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与麻醉有关的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费晓英;程素芳;范爱敏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控制
摘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各种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手术适宜的麻醉方法,但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仍维持较高水平.Heling等[1]统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感染率高达17%.国内有学者统计报道[2],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9%,其中,呼吸道感染占40.62%.并且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医院感染率明显超出全院平均感染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关因素导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已经受到关注.以下就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防控保障医疗安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1],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狠抓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质控监测工作,加强了医院重点部门的感染防控管理,强化了医务人员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高了防控能力.

    作者:苗亮;闫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预防二甲苯中毒的防护措施

    作为病理技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二甲苯,二甲苯是一种有毒无色透明液体,是用于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一种脱腊和透明的液体,实际工作中二甲苯用量较大,不仅有毒而且极易挥发.在常温下会使人不知觉中毒,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改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完善设备和密闭通风措施来降低空气中的浓度,将空气中二甲苯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二甲苯蒸气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如果长期与二甲苯接触,就会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二甲苯对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自制弹力布带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应用

    我科至2011年以来,自制弹力布带应用于麦默通手术后加压包扎,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将自制弹力布带制作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制作材料宽5 cm弹力布带、正反粘贴(魔术贴).1.2制作方法将弹力布带剪成所需长度,然后分别在弹力布带两端将魔术贴按正反面缝合固定.1.3应用方法在麦默通手术术毕教料粘贴好后,根据患者胸围选择相适应的弹力布带1~2条,用于术后加压包扎止血.

    作者:夏蜀凤;李华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肾脏囊性肾细胞癌1例分析

    囊性肾细胞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一种特殊又少见的肾细胞癌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特点,属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良好.1临床资料女,30岁.以“右侧腰背部疼痛半月”之主诉入院,B超示右肾囊肿.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术中见囊肿大小为2 cm×2 cm×1 cm,囊壁略增厚,内壁稍毛糙,囊内液清亮,黄褐色.病理检查:肉眼所见为灰白灰红色囊壁样组织1块,体积为2.2cm×2 cm×0.2 cm,囊壁表面尚光滑,未见乳头状或结节状突起,质软.镜下所见: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其间可见萎缩的肾小管及肾小球结构.囊壁表面局部区域可见极少许透明细胞呈巢团样排列,间质微血管丰富,囊性肾细胞癌不能除外.连续多张切片,由于透明细胞区域组织过少,免疫组化染色亦不能显色,结合镜下所见,囊性肾细胞癌不能除外.

    作者:张琰;马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比较2009-03- 2011-01 36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40例同期开腹行该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病率等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予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且与开腹行此类手术相比同样安全有效.不失为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理想方法.

    作者:唐建华;白爱红;王慧芬;付秀虹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以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纤溶、抗凝和凝血系统是维持机体出血与止血平衡的重要因素,当这些系统中某些因子的数量或功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出血或形成血栓.因此测定这些因子的改变有助于诊断易栓症和监测血浆凝血状态.本文主要介绍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应用.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中的应用1.1 PIH的病因 PIH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妊娠期凝血-纤溶机制的改变被认为是诱发妊高征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常妊娠时,特别是在孕晚期即有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各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均较非孕女性增多.同时,孕期纤溶系统的活性也相应增强.因此,晚期妊娠凝血与纤溶之间处于一种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作者:李烨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老年人合理用药体会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及身体机制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及安全幅度均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用药应掌握一定的用药原则.1掌握用药指征,合理选择药物老年人用药要掌握少而精的原则,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到既往疾病及各脏器的功能情况.2掌握佳用药剂量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个体差异增大,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人用药必须十分慎重.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准确地以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迟元刚;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体会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骨科内植入物材料及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专一,同时每种材料都有其专用的配套工具,因此由厂家或经销商按需要即时供货形式就应运而生,这种由器械经销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叫做外来器械[1].我院自2009年新门诊大楼投入使用,手术室流程布局新建后,根据本院实际情况,手术室建立一个小型供应部,布局流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完成手术室所需器械物品的供应.结合医院及手术室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现将管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低位直肠癌造瘘患者的心理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早期直肠癌术后的5 a生存率为80%~90%[1].低位直肠癌的患者需要行人工肛门,但是人工肛门对患者的心理打击不亚于肿瘤对患者的打击.因此对造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就更加有必要了.本文就对低位直肠癌造瘘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人工肛门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1.1 自卑人工肛门的建立使患者的心理发生变化,对身体外形的改变极为不适应,以及人工肛门带来的不便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以致患者不愿与人交流,变的孤独,封闭,自卑,担心别人嫌弃自己等消极心理,别人的疏远,异样的眼神可能都会让他胡思乱想一番.自己也害怕看到裸露在外的肠管.

    作者:刘丽梅;彭会岚;陈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1例

    1病历摘要女,76岁.患者于5d前出现咳嗽、咳痰,曾给予抗炎治疗.4h前咳嗽后突然出现颈部疼痛,以颈后为著,伴有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有小便费力入院.入院查体: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右侧C2,3以下痛觉消失,四肢肌张力减弱.左侧肢体巴氏征阳性.颈部MR:C2~5椎体水平椎管内左后方硬膜外见长条状等T1高T2信号影,相邻脊髓受压.入院后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和甘露醇并给予颈部椎管减压+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术中未见硬脊膜异常血管团,未见明显出血点.术后治愈出院.

    作者:张秀华;李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

    对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3岁.主因间断手足搐搦5a,阵发性意识不清5d人院.入院前5a,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手足搐搦,曾就诊于我院,查电解质,自述血钙低于正常(具体值不详),给予补钙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5d前患者于学校住宿夜间睡眠时出现夜惊,伴四肢抽搐,约20 min后自行缓解,后反复出现突然四肢抽搐、呼之不应,意识不清,约5 min后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考虑“癫痫”发作,经治疗效果欠佳,遂来我院.患者系双卵双胎,无产伤及窒息史,其母亲反应其自幼反应迟钝,智力较同龄人偏低,易呛咳.其母亲及弟弟查电解质未见异常.既往无手术、放疗;131Ⅰ治疗史.

    作者:刘莉;谷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9-01-2011-01住院分娩的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胎死宫内1例,胎儿窘迫34例,早产18例.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对已确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加强治疗和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蒋秀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单侧肾脏浸润1例分析

    急性白血病可侵犯各脏器,而肾脏浸润多在尸检中发现,多因临床症状不明显,生前难以诊断.我们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以单侧肾脏浸润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70岁.因右腰部疼痛1周余,加重2d收住我院泌尿外科.查体:T37.8℃,神清,精神可,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腔黏膜完整,无血泡.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肾区叩痛(+).余无阳性体征.人院后行双肾彩超示:右肾大小121 mm×73 mm×75 mm,皮质厚12 mm,形态欠规则,中部可见范围67 mm×54 mm×75 mm实性高回声团块,向包膜外突出,集合系统受压,分离范围63 mm×22 mm.

    作者:陆跃武;耿华云;张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RhoC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RhoC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分期、转移浸润、分化程度和疾病复发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hoC蛋白在28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在肿瘤的分级分期、转移浸润、分化程度和疾病复发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的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T3+T4浸润和复发病例中显著增高,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家族史、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C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转移、浸润存在相关性,并且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的评价指标.

    作者:陈永乐;姚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预防鞍区肿瘤280例术后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

    为了探讨应用循征护理模式预防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2009-01-2011-12我们对280例鞍区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循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9-01-2011-12我科共收治鞍区肿瘤280例,男123例,女157例,年龄4~70(平均37)岁.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经病理诊断垂体瘤185例,鞍结节脑膜瘤40例,颅咽管瘤30例,异位松果体瘤5例,视交叉胶质瘤2例,海绵窦肿瘤8例,脊索瘤10例.

    作者:周斌;周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NT-proBNP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与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10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病后2周内采静脉血分离血清,28例非心脏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BNP和NT-proBNP.结果 对照组、心功能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血浆BNP水平分别是(51.34±11.27)、(155.06±39.12)、(247.05±68.34)、(513.17±127.88)(612.34±155.87).NT-proBNP(μg/L)水平分别是(25.78±14.49)、(177.86±143.65)、(299.81±166.09)、(608.17±123.14)、(979.04±176.4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NT-proBNP可用于早期评价心脏收缩功能不全,早期评价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室壁节段运动协调性.

    作者:吴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以护生为主导教学查房在手术室的应用

    目的 培养护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入临床后尽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 查房模式以护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解决患者护理问题为目的.结果 培养和提高护生综合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拓展知识面.结论 以护生为主导教学查房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护生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而且促进带教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

    作者:傅建南;于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AE)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与获得性耐药性,其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因此一直被公认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出现多重耐药菌株,使其耐药问题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困难,本文探讨我院PAE感染的临床现状及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马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MRSA感染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的流行,已成为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MRSA的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多部位感染、多耐药性,常引起感染的流行及暴发流行.MRSA感染已与HBV、AIDS并列世界范围内的3大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耐药机制的研究、选择筛查手段,有助于临床抗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本文对其感染现状及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苏利;马广信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产科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纠纷隐患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主要事项之一.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给产科护理工作增加了新的课题,在健康教育、血标本采集、递送、登记、资料的保管、可疑病例的复查追访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纠纷隐患.因此,需要及时分析产生纠纷隐患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纠纷的发生.1原因分析1.1产科医护人员意识不强产科医护人员未意识到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健康教育不够,宣传不到位.表现为:(1)医护人员相关理论不足,告知和解释不透彻,不能依法依规进行说服教育;(2)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语言生硬.这样必然引起筛查率的下降,若日后孩子碰巧患病,导致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程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