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坤;梁景星;吕婉娴;林蔚
急诊检验结果的及时性是衡量医学水平和实验室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2012在内的国际卫生管理机构也对及时性提出要求[1]。而及时性主要是通过样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 ,TAT)来评价的[2]。TAT分为项目申请、标本采集、标本确认、标本运输、前处理、标本分析、结果回报、结果分析及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共9个时间段[3]。任何一个环节均有可能会影响 TAT。目前,针对急诊检验室在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急诊 TAT 的影响少有报道。本文就急诊检验室在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急诊样本运输时间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急诊检验室在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急诊TAT的影响。
作者:徐全中;张秀明;温冬梅;吴剑杨;李曼;胡婷;索明环;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毒蛇咬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各项检验指标的异常检出率,探讨不同毒蛇咬伤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近2年住院治疗、属于何种蛇伤诊断明确的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项血液检验指标检测,将这些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在各种毒蛇咬伤患者中作出比较与分析。结果各种毒蛇咬伤均可引起部分患者一些检验指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蝰蛇咬伤后WBC、PT、APTT、TT、D‐D、CK、CK‐MB、LDH、Urea、Cr、Cys‐C升高和PLT、Fbg降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蛇伤(P<0.05),银环蛇咬伤CO2升高和K+降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竹叶青蛇、眼镜蛇和蝰蛇咬伤(P<0.05)。结论各种毒蛇咬伤由于毒蛇种类和毒量不同,引起血液检验指标发生变化和异常检出率也不同。
作者:陈森雄;唐荣德;梁剑宁;张跃;曾燕玲;郭伟文;华关民;张冠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针对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液学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了全国性的现状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国内这项质量指标的现状,并提供相关指标日常监督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参与该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专业的实验室发出1238份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信息调查;第二部分为血液学检验中危急值相关调查。实验室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在线填报信息,并使用专用统计软件来进行分析处理。结果516家实验室报告了相关血液学危急值结果,调查中提交信息的大部分为三级综合医院。几乎所有的参与实验室都表明其已制定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参与调查的实验室中,除了RBC的选择百分比在20%左右,其他5项:WBC、Hb、PT、APTT和Fbg都被70%左右的实验室视为门诊、急诊和危急值项目。危急值界限来源选择多的为文献,尽管大部分项目的界限值在住院、门诊和急诊间没有明显差异,但仍有实验室的危急值界限与大多数实验室明显不同。结论我国血液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危急项目纳入和界限设定上尚存在一定问题,实验室应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与临床积极协商,制定出适合所在医院的危急值界限。
作者:费阳;曾蓉;王薇;钟堃;何法霖;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有严格规定,但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往往将精力用在分析前和分析后,而忽视了分析中差错率,该实验室利用品管圈(QCC )活动对从接到标本到结果审核发放的分析中阶段进行改善,达到了降低标本分析中差错率的目的。
作者:贾新勇;李兰霞;郭改玲;张月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唾液酸(S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检测12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肾功能正常肾脏疾病患者、57例体检健康者和120例肝细胞癌(HCC )患者血清PIV‐KA‐Ⅱ和SA水平。分别测定上述受试者血清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值(eGFR)。结果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三组间血清PIVKA‐Ⅱ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H=2.902,P>0.05),且明显低于 HCC组(U值分别为319.50、203.00、665.50,P均<0.001)。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中各期之间血清 PIVKA -Ⅱ水平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H=3.991,P>0.05)。血清S A水平在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之间( H=63.685,P<0.001),以及在肾功能不全疾病组各期之间(H=64.689,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SA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705,P<0.001),与Urea、Cr水平呈正相关(r=0.599、0.704,P<0.001)。 HCC组血清SA水平较CKD1~4期均明显升高(U值分别为126.00、163.50、247.00、715.00,P均<0.001),较CKD5期无明显变化(U=419.00,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对血清 PIVKA‐Ⅱ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提高血清SA的表达水平,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见血清SA水平升高不仅对HCC及其他多种恶性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还可较好地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作者:公帅;孙桂荣;刘明军;席强;彭冲;孙晓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该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正确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阴道分泌物标本2093例进行支原体培养分析。结果支原体培养24 h计数大于或等于104 CFU可判定支原体阳性,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有743例,阳性率35.50%,其中解脲脲原体(Uu)727例,人型支原体(M h )16例。U u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大于90.0%,红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分别为62.17%、88.03%,对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巴沙星敏感率分别为23.52%、23.80%1.10%、30.12%。M h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敏感率100%,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巴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2.5%、6.25%、12.5%、6.25%、31.25%。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是0.00%。结论该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敏感性较高,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低。
作者:贾雪芝;王晓妹;李岩;艾尔西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构建ICAT基因的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的 HL60细胞系。方法人工设计、合成针对ICAT基因干扰序列,退火后连接到PGLV3干扰载体上,与PG‐p1‐VSVG、PG‐p1‐REV、PG‐p1‐RRE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感染HL60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 HL60稳定细胞中ICAT 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ICAT 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病毒滴度为2×108 TU/mL ;建立稳定转染的HL60细胞株。有效干扰验证显示,shICAT能明显降低ICAT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01)。结论成功构建ICAT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ICAT表达的HL60细胞株。
作者:王晋蜀;王伟佳;王婷;张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诊断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该院4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CysC、血清肌酐(Cr)结果,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CysC的诊断意义,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KI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证实CysC在AKI的诊断中特异性高,敏感性好;AKI组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相关(r=0.76, P<0.05)。结论血清CysC比血清Cr更准确的反应肾小球虑过功能,对早期诊断AKI有重要价值,为肾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泮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探讨T2DM患者血清25‐(OH)D和HCY、β2‐MG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9例 T2DM 患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Alb/Cr)比值(UACR)分为正常Alb尿组(UACR<30 mg/gCr)45例,微量Alb尿组(UACR≥30且<300 mg/gCr)48例,大量Alb尿组(UACR≥300 mg/gCr)46例,选取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酶法测定血清 HCY水平,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β2‐MG水平,同时检测血糖(GLU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肌酐(Cr)、血清钙(Ca2+)、磷(P5+)等生化指标。结果 DM 患者血清25‐(OH)D随着尿清蛋白的增加而降低,微量 Alb尿组和大量Alb尿组血清25‐(OH)D与正常Alb尿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Alb尿组和大量Alb尿组血清HCY、β2‐M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而降低,血清HCY、β2‐MG水平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而增加,血清25‐(OH)D水平与 HCY、β2‐MG呈负相关。
作者:冯小娟;李海英;蒋玲;秦继宝;安仲武;薄维波;刘霞;刘书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多因素炎症紊乱,由免疫系统变化引起,和基因、环境和激素相互作用引发的一种疾病。超过80%的患者有皮肤和黏膜受累,内部器官受累是病死率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SLE的临床表现是它复杂的免疫病理的结果,包括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血管破坏和严重的内部器官功能紊乱。
作者:阮光萍;姚翔;普有明;刘菊芬;王金祥(综述);潘兴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U 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脑脊液常规细胞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本院住院患者163例脑脊液常规标本,同时用U 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改良牛鲍计数板进行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U 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改良牛鲍计数板两种方法结果比较:脑脊液红细胞计数(t=0.752,P=0.457)和白细胞计数(t=1.616,P=0.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势。
作者:左万超;郑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抗菌药物被大量应用于临床,临床分离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成为细菌对新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是指由细菌质粒介导的能水解氧亚氨基β‐内酰胺抗菌药物,并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所抑制的一类酶,Ambler分类属于A类,Bush分类属于2be群,根据基因同源性的不同可分为5组:TEM 型、SHV 型、OXA 型、CTX‐M 型和其他型(如:PER型、VEB型、BES型等)。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菌株来源和用药情况不同,产ESBLs细菌的耐药基因型也有差异。SHV 型是较早发现的酶型之一,且产SHV型ESBLs的菌株日益增多,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世界各地已引起高度重视[1]。
作者:张玲(综述);黄永茂(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和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孕妇产前检查或拟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血标本再用相同方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分析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结果26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男95例(35.8%),女170例(64.2%)。非特异性自身抗体32例(12.1%),特异性同种抗体233例(87.9%),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201例(75.8%),M NS血型系统14例(5.3%),P血型系统1例(0.4%),Lewis血型系统11例(4.2%),Kidd血型系统3例(1.1%),Duffy血型系统3例(1.1%)。免疫球蛋白类型:IgG型204例(77.0%),IgM型58例(21.9%),IgG+ IgM 型3例(1.1%),抗体效价在4~512之间。37℃反应性:+/-~++++。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妇产科、血液科及感染科的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居前三位,分别为15.5%(41/265)、12.8%(34/265)及11.3%(30/265)。结论对孕妇或拟输血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对防治新生儿溶血病,保障患者手术和治疗及时用血及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娟;张勇萍;杨世明;安宁;李丹;杨琳;陈扬;穆士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C4、B因子含量及补体旁路溶血活性(Ap‐CH5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免疫比浊法、溶血法对7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补体C3、C4、B因子和Ap‐CH50水平测定,并与35例健康者作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补体C3、C4、B因子水平均低于与健康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P‐CH50水平高于健康组且差异其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3、C4、B因子和Ap‐CH50水平的变化对病情判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胡娟;周彦;董双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及探讨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与时期的64例健康同龄人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与颅内压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均差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与颅内压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压情况的了解均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姚雪淦;邹德学;姚柱煒;徐威力;杨素娟;李春容;招湛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 h快速检测法、PCR检测法、血清抗体检测法在肺炎支原体(M 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呼吸科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次日咽拭子进行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 ,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M P特异性抗体;取M P快速培养基,对M P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结果140例患者中共有43例咽拭子培养呈阳性,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个月至14岁,其中肺炎24例,急性支气管炎9例,慢性肺部疾病10例。M P快速培养法检出阳性率为30.7%(43/140),PCR检测法检出阳性率为45.0%(63/140),PCR检测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M P快速培养法(χ2=4.347,P=0.037);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0.554(t=6.868,P=0.000);MP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37.9%(53/140),M P快速培养法与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0,P=0.284);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0.338(t=4.050,P=0.000)。结论 MP 6 h快速检测法用时短、操作简单,但是依然存在假阳性的可能,将其作为MP诊断指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作者:张广清;戴洪法;葛晶晶;黄美琼;刘玉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联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 )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止血效果。方法将5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只输注FFP ,观察组(24例)联合输注FFP和冷沉淀,检测输注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2组患者输注后凝血功能都有所改善,PT、APTT、FIB、TT和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TT ,尤其是FIB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FFP和冷沉淀联合输注效果优于单独输注FFP ,能有效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作者:谢仁伟;王明泉;陈泰裕;盛伊兰;李丽群;郑宝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检验实习生是检验专业未来的生力军,也是检验医学高等教育的终极站,它上接学堂教育的理论基础,下启临床工作的实践操作。在笔者看来,临床检验实习的质量将会对专业人才有着重要影响。笔者所在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多年来一直强调持续改进与创新,在教学工作中,支持“走出去、学回来”的政策,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育理念。笔者通过多方求教后获得一些教学方法。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全面“灌输式”教学,即“权威授教”;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它是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2];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法(task‐based learning ,TBL ),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来发挥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人才的培养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首要的是教育理念,其次是可操作的稳定模式,这涉及到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习方式等多个要素[3]。临床实习阶段是检验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强化理论、掌握技能[4]、熟悉环境的重要阶段,所以本实验室将立足于教学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5],对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有所突破。
作者:王博;邓兴;刘希冀;王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联合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β2GPI)检测在女性不孕不育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87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为不孕不育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的ANA、AsAb抗体,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 ACA、β2 GPI抗体;对80例正常生育女性作为正常组联合测定 ANA、ACA、AsAb、β2GPI抗体。结果187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组中 ANA 阳性率为18.1%(34/187),正常组为2.5%(2/80);ACA 阳性率为22.3%(43/187),正常组为5.0%(4/80);AsAb阳性率为18.7%(35/187),正常组为3.8%(3/80);β2 GPI阳性率为20.3%(38/187),正常组为3.8%(3/8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与体内存在的ANA、ACA、AsAb和β2 GPI抗体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病因查找和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黄启当;李泽泳;吴晓昀;严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FCM )检测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时抗体用量及标本保存时间对 HLA‐B27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应用Beckman Coulter 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 HLA‐B27阳性细胞百分比,并应用SPSS19.0软件对抗体减量和保存时间对检测结果的进行分析。结果抗体减半及样本保存至7 d检测外周血 HLA‐B27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M分析 HLA‐B27时抗体用量减半及适当延长标本保存时间至7 d ,对检测H L A‐B27阳性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影响。
作者:许文艳;杨麟;欧阳雁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