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湘敏;符中明;曾蓉
我院中医科自1998年6月~2002年12月以中药普济消毒饮为主方治疗小儿感染性高热症6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曾立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73基因转录表达及杂合缺失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及多聚酶链反应单链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45例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p73 mRNA的表达及杂合缺失.结果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未见p73 mRNA表达.癌旁肠化组织,异型增生及胃癌组织p73 mRNA高表达率分别为38.5%(10/26),20%(2/10),55.6%(20/36),杂合缺失率分别为14.8%(4/27),11.1%(2/18),26.7%(12/45).胃癌、癌旁肠化生组织中p7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胃癌及癌旁肠化及异型增生间无显著差别.胃癌及癌旁组织中杂合缺失率无显著差别.p73 mRNA高表达及杂合缺失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大小、部位、年龄及性别无关(P>0.05).p73基因高表达与杂合缺失无关.结论 p73基因高表达及杂合缺失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73基因高表达及基因的杂合缺失可能是该基因的两种不同失活方式.
作者:李伟;王东旭;王建文;房殿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液收集方式及其取出率.方法对3个月内需行前列腺液化验检查的所有病人进行观察.前列腺按摩采用站立前俯位,右食指插入直肠按摩前列腺两侧及沟;若尿道口无前列腺液滴出,则以左拇指从肛缘挤压尿道直至尿道口;若再无滴出,则收集VB3离心后检查.结果 125例经按摩前列腺直接取出前列腺液的占63.2%,加上挤压尿道才取出的占31.2%,总取出率94.4%.结论所采用的收集前列腺液的改进方法取出率较为满意,且较易掌握.
作者:黄忠建;黄明孔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腰痛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笔者用杜仲方治疗腰痛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袁开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昏迷的表现是意识完全丧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及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现将对1998年~2002年20例昏迷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鉴定错误可引起严重的后果,造成鉴定结果错误或正反定型不符原因很多,有技术问题,也有ABO血型本身的问题,现分析如下.
作者:马芙蓉;高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长程发热的病因,探讨长程发热常见病的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长程发热门诊259例病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259例长程发热病例,感染性疾病146人(56.4%),非常染疾病83例(32.0%),未查明病因的病例30例(11.6%).诊断明确的229例经过治疗(不包括肿瘤),痊愈196例(75.7%),好转33例(12.7%),30例未明确诊断的,经近2年的观察、随访,24例症状好转或消失,6例无变化.结论长程发热门诊病例,经过临床询问病史,仔细查体、结合实验室与必要的特殊仪器设备的帮助,大多能够明确诊断,经治疗(除肿瘤外)预后良好.
作者:李宝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探讨医源性烧伤罕见致伤因素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1例因罕见原因所致的医源性烧伤病例,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结果 8例愈合良好.1例行再次植皮修复;1例愈合后瘢痕处色素沉着;1例瘢痕增生.结论医源性烧伤虽然临床罕见,但是因为病因各异,病情复杂,若治疗不当,影响愈后.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医源性烧伤的认识与防治水平.对深度烧伤,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期行切痂修复手术,以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张茂红;杜庆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射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可能机制,验证其疗效.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高、低剂量射心通胶囊与消心痛对模型进行干预,同时设正常组和模型组.观察各组给药+造模前后心电图∑ST段、心肌组织乳酸(LD)含量和心肌细胞AT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心电图∑ST段明显高于正常组,显示造模成功,LD含量显著提高(P<0.01),心肌细胞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对照组和射心通胶囊组则显示出明显的对抗∑ST段升高的作用(P<0.01),同时降低心肌组织的LD含量(P<0.01),并提高心肌细胞ATP酶的活性(P<0.05,0.01).结论射心通胶囊可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保护缺血的心肌.
作者:郑琼莉;张介眉;喻荣辉;柯于鹤;潘克英;孙江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在临床上麻痹性斜视虽比共转性斜视少见,但也是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尤其中年人麻痹性斜视其发病突然,病因复杂,大多数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现将我科1999~2002年诊治29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痔是直肠下端的唇状内赘(或称肛垫)是每人皆有的正常组织结构,并协助扩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即谓痔疮.
作者:全大祥;邓台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大多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发展而来.是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患者常因并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心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而死亡.其中主要是由于反复感染致病情加重,针对这部分病人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药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选用高频线阵探头,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测量其休息时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D1);比较两组休息状态下肱动脉内径D0及反应性充血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休息状态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内径D0(3.96±0.84)mm与健康组D0(3.98±0.82)mm相比,无显著变化(P>0.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的FMD(3.46±0.72%)%与健康组FMD(4.65±1.21)%相比,有显著变化(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流介导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孙晓岚;黄红漫;吴青梅;刘军;孙建萍;张英虎;张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国内提出心力衰竭是重症肺炎合并症的概念已有几十年历史,但是关于新生儿肺炎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多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存在着许多争议[1].
作者:付思源;张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脉络宁注射液系从中药金钗石斛、牛膝中提取的纯中药制剂,具有强肝肾、补气益血、活血化瘀之功能.为了进一步探讨它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对48例高脂血症病人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勇;王青银;王厚阳;王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大量出血可危及病人生命[1].目前我科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简称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提高了止血成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为此我们对EVL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津利;李书琴;杨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做好围产期知识宣教工作是妇幼保健的核心内容,是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在非典流行期间,开展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具有时代意义.
作者:黄萍;卢翠云;马爱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支杆菌检测技术在肺结核临床诊断和药敏试验应用结果.方法用BACTEC MGIT 960 对不同种类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并与改良罗氏培养基法对比.结果 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支杆菌检测仪初代分离标本阳性报告时间平均为8.9天,药敏结果报告时间平均为7.1天.各类标本总阳性率为37.7%,其中痰标本阳性率为39.7%.338株结核分支杆菌的总耐药率为54.4%,MDR率为18.9%.结论 BACTEC MGIT 960能大大缩短分支杆菌的检测时间,适用于除血液以外的各类标本,且阳性率高,便于尽早发现耐药菌株.
作者:邹盛华;代腊梅;张丽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监护病房持续心电监护,急性期出现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VF),室速发作时若血流动力学稳定者,静脉注射胺碘酮并观察复律情况,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作时为心室颤动者,先电复律,然后用胺碘酮治疗,以VT、VF消失为有效.结果 62.5%恶性心律失常在24h内转为窦性心律,48h累计71.9%,72h内累计84.4%,快速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恶性心律失常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龙飞;贾小鹏;李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89例112眼.结果近期疗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11眼(99.1%),视力提高者62眼(55.4%),视野扩大者69眼(61.6%).远期疗效:63例78眼,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20个月,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77眼(98.7%),视力提高者42眼(53.8%),视野扩大者47眼(60.3%).结论该术疗效提高的原因在于对小梁组织切除部位准确,可靠以及术中组织损伤小,术后形成良好的滤枕有关.
作者:沙素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