中人类白细胞抗原-E表达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中人类白细胞抗原-E(human leukcocyte antigen E,HLA-E)的表达,探讨HLA-E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E在40例子痫前期患者(轻、重度子痫前期各20例)和20例正常分娩孕妇的胎盘组织(对照组)的定位及定量表达,比较检测结果。结果:HLA-E主要分布于胎盘的滋养细胞胞浆及胞膜,病例组与对照组表达部位无明显差异。 HLA-E在轻度子痫前期组(0.33±0.03)及重度子痫前期组表达(0.28±0.03)低于对照组(0.54±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HLA-E的表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表达的HLA-E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HLA-E表达的强度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春晓;周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钩钢板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解剖重建喙锁韧带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应用锁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解剖重建喙锁韧带和单纯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73例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V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钩钢板组41例,钩钢板锚钉组32例,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术后1、6个月肩关节VAS评分行组间比较,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定法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脱钩、肩锁关节再脱位和伤口感染。住院时间5~14 d (平均10 d),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VAS、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钩钢板取出术后6个月VAS、Constant评分钩钢板锚钉组较单纯钩钢板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钩钢板联合带线锚钉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松军;王兆杰;安荣泽;谭伟源;方存迅;陈军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宫腺肌症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是子宫内膜向肌层浸润并弥漫性生长,表现为子宫肌层中出现异位的内膜和腺体,伴周围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存质量,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展,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基因水平,在遗传因素、基因改变及免疫因素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涉及基底子宫内膜直接侵入肌层生长、子宫间质组织分化异常、甾体激素的作用,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基因水平改变等,其发病源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在某种尚未明确的刺激因子的作用下,直接向深层生长而侵入平滑肌肌束间[1],其发展是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渗透到子宫肌层中,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可能是通过重构路径对于因激素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而表现出的体腔上皮的再活化[1]。研究AM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

    作者:成臣;桂涛;蒋勇军;张真真(综述);万贵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伴发颅骨骨肉瘤1例

    患者女,33岁,因“发现头顶部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2个月”入院。重要既往史:患者于1996年开始出现左下肢乏力伴听力进行性下降,左腰背部软组织包块,行腰背部包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2009年上述症状加重,行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颅内多发占位。2011年2月4日至3月23日先后行右桥小脑角区、右颈静脉孔区、右枕骨大孔区、高段颈椎、T1~2、L3~5及骶管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枕骨大孔区、脑膜瘤伴砂粒体形成,WHOⅠ~Ⅱ级,免疫组化:EMA (+),S-100(+),CEA(+),GFAP(-),ki-678%(+)。右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免疫组化:EMA(-),S-100(+),CD56(+), GFAP(灶性+),ki-678%(+)。 T1~2、L3~5椎管内及骶管脑膜瘤合并神经鞘瘤,免疫组化:Vim (+),EMA (弱+),S-100(+),PR(+),ki-67<2%(+)。2011年5月行头颅伽马刀治疗,2012年患者无意间发现头顶包块,不伴疼痛,进行性增大2个月来院就诊,行头颅 CT及MRI检查提示左侧听神经瘤、颅内多发占位及右侧额部皮下占位,颈部及上胸部多发占位。2013年5月行颅骨及颅顶部皮下肿瘤切除术。

    作者:徐军;胡勇;王春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冲击波治疗颈背肌筋膜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

    颈背肌筋膜综合征[1]是发生于肩背部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一种非特异性综合征症疾病,属于纤维质综合征的一种。该病可致患者颈、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颈部活动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门诊采用瑞士 EMS 公司DOLORCLAST?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能有效的缓解上述症状,报告如下。

    作者:罗宏柏;李淑丽;纪春梅;马玲;胡同慧;姜长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肝损伤裸鼠体内的活体光学示踪

    目的:探讨生物发光成像用于细胞移植后的活体示踪和定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构建CMV-luciferase2-mkate2片段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UE7T-13),体外和活体验证双光学报告基因标记细胞的荧光表达及生物发光成像。结果:(1)成功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和荧光素酶(Luc2)活性的UE7T-13细胞系。(2)慢病毒感染后的UE7T-13细胞其多向分化能力未受影响;(3)双光学报告基因标记细胞的体外和活体生物发光成像,可用于裸鼠肝脏移植细胞后的活体示踪。结论:慢病毒pLENTi-CMV-luc2-mKate2感染后的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UE7T-13)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和萤火虫荧光素酶(Luc2)活性,可用于裸鼠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研究。

    作者:李征然;唐文杰;李丹;胡晓俊;单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致痫区与症状区侧别不一致的颞叶癫痫1例

    患者女,25岁,右利手。癫痫病史15年,发作表现为:双眼呆滞,呼唤无反应,继而双手摸索,持续约2~3 min。无先兆,发作频率约10次/月。有时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频率约4~5次/年。先后服用苯妥英钠、德巴金,奥卡西平等多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发作,于2012年4月入我院行术前评估。7岁有“高热惊厥”史,家族史及出生史无特殊。神经心理评估(韦氏智力量表):语言量表(VIQ)82、操作量表(PIQ)80、全量表(FIQ)79,智力水平处于边界值;记忆智商(MQ)59,中度缺损。头颅MRI示双侧海马硬化,以左侧稍显著。间期FDG-PET检查提示:双侧颞叶内外侧代谢减低,左侧颞叶新皮层低代谢范围较右侧广泛。

    作者:高志莹;王逢鹏;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熵指数监测应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熵指数监测麻醉深度对全凭静脉麻醉质量及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熵指数监测组(E组)。 C组根据传统麻醉深度监测调整用药,E组熵指数监测指导麻醉用药;麻醉方式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观察术中各时点HR、MAP变化,统计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观察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躁动及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E组患者各时点HR、MAP更平稳,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缩短;术后48 h内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E组高于C组(P<0.05)。结论:熵指数监测能够提高全凭静脉麻醉质量,节省麻醉费用。

    作者:姜爱华;马加海;于建宏;丁永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适度补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

    目的:探讨适度补盐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入院时已合并高钠血症,住院期间接受血液超滤),分正常血钠(血钠浓度135~153 mmol/L)、轻度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30~134 mmol/L)、中度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25~129 mmol/L)、重度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25 mmol/L)。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对正常-轻度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以普食(每天补盐约6 g),中度-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以消化道补盐(鼓励患者吃咸菜,每天补盐约8~10 g),必要时静脉补充高渗盐(3%NaCl按每小时10 mL持续静脉泵入),补充血钠浓度至正常范围低限。结果:在规范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对正常-轻度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限盐,中度-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适度补盐。无一例患者因适度补盐而加重心衰。结论:适度补盐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有益、安全,该法简单、易行、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创良;龙登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的原核表达

    目的:高效表达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Tir (translocation inti min receptor)的C末端蛋白,并初步鉴定其活性。方法:对EHEC O157:H7标准株EDL933 Tir完整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C末端基因(命名为Tir-C),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Tir-C,转至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相对分子质量,Western blot鉴定免疫原性。结果:PCR扩增出675 bp的目的片段,构建的质粒经酶切鉴定及测序与预期一致。目的蛋白在裂解上清中有表达,纯化浓度达500μg/ mL,并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表达了有抗原活性的重组Tir-C蛋白,为研究0157:H7疫苗奠定了基础。

    作者:余芳;龙北国;王金辉;王芮宁;吴娴波;范宏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Salusin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Salusins是Shiehiri等[1]利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于2003年从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的新的血管活性肽,包含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salusin-α和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salusin-β。Salusins作为新的血管活性肽,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1]、促进心肌肥大[2]等作用,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therosclerosis, AS)研究领域中成为热点[3]。 salusin-α和salusin-β在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相反的作用,有望成为AS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杨超君;杨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特异性沉默FRMD4A基因对人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siRNA沉默FRMD4A基因的表达对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FRMD4A-siRNA转染进CAL-27细胞,应用qRT-PCR检测转染后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FRMD4A基因沉默后对CAL-27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RMD4A-siRNA干扰组FRMD4A mRNA表达显著下降(94%),干扰组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0.05),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P<0.05)。结论:FRMD4A-siRNA能有效抑制舌癌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并影响细胞周期分布,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作者:郑相淮;赵建江;贾搏;盘杰;陈军;邱小玲;韩久松;禇洪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CA125检测对鉴别盆腔良、恶性包块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的检测水平对盆腔包块性质判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经超声诊断为盆腔包块需手术切除而住院的389例患者术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CA125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作对照。CA125>35 U/mL为阳性,将其结果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良性肿瘤365例,CA125平均值(71.92±6.36)U/mL,其中子宫肌瘤127例,子宫腺肌病141例,卵巢(冠)囊肿5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9例,盆腔炎性疾病9例,异位妊娠16例。恶性肿瘤24例,CA125平均值(374.43±5.67) U/mL,其中卵巢恶性肿瘤23例,宫颈癌1例。正常健康体检者39例,CA125平均值(28.61±2.10)U/mL。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健康体检者血清CA125值明显升高(P<0.01)。良性肿瘤中子宫腺肌病血清CA125值较其他肿瘤、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但仍然比恶性肿瘤低。结论:血清CA125在各种盆腔包块中均有升高,恶性肿瘤中显著升高。结论:血清CA125的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盆腔包块的良恶性,对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尧明凤;汤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结肠镜效果观察

    纤维结肠镜已广泛应用于大肠疾病检查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无痛检查需求日益增加。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静脉麻醉成为患者更易于接受的无痛技术[1]。地佐辛作为新型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具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笔者应用地佐辛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效果更优于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豪;白雪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