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护理1例

巫玉婷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 股静脉置管, 动静脉内瘘, 护理
摘要:总结回顾1例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案例,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提出护理问题并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护理,通过完善的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积极完成预期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规范了我们的护理程序。
医疗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随着各级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设备方面的更新和进步也非常迅速,医疗设备能够间接反映一家医院实力的强弱,在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现代化医疗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也可以助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当下医疗设备的自动化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维修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目前国内医院不断探索规范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实现高效的设备管理模式对医院的整体发展影响深远,现通过探讨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探索,以期为广大医院同行在设备管理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吴英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含呼吸系统药物输液的处方分析

    目的:审核呼吸系统药物输液处方,保障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方法药师对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5月6日含呼吸系统药物输液处方在用前进行审核,发现超剂量、溶媒及配伍不合理处方58张,药师建议医师修改58张不合理处方。结果经药师干预后,58张不合理处方全部改正。结论药师审核含呼吸系统药物输液处方超剂量、溶媒及配伍问题,有利于纠正不合理处方,保障患者输液治疗安全合理。

    作者:沈琼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透析设备质量控制与风险分析联合使用的方案设计与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设备的质量控制与风险分析联合使用方案和研究方法,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器械改进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建立透析设备质量控制与风险分析的联合使用方案,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设备故障量、维修维护费用、参数偏差量、零部件损坏量、设备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设备故障量、维修维护费用、参数偏差量、零部件损坏量明显下降,设备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透析设备质量控制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建立透析相关设备风险识别库,并结合风险分析联合使用,可有效防范和排除透析设备的各类风险,进一步保障设备的使用安全及降低维修维护费用。

    作者:林宁;林家荣;王肖文;陈旭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部队医院多样化为兵体检服务的实践

    展示部队医院为兵体检服务的实践过程。健康管理中心不断发展创新理念,拓宽为兵服务渠道,实现体检工作多样化。提高部队医院体检工作服务质量,保障“保健康、保打赢”要求。

    作者:许小芳;于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胎位不正患者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胎位不正产妇的剖宫产分娩结局,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之间于射洪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胎位不正患者,其中选择剖宫产分娩者5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阴道顺产分娩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无胎儿死亡,母婴安全,其产后出血量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创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大出血、休克、子宫迟缓性出血的发生率和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后均好转。结论虽然剖宫产分娩可能引起创口感染,但对于胎位不正的患者而言,若其符合手术指征,行剖宫产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陈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排队论的大型医疗设备的预约服务效率

    目的:探讨排队论评估大型医疗设备预约服务效率。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拥有大型医疗设备12台,其中CT机3台、核磁共振机2台、数字化影像摄影机7台,用排队论的方法与理论,对大型医疗设备预约服务流程的规律及特点展开分析。结果配置CT 5台和12台时,两组服务强度、平均服务率、顾客平均到达率等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排队论中顾客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率、服务强度等指标计算,得出设备数量增加时,可开展预约服务,减少排队人数、排队时间,故各地区需依据就诊患者数量,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合理配备。

    作者: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彩色喷墨打印机的常见故障

    医院工作经常会涉及信息图像的自动采集、传输和打印,打印机出现故障会影响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现对彩色喷墨打印机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性能验证

    目的:按CNAS-CL38要求对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仪做性能验证。方法以乙肝两对半5个项目为检测指标,从正确度、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3个方面对EFFICUTE进行性能验证,评价EFFICUTE分析性能。结果高、低已赋值质控血清在五个项目百分偏倚值均小于允许百分偏倚;批内精密度及批间精密度(CV%)均小于厂商提供允许百分变异系数;可报告范围基本均超出了厂商提供范围,在厂商提供可报告范围内,仪器性能均符合要求。结论上海新波EFFICUTE时间分辨检测系统符合验证要求,可将经过评价的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工作。

    作者:潘宝龙;巫玲;李胡焕;潘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螺旋CT 3D分析系统在髋臼骨折中的对比分析

    髋臼骨折是累及关节面的一种复杂骨折,由于髋关节是负重关节且解剖结构复杂,所以治疗难度大,因此正确术前诊断和分类非常重要。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但随着三维CT(three dimen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采用三维重建获得多角度的髋关节立体图像。并可通过3D分析系统的髋臼与股骨头分割技术,将髋臼与股骨头完全分离,分别对髋臼与股骨头进行独立观察。从而实现了在无创的情况下,运用影像虚拟技术观察髋臼内的情况和被髋臼包绕部分的股骨头情况。为临床医师术前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等提供了翔实的影像资料和数据。

    作者:贾振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1例老年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均首先进行饮食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渴丸及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组在饮食疗法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指数(BM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T2DM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闫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电监护仪除颤测试分析及设计思路

    比较了心电监护的3个安全标准对除颤防护的要求,提出产品的设计思路,旨在帮助设计人员及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要求。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放疗物理师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

    本文对放疗物理师的工作范围,从从业人员的职责、技术能力标准及质保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向昭雄;余海坤;李志聪;廖灿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B超测量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胆囊影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萎缩程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AlOk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 MHz;常规腹部检查。结果第一、二、三组LC成功率分别为85%、95%、98%。结论胆囊萎缩程度越大,LC成功率越低。

    作者:洪乔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6排CT在复杂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6排CT诊断复杂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至2013年1月26日期间,选取30例复杂性心脏病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心脏彩超进行诊断;观察组则给予16排CT检查。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用不同检查方法后的效果相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准确度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方法检测后,与患者手术证实情况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使用的16排CT诊断检测准确率更高。对照组经心脏彩超检测后发现心脏畸形53处,观察组经16排CT检查后发现心脏畸形63处,但手术实证发现62处。结论16排CT诊断方法在复杂性心脏病患者的检测过程中,检测效果较为接近患者真实情况,与心脏彩超相比较,16排CT诊断方法准确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分支,本文从设备应用、安全、质量、维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

    作者:钱少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对患者C反应蛋白及补体变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龄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T2、T3时段均较T1时段明显增高,组间相比,对照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T2、T3时段较研究组组增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T3时段均较T1时段明显增高,组间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T3时段较对照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补体C4水平在各时段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可明显减轻术中及术后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清中补体水平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刘九红;赵瑞敏;尹志瑜;宫孟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效果,并进行有效的观察。方法研究选取了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护理的痉挛性脑瘫患儿6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4例,给对照组患儿采取A型的肉毒素针剂注射,一般注射量为4U/kg。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训练,进行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肌肉张力、肘关节和膝关节伸展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都比治疗之前有了显著的改善,对两组患儿的肌张力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能够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同时,改善患儿的膝关节和肘关节的伸张度和患儿踝关节的活动程度,对脑瘫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萃;汪玲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8例胃镜下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发生率、随访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终有127例完成随访研究,对照组61例,观察组66例,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或再出血率较对照组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7.3,P<0.01;χ2=4.57,P<0.05;χ2=9.03,P<0.01),观察组患者随访率及满意度调查均较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62,P<0.05;χ2=5.51,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金凤敏;苏秀萍;洪彩燕;庄云英;邱丽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CT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头颅外伤导致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均行横断位CT扫描。结果16例中,年龄小于20岁的8例,大于50岁的5例,20~50岁的3例。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低密度区9例,大面积梗死6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及大脑颞叶、枕叶,儿童和老年多见,呈现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影。

    作者:吴景强;赖发明;何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用螺旋CT机易出现的故障与分析

    近年来,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简称CT)在我国的医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不可缺少的医疗设备,而螺旋CT以快速扫描成像,采集容积数据以及多轴面重建、三维重建和回顾性重建等诸多优势,使医学CT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CT机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故障,给医疗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作者:蒋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装备杂志

医疗装备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