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超早期锁孔手术的疗效分析

黄明火;罗杰;徐春林;沈育;高聚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并发症, 锁孔手术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超早期锁孔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锁孔手术组)和对照组(小骨窗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拔管时血肿清除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观察组患者S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中,锁孔手术与小骨窗手术相比具有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及代谢紊乱发生率低、近期及远期(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头臂静脉及副半奇静脉变异1例报告

    头臂静脉作为人体的一条较大静脉,变异情况较少见,多为个案报道[1-2],国内未见头臂静脉同时伴有副半奇静脉变异的报道。我们在解剖一青年男性尸体过程中,发现头臂静脉、副半奇静脉变异,现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卢海;孟镔;江金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道造影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8例LC术中经IOC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成功55例,占94.83%,失败3例,占5.17%。50例胆总管未发现结石,占90.91%,发现胆总管小结石(0.4 cm)5例,占9.09%。其中4例经中转开腹行胆道探查,1例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纤镜网篮取石。胆囊管汇入右肝管1例。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残留、胆漏、腹腔感染及IOC相关并发症。结论 LC术中行IOC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显影效果好,能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对基层医院减少胆道阴性探查、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浩;龙昊;宋正伟;李修红;杨天福;张奇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40名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将进行TUR-P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n=20)和对照组( n=20)。术后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时,观察组患者使用100 mg氟比洛芬酯配比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若有需要,可加药静脉续滴;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100 mg,若效果不理想则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100 mg,于用药后30 min,1 h,2 h,4 h,6 h,8 h对2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观察并记录用药后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给药后30 min、1 h、2 h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4 h、6 h、8 h的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口干、眩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在继发性出血方面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可作为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南晖;郭时英;刘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护理快速反应流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愿意选择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的微创手术。面对不断更新的手术仪器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手术器材,以及患者数量多、手术时间短、连台手术周转快等现状,为了做好微创手术快速周转以及手术室全程护理的细节,保证微创手术安全高效开展,自2011年以来,我院手术室应用多种微创手术快速反应流程护理技术,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微创手术护理质量,加快了手术周转,赢得了外科医生和患者的好评,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曾俊;周娅颖;王莉;朱娅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根据手术时选用的手术方式分为2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的4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52例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术式,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作者:魏成勇;王邵俊;左卫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年第22卷总目录索引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罕见头颈颌面眶尖贯通多发伤的护理

    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损伤,常发生软组织受伤[1]。头颈颌面眶尖异物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可危及生命。为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尽快恢复容貌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除了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外,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我科2013年9月16日收治了1例罕见头颈颌面眶尖贯通多发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茂华;彭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毒症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慢性肾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常见的并发症, CKD 并发的CVD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心包炎、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冠脉疾病等。尿毒症心肌病是CKD高血压、高容量负荷以及复杂机体内环境导致的心肌损害,在其基础上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终末期肾病( ESRD)特别是透析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因此,有效控制尿毒症心肌病可以显著改善CKD 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但是,到目前为止,尿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我们对近年来有关尿毒症心肌病的基本概况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可;赵景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氧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初步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低氧培养下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现象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内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分别在常氧(含21%O2、5%CO2、74%N2混合气体)和低氧(含1%O2、5%CO2、94%N2混合气体)条件下培养1、4、7 d,检测细胞形态表型变化和TGF-β1表达水平。不同TGF-β1或其抑制剂SD-208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准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来判断肺动脉内皮细胞转分化情况。结果低氧培养铺路石样肺动脉内皮细胞逐步向α-SMA高表达的多角形细胞改变,且TGF-β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TGF-β1能刺激肺动脉内皮细胞可出现α-SMA表达的增加,SD-208可抑制上述改变。结论低氧可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转分化;TGF-β1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义杰;李志平;陈建明;沈诚;宋毅;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疗效及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反应手术疗效的相关指标,比较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的差异,评价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结果全组手术时间(100.75±22.72) min,术中出血量(54.27±26.21) mL,术后引流量(920.67±171.99) mL。胸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切口操作时间短( P=0.000)、疼痛评分低(P=0.000),基层医院有能力开展此技术。结论胸腔镜手术疗效好,在基层医院开展具有可行性。

    作者:阚奇伟;刘泗军;石勇;郭丽娜;宋秀芳;梁枫;左瑶;干尧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文献统计,其发生率3%~5%。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4~10 d内,其病死率高达50%[1]。食管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做护理是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瘘患者康复的关键[2]。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我科收治食管癌患者186例,发生吻合口漏10例,本文就这1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TAT3介导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寻STAT3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NSC-74859( STAT3抑制剂)组。建立大鼠离体心脏工作模型,观察心脏在各组条件下心率、LVSP、+dp/dtmax、-dp/dtmax、冠脉流量的变化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灌期心率,冠脉流出液中CK 及LDH 的含量明显降低,左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率、冠状动脉流出量明显升高。而抑制STAT3表达后,此保护效应明显减弱。结论缺血后处理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这一作用由STAT3转录因子介导。

    作者:沈诚;陈建明;胡义杰;宋毅;袁晔;钟前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原因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000例,选取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1723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未发生意外妊娠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723例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中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人数进行观察。结果4000例入组产妇当中,发生再次意外妊娠的产妇所占比例为43.08%(1723/4000);字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和性观念开放是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马凤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2例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原因,减少误诊漏诊概率。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的1094例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94名结肠癌患者中,有31例首诊时都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1例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非手术治疗。其中6名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24名患者术后1年内被诊断结肠癌,1名患者术后切口不愈合,引流管持续引出褐色液体,1例非手术治疗复发。结论结肠癌本身临床症状不典型,当并存阑尾炎时往往表现出阑尾炎的症状,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生对阑尾炎患者应提高警惕,术前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时行相关检查,必要时术中探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的概率。

    作者:马文超;张伟辉;薛东波;赵松;高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菌肽类药物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昆虫及人体内,由基因编码并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小分子多肽。这种多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组成部分。抗菌肽具有广谱高效的抗微生物学活性、水溶性好、热稳定等优点。作为新型药物,抗菌肽在人类治疗和预防疾病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只有比较少量的抗菌肽药物进入临床,多数药物均在不同的试验阶段。要将抗菌肽真正应用于临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现将抗菌肽药物的相关研究现状及开发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小林;王军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用循证医学原理指导骨科临床实践与教学

    循证医学是一种实证医学与求证医学。将循证医学与现代骨科学相结合便产生了循证骨科学。随着世界范围内循证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国际权威骨科杂志( JBJS)循证骨科学栏目的开辟,临床骨科医学研究和临床骨科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临床骨科学正在由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不断向循证的模式实施着转变。伴随着临床医疗模式的改革,将循证医学理念适时的引入当临床教学中是迫切而必要的。

    作者:谢肇;喻胜鹏;黄科;周维;杨子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的辅助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VE)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作用。方法52例经超声引导下PTVE作为观察组,37例采用盲穿门静脉行PTVE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指确定穿刺点至导管置入时间)、栓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73.1%)显著高于对照组(4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时间(2.3±0.6)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4.2±0.8) min,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栓塞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对PTVE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能准确判断门静脉位置,增加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穿刺速度。

    作者:李劲松;张俊文;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留学本科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留学生教育己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反映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留学生教学的研究也成了各高等院校的一个崭新课题[1-2]。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探索适合留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我校自2005年开始招收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医学留学生,大部分学生语言使用英语。本文将本教研室教师的留学生教学请况与外籍教师的教学情况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本斯;王勇;代金灿;成家茂;邓仪昊;张秀君;王靖;杨开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种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的设计研究

    目的针对现有手术器械干燥设备存在某些技术缺陷和不能普及使用的问题,拟研制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方法通过对手术器械干燥过程中的空气清洁度、温度和速度等特性进行研究,创建手术器械干燥新技术,并以获得的新技术为基础,研制一种造价低、功能先进和可操作性强的新型手术器械干燥设备。结果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样机,并在满载器械的条件下进行加温和干燥处理试验,其中采用“70℃”程序的平均加温时间和短干燥处理时间分别为5.1 min和15.6 min,采用“90℃”程序的平均加温时间和短干燥处理时间分别为7.8 min和14.2 min,同比传统器械干燥设备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新型手术器械干燥柜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并可成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等部门的基础设备。

    作者:魏静蓉;王义辉;陈科;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法在八年制骨科见习中的应用

    以病例为中心学习( case-based learning,CBL)是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学习知识的教学模式[1],CBL教学可以强化分析、评估以及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教员可以对学员的临床知识水平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估,而基于团队的CBL可帮助学员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2]。骨科作为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种多,对解剖基础要求高,见习教学在培养医学员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校八年制学员学习时间紧、科研压力大、学习能力强而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为提高见习效率,帮助学员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试行C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泽华;侯天勇;梅铁牛;周强;许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