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照;张发宏
为探讨中药液超声雾化熏洗坐浴在肛门疾病术后的应用疗效,将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6例肛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两组患者术后应用超声雾化熏浴仪分别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照组)和中药液(治疗组)熏洗坐浴,每天2次,7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口疼痛、渗液、水肿的缓解情况.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创口疼痛、渗液、水肿缓解的有效率(94.17%、91.26%和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8%、76.70%和25.00%),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创口疼痛、渗液症状多能缓解(100% vs 92.23%,100% vs 9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创口水肿缓解的有效率(79.17%)仍明显低于治疗组(92.00%),P<0.05.治疗组创口疼痛、渗液、水肿消失明显比对照组快,P<0.05.结果表明,中药液和高锰酸钾溶液超声雾化熏洗坐浴均能有效缓解肛门疾病术后创口疼痛、渗液、水肿.但中药液组疗效更肯定,疗程更短.
作者:杜鹏;刘迪;段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又称排空迟缓型便秘或结肠无力,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一种.其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的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其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便次减少,钡剂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症状顽固,内科治疗困难[1].
作者:孙弋淇;杨超;黄安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中度中、低位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5例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的中度中、低位直肠前突患者资料.结果显示,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38min,平均20min.术中出血0.5~2.5ml,平均1.3ml.术后患者均有肛门轻微坠胀感,术后12h左右均自行缓解.术后患者第3~4天均排便,均无便血、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及会阴、肛门坠胀感.住院时间5~12d,平均7d.术后10~15d(平均12d)恢复正常工作.随访5~24个月,均无复发,患者均排便顺畅.结果表明,直肠前突经直肠闭式修补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考虑将其作为中度中、低位直肠前突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冯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应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对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将32例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理论进行评估、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造口护理及相关知识指导.出院前一天对两组患者腹壁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魏巧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10~2011年,我科采用以高频电刀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5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6.5岁;病程<3个月者37例,3个月至1年者20例,>1年者1例;病变部位在齿状线以下者52例,齿状线以上者6例.
作者: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灌肠法是临床常用治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尤其是肛肠科,并以其独特的优点在临床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灌肠法是从肛门注入灌肠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结肠及直肠黏膜而达到治疗效果.按其作用可分为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和清洁肠道灌肠.现结合文献资料将灌肠法在肛肠科的应用情况概述如下.
作者:龙祯;王立柱;葛亚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我科采用PPH结合50%葡萄糖注射液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4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制定的直肠黏膜内脱垂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8例,女40例;年龄41~82岁,平均61.7岁;病程1~8年.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不适.直肠指诊示直肠下段黏膜有绕指感.肛门镜检可见直肠黏膜松弛堵塞镜口.
作者:姚齐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回顾分析2010年6~12月于我院接受PPH治疗的147例患者资料,其中69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试验组),78例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能否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功能锻炼、自我护理4方面对护理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PPH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张春花;张建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9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8例患者中,男65例,女33例;年龄18~70岁,平均34.0岁;直肠黏膜下脓肿36例,直肠后间隙脓肿42例,坐骨直肠窝脓肿20例;脓肿已破溃36例.
作者:郭胜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多切口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多切口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组,200例)及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80例)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愈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术后水肿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后肛门外观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多切口外剥内扎硬化剂注射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肛门外观良好.
作者:杜仲代;马志茹;冯朝;路建中;辛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采用自动痔套扎术治疗各期内痔100例,近期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患者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23~86岁,平均49.0岁;病程3~28年;Ⅰ期内痔26例,Ⅱ期内痔53例,Ⅲ期内痔21例.15例曾行外剥内扎术,8例曾行内痔硬化剂注射术.
作者:侯绪春;吕宝东;贾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肌注小剂量硫酸阿托品注射液(一般肌注0.5mg)可以松弛肠道平滑肌,抑制肠道平滑肌的痉挛,减少肠道腺体分泌,对抗肠镜操作中由于牵拉所致的心动过缓,协助顺利进镜及保证镜下视野的清晰度有重要作用.然而,肌注阿托品时间不同,效果也不同.
作者:张振;梅笑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结直肠息肉是指高出于肠黏膜、凸向肠腔的隆起性肿块,属良性肿瘤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结直肠疾病.其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症状隐匿,故不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结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结直肠息肉的诊疗技术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任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经验,回顾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接受PPH治疗的120例重度痔患者资料,对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出血、尿潴留、剧烈疼痛、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本组120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为(24.63±5.4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97±1.49)d.术后大出血(>300ml)1例,尿潴留30例,剧烈疼痛6例,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PPH治疗重度痔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PPH适应症,加强术中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陈招武;夏悦明;李旋;郑款恒;张勇;肖吓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diaocha shiyan yanjiu调查 实验 研究赵海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预测、监测直肠癌放化疗效果的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6):826.王炜等.缺氧微环境对TSST-1诱导的抗CEA+结肠癌LoVo细胞免疫治疗的调控.中华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6):597.邹爱民等.沉默Livin基因表达对结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6):624.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对1434例肛肠病患者在小剂量低浓度腰俞穴麻醉下行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34例患者中,男803例,女631例;年龄6~82岁,平均39.0岁;痔853例,肛瘘294例,肛周脓肿138例,肛裂94例,直肠脱垂9例,直肠良性肿瘤29例,其他17例.
作者:朱超;常凤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6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特点,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92例(93.9%)患者合并其他疾病,70例(71.4%)患者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本组手术治愈率为83.7%(82/9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4%(22/98),死亡率为2.0%(2/98).结果表明,重视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合并症,加强营养支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静泳;黄城鑫;刘军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乐松(洛索洛芬钠)作为术前用药对肛肠手术镇痛作用的临床效果,将48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术前30min口服乐松120mg(治疗组),一组术前不服用任何药物(对照组),手术均在肛周局麻下进行.结果显示,治疗组术中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乐松作为术前用药可以明显增强局麻肛肠手术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剑强;李屹;李秋红;何献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直肠脱垂更佳手术方式,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30例直肠脱垂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1)消痔灵直肠黏膜下点状注射加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3例,其中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33.3%.(2)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加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肛门紧缩术治疗5例,其中2例痊愈,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0.0%.(3)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加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肛门外括约肌折叠术治疗9例,其中4例痊愈,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6%.(4)直肠黏膜剥除缝合加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术治疗13例,其中10例痊愈,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3%.经统计学分析,直肠黏膜剥除缝合加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术式,P <0.05.结果表明,直肠黏膜剥除缝合加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术治疗直肠脱垂效果优于其他三种术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姜国丹;刘慧峰;李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回顾2006年7月至2012年3月于我科接受限期性根治手术治疗且年龄≥75岁的132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68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64例接受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显示:(1)腹腔镜组清除淋巴结数目为(11.26±4.35)枚,开腹组为(12.34±3.85)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92.50±46.20)min,略长于开腹组(184.30±41.10)min,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107.42±50.32)ml,明显小于开腹组(208.46±91.36)ml,P<0.05.(4)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09±0.25)d,明显短于开腹组(3.81±0.29)d,P <0.05.(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为(13.78±7.36)d,明显短于开腹组(23.16±14.79)d,P<0.05.(6)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9%(7/68),明显低于开腹组23.44%(15/64),P<0.05.(7)腹腔镜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开腹组手术死亡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周宏;方阳;夏建福;周晓聪;杨大庆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