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兰英;李军川;陈廷煊;赵会传;郭琼
目的 分析陆川县1991~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为今后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陆川县1991 ~ 2010年外出回归和外来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年间共血检流动人口41028人次,检出疟疾病例146例,其中2例为恶性疟,其余全部为间日疟,所检出的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疟疾管理监测措施可行有效.结论 加强对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监测是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丘小鹏;杨福锦;刘洪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心绞痛(AP)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P病人62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37例,以正常健康人28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AP患者的血压、TG、TC、LDL-C、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AP组和SAP组对比,血压、TG、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UAP组患者的hs-CRP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P患者的脂联素与hs-CRP水平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331,P<0.05).结论 脂联素在A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AP严重程度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黎材心;王庭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老年COPD患者90例,其中缓解期22例,急性加重期6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例.分别检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清hs-CRP,Fbg和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 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COPD患者的血清hs-CRP、Fbg和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急性加重期的血清hs-CRP、Fbg和D-二聚体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hs-CRP、Fbg和D-二聚体水平也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Fbg和D-二聚体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对其检测有助于对病情的判断.
作者:孙秀丽;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转铁蛋白与Bel-7402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已知转铁蛋白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敏感Bel-7402细胞株、阿霉素抗性Bel-7402细胞株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成功扩增Bel-7402肝癌细胞转铁蛋白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表明转铁蛋白基因在阿霉素抗性Bel-7402细胞株的表达量是敏感Bel-7402细胞株4.83倍.结论 转铁蛋白基因对肝癌细胞的耐药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作用,可为研究肝癌耐药性的备选基因,以及为肝癌耐药性检测提供新的靶标.
作者:谭文彬;周广起;王霄;路海;亚白柳;刘永春;李士根;郭永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铜蓝蛋白动态变化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患者早期诊断和病因判断的价值.方法 于入院当天分别检测60例MODS患者(MODS组)、30例非MODS患者(对照组)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含量,并对入选的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和MODS评分.结果 MODS组与对照组相比其APACHEⅡ、MODS评分、血清铜蓝蛋白(CP)、超敏C反应蛋白(cRCP)、α-酸性糖蛋白(AAG)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相比较,铜蓝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DS患者铜蓝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α-酸性糖蛋白的检测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铜蓝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监测有助于MODS病因的初步判断.
作者:胡志华;陈勉;饶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的病理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对1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11月女婴,枕部包块逐渐长大8月,镜下可见单核组织细胞及杜顿巨细胞,瘤细胞表达CD68、lysozyme等.结论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头颈部,系统性病变可能会危及生命.
作者:邹兰英;李军川;陈廷煊;赵会传;郭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惠州市市售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方法 2011年在惠州市惠城区、仲恺区、大亚湾区采集10个市售食品种类,共计300份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300份样品总合格率为84.0%,部分样品分别在二氧化硫、苯甲酸、山梨酸、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糖精钠、色素等检测项目中有超标现象.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市售食品的监督和检查,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江穗宁;邵月梅;殷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寻找适合从陈旧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建立基因组库的方法.方法 分别用改良的酚-氯仿法、SDS法、试剂盒法从陈旧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评估.结果 提取的基因组DNA经统计学分析,3种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改良的酚-氯仿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效率高,试剂盒法次之,SDS法较差.结论 建基因组库推荐改良的酚-氯仿法.
作者:刘正旺;云美玲;钟江华;史金铃;郑磊;张云霞;蔡望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拟合麻疹发病趋势的可行性,分析两种不同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度,建立流行病学数理统计模型,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 ~ 2009年麻疹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指数平滑模型和ARIMA模型,模拟1990~ 2009年广西麻疹疫情的动态轨迹,比较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评价拟合及外推效果.结果 1990~2009年广西麻疹的逐年发病率呈递减趋势,具有低水平波动的变化特征,其变动轨迹,以ARIMA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度R2=0.68),其次为指数平滑模型(拟合度R2=0.62),均具有一定的外展预测能力.结论 ARIMA模型适用于拟合类似麻疹发病率的动态趋势,在传染病疫情预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潘姣姣;董柏青;吕炜;符志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 主动侦查与被动侦查相结合,通过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使用回归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广东参加疟疾联防的6个地级市19年共发现流动人口疟疾病例32 398例,其中归属广东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8488例;归属海南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8 918例:归属广西区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3 686例;归属其它省籍流动人口疟疾病人有11 306例.32 398例流动人口疟疾病人中,输人性恶性疟有114例,其余32 284例为间日疟.流动人口中的回归人员共有病例7 235例,血检阳性率为2.56%;流动人口中的外来人员共有病例25 163例,血检阳性率为2.08%;两者血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外作业与室内作业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2~2010年广东省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通过连续19年的疟疾联防,广东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得到控制,输入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明显减少,广东省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率逐年下降.
作者:林荣幸;张贤昌;潘波;阮彩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趋势与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墨脱县1981~2010年疟疾发病情况.结果 1981 ~2010年,墨脱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 310例,年发病率维持在84.92/万以上,并呈波动状态;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每年1~4月病例数较少,6月病例开始增多,7~10月达到高峰;墨脱县91.84%的病例来自雅鲁藏布江沿河两岸的墨脱镇乡等5个以门巴族为主的乡镇;病例集中在青壮年,以农民为主.结论 西藏林芝地区是目前西藏唯一存在疟疾病本地流行的地区,而墨脱县作为全国疟疾发病率高的县,在疟疾消除阶段应进一步加强病例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消除疫点尽快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作者:卓玛央金;吴晓丽;王洪举;胡松林;张睿;徐慧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恙虫病合并血吸虫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恙虫病的分型情况.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外斐反应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Ot)IgG抗体,用巢式PCR法扩增患者血液中的Ot 56kD蛋白基因,并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患者有血吸虫肝改变、肝功能受损、脾肿大、焦痂.外斐氏反应检测OXk 1∶40,IFA检测Ot IgG抗体Kato型1∶160、Karp型1∶40,PCR检测Ot 56kD蛋白基因片断阳性,其序列分析结果与PG9、P25、CM438等一些泰国Ot株同源性高(98%),与Ot Karp、Gilliam、Kawasaki、TA678、Kato株同源性均在95%以下.结论 证实了该患者为恙虫病合并慢性血吸虫病,其Ot血清型可能为Kato+Karp,遗传进化关系与一些泰国Ot株关系较为密切.
作者:亚红祥;王静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和PCR基因确证试验在α-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断上的优劣.方法 先用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筛查新生儿、产检、婚检三类人群血液标本.阳性者重采标本,做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和PCR基因试验确证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α-地贫检出率.结果 共筛查血液标本7 820例,其中获得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1526例,占总人数的19.51%(包含α-地贫和β-地贫患者).1 526例阳性血液经用血红蛋白电泳试验,诊断为α-地贫者822例,占阳性人数的53.87%;分别同时进行PCR基因试验和三种广东地区常见的缺失型α-地贫检测,获得确证患者785例,占阳性人数的51.44%.两种方法经统计比较,x2=1.80,P<0.2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对α-地贫患者的检出率相近,有较理想的可比性.结论 血红蛋白电泳试验是一种既经济便宜又简单快捷的α-地贫诊断方法,其优越特性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普及使用.
作者:杨生宙;黄梅霞;李祥顺;陈海玲;莫积万;林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入住我科麻疹患儿的发病特点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来自新疆南北疆的麻疹患儿年龄及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及预防策略.结果 我院我科自2011年3月~2011年8月共收治麻疹患儿52例,其中1岁内婴儿23例,占总数的(4.2%),()岁内婴儿发病明显增多.结论 1岁内婴幼儿发病率与疫苗接种时间及母传抗体水平有关为婴()种疫苗是预防发病的重要策略.
作者:郭熙英;努尔古丽;彭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上恩县1988~2008年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人例的监测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和整理1988~2008年上恩县当地居民、外出回归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疟疾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以前血检中发现疟疾阳性病人共394例,疟疾病人在当地感染地占50%,从外地人员带到当地的占39.09%,当地人员到外地感染带回的占10.91%.2005年后没有发现内外源疟疾病例.结论 上恩县2006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灭疟的效果得到基本巩固.
作者:韦海艳;黄必超;龚伟荣;毛玮;林康明;黄亚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龙岗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及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累计发病16 017例,总发病率为513.8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89.17/10万、134.57/10万、140.01/10万、71.92/10万、75.39/10万、63.97/10万.5种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中,梅毒、淋病、乙肝、丙肝、艾滋病各占41.78%、40.04%、11.04%、5.91%、1.24%.5年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无明显季节现象;男女比例为1.94∶1;工人发病构成比高,占42%;20~45岁年龄组占84.75%.13个街道均有发病,其中以布吉街道发病数多,其次为龙岗街道、横岗街道,各占28.14%(4507例)、21.93%(3512例)、14.61%(2340例).结论 2005 ~ 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较高,已成为该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大防制工作力度.
作者:杨永平;曹桂华;陈妹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定安县疟疾疫情及发热病人血检情况,为消除疟疾项目的实施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及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疟疾发病率高、中、低三个水平,在每类乡镇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抽到的乡镇再随机抽取3个自然村为调查点调查居民带虫率和村级疟疾病例报告情况.结果 全县3个乡镇共计采血1 505人,镜检1 505人,发现带虫阳性(间日疟)2例,居民带虫率为0.13%;共调查9个行政村诊所,发现疟疾病人(包括疑似病人)18例,在从村级报告到乡镇人数有9例,一周内上报的病例9例,一周内上报的疟疾病例的报告率为50%.结论 定安县居民带虫率及疟疾病例一周内报告的比例均达到目标要求,但是村级诊所的医务人员整体医疗知识和能力不高,不易很好地发现病例.
作者:陈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3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患者40例,化疗方案均未紫杉醇+卡铂/顺铂,至少化疗2~3个周期,其中紫杉醇的剂量为135-175mg/m2,卡铂按Auc5计算,顺铂按50 mg/m2一次给药或分次给药,同时口服参一胶囊,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20mg,56d为一疗程,口服2疗程以上.结果 治疗组获益为90%,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参皂甙Rg3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了提高疗效,且降低化疗毒性反应.
作者:许鸿雁;庄庆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0年河池市流动人口疟疾流行情况,为当地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所辖11个市、县、区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共发现输入性疟疾病人14例,其中恶性疟(P.f)5例(死亡1例),间日疟(P.v)8例,混合感染1例.患者发病前均有外出史,12例外出缅甸,1例外出安哥拉,1例外出海南岛.结论 尽管当地存在大量的传疟媒介,但通过及时发现和治疗,未发现输入性继发病例.
作者:冯延新;蒋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门诊2 000张处方作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4;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49.10%;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9.2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3.09%;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6.77%;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8.55%,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44.9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2.55%,超常处方占1.65%.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朱灿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