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卢永明;朱正练
1995年4月以来,我院采用内镜下微波扩张并置食管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20例,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曾斌;曾明新;陈湘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对复发性阴道念球菌病的疗效.方法:对70例复发患者采用500 mg克霉唑阴道片每周1次共2周进行治疗,此后,将无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预防性用药每月1次(月经后)共2个月,未用药者为对照组.于预防性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随访评价疗效.结果:70例患者中62例(88.57%)首次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消退.于预防性治疗后第1个月随访时,预防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和26%,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和29%(P<0.05).临床应用中无一例发生副作用.结论:每月间断预防性应用500 mg克霉唑阴道片对防治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有一定疗效,且使用方便.若将此药预防性治疗连用4~6个月,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承慧;周之洁;扬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加深对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表现的认识,避免误漏诊.方法:对43例经头颅CT确诊的创伤性亚急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急性期患者头颅CT均未见硬膜下积液.33例因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复查CT确诊,10例为原有症状缓解,出院时复查CT发现.手术治疗17例,良好16例,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26例,良好21例,中残5例.结论:亚急性硬膜下积液临床症状较轻,易漏诊.虽疗程长,但预后好,确诊需靠头颅CT扫描.
作者:肖云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前房形成延缓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5年来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26例29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滤过作用过强19例,脉络膜脱离5例,虹膜睫状体炎3例,恶性青光眼1例,原因不明1例.结论:为了避免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应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环节,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设计的完善.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Leptin(瘦素)是肥胖基因(ob)编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Leptin与下丘脑的Leptin受体(OB-R)结合,通过下丘脑调节食欲和(或)能量代谢,从而控制机体体脂平衡.此外,在外周组织,如胰岛、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等也存在Leptin受体,Leptin与外周组织OB-R受体结合,可直接调节各器官的功能和物质代谢.
作者:吴木潮;傅祖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男,44岁.3 d前曾通宵打麻将至清晨,当时倍感疲劳,回家睡觉,醒后即感左耳失聪,稍有头晕,无恶心、呕吐.因症状一直不见好转于第3天晨直接到高压氧室接受治疗.
作者:王疆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颁布了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1985年WHO对其稍作修改后,便一直沿用至今.十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对糖尿病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对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1985年WHO的标准渐渐显示其不足,对诊断与分类提出修改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作者:陈黎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均不理想.我院于1983年~1999年11月采用病人自身真皮条修补缝合腹壁各种巨大切口疝1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雪松;黄平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7年10月起我科将射频技术与纤维喉镜结合,治疗声带疾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hthy,DN)是糖尿病(简称DM)危害性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1型糖尿病(1-DM)患者,DN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在2型糖尿病(2-DM)患者,DN仅次于大血管并发症.
作者:丁鹤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一年来,对明确诊断为内科病患的48例新生儿呕吐、溢奶者用西沙必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腹股沟疝患者行以聚丙烯为材料的网塞加补片的手术,并进行临床观察和术后随访.结果:62例腹股沟疝患者接受网塞加补片修补术,修补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平均随访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安全,复发率低,适用于原发和复发的腹股沟疝患者.
作者:刘家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根据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的经验,在进行宫外孕手术时采用Pfannenstiel切口,关腹时不缝合腹膜.从1998年3月~1999年9月共进行43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燕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用川芎嗪溶液腹腔内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楚光;杨冠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血脂与脑脊液(CSF)中乳酸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痴呆组和对照组各14例,分别检测每组患者CSF乳酸含量及血清中血脂水平.结果:脂蛋白a(Lpa),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SF乳酸含量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CSF乳酸含量与血清中各项血脂指标具有相关性,应提请临床予以关注.
作者:孙蓓;蒋斌华;井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例1 患者男,5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半月余来院.查体:血压14/10 kPa,心率45次/min,心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心率46次/min.血甘油三酯3.2 mmol/L,血胆固醇8.9 mmol/L.初步诊断冠心病.
作者:张天奇;刘荷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98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分为2组,Ⅰ组采用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90例,Ⅱ组采用胆管切开为主的联合手术108例.结果:随访肝段切除组优良率为92.54%,胆管切开组优良率为68.61%.肝段切除组较胆管切开组术后残石率,症状复发率,再手术率均低(P<0.05).结论:肝段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残石发生、症状复发和再手术率,是当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作者:王敏;卢永明;朱正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10月起,加强了病案回收制度的执行,要求病案在病人出院后48 h内完成书写整理和质检,病案室能按时回收,并及时完成装订和编码等整理工作,保证病案首页资料及时输入计算机,确保病案数据网上共享.
作者:覃国冰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