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梅花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20例体会

曹永成;樊大海;郭爱义;冯海元;赵万东;索有寿

关键词:梅花针内固定治疗, 胫腓骨干骨折, 手术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交锁髓内针, 材料的选择, 应用范围, 手术治疗, 临床医生, 经济状况, 交通事故, 并发症, 病人
摘要:胫腓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骨折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手术内固定作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主要手段,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然而由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以及病人的经济状况,对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在术前反复考虑的问题.目前交锁髓内针在……
实用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下段骨折24例

    1998年5月~2002年6月,收治开放胫腓骨下段骨折24例,均应用三维外固定架(山东淮坊产),严重病例采用超关节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来营;崔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肩周炎封闭治疗配合康复指导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部疼痛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病程长,痛苦大,功能恢复不全,如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加速痊愈.目前我们采用封闭配合功能锻炼,经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珍梅;刘海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中桡神经后置18例

    肱骨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或取内固定术时操作不慎可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致术后桡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为避免类似的失误,提高诊治水平,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尝试采用术中将桡神经后置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军;曹凤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

    我院1993年10月~2002年8月采用截骨矫正,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1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9例,女16例;大年龄为12岁,小年龄为5岁,平均8岁.手术时间:1年以内4例,2年……

    作者:郑明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软骨细胞在纤维胶内体外生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将4—10×107cells/mL细胞/毫升的软骨细胞植入纤维胶,在体外培养2个月后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在纤维胶内产生大量的软骨特异性Ⅰ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论:纤维胶内的软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的环境下生成大量透明软骨基质.

    作者:张永红;高岩;GB Stark;DJ Schaeler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喙肩韧带及部分肩峰转位重建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损伤.由于锁骨两侧的肩锁、胸锁关节解剖形态上的特殊,损伤后常给整复、固定带来很大困难.石膏背心、武装带、双圈固定等多因复位不良、固定不牢而影响疗效,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手术治疗.自2001年以来,作者采用带部分肩峰的喙肩韧带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8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庆波;王春松;马力斌;戴祥;胡玉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锁环肌腱缝合法在伸指肌腱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以改良Kessler法作为参照,研究卡锁环缝合法在修复伸指肌腱中的抗拉力作用效果.方法:术中随机对50根断裂伸指肌腱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卡锁环(Locking loop)法和改良Kessler法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屈指活动抗拉力测试观察.结果:两组肌腱出现拉松和缝线拉脱的例数分别为:卡锁环法组2,0,改良Kessler组7,5.结论:卡锁环法抗拉力作用显著,适合于伸指肌腱的修复.

    作者:罗志强;黄德山;孙贤德;卢和平;李长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例

    自2000年10月~2001年4月,应用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例.并经随访,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6~72岁,平均43岁,左侧5例,右侧7例,10例并有腓骨骨折.其中小……

    作者:陈石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7例治疗分析

    1999年5月~2002年2月,我科对27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39~71岁,平均53.7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0例,高处跌伤7例,平……

    作者:高卫民;张怡五;陈家臻;杨星华;王晓勇;官正华;何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腰椎手术中的移行椎问题

    目的:探讨移位椎的定位方法和移行椎对腰椎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腰椎疾患手术治疗的病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腰椎骨折15例,腰椎滑脱9例,腰椎结核2例,术前均经过X线摄片、CT或MRI检查.结果: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的病例并不少见,本组病例占同期腰椎手术病人的5.3%.腰椎出现移行椎,其定位则有L_4~S_1,L_5~L_6,L_6~S_1.结论:腰部疾患合并移行椎时,腰椎数量发生改变,定位诊断非常重要.要确定手术部位,X线定位片(包括术中X线透视定位)、CT或MRI片缺一不可,但必须注意的是,腰椎CT和MRI检查结果是以骶椎为基准定位,也就是从下往上定位,普通X线片是从上往下序列,两者定位诊断的差异,手术时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叶应荣;袁宏伟;路闯;王灿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1994年5月~2001年10月,我科应用股前外侧岛状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缺损10例,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4例,拇指外伤性缺损再造拇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景盛;张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72例,均采用后路减压,Dick或RF系统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8%,神经功能有Frankel一级以上改善,不完全截瘫占90%,完全截瘫占53.1%.随访3~38个月,无螺钉折断、后退及脊柱矫正度丢失.结论:开放复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景贵;高昀;萧文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护理体会

    氯胺酮麻醉又称分离麻醉,因其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临床常用于小儿中小手术的麻醉.现将我科一年来氯胺酮麻醉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患儿139例进行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富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水平后脱位6例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满意原因及水平后脱位的发生和预防.方法:对297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蛙氏位、人体位(human position)石膏固定后观察.结果:此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水平后脱位6例6髋,对治疗影响较大.结论;手法整复蛙氏位或人体位固定是治疗小儿先髋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但并发水平后脱位使患儿丧失了佳治疗时机,应警惕和预防.

    作者:董晓斌;孙月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为了更好地处理肩锁关节脱位,使患者尽快和大程度康复.方法:应用肩锁关节钢板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4例,同时注重损伤机制的针对性分析和软组织的修复.结果:内固定物不仅能稳定肩锁关节,而且对脱位能保持持续复位状态,同时允许损伤结构得以重建.另外,还能大程度恢复肩锁关节的运动功能.结论:肩锁关节钢板较张力带钢丝更宜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杨雷;贾连顺;李家顺;王振文;崔志民;陈长青;滕红林;顾宇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体股骨应力分布的研究

    目的:测试人股骨在相同载荷状态下不同截面和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取健康成人新鲜股骨标本4只,将其自上而下四等分,在其等分点划周线,并将截面周长四等分,确定各面的后内前外,4个标志点.用MTS试验机进行各面各点的纵向压缩、三点弯曲及轴向扭转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股骨干在相同载荷时各个截面所承受的载荷不同,纵向压缩1000N时,压应变在近端1/4内侧点大,平均值为—1.05E—03(mm/mm),张应力在其外侧点大,平均值为6.63E—04(mm/mm).三点弯曲在300N压力时,股骨中间1/2端,内侧点为大张应变,平均值为1.18E—03(mm/mm).轴向扭转对股骨下段以N·m·s的速度施加N·m外翻扭矩时,近端1/4前侧点,扭转角度大为1.85°.结论:在相同载荷下股骨干不同部位所受力不同,揭示了股骨干各种骨折类型的创伤机理.

    作者:祁振喜;张德祥;卫岐山;卢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材以其独特的记忆形状功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骨科从2002年2月~2003年1月运用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材治疗四肢骨折6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改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目的:了解腰段脊神经的解剖特点及这些解剖特点在胸腰段脊柱脊髓重度损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通过20例局解研究观测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之间的关系,脊神经的形态及移位情况.随访143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病人,对比观测环行减压和单纯椎板减压的效果.结果:腰段脊神经与椎体平面有相对固定关系,L1脊神经到L5脊神经逐渐增粗,它们在冠状面上虽可向对侧移位但不超过中线.环行减压组有8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结论:胸腰段骨折行环行减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脊神经,避免过分牵拉加重损伤.

    作者:张蜀华;田江华;卫小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不愈合性胫腓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目前在国内开展渐多,因其能维持骨长度、控制旋转及早期关节锻炼和负重等优点,其治疗指征已扩大到对所有的闭合及Ⅲ_B级以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我院1999年2月~2002年4月应用交锁髓内针治疗性胫腓骨骨折23例,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勇;孙忠霞;王奎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长型Gamma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部骨折,包括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临床上称为复杂股骨骨折.这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处理起来彼此矛盾,比较棘手.我院从1998年8月~2002年3月,应用国产加长型Gamma钉治疗了12例复杂股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孔德明;仝超;刘文章;牛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用骨科杂志

实用骨科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