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杂性肛瘘换药处理的体会

翁霞惠;徐飞

关键词:肛瘘, 术后并发症, 术后创面, 手术, 失治误治, 临床观察, 换药处理, 肛周脓肿, 病程较长, 旷置术, 后遗症, 肛肠科, 多发病, 常见病, 治疗, 内口, 病例
摘要:肛瘘是肛肠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失治误治等因素,我科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的病例逐渐增多.针对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病程较长的缺点,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内口截根、皮桥旷置术[1]治疗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500余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术后创面换药处理是否得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硬化剂吻合器镇痛剂联合应用治疗Ⅲ-Ⅳ期痔

    目的:介绍一种硬化剂、吻合器、镇痛剂联合应用治疗Ⅲ-Ⅳ期痔方法.方法:采用硬化剂注射、吻合器痔切除和长效镇痛剂局部注射联合治疗Ⅲ-Ⅳ期痔18例.结果:1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20 min,切除后吻合处向上回缩良好.无局部感染和术后出血.随访2个月至12个月,排便时无痔核外翻,无肛门狭窄,失禁,排便功能满意.结论:硬化剂、吻合器、镇痛剂联合应用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康复快的治疗Ⅲ、Ⅳ期痔的方法,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作者:周建平;袁联文;舒国顺;刘栋才;周家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析肛管直肠损伤的手术治疗

    肛、直肠损伤包括黏膜撕裂、穿透伤和直肠及肛管的广泛损伤,常合并骨盆骨折、膀胱尿道损伤、骨盆内大出血、腹膜后血肿和会阴部广泛组织损伤等.其发生率虽不及结直肠损伤的20%,但损伤常较严重,处理复杂,合并症多,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我院1993年6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肛管直肠损伤病人4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评价

    目的:随访调查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2月行改良Soave根治术87例,年龄为17 d至5岁.术后定期随访49例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38.4个月.评价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有无污粪及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的临床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38例,良(4~3分)9例,劣(2~0分)2例,3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3例患儿曾患小肠结肠炎.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作者:李新宁;陈星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肛裂后切扩与侧切术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肛裂后切扩与侧切术式疗效,为临床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300裂肛裂患者,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手术方案,其中170例采用后位切扩术,130例采用侧切术.结果:后切扩术组肛裂治愈率为98%,好转率2%,总有效率100%,侧切术治愈率为95%,好转率5%,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后切扩愈合时间(14~17)d,平均15 d;侧切扩愈合时间(12~15)d,平均13.5 d.结论:慢性肛裂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治疗方案个体化,均能达到同样疗效.

    作者:孙德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肛门直肠部手术

    我院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在肛门直肠部手术中,应用丙泊酚一氯胺酮静脉麻醉(PKLA),取代传统的骶管阻滞或局部麻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杂性肛瘘换药处理的体会

    肛瘘是肛肠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失治误治等因素,我科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的病例逐渐增多.针对传统手术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病程较长的缺点,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内口截根、皮桥旷置术[1]治疗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500余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术后创面换药处理是否得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翁霞惠;徐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居第四位.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高,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效果是改善结直肠癌预后的关键.

    作者:傅仲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CO2激光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

    肛周尖锐湿疣(A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皮肤黏膜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我科于2004~2005年对58例ACA患者采用以CO2激光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艾旭;金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分段内扎痔间沟切口梯形皮瓣缝合术治疗环行痔

    环状混合痔在痔手术中一直是难度较高的手术,目前,国内关于环行痔的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各异,其中不乏有很多理想的成型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0~2005年采用内痔分段错位结扎,外痔痔间沟放射状切口梯形皮瓣游离缝合术治疗环行混合痔1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绪春;于俊洲;张佳媛;韩松;葛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43例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I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27例,占62.8%,分期手术14例,姑息手术2例,占 37.2%.结果:术后切口感染4例,肠瘘1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I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

    作者:全绪威;梁邦强;汤洪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氯胺酮致肛门病手术患者过敏性休克1例

    患儿,女,6岁,体重21 kg.因肛门瘘管半年,拟在静脉复合麻下行肛门瘘管切开引流术.患儿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王爱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

    肠道淋巴瘤是常见的结外型淋巴瘤,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尤其少见,发病率是小肠的1/2,仅占全部结肠恶性肿瘤的0.2%~0.65%,其中以盲肠部位稍多[1].苟昭映等[2]报道大肠恶性淋巴瘤占所有大肠恶性肿瘤的2.51%(21/836).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共收治结肠恶性肿瘤2 682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8例,占0.30%:肠镜室行结肠镜检查30 668人次中活检确诊10例,占0.0033%.

    作者:胡薇;喻德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50例

    对于慢性肛裂,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义瑞;史路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主辅切口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20例

    目的:为探讨高位肛瘘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手术后复发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20例高位肛瘘病人采用主辅切口对口引流手术治疗.结果:20例病例全部治愈,肛门功能基本正常,随访3月均无复发.结论:主辅切口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石章铁;葛琼翔;廖行忠;刘世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评价(附6例报告)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中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MPVP)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95~2005年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骶前大出血中全部用Foley尿管气囊压迫控制出血,术中出血量为800~1 700 mL,Foley尿管于术后4 d拔除3例,5 d 1例,6 d 2例,均无再出血,会阴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韦平余;李凤苍;周少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肛肠疾病中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现已不仅仅满足于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的预防、护理、康复促进、保健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起到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转到工作模式的作用.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建设和学科的发展.

    作者:颜素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损伤及梗阻一期手术治疗23例体会

    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住的左半结肠损伤及梗阻患者23例,采用一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盛华;梁涛;伍文义;容宽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福尔马林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出血(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局部采用4%福尔马林对放射性直肠炎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2003~2005年收治的5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放射性直肠炎出血经过经结肠镜和肛镜直视下局部使用4%福尔马林后,出血明显减少,随访1个月、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局部采用4%福尔马林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出血简便有效、价廉、可反复进行,未发现有明显并发症.

    作者:李炎冬;徐加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年化,高龄结直肠癌的患者也日趋增多.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对70岁以上98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甄运寰;鞠冬阳;张汝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upervisionTM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43/67),59.7%(40/67)和61.2%(41/67).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华;张灿云;王化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