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治疗的实验研究

张浒;张小梅;李惠芳

关键词:氯诺昔康, 关节腔注射, 炎症痛, 镇痛
摘要:目的 在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研究关节腔内涯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关节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关节直径、疼痛评分、运动评分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1)氯诺昔康治疗两周后影像学显示炎症减轻,病理学显示有新生关节软骨形成;(2)氯诺昔康治疗两周运动评分高于无治疗组(P<0.05),踝关节直径、疼痛评分低于无治疗组(P<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可减轻慢性关节炎,还可促进受损关节的修复.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大网膜治疗膀胱阴道瘘1例报告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1岁,于12年及8年前分别两次行剖宫产术,于第2次剖宫产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并于术后3月行经阴道修补术,术后仍漏尿.但于术后半年左右尿瘘逐渐自行消失.此次入院前2月无原因感下腹痛、腰痛,并发热、畏寒、排尿不适等症.

    作者:鲁云;王云山;杨光映;郭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在儿科的应用

    肾小球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的病理类型决定治疗的效果和预后[1].肾组织检查是肾小球疾病可靠的诊断方法,同时也为治疗提供指导,并可预测预后.肾活检术是获取肾组织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穿刺技术不断改进,省外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将此技术应用于儿科,从而带动了小儿肾脏疾病的整体知识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更新和提高.但肾活检术在我省儿科尚未普及,其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并不为省内同仁了解和接受,本科自2005年2月起采用B超引导下自动活检枪为25例肾小球疾病实施了经皮肾活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雁;汤春辉;张珊梅;倪俊学;李利;杨映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hepatitis C)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病毒性疾病,据WHO调查,全世界估计有1亿7千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不同的国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统计是在0.5%~20%,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1,2].而急性丙型肝炎绝大多数都会形成有慢性感染的过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1,2].

    作者:和发新;蒋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经皮测黄疸的临床应用

    经皮测黄疸(Transcraneous bilirubin meter,TCB)具有方便、快捷、经济、无创的优点.为探讨新生儿经皮测黄疸与血清红素的相关笥,进一步评价经皮测黄疸检测胆红素值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笔者选择了126例新生儿,采用经皮测黄疸和抽血检查两种方法同时检测胆红素值.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经皮测黄疸与血清胆红素值之间的关系.

    作者:庞玲;李刚;陈红;杨昕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8例报告

    我院2003年11年~2005年12月已为118例上尿路结石病人进行了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mPCNL)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洵;匡宗军;杨杰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EST治疗的6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9例,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15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28例.结果 发生并发症6例(9.7%),其中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和急性胰腺炎3例.5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行乳头肌成形术治愈.结论 EST是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结石的重要手段,精细地手术操作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建萍;杨太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昆明地区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人基本情况及支付费用分析

    目的 有针对性地对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人所支付的费用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为相关的医疗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方法 选昆明地区有代表性的六家省、市级公立医院为研究现场,抽取了2003~2005年3月底5537例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人的病案资料,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1CD-10)为诊断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统计.采用R(2.0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 男性占67.1%,女性占32.9%,多好发于青壮年组,平均年龄36.63岁.农村人口有高的交通伤害比例占32.6%,损伤部位及伤害严重程度显示,头和下肢分别占30.8%和21%,且头部有较严重度损伤比重.交通伤害住院病人所支付的费用以治疗费用为高.结论 头部和下肢是道路交通伤害的多发部位,急救系统应针对损伤部位,给予相关应的救护和治疗,大限度地减少伤残和死亡,减小医疗费用的开支,减轻个、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建萍;徐家相;肖力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触摸气管导管测试小囊判断套囊内压力不可取

    气管内插管是院内进行呼吸道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气管导管套囊能够有效地防止呼吸道误吸和气体泄漏,合理的气管导管套囊内压(ECP)不能超过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30 mmHg),否则可导致气管黏膜缺血、发炎、出血和溃疡形成等并发症.临床上,我们发现凭经验向气管导管套囊内注气,触摸气管导管测试小囊判断ECP误差大,现报告如下.

    作者:税昌中;苏虹;刘光晶;何炼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微泡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超声造影剂(UCA),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诊断药剂,因其直径极小,也叫超声造影微泡,在人体微小血管和组织灌注检测与成像方面具有其他检测方法(如CT、MRI等)无法比拟的优点.造影剂因其较强的回波反射性能而被认为是目前好的人体微血管内的造影材料.已知对超声造影剂(UCA)的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造影剂微泡较大不能通过肺循环,且稳定性差,主要用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90年代后期,对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微泡直径小于红细胞,约2~4 um,稳定性提高,可通过肺循环,作为一种血球示踪剂随血循环分布到全身,反映器官的血流灌注情况,而又不干扰血流动力学,有助于多脏器疾病的诊断.目前,随着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子显像的出现,造影剂已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梅;梁红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撞击易造成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对完全脱位并明显移位者保守治疗难以奏效,而过去所应用的克氏针、螺丝钉固定等手术方法,因存在内固定断裂、脱出、外固定时间较长、术后再脱位等隐患,远期也难以得到较好的疗效.2001年以来,我科应用仿AO锁骨钩钛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洪云峰;李春青;王贵祥;郑建东;解永林;姚军;张蓉辉;杨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钩虫性贫血40例临床诊治体会

    钩虫性贫血是由寄生于人体内的钩虫叮咬小肠粘膜后形成浅小溃疡而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本院自2001年8月~2005年6月采用盐酸左旋咪唑联合铁剂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钩虫性贫血4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愉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腹部外科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近年,老年腹部外科疾病逐渐上升,老年人抗病能力低,重要器官代偿能力减弱,还并存心血管、肺、脑及内分泌等器官疾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方面应有所侧重,做好术前后观察及护理可促使疾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胜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生长因子与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是一个涉及多种类型细胞的复杂过程.正常情况下伤口的修复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炎症期、肉芽组织形成期、组织改造塑形期,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系列已知的生长因子(包括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和生物化学事件发生[1].本文就生长因子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代佑果;寸英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1例颌骨骨折治疗体会

    颌骨骨折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我科后组2005.7~2006.4对31例患者的治疗作如下报告.

    作者:罗光明;马开宇;黎明;吴勇;王卫红;许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诊治经验

    本院从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施行瓣膜置换手术270例,其中8例诊断为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分别给药物或心包开窗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死亡,现分析其发生因素及诊治经验.

    作者:李劲松;王忠明;杨旭;钟崇斌;黄莹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自1986年由路来金[1]在国内首次报道以来,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运用.它兼有前臂尺、桡动脉岛状皮瓣的优点,又克服了其牺牲主干动脉的缺点,已成为前臂远端、腕部、手部掌、背侧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8年应用此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目的 总结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术前行CTA或MRA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手术在DSA监视下进行,对29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封闭夹层人口.术后随访期间行CT检查观察手术效果、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有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果 29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无内漏、无截瘫,术后第10d猝死1例,随访期间猝死1例,其余病例均健康生存,假腔内血栓形成,无支架移位情况发生.结论 人造血管覆盖支架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微创、有效、严重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其近期-中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效果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作者:杨绍军;杨达宽;李旭;阎东;袁曙光;王家平;杨立民;周云;王曦;凌锋;马建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体会

    我院从1997年以来,在临床上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及陈旧性骨不愈合共86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能;李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学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血清学免疫功能特点.方法 分析16例PBC患者一般资料、其他免疫性疾病史、临床表现、血清学免疫功能及肝组织病理.结果 本组女性13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59.44±9.93)岁.血清学免疫功能检出情况:免疫球蛋白:IgM升高8例(8/16,50%),IgA升高7例(7/16,43.8%),IgG升高5例(5/16,31.3%).非特异性抗体:抗核抗体(ANA)阳性率高(12/16,75%),其中包括抗线粒体型(5/16,31.3%),Jo-1型(3/16,18.8%),抗SSA/SSB型(2/16,12.5%);双链DNA(DSDNA)阳性率12.5%(2/16).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率较高(6/16,37.5%),其他阳性有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3/16,18.8%),抗核心蛋白抗体(GP210)(2/16,12.5%).结论 PBC患者血清学免疫功能明显异常.

    作者:李祥金;杨晋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 在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研究关节腔内涯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关节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关节直径、疼痛评分、运动评分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1)氯诺昔康治疗两周后影像学显示炎症减轻,病理学显示有新生关节软骨形成;(2)氯诺昔康治疗两周运动评分高于无治疗组(P<0.05),踝关节直径、疼痛评分低于无治疗组(P<0.05).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可减轻慢性关节炎,还可促进受损关节的修复.

    作者:张浒;张小梅;李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