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战;党熙亮;张苏斌;李玉民
小腿由双骨,骨间膜,肌间隔与筋膜组成的间隔区比较坚韧,无扩展余地,易于形成筋膜间区综合征[1](简称OCS).我科自1993年至2000年采用网状小切口减张治疗小腿闭合性骨折所致筋膜间区高压91例,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儿童股骨干骨折较常见,一般以牵引和小夹板固定为主.我院从1993年10月~2000年10月间,采用切开复位、多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13岁儿童股骨干骨折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小腿外伤与日俱增,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感染率发生低,坚强内固定可靠及符合生物力学等优势,
作者:于传久;李公伦;张志远;李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踝关节骨折在创伤外科中非常多见,尤其在工农业现代化及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发生率及骨折的复杂性在增加,治疗方法的及时正确与否,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除少数位置好且稳定的简单骨折外,大部分病人需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及材料根据骨折类型来确定,现将64例不同手术内固定病例,结合围手术期前后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闭式冲洗应用于骨科手术是近20年来骨科领域重大突破.尤其化浓性关节炎、急性骨髓炎、脊柱四肢手术后各种引流管的应用,简化了手术治疗程序,提高了手术效果,避免了许多手术并发症.现总结我科从1995~2001年各种引流管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程纯耀;刘素花;郝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丝线环形缝扎治疗移位的髌骨骨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2001年丝线环扎治疗160例移位的髌骨骨折的经验.结果:用陆裕朴的评定标准评价手术疗效,优136例,良19例,可3例,差2例.结论:丝线环扎单独的使用或者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是治疗髌骨骨折特别是粉碎骨折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铁战;党熙亮;张苏斌;李玉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6年6月~2001年7月,采用分别切断胸锁乳突肌胸、锁骨头,并将胸骨头近断端与锁骨头远断端吻合延长的胸锁乳突肌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路闯;叶应荣;袁宏伟;张建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并发的骨盆倾斜的诊断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例单侧臀肌挛缩症均采用挛缩带切断术,术后立即用宽绷带绑扎双下肢于并膝位,回病房后膝下垫软枕于屈髋45.~60°,屈膝30°左右.拆线后2~3d下地进行并膝下蹲活动及大腿交叉架腿锻炼,维持2~3个月.结果:随访24例,22例痊愈;步态正常,骨盆倾斜消失.2例好转,步态正常,骨盆倾斜减轻,双下肢脐踝距不等长,相差1cm左右.结论:单侧臀肌挛缩症伴骨盆倾斜,多由于臀中、小肌挛缩带引起髋关节外展畸形导致负重力线的改变所致.24例患者均采用挛缩带切断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范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效果良好等优点.
作者:孙永建;王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肩关节脱位和不同复位方法的治疗.方法:将219例急性肩关节脱位按损伤类型、合并骨折情况分类后,麻醉下分别采用Hippcrate法、kocker法、零度位牵引法和Sitsmon法手法复位.结果:216例皆急诊复位成功,无并发骨折及神经损伤,随访3月无再发脱位,3例用Hippcrate法复位失败,并发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结论:肩关节脱位应在肌松、无痛下采用合适的手法复位.
作者:李永山;陈智;蔡振宇;杨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周围神经损伤后,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外膜缝合.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通过束膜吻合来改善其功能,仍不理想.近年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其远端可以产生神经营养、神经趋化物质,能引导再生轴突准确地长入其远端正确通道.
作者:郭建勋;张虎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重建图像、配合椎间盘镜急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方法:对8例慢性腰腿痛突发性加剧伴二便功能障碍的病人,在突出间隙横断位扫描后,进行矢状位、冠状位图像重建.对确诊腰椎间盘脱出症病人急诊采用MED手术.结果:8例病人术后3d肌力开始恢复,一个月二便恢复正常.半年功能全部恢复,经一年以上随访,病人全部恢复正常工作.结论:三维重建对腰间盘脱出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提供平片不易得到的解剖学信息,为急诊MED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朝春;李晓红;徐皓;郑春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用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复位髋关节,1w后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改良S-P切口,对股骨头骨折直视下复位,应用可吸收螺丝钉(SR-PGA)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6例.结果:本组6例股骨头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360ml.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平均随访16个月,根据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66.6%,其中1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吸收.结论:应用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复位髋关节,可吸收螺丝钉固定股骨头骨折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方法,疗效较为满意.SR-PGA可吸收螺丝钉可提供足够强度,且强度逐渐衰减,避免了应力遮挡,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同时可免除二次手术拆除之苦.不足之处为不能够在X线片上显影,术后难以观察其在骨内的确切位置.
作者:吴国正;祝继明;徐达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减轻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1994年以来所进行手术治疗的57例病例,随访51例.结果;优良率占75%,有并发症者25例,占49%.其中坐骨神经损伤3例,股神经损伤3例,下肢继发性血栓性静脉炎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头下部假关节1例,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0例.结论:尽早确诊,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良好的内固定,微创技术及术后正确康复锻炼和指导是减少、减轻并发症的关键和措施.
作者:朱冬承;陈福扬;刘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9月~2001年5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科临床多类疾病63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赵启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股骨颈骨折在骨折中比较常见,但幼儿股骨颈骨折较少见.我院1990~1998年收治6例幼儿股骨颈骨折,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凯;李双全;关洁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交通发达,骨创伤的发生率增加,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也日益增多,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正确处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病人愈合,我院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秀义;李如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关节软骨由透明软骨组成,具有润滑、缓冲等作用,是关节内极其重要的结构.关节软骨缺损常见于关节运动伤、剥脱性骨软骨炎及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关节软骨再生能力非常有限,缺损后愈合情况主要取决于治疗[1].
作者:荆鑫;史宝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短期疼痛的原因.方法:自1999年5月~2001年2月.随访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手术方式:开窗20例,半椎板18例,有2例病人分别于术后2~3d出现剧烈的腰腿痛症状.结果:随访2月~21月,平均11.5月.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29例,占76.4%,部分缓解7例,占18.4%.短期症状加重2例,占5.3%.1例病人经积极的抗炎、脱水、镇痛、理疗等治疗,2w后疼痛缓解,一月后疼痛完全消失.另1例病人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1w后疼痛缓解.严格卧床休息,2月后疼痛完全消失,3月后复查X片:L4~5椎间隙已融合.半年后基本康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短期疼痛的原因有:1.定位错误.2.神经根刺激或损伤.3.椎间隙感染.
作者:董扬;曾炳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T3至L5椎体骨矿物含量,骨密度,椎体横断面面积及皮质骨厚度.方法:用外周骨定量CT(pQCT)仪测量40具老年尸体600个椎体的总骨矿物含量,总骨密度,松质骨矿物含量,松质骨密度,皮质下骨矿物含量,皮质下骨密度,椎体横断面总面积,松质骨面积,皮质下骨面积,皮质骨面积及皮质骨厚度.结果:T3至L5椎体总骨密度男性199.93mg/cm3~206.03mg/cm3,女性为178.38mg/cm3~182.52mg/cm3,男性高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松质骨密度男性为129.01mg/cm3~132.24mg/cm3,女性为126.64mg/cm3~129.62mg/cm3,两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下骨密度男性为452.32mg/cm3~461.94mg/cm3,女性为455.00mg/cm3~463.72mg/cm3,两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骨密度男性为744.28mg/cm3~755.59mg/cm3,女性为774.04mg/cm3~783.59mg/cm3,女性高于男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并非老年女性骨密度都低于男性,其骨密度还取决于骨面积和体积.为国内开展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及椎体pQCT测量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沈宁江;V.Kuhn;F.Eckstein;R.Putz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多针固定与单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3~1998年共治疗股骨胫骨折89例,随访76例,其中多针固定47例,三刃钉固定29例.结果:随访4~8年,平均5年.单一三刃钉固定组治愈17例,骨不连与股骨头坏死12例;多针固定组治愈38例,骨不连与股骨头坏死9例.经统计学检验,二者骨不连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股骨颈骨折采用多钉内固定,尤其松质骨加压螺纹固定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三刃钉固定.
作者:周楚坤;孔翔飞;齐新生;吴小涛;茅祖斌;陈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