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测定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干扰素-γ和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

巫艳彬;吴聪;孔晋亮;蔡双启;冯挺眉;卢桦崧;梁象东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 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 γ-干扰素, 腺苷脱氨酶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测定不同病因胸腔积液中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干扰素-γ(IFN-γ)和腺苷脱氨酶(ADA)的浓度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93例胸腔积液及其同源外周血,分为结核组、恶性组、细菌感染组及漏出液组。测定三种指标浓度,并对结果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组胸水SLPI、IFN-γ及ADA浓度较恶性组、感染组及漏出液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SLPI、IFN-γ和ADA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联合SLPI、IFN-γ和ADA能提高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效能,其中以三者联合诊断效能佳。结论:单独测定SLPI、IFN-γ及ADA均有助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但联合测定更能提高诊断效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A125检测对鉴别盆腔良、恶性包块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的检测水平对盆腔包块性质判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经超声诊断为盆腔包块需手术切除而住院的389例患者术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CA125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作对照。CA125>35 U/mL为阳性,将其结果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良性肿瘤365例,CA125平均值(71.92±6.36)U/mL,其中子宫肌瘤127例,子宫腺肌病141例,卵巢(冠)囊肿5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9例,盆腔炎性疾病9例,异位妊娠16例。恶性肿瘤24例,CA125平均值(374.43±5.67) U/mL,其中卵巢恶性肿瘤23例,宫颈癌1例。正常健康体检者39例,CA125平均值(28.61±2.10)U/mL。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健康体检者血清CA125值明显升高(P<0.01)。良性肿瘤中子宫腺肌病血清CA125值较其他肿瘤、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但仍然比恶性肿瘤低。结论:血清CA125在各种盆腔包块中均有升高,恶性肿瘤中显著升高。结论:血清CA125的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盆腔包块的良恶性,对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尧明凤;汤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肺结核肺组织干扰素-γ表达与其病理损伤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肺组织病理损伤间的相互关系,为肺结核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毒性结核分枝杆菌H37Rv尾静脉注射BALB/c小鼠建立肺结核动物模型,分别于感染后0(未感染)、2、4、6、8周末,进行肺组织细菌载荷量计数及组织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FN-γ、IL-2及TNF-α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MTB感染后2周末,IFN-γ、IL-2及TNF-α的阳性细胞百分比较0周时均显著升高,感染后6周末(9.25%)至8周末(5.67%),IFN-γ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而该时期TNF-α及IL-2的表达均有下降趋势,但与感染后2周或4周时无明显差异(P >0.05)。感染后8周末,肺组织细菌载荷量(8.43)及肺组织病理分数(17)较感染6周时均显著升高(P <0.01)。结论:MTB感染早期,肺组织IFN-γ、TNF-α及IL-2均呈较高表达,对肺组织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MTB持续感染期,IFN-γ表达量下降明显加剧肺组织损伤。

    作者:邓仪昊;何红云;唐茂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两种肠造口术在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Hartmann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术后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或高位直肠癌患者的62例患者,分成回肠袢式造口组(甲组)和Hartmann术组(乙组),分析两组患者Ⅰ期和Ⅱ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甲组Ⅰ期手术术后禁食时间较乙组短(P<0.05),Ⅱ期手术中,甲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乙组缩短(P<0.05),术后低血钾的发生率亦较乙组低(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黄晓斌;李世昌;李红武;李艳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胰腺淋巴上皮囊肿的影像表现

    胰腺淋巴上皮囊肿(lymphoepithel-ial cysts,LECs)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囊性病变,现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例胰LECs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张林华;陶伟;陈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适度补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体会

    目的:探讨适度补盐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入院时已合并高钠血症,住院期间接受血液超滤),分正常血钠(血钠浓度135~153 mmol/L)、轻度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30~134 mmol/L)、中度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25~129 mmol/L)、重度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25 mmol/L)。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对正常-轻度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以普食(每天补盐约6 g),中度-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以消化道补盐(鼓励患者吃咸菜,每天补盐约8~10 g),必要时静脉补充高渗盐(3%NaCl按每小时10 mL持续静脉泵入),补充血钠浓度至正常范围低限。结果:在规范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对正常-轻度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限盐,中度-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适度补盐。无一例患者因适度补盐而加重心衰。结论:适度补盐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有益、安全,该法简单、易行、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创良;龙登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关于发病的几个指标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100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干扰素α-2b对早孕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绒毛超微结构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IFNα-2b对早孕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绒毛滋养细胞超微结构及滋养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早孕合并细菌性阴道病要求终止妊娠妇女25例为治疗组,予以重组人IFNα-2b栓治疗;同期正常早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绒毛滋养细胞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绒毛滋养细胞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滋养细胞凋亡现象无明显差别;两组滋养细胞Caspase-3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α-2b治疗早孕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未发生绒毛滋养细胞的过度凋亡。

    作者:袁媛;张宇骄;傅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肝短静脉256层螺旋CT佳血管成像时间优化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优化肝短静脉佳扫描时间。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行上腹CTA被检查者随机分成A~E 5组,每组15例。使用团注示踪技术行全肝扫描,将膈顶水平腹主动脉触发阈值设定为200 HU,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便启动肝动脉期扫描;门静脉期扫描时间设定为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延迟21 s;肝静脉期扫描时间分别设定为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延迟35 s(A组)、40 s(B组)、45 s(C组)、50 s(D组)、55 s(E组);平衡期延迟时间为90~120 s。评价肝静脉期肝短静脉三维重建(MIP)图像质量。结果:对观察者1前后两次图像质量评价及观察者1、2间的图像质量评价进行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8,0.86。 A~E五组肝短静脉得分分别为(4.00±1.46)、(5.20±1.08)、(3.73±1.58)、(3.80±1.42)、(3.53±1.96)分,B组与A、C、D、E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短静脉256层螺旋CT佳血管成像时间为达到预设触发扫描CT阈值后延迟40 s。

    作者:林婷;全显跃;顾杨;梁文;田霞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方法:门脉高压症断流手术治疗患者23例,术中采用Cell 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行自体血回输;另选取23例类似患者,术中无自体血回输,作为对照。结果:23例患者术中行自体血回输后均无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和溶血反应,无特异性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围手术期中ALT、AST、K+、Na+、PT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术后急查血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与术前相比,分别升高17%、18%、17%,但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23例无自体血回输患者,围手术期共输入异体红细胞45 U,血浆4000 mL,4例出现输血反应,5例出现过敏反应,3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门脉高压症断流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应用,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平稳,且经济、实用。

    作者:郭国校;许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肝损伤裸鼠体内的活体光学示踪

    目的:探讨生物发光成像用于细胞移植后的活体示踪和定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构建CMV-luciferase2-mkate2片段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UE7T-13),体外和活体验证双光学报告基因标记细胞的荧光表达及生物发光成像。结果:(1)成功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和荧光素酶(Luc2)活性的UE7T-13细胞系。(2)慢病毒感染后的UE7T-13细胞其多向分化能力未受影响;(3)双光学报告基因标记细胞的体外和活体生物发光成像,可用于裸鼠肝脏移植细胞后的活体示踪。结论:慢病毒pLENTi-CMV-luc2-mKate2感染后的永生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UE7T-13)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Kate2)和萤火虫荧光素酶(Luc2)活性,可用于裸鼠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研究。

    作者:李征然;唐文杰;李丹;胡晓俊;单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113例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为新生儿外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高位梗阻,多为先天因素所致。我院于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113例,诊治及时,预后情况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甜;莫丹;李新宁;石群峰;苏乃伟;罗树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行脊柱手术20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了38例不同程度的切口感染,总体发生率为1.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长期使用药物史等11项因素与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住院时间、脊柱手术创伤指数与切口感染的关系更密切。结论: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性别、住院时间、脊柱手术创伤指数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青松;钟招明;陈建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常规全麻下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期间应激反应的变化

    目的:观察临床常规静吸全麻下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期间气管插管、切皮、探查时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ASAⅠ或Ⅱ级常规静吸全麻行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患者30例,于诱导后气管插管前1min、插管后3min、切皮前1min、切皮后3min、切皮后10min、探查后10min(或电切分离外囊与外膜时)抽取右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Cor)浓度和血糖(BG)含量,并记录各个时间点MAP、HR及BIS值。分别以插管前、切皮前作对照。结果:Cor浓度:切皮后10min较切皮前、插管前降低(P<0.05)。MAP:切皮后10min、探查后10min较切皮前、插管前升高(P<0.01)。HR:探查后10min较切皮前增快(P<0.01)、较插管前减慢(P<0.01)。结论:临床常规静吸全麻对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期间气管插管和切皮探查时的应激反应有抑制作用;术中切皮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提前反映出应激反应的变化趋势。

    作者:姜红;彭心宇;吴向未;张示杰;代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本研究评价自体引流血回输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MEDLIN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自体引流血回输装置和负压吸引装置不回输的对照试验,采用统计软件RevMan5.1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临床对照研究,其中回输组318例,对照组322例。结果显示自体引流血回输能够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异体血输血量和异体血输血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而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节约血源及财力的方式,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和住院时间,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颜世海;颜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分成2组:A组35例,行常规外科治疗;B组35例,予介入下置管引流+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等。随访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2周和1个月感染评分变化。结果:A组痊愈30例(85.7%),B组28例(8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B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A组。A组切口并发症4例,腹腔出血2例,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各1例;B组2例患者出现腹部绞痛,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感染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A组治疗前后平均降低19.9,B组为23.5,表明B组抗感染效果优于A组。结论: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费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振;何晓峰;李彦豪;庞桦进;王江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特异性沉默FRMD4A基因对人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siRNA沉默FRMD4A基因的表达对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FRMD4A-siRNA转染进CAL-27细胞,应用qRT-PCR检测转染后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FRMD4A基因沉默后对CAL-27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RMD4A-siRNA干扰组FRMD4A mRNA表达显著下降(94%),干扰组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0.05),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P<0.05)。结论:FRMD4A-siRNA能有效抑制舌癌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并影响细胞周期分布,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作者:郑相淮;赵建江;贾搏;盘杰;陈军;邱小玲;韩久松;禇洪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术中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方法。笔者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对42例无法接受标准肺癌根治切除的非小细胞癌患者(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进行了术中直视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洋;隋铁泉;张秀强;张志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37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37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7例)。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60例胸痛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IL-37水平,采用免疫发光夹心法检测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UAP组和AMI组血浆IL-37、CRP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冠心病患者IL-37水平与CRP、NT-proBNP水平正相关,与LVEF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浆IL-37水平变化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出现密切相关。

    作者:黄瑛;林英忠;施莹;陆政德;刘伶;王小燕;吉庆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淫羊藿苷对钛颗粒作用下的成骨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钛(titanium,TI)颗粒作用下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和表型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进行细胞鉴定。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钛颗粒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出半数致死浓度。在此浓度作用下分别加入10-5、10-6、10-7、10-8、10-9、10-10 mol/L的淫羊藿苷进行干预,观察淫羊藿苷对钛颗粒作用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找出佳药物浓度。以佳药物浓度干预钛颗粒作用下的成骨细胞,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茜素红法钙化结节染色,观察药物对成骨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钛颗粒均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5),0.5 mg/mL为钛颗粒的半数致死浓度。淫羊藿苷可以促进钛颗粒作用下的成骨细胞增殖(P<0.05),佳药物浓度为10-9 mol/L。在此浓度下的淫羊藿苷可以显著增加成骨细胞ALP活性(P<0.05)和钙化结节形成。结论:淫羊藿苷可以促进钛颗粒作用下的成骨细胞增殖和表型表达,有望成为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药物。

    作者:林绵辉;史占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HES)200/0.5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151例AP病例,其中62例使用HES者为治疗组,89例使用晶体液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与入院时比较,治疗组输HES后24 h的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Scr、Bun升高(P<0.05);与入院时比较,对照组输晶体液后24 h的Bun降低(P<0.05),出院前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各项凝血指标中,治疗组使用HES后APTT升高相对明显(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HES对AP患者的肾功能及内源性凝血功能有一定不利影响,使用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

    作者:李邦一;张玫;朱鸿明;赵丹丹;杨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