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术后并发肺栓塞1例报告

吕圣兰

关键词:
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 为肺栓塞的常见类型.重症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不能及时早发现并明确诊断,给予早期的抗凝、溶栓等治疗,患者死亡率极高.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急诊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对比84例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以及急诊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急诊应用效果.

    作者:龙朝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6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及急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将研究,发现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运转时长、急救评估时长、患者转醒时长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减少运转的时长,提高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黄祥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对于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遵循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生存质量评分中,研究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湘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盆腔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研究组对健康教育、护理技巧、服务态度、护理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芬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对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核心培养的途径.方法:按照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培养根据不同平台护士的具体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并组织落实.结果:通过专科培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项业务素质显著提高.结论:重视和发展护士专科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及自我成就感,增加其专业竞争力,进而促进手术科室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李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3月~2018年03月期间收治的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资料,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45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作者:孔令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进入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与人性化联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患者精神病评分(BPRS)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分为(23.23±7.5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3.46±19.35)分,A组分别为(36.63±10.15)分、(73.77±13.68)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萌萌;王兆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手法整复在桡骨远端骨折中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切开复位和外固定联合治疗,实验组则进行手法整复治疗,观察两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性是78.95%,实验组是92.11%,两组有效性相比区别明显(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临床采取手法整复方法治疗,疗效确切,可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刘海洋;王雪莲;崔路;于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亢进证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甲亢患者在131I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证患者计9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8)与并行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48),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在采用131I方案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中层干部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的调研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中层干部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的调查,为制定中层干部的培训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在线调查方式,对青村镇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名中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层干部的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人认为对科室管理尽了自己精力的80%及以上的占36.96%、30%及以下的占8.70%;个人管理能力基本发挥的占80.43%,充分发挥的占10.87%;没有发挥好的占8.70%;个人综合素质基本胜任工作岗位的占78.26%,完全胜任的占15.22%,较难胜任的占6.52%;认为自己管理的强项是执行力和沟通协调,分别占69.57%和65.22%,而差的是管理的创新力,占6.52%;对现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满意度显示:有71.7%的干部不满意目前的考核形式,认为考核维度不够全面,考核标准不够细化,考核方法不够客观公正,考核结果没有完全与工作绩效挂钩,考核流于形式.结论:目前,基层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亟需规范化培训和干部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作者:蒋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超声造影和CT对肝硬化结节诊断的分析与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CT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0例,分别对其进行超声造影、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比较三者诊查方式结果,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和CT平扫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较CT平扫和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超声造影和平扫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三者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在临床中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直接进行增强CT检查.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学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学.方法:搜集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观察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空腹胃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观察组空腹胃液pH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疗效确切,其临床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作者:周长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6例心律失常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使用美洛托尔治疗,研究组则加用辛伐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性是71.43%,研究组是92.86%(P<0.05);研究组病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等次数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使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马龙胜;马登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胰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我院的胰腺癌患者采取了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胰腺癌的患者40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胰腺癌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哮喘病患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脏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原因分析及系统化护理干预护理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和术后心理状况及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心胸外科20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中知晓问卷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比较.结果:有10例患者怀疑有知晓,有5例患者确定存在术中知晓;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通过术前耐心、合理的解释,真诚的抚慰,善意的劝导来解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有不可忽视的良性影响,并能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影响.

    作者:于丽娟;徐丹丹;韩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程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过去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传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戒烟、戒酒以及运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戒烟、戒酒、运动等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变,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薛三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面部浅二度烧伤的合理临床药物使用方案及对创面的愈合作用

    目的:探讨面部浅二度烧伤的合理临床药物使用方案及对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面部浅二度烧伤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中药珍珠粉治疗)和对照组(接受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7天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感染率;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7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中药珍珠粉联合治疗对于促进面部浅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有积极作用,同样能够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

    作者:贾飞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