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癌静脉腹腔联合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胡桂娟;谭明秀

关键词:卵巢癌, 静脉化疗, 腹腔, 联合化疗, 现报告如下, 术后化疗,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化疗患者, 观察护理, 毒副作用, 运用, 应用, 疗效
摘要: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已广泛地运用于卵巢癌术后化疗中,它比应用单一静脉化疗全身毒副作用轻,疗效好,生活质量高.我们对化疗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观察护理,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电子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电子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常用的方法,但因检查时有一定的痛苦,使不少患者难以接受,故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我们对行大肠镜检查的患者辅以异丙酚与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满意.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态喉镜下声带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动态喉镜在喉科声带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用德国ATMOSⅡ型动态喉镜对喉科临床声带息肉531例、声带小结139例、声带囊肿22例进行声带显微手术.结果 声带息肉治愈率93.6%、好转率5.5%、无效率0.9%,声带小结治愈率93.52%、好转率5.76%、无效率0.72%,声带囊肿治愈率95.5%、好转率4.5%.结论 应用动态喉镜光线明亮和图像放大的功能,对声带良性病变进行显微微创手术,使声带所受创伤尽量减少,不影响术后声带的振动发音功能.

    作者:王明方;常捷燕;郝晓民;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镜在再次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再次手术的应用.方法 在鼻内镜下对40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再行手术.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失败再次手术的患者,在鼻内镜下应根据具体病变再手术矫正是可行的.

    作者:杨正光;吕忠;温丽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评价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诊断主要靠下肢静脉造影.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笔者对56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行CDFI及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以下简称AV)检查,以探讨CDFI对诊断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的价值.

    作者:苏芬莲;陶宗欣;王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妇科附件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腹腔镜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止血和切割.

    作者:雷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电子胃镜下取异物中的应用

    消化道异物为常见的急诊疾病,患者会出现进食困难、不适难忍,甚至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而危急生命.我院内镜室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消化道异物患者56例,顺利取出异物54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周梅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制圈状辐射头在治疗慢性鼻炎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利用自制圈状微波辐射头辐射治疗双侧下鼻甲治疗慢性鼻炎356例,其中伴有鼻中隔偏曲135例,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铖林;韦岑;林智强;黄坚成;李永湘;张武宁;韦舟雄;何江;毛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与处理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复杂性肾结石及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可通过MPCNL进行治疗[1,2],但结石残留是开展MPCNL过程中困扰泌尿外科医师的一个问题.

    作者:黄瑞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镜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量出血的疗效比较

    近年来,我国电子胃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普及到基层医院.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我院共对5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人采用内镜下止血和内科保守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致;农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反向浅静脉穿刺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临床上一般采用向心性穿刺.对需要长期输液的老年病患者,由于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肢体血管不同程度的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作者:梁惠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芬太尼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将ASA Ⅱ~Ⅲ级择期老年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芬太尼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用瑞芬太尼0.02 mg·kg-1、芬太尼0.02 mg·kg-1,加生理盐水配成100 mL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设定持续给药量为2 ml·h-1,PCIA为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2、4、8、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总按压次数与有效按压次数之比.结果 在术后2、4、8、12 h瑞芬太尼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病人总按压次数多,而芬太尼组恶心呕吐率高,皮肤瘙痒明显(P<0.05).结论 瑞芬太尼的静脉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TUVP术后镇痛.

    作者:秦明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卵巢癌静脉腹腔联合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静脉腹腔联合化疗已广泛地运用于卵巢癌术后化疗中,它比应用单一静脉化疗全身毒副作用轻,疗效好,生活质量高.我们对化疗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观察护理,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桂娟;谭明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LC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异氟醚组(Ⅰ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04 mg·kg-1、异丙酚1.5 mg·kg-1、芬太尼4 μg·kg-1和维库溴铵0.1 mg·kg-1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Ⅰ组用1.5%~2.5%异氟醚吸入,R组用微量泵输注异丙酚6 mg·kg-1·h-1和瑞芬太尼0.2~0.5 μg·kg-1·min-1,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二氧化碳(CO2)气腹后1 min、5 min、气腹毕和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和镇静评分(OA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 CO2气腹后1 min、5 min,Ⅰ组的HR、MAP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的基础值(P<0.05),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值也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术中循环较稳定;R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0.6±3.4)min,Ⅰ组为(22.8±5.7)min,且R组OAAS评分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LC术具有麻醉平稳、苏醒质量好、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老年患者行LC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祝义军;宛泉龙;卢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出血也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是常见急诊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廖光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在近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在近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8月以来收治的近关节骨折患者中有21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MIPPO组),其中胫骨近端骨折6例,远端骨折7例;股骨近端骨折3例,远端骨折3例;肱骨近端骨折2例.全部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5.5±1.5)cm,术中出血量(0.18±0.11)L,手术耗时(87±45)min;术后肿胀消退时间1~7 d,平均2.5 d;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4.5月.MIPPO组无切口延迟愈合或感染、无软组织坏死及骨外露、无骨折延迟愈合以及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近关节骨折软组织损伤轻、创伤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学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钢板内固定技术.

    作者:江水华;郭开今;曾炳芳;陈树祥;赵华;汤重喜;周景福;刘鹏;周本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需手术修补漏口外,余16例患者漏口均自行愈合;颅内感染患者5例中有4例感染得到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患者25例经此法引流血性脑脊液后,仅有3例出现脑积水,1例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腰大池置管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神经外科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唐景峰;肖绍文;张超元;罗昱;阮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

    1999年5月至2006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 125例,发生胆漏11例.本文对11例LC术后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诊断防治对策.

    作者:朱铁雨;杨枋;任俊年;郝兴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胃癌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科于2000年11月至2005年11月对68例腹腔镜下胃癌术后病人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付庆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5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于老年患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在硬膜下血肿中约占25%[1].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微创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生化酶技术)对3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松;兰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与太田痣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Q-Nd:YAG激光对颧部褐青色痣和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波长1 064 nm激光分别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患者共135例,太田痣697例,每次间隔时间至少3个月.结果 随着治疗次数增多,色斑逐渐变浅,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明显相关.135例颧部褐青色痣中,治愈105例,显效2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7%;697例太田痣患者中,治愈559例,显效107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95.6%.结论 Q-Nd:YAG激光波长1 064 nm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和太田痣是理想、安全简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

    作者:滕晓颦;殷国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