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李晓萍

关键词:吸入麻醉, 小儿短小,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手术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4.05±1.14) min;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19.63±4.21) min,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肢体活动2例,恶心呕吐3例,分泌物增多未发生,术后躁动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肢体活动10例,恶心呕吐15例,分泌物增多8例,术后躁动7例,组间对比,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在小儿短小手术中诱导迅速,苏醒时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泛性焦虑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观察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患者取百会、上星、神庭、水沟、膻中、巨阙、中脘为主穴,药物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每天口服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末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焦虑自评量表( SAS)进行疗效评定1次,在治疗的第6周末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患者不良反应情况1次。结果: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药物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SAS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SAS、TESS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车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喹硫平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患者氨磺必利和喹硫平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SI)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 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SESE)评定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P>0.05)和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氨磺必利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01);喹硫平组患者则于治疗4周,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CGI-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01);治疗4周(P<0.05)、8周(P<0.05)、12周(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分明显优于喹硫平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氨磺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张艳琦;于振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医师工作倦怠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医师工作倦怠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耗竭量表( MBI-HSS)和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方式,对嘉兴地区四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5名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该地区临床医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主要集中在年龄段31~40岁、工作年限10~20年的中青年医师群体,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较为严重;职称越高,情绪衰竭程度越严重。结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等人口学特征变量是影响临床医师工作倦怠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祝永明;吴展;王亚华;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的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的认识,以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68例住院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老年无症状性菌尿多存在诱发因素和合并症;②治疗措施主要是消除易患因素争及对原发病的处理,而非抗感染治疗。结论:老年人无症状性菌尿大多是处于一种定植状态,主要注重消除易患因素和原发病治疗,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改善患者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反而会增加双重感染的机会及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金美华;蒋惠芳;陈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尿中白三烯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尿中白三烯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支气管哮喘患儿83例,根据就诊日期分为孟鲁司特组(单数日就诊)41例和常规治疗组(双数日就诊)42例。孟鲁司特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加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患儿单纯给予常规治疗。另选同时期门诊体检健康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孟鲁司特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儿童血、尿中白三烯的含量。结果:治疗前,孟鲁司特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血白三烯C4(LTC4)和尿白三烯E4(LTE4)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LTC4和LTE4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孟鲁司特组患儿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LTC4和LTE4,但孟鲁司特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后TLC4和LTE4的含量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发现,两者不存在相关性(r=0.217,P>0.05)。结论:白三烯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尿中含量显著增加,可以作为诊断和检测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指标。

    作者:贾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5例,分为单纯腹腔镜手术组( A组),腹腔镜联合GnRH-a组( B组)和腹腔镜联合孕三烯酮组( C组),每组各25例。3组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A、B、C 3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2.1%、92.0%、76.0%,再次生育意向成功率分别为40.0%、63.16%、52.94%。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孙滢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学龄前儿童家长的睡眠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的睡眠知识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城乡5所幼儿园145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知识问卷调查,对家长获取睡眠知识来源和不同辈份、不同文化程度对掌握儿童睡眠知识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以上的家长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得儿童睡眠知识。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睡眠知识的知晓率为47.95%,父母知晓率高于(外)祖父母(P<0.05),家长掌握睡眠知识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睡眠知识知晓率低;睡眠知识受家长的辈份及文化程度影响,应加强宣传,提高家长对儿童睡眠知识的掌握。

    作者:陈好阅;俞飞;韩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影响患者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因素。方法:对进行尿常规检验的900例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中8例尿常规检验不合格,不合格发生率为0.89%。其中,3例为住院标本,4例为门诊标本,1例为健康体检标本;3例住院标本中2例超时送检,1例标本污染;4例门诊标本中,1例超时送检,2例标本污染,1例标本标记错误;1例健康体检者标本污染。结论:尿常规检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尿常规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飞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氯氮平与喹硫平联合氟哌啶醇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6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PANSS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小,阴性因子评分略小于对照组;治疗后4、8、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患者均与对照组接近,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喹硫平合并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均能明显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南江县关坝乡500名常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关坝乡袁山村3岁以上常住(居住半年以上)居民5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方法,检查受试者的肠道蛔虫卵、钩虫卵和鞭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试法检查蛲虫卵。结果:500名受试者中,土原性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28.6%(143/500),其中钩虫感染率为5.4%(27/500),鞭虫感染率为10.0%(50/500),蛔虫的感染率27.8%(139/500,);其中,幼儿和儿童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人(除钩虫之外);以蛔虫和鞭虫为主要混合感染,所占比例达10%。结论:土原性寄生虫感染以农村为主,应将土原性线虫感染工作的防治重点放到农村,特别是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偏低的居住区。

    作者:徐宗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8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O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CO2激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3.7%和16.3%;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47.6%和52.4%。两组患者比较发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明显优于单独CO2激光治疗。

    作者:尹传玲;仲德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舍曲林联合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采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副反应量表)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经Ridi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AMD评分第1、2、4周末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低。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王绍臣;杨静娟;敖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HIF-1α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是介导细胞缺氧反应的关键性转录因子,使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以适应缺氧微环境。胃肠道肿瘤的缺氧微环境及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治疗及预后方面关系密切,已成为胃肠道肿瘤研究的热点。

    作者:郭德正;周宗和;罗兴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对患者小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对患者小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50例慢性病贫血( ACD)患者及53例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利用化学发光仪对铁蛋白( SF)含量检测,对骨髓涂片进行铁染色,在低倍光镜及油镜下观察细胞内、外铁,并计算细胞内铁阳性率。结果:慢性病贫血患者SF含量(345.27±268.37) ng/ml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8.35±2.49) ng/ml,P<0.05;内铁含量为(21.75±19.39)%高于缺铁性贫血组(0.74±0.23)%,P<0.05;外铁含量也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铁蛋白及骨髓内、外铁含量显著下降;慢性病贫血患者铁蛋白及骨髓内、外铁升高。骨髓铁染色和血清铁蛋白检测对小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养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13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3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4例,感染率10.5%,以呼吸系统为主,占81.5%。年龄≥75岁、病程>5年、伴发躯体疾病者医院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呼吸系统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高龄、病程长、合并躯体疾病者是医院感染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王飞燕;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强阿片类药物在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强阿片类药物在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癌性疼痛6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31例患者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对照组31例患者应用镇痛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内脏痛、躯体痛与神经痛程度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阿片类药物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疼痛改善明显,具有采用价值。

    作者:李芸蕊;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90后”护士现状与培养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90后”护士现状与培养对策。方法:针对“90后”护士的个性特点,结合现状,加以培养。结果:促进护士完成角色转换,提升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结论:了解“90后”护士个性特征,加以相应的培养,帮助她们完成角色转换,对于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作者:郑雪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患者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生化检验中肝素抗凝血浆的应用。方法:选取行急诊生化检验患者30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普通真空管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B组患者采用肝素抗凝真空管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K+、Na+、Cl-、Ca2+、Mg2+、Glu、Bun、Cr、ALT及AST等生化指标检测值。结果:两组患者K+、Na+及Glu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l-、Ca2+、Mg2+、Bun、Cr、ALT及AST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血钾浓度检测结果,血清钾(Y)与血浆钾平均浓度(X)回归方程为Y=0.720X+0501,r=0.753。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可用于急诊患者的生化检验项目检测,但需要注意血钾离子浓度校正。

    作者:刘秀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按方便抽样方式随机抽取2个男、女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0例患者入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分别于康复训练前、后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称为ADL)进行评定。结果:康复训练前后ADL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3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4.85%,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葛根素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显著,可使外周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有β受体的阻断作用,以及降血糖、血压的效果,临床用用价值高,可广泛推荐。

    作者:杨亚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