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扁桃体巨大结石1例

朱德凤;王晓光;杜海燕

关键词:扁桃体摘除术, 结石, 充血, 浅表淋巴结, 最大直径, 咽异物感, 术中出血, 淋巴滤泡, 反复发作, 咽黏膜, 咽后壁, 血管钳, 悬雍垂, 尿常规, 内侧面, 膜形成, 颗粒状, 抗生素, 近球形, 增生
摘要:患者女,28岁,因反复发作咽痛,咽异物感 2年来诊,体检: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黏膜轻度充血,咽侧索呈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增生,悬雍垂充血居中,右扁桃体Ⅰ度大,形态正常,左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内有大块白色结石,质硬,大部分被扁桃体包绕,触之略活动.查血尿常规正常.在局麻下行左侧扁桃体摘除术:因结石较大,质硬,钳挟易滑脱,血管钳挟住,向中线牵拉、旋转,取下整块结石,淡黄色,近球形,大直径 2.2cm,表面细颗粒状,可被挤碎呈细沙样,内侧面有少量血迹(图 1).扁桃体被压成半月形,结石面略渗血,摘除残存扁桃体,术中出血不多,术后用抗生素,观察 3 d被膜形成良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大鼠肾脏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Losartan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 losartan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作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和肾小球硬化 losartan治疗组(DL组),每组 10只.DL组灌胃 losartan 40 mg/(kg·d),治疗 6周后应用 RT-PCR和 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肾皮质 iNOS、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血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D组出现明显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与 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与 C组比较,肾皮质 iNOS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 3.28倍和 2.15倍,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 3.59倍和 2.60倍.应用 losartan治疗 6周后,能明显减轻肾病生化改变及病理改变,与 D组比较肾皮质 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 47%和 58%,多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iNOS参与肾小球硬化过程,losartan减轻肾小球硬化早期肾脏损伤与抑制 NO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黄翠雯;梁成结;陈波;纪泽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文迪雅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文迪雅治疗糖尿病肾病(DN)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维持原有的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控制等基础治疗方案不变的同时,将 28例 DN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患者加用罗格列酮(文迪雅)4 mg/d,疗程 1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 C肽水平、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Cre)、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肝功能等.结果:文迪雅能显著降低 FBG、PBG2h、HBA1C 、TG、LDL-C、BMI,升高 HDL-C,同时伴有 C肽水平的下降,对 DN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文迪雅不仅能降低 DN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而且对 DN的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姚伟峰;黄雌友;钱铁镛;陈一丁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分子水平磁共振影像学的研究及进展

    随着病理学和生物学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已从细胞和大体组织水平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如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突破性进展.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促进了影像医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能够使用磁共振成像无创伤性地任意角度、高清晰度地再现人体器官的形态学状况,因此,将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等相关学科与影像医学,特别是影像医学的前沿分支--磁共振影像学紧密结合,共同发展,不仅可使影像医学向分子,甚至基因水平进一步发展,还可促使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产生质的飞跃.所以,分子水平的磁共振影像医学的研究及进展,已引起磁共振及相关领域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获得大量的科研投入.

    作者:孙希杰;许乙凯;全显跃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症状不典型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6例分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上腹痛是其主要症状,典型患者临床表现为节律性的饥饿痛、进食缓解、且呈周期性发作,存在季节差异,冬春季多见.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发现 126例患者无典型上腹痛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上进;洪淑燕;耿健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多发性硬化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不仅可以导致患者的肢体残疾,还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在临床工作中认识 MS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 MS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 MS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MS常见的认知功能损害及特点、认知功能损害的常用测验方法、神经影像学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以及可能干预治疗措施等进行综述.

    作者:孙厚亮;张新卿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甲硝唑引起哮喘1例

    患者男,32岁,因头痛发烧伴牙痛 2 d,来院就诊.查体:T 38.4℃,口腔无溃疡出血,左侧后磨牙牙冠红肿明显,无龋齿,无脓性分泌物,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R 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李峰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的损伤情况及肠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SD大鼠 40只,分对照组(假休克)和休克组,后者又分为休克复苏后 1 h、3 h和 6 h 3小组,每小组大鼠 10只.颈动脉和颈静脉插管,通过放血使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降至 40 mmHg,持续 70 min后回输血和生理盐水复苏,血压平稳后分别以各时点取血和回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肠黏膜损伤度检查和 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测定.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受损,组织学检查主要为黏膜的水肿、灶性坏死、绒毛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复苏后 1 h、3 h、6 h肠黏膜损伤指数分别达 3.0、2.4、1.6;外周血 DAO活性升高显著(与对照组相比,1 h、3 h和 6 h组 P值均 < 0.05);D-LAC于复苏后 1 h后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 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黏膜明显损伤,肠通透性增加.

    作者:李莉;常建星;蒋龙元;符少萍;施旖妮;钟娃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Iressa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肺癌脑转移病人自然生存期仅 1个月,采用全脑照射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照射可使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至大约 4~6个月,但仍然是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生物靶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为令人瞩目的一种新方法.Iressa又称 ZD1839,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剂,是目前肺癌生物靶点治疗中较为成熟的药物.采用单药 ZD1839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Ⅱ期试验报道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率(CR+ PR+ SD)可达 54.4%,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一患者自 2003年 9月确诊肺癌脑转移后口服 Iressa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瑾;尤长宣;蔡绍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目的:研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调控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慢粒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细胞培养慢粒急变细胞系K562细胞株,通过MTT检测STI571作用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变化,电镜及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RT-PCR检测STI571对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STI571作用后K562细胞中G1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图中的二倍体峰前可见一明显亚二倍体峰--凋亡峰(apoptosis peak),提示STI571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电镜发现STI571作用于K562细胞12~72h后,诱导出各期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半定量PCR灰度扫描结果显示bcr-abl基因的mRNA表达下降,电泳检测扩增产物,荧光亮度减弱.结论:STI571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阻滞于G0/G1期,且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反馈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作者:王玮;孙秉中;药立波;刘新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结肠途径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结肠途径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2001-2004年在口服柳氮磺胺嘧啶和糖皮质激素的同时采用先行结肠清洗再用中药益肠冲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结果:利用结肠途径和益肠冲剂治疗总有效率达 93.4%,而且保留时间也较传统方法长.结论:运用结肠途径治疗再配合药物保留灌肠,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效果明显.

    作者:周梅花;过利波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Akt信号传导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癌症患者死因排序中肺癌居首位.吸烟是引发肺癌的主要的危险因素,肺癌患者中 90%为中重度吸烟者,因此戒烟成了预防肺癌的主要措施.尽管戒烟降低了肺癌的发生,但是曾经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危险性仍高于从未吸烟者 [1].目前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患者有 50%曾经吸烟,所以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防治曾经吸烟的人患肺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预防性治疗成为肺癌研究的焦点,临床上常用于肺癌预防的药物是类维生素 A类(retinoids)、天然和人工合成的与维生素 A类似的化合物.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洲完成的大规模肺癌预防临床试验 [2]表明:这类类维生素 A药物并不能预防肺癌的发生.显然需要新的方法来预防肺癌,需要研制开发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来治疗癌前病变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

    作者:汤建民;何权瀛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脉冲振荡法测定在脊柱侧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对脊柱侧弯的应用价值.方法:用 IOS对 69例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与常规肺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低频段黏性阻力(R5)、和共振频率(Fres)较健康组明显增高,5Hz时的电抗(X5)明显低于健康组.R5、R20、Fres、X5与 VC均有相关性,其中 R5与 VC相关性密切,相关系数为-0.735.IOS测定指标中 Fres随 cobb角增大而增大,X5随 cobb角增大而降低,而 R5、R20与 cobb角大小无关.结论:R5、Fres是 IOS参数中检测脊柱侧弯患者呼吸功能状况的敏感指标.IOS对研究胸壁疾病是具有潜力的一项检查,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宇路;吴美思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甲型副伤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甲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发生规律及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甲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甲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为 0.61%,全身中毒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早,而泌尿系统症状多数出现在极期,较前两者要迟.实验室检查发现既有肾小球又有肾小管功能受损,合并脾肿大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 71.43%,经综合治疗,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在 4周内恢复正常.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CD4下降,1例肾活检病理为 IgA肾病(第Ⅲ型).结论:甲副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发生率低至 0.61%,泌尿系统症状多见于极期且易被其它症状所掩盖,造成延误诊治,提醒人们甲副患者一旦病情加重,需考虑到是否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而作相应检查,对及时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有着独到的临床价值.7例合并脾肿大,发病率高,CD4的下降以及肾活检免疫病理均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免疫损伤参与致病机制.

    作者:蔡丽敏;颜鸣鹤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房颤、急性肾衰、肝炎1例

    患者男,70岁,因意识不清 2 h入院,有高血压病史 4年.查体:BP 22.5/13 kPa,浅昏迷,皮肤暗黄,肝掌,双巩膜黄染,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瞳孔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双侧 Babinski征(+) Chaddock征(+),颈强直,头颅 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ECG示房颤,化验肝功能 BIL 30.20 μ mol/L,转氨酶正常,肾功能正常.入院后导尿尿液呈浓茶色,予 20%甘露醇、氨甲环酸治疗,患者意识转清,查肝区无叩痛,第 3天房颤消失,但又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无发热或局部神经体征.

    作者:裴小利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MSCT、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MSCT)三维成像、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39例患者先行 MSCT及 MRCP检查,后行 ERCP检查,将三者结果对照.结果:MRCP和 ERCP对胆系结石、胆管内肿瘤和胆管炎性狭窄症诊断符合率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 > 0.05);ERCP及 MSCT对乳头部肿瘤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诊断符合率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 > 0.05).MSCT对胰头癌诊断符合率高,与 MRCP和 ERCP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不同,联合应用不同的方法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作者:刘怡文;张学俭;王利群;吉爱兵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糖皮质激素对于活化RBL-2H3表达IL-5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于活化RBL-2H3(简称 RBL)表达白细胞介素5(IL-5)的影响.方法:利用抗原和钙离子载体A23187分别激活RBL表达 IL-5,通过总 RNA提取、逆转录和半定量 PCR研究加入糖皮质激素后对于 RBL活化表达IL-5的影响.结果:经A23187活化的RBL,加入10-7mol/L地塞米松后,其IL-5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9%,加入 10-6mol/L氢化可的松后,其 IL-5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 8.5%.经抗原活化的 RBL,加入 10-6 mol/L地塞米松后,其 IL-5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 12%,加入 10-6mol/L氢化可的松后,其 IL-5表达量降低到对照的 9%.结论:糖皮质激素对于活化 RBL表达 IL-5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提示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治疗哮喘的作用与其抑制肥大细胞表达 IL-5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张继成;吕文利;高贵民;吴健民;张才成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的分布及作用

    Fox等 [1]首先证实女性生殖道中有少量嗜银细胞存在,此后相继在女性尿道旁腺、阴道壁、宫颈、子宫内膜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neuroendocrine cell,NEC)存在 [2].在卵巢,有关 NEC方面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卵巢类癌、畸胎瘤及黏液性肿瘤 [3].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形态、组织来源、分泌调节及在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的分布、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蒋立艳;王自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例

    患者,男,31岁,178cm,100 kg.平素体质良好,否认糖尿病史.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2 d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于 2月 23日 9:15~11:00在椎管内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 10%葡萄糖液 500 mL+ KCl 1.0 g+胰岛素 6单位静脉滴注,每日 1次.2月 25日 5:00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呈浅昏迷,呼之不应,大口呼吸,症状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肾衰表现.

    作者:戴建强;屠伟峰;郄文斌;戴永忠;张兴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扁桃体巨大结石1例

    患者女,28岁,因反复发作咽痛,咽异物感 2年来诊,体检: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黏膜轻度充血,咽侧索呈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增生,悬雍垂充血居中,右扁桃体Ⅰ度大,形态正常,左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内有大块白色结石,质硬,大部分被扁桃体包绕,触之略活动.查血尿常规正常.在局麻下行左侧扁桃体摘除术:因结石较大,质硬,钳挟易滑脱,血管钳挟住,向中线牵拉、旋转,取下整块结石,淡黄色,近球形,大直径 2.2cm,表面细颗粒状,可被挤碎呈细沙样,内侧面有少量血迹(图 1).扁桃体被压成半月形,结石面略渗血,摘除残存扁桃体,术中出血不多,术后用抗生素,观察 3 d被膜形成良好.

    作者:朱德凤;王晓光;杜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扩张性心肌病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分析扩张性心肌病与 QT离散度(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关性.方法:对扩张性心肌病组(n=68)与正常组(n=66)进行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 QT离散度(QTd)对照分析.结果:扩张性心肌病之 NYHA Ⅱ(n=28)、III(n=22)、IV(n=18)级心功能患者之 QTd与对照组(n=66)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0.01)、扩张性心肌病心衰猝死者 QTd显著高于幸存者(P< 0.01),扩张性心肌病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65 mm者,与 LVDd< 65 mm者相比 QTd均显著性增大(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 40%与≥ 40%的扩张性心肌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 QTd越大,反映其心肌重构后,心肌复极化越不均匀,心电活动越不稳定,心肌病损程度越大,预后不良,与 LVDd呈正相关,与 LVEF呈负相关.

    作者:邓新桃;范雪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