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玲;王晓敏
早期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49例先兆流产患者均做了B超检查,经过妊娠和胎芽组织发育情况的观察,给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孙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ol Syncope,VS)约占晕厥的一半以上,常反复发作,虽预后良好,但也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而特定环境的发病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随着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ing,HUT)方案的不断完善,该试验已作为诊断VS和判定疗效的方法.
作者:成东武;张慧敏;林振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8例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去势术.采用美国VARIAN的6MV-X线直线加速器,拓能公司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剂量-时间-分割方式:2.0~3.0 Gy/f,5 f/w,23~36 f,总剂量70~72 Gy,4~7周完成.结果:三维适形放疗后1个月时PR 7例(63.6%)、NC4例;3个月时CR 1例、PR 8例、NC 2例,总有效率(CR+PR)81.8%;6个月时CR 6例、PR 5例,总有效率(CR+PR)100%.无Ⅲ、Ⅳ级消化、泌尿系统放射反应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治疗前列腺癌,照射剂量70~72 Gy是安全剂量.
作者:张华;包永星;尚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肺癌是一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全世界癌症引起的死亡中居首位[1].造成肺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肺癌早期因无症状而发现困难,当出现症状促使病人到医院就诊时,肺癌多到了晚期.肺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Ia期的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60%,而Ⅱ~Ⅳ期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则从40%下降到5%以下[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现就肺癌的早期诊断的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常给受术者带来损伤和痛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医院对人工流产术采用多种麻醉、镇痛方法.为了减轻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因疼痛所造成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特购置无痛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取得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冶青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护理记录是护士在进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反映,各项医疗措施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及其结果的记录;是护理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维护护患双方在护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性文件;是衡量护士工作责任心、技术水平和工作好坏的依据.针对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的过程中对病情评估的真实性,各项客观数据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护理措施记录的完整性、护理效果评价的动态性所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林莉;阿依古丽·玉素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机械通气的应用对于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呼吸衰竭发展到严重程度,经抗炎、祛痰、平喘及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及无创通气均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时需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我们从2003年8月~2004年7月采用人工气道通气治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键;赵华;许西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1-4].由于近代化疗防护措施的应用,许多患者仅表现有不易察觉的摄入减少和隐约可感的体力不支,因症状或体征不明显,常常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本人所忽视,早期得不到治疗.这类病人在饥饿及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反复多次地进行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多数情况下因严重的体力不支,或对化疗的耐受性变差,才开始实施营养支持治疗,但治疗效果是十分不好的.有一些患者虽然治疗有效,其经济代价和耗时也是十分惊人的.在一个好的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案中,应该自始至终都包括营养状态的评估及良好的营养支持.
作者:戚锐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足踝部软组织少,血运欠佳,伤后常使骨、关节、肌腱裸露,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其功能修复是临床较为棘手的课题.自1992年Masquelet[1]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以来,获得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我们自2000年~2005年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及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新武;顾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进展迅速,转归呈多样化,故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达20%左右.我院自1999年~2005年底共收治SAP病人48例,其中26例早期应用低营养治疗(500~1000卡/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宋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对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的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线性关系,给予较大的剂量会产生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剂量偏低会严重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治愈率[1].因此由于其心脏毒性的累积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2].现将我院十年来恶性淋巴瘤应用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富玲;王晓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的主要课题,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着重探讨发生早产的因素以及加强对早产的认识,降低发生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作者:新华;吾加巴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复发性口疮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患病率高达20%左右,反复发作,灼痛明显.但其病因复杂,目前临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2003年12月用微波热凝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向红;惠亚晴;阿斯娅;张继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的认识,我们就收治50岁以上老年结核性胸膜炎30例进行分析,与同期住院的青年40岁以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华;余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伤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尽管医疗技术有了巨大的进展,但仍有约5%~10%的骨折患者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目前常采用全身或局部给药来促进骨折愈合[2],但药物在骨愈合过程中是否对其相关基因表达存在调节作用,调节的时空性、水平、强度、机制如何等还甚少了解.为此,通过动态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骨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揭示鹿瓜多肽注射液在此过程中对骨愈合的干预作用,了解其作用机制,为鹿瓜多肽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陈学明;李章华;周月容;汪喆;王志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以往肠套叠的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为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可大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方法[1].现将我院采用超声诊断肠套叠,经手术和X线证实26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英;石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近年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全疆医疗纠纷事件明显增多.笔者在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4年的实践中认识到: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及管理者存在着信息渠道不通畅,诊疗技术水平及操作水平偏低,医院管理方式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等不足,提出以下建议与大家探讨.
作者:艾克拜尔·哈力克;郑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抗菌药物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及抗菌药物的后效应在近年来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抗菌药物药效学、药动学的深入研究使用,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针对致病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使用正确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恰当的疗程达到消灭病原菌及控制感染的目的.临床医师可通过参考药效学、药动学等参数来制订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可使所选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强度和时间尽量符合临床需要,以达到预期治疗作用,防止或减轻其不良反应.
作者:韩启明;范小阳;吴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外科病房环境是病房管理的基础,同时,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保证.只有全面搞好病房的环境管理,才能保证科研、医疗、护理、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外科病房多有以各种手术创伤、侵入性操作诊断手段以及抗生素药物广泛使用为主的人群,增加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为此,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以成为当今医院防止院内感染的重点.我科于2003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病人3845例,手术3143例,膀胱镜检查4582例.95%的病人携带各种引流管,均没有发生院内感染的流行.
作者:李丽萍;陈霞;李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胸部闭合性损伤致气管食管同时破裂较少见[1],我院自1998年至今收治2例,其主要表现为胸疼、呼吸困难、咯血,故食管破裂易漏诊,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强;哈那提;侯全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