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连生;高琰
职业卫生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宗旨[1].全球有30多亿人从事各种职业活动,每年发生的工伤约2.5亿起,职业病患者和死于职业有关疾病的病例数以千万计,因职业病和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4%左右[2].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在发达国家约15%~ 90%,在发展中国家约5%~20%.我国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制定、修订、发布了一系列的配套规章、职业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3,4];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职业卫生监管和技术服务队伍,为劳动者提供了必要的维权和服务保障.为了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机制,提升服务能力,2009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颁布《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
作者:王黎;祝江伟;董秀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 对复方丹参滴丸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15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77例,对照组7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3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并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182名健康体检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血管形态,有无斑块及测量舒张期内一中膜厚度(IMT).结果: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IMT为[(1.19±0.27)mm],对照组为[(0.77±0.15)mmn],高尿酸血症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P=0.01).高尿酸血症组斑块发生151例(151/182),对照组95例(95/182),高尿酸血症组斑块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x2=39.32,P=0.00).高尿酸血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PV)为71.38±19.27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18.77±7.01cm/s,阻力指数0.85±0.06、搏动指数(RI)2.25±0.62;对照组总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PV)为127.51±31.22 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27.42±9.51cm/s,搏动指数(PI)1.79±0.49、阻力指数(RI)0.71±0.04.高尿酸血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流速较对照组减慢,而RI和PI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尿酸血症患者颈部血管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蒲小平;郭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冠脉CTA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与冠脉造影相似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解剖结构的信息,提供冠脉血管狭窄的程度,管腔病变是向心性还是偏心性狭窄,冠脉斑块的特点,对钙化病变诊断也有较高的准确率,提供血管壁的影像特点,有助于评价血管功能,并且由于其无创伤、风险小、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因此,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影响冠脉CT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有:①心率;②心律;③造影剂用量及速度;④冠脉痉挛;⑤呼吸.而其中呼吸的影响大,位居第一[1].由于冠状动脉管径较小,即使很小的呼吸运动伪影也可以造成检查的失败[2].因此对于不能坚持屏气10s的患者,通常建议患者放弃检查或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本组资料中,少数民族患者在排除语言沟通障碍因素后,因不能屏气10s,而致检查失败的比率为5.8%,汉族患者为1.7%.见表1.
作者:郭丽;左玲芝;胡云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胶囊内镜(CE)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集已完善胃肠镜检查却未明确诊断治疗的患者80例,均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分析病变.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80例患者成功检查,成功完成率为100%.其中42例患者检出痛变,病变检出率为52.50%,诊断率为86.25%.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腹痛患者来说,胶囊内镜是一项检出率、诊断率高的安全无创检查.
作者:赫晓磊;黄晓玲;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医学的发展开始于ABO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发现,从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输血医学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在输血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科学-输血学.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1].今天,输血医学医学已不单单是血库技术与血液成分采集与应用.输血医学已包括新的经血传播病原体的研究、临床相关疾病诊断与防治(如新生儿溶血病、自免溶贫等)、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等,输血也原先从单一的血液补充,发展成为集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的综合学科.
作者:宋小川;刘斌;居敏;胡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与胸腹腔同时积液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6月住院的15例支原体检查阳性合并胸、腹腔积液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以及B超检查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5例支原体感染致胸、腹腔积液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经治疗后复查B超胸、腹腔积液全部吸收,血沉及白细胞分类正常.平均住院12~21 d.结论支原体感染导致胸、腹腔积液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所有病例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作者:郭磊;丁效国;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快室率房颤的症状较重,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其并发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大,患者发生脑卒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胺碘酮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规药物,对心脏多种离子通道均有抑制作用,能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血管反应.在短时间内合理用药,及时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改善心衰,是临床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的关键.我院采用胺碘酮与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斌;乔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桩核修复是修复牙体残根残冠的重要组成部分[1].合理的桩核修复不仅能有效的恢复牙体的外形,并有利于进一步的牙冠修复治疗.因此如何让学生掌握桩核修复技术已经成为今天口腔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由于口腔的空间狭小,牙齿结构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桩核预备的全过程以及桩核模型制取的方法[2].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口腔内窥镜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对桩核预备方法与桩核模型制备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满意的程度.1 资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作者:齐鲁;王星;吴佩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3岁,主述:在2013年7月在院外配角膜塑形镜一副,验光度数:右眼-1.00=1.0左眼-1.25=1.0,按照要求连续配戴两个月(调整更换过一副),取镜后,双眼裸眼视力达到1.0,但描述有严重的重影、眩光,无法正常学习,停戴一周后,症状缓解无重影、眩光.考虑到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控制近视比较有效的方法,来我院要求继续验配角膜塑形镜.由于验配角膜塑形镜需要角膜的原始数()和验光度数,验配师要求连续停戴角膜塑形镜一个月后再来就诊.2013年10月患者再次来我院重新检查,排除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禁忌症,并用美多丽散瞳检影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峭丽;董娜;肖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婴儿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诊的474例CMV感染患儿为感染组,同期住院非CMV感染患儿23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对研究对象进行听力筛查及评估,采集血液、尿液使用Elisa及PCR检测CMV IgM、DNA含量.结果:感染组听力损伤率远远大于对照组(χ2=21.1,P=0.00);感染患儿中BAEP异常组CMV病毒负荷量平均值高于BAEP正常组(P<0.05);BAEP正常组血液CMV IgM、DNA含量平均值均低于BAEP异常组(P< 0.05);BAEP异常组CMV lgM值与听力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78,P=0.00);CMV病毒DNA相对表达量听力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69,P=0.00).结论:婴幼儿感染CMV病毒会对听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血清Ig M检测及尿CMV-DNA含量可以作为听力受损的指标,但对损伤类型缺乏指导意义.
作者:郑艳;沈妙文;吕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确诊时约有25%的患者属浸润性或转移性癌,其中50%终将发生转移,预后较差[1].浸润性膀胱癌一般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是手术并发症多,术后因尿流改道等原因导致患者生活不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已进行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取得满意的结果,并逐渐应用到临床[2].国内保留膀胱手术并术后化疗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2010年6月对22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阿力木江·吐拉洪;赵建华;王晨宇;罗勇;文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电离子术治疗鲍温样丘疹病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方法:52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光动力联合电离子术治疗组26例和单纯电离子术治疗组26例.分别采用光动力联合治疗和单纯电离子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光动力治疗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2.5%、7.4%,单纯治疗组分别为48.0%、5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P<0.05).结论:光动力联合电离子术治疗鲍温样丘疹病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作者:邹晓辉;普雄明;康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DAVF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行DSA检查,其中8例行头颅CT平扫,6例行MRI平扫、MRA、MRV检查.结果:DAVF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颅内血管杂音及头痛为主要表现,也可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本组患者头痛6例,癫痫3例,其中可闻及搏动性颅内血管杂音5例.头部CT及MRI平扫能显示DAVF的继发改变.本组中CT平扫显示颅内出血6例;MRI平扫见异常增粗迂曲的流空血管影5例;MRA示迂曲扩张的异常血管4例;MRV示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DSA检查显示病变位于海绵窦3例,横窦-乙状窦3例,上矢状窦2例,岩上窦1例,能清楚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DAVF的CT、MRI、MRA及MRV表现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DAVF,与脑动静脉畸形鉴别有一定困难,确诊依赖于脑血管造影.
作者:钱向东;赵云辉;刘晋波;臧建华;王文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出生缺陷所造成的人口素质问题以及所带来的损失和疾病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都有明显下降,因而,出生缺陷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将我区2009~2013五年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监测结果浅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作者:李锐;徐剑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02年9月1日,国家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的配套实施[1].2004年7月1日,病人属于消费者保护范围.而卫生部推出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临床实践活动的实施程序,如果违反并出现医患纠纷,当事人和带教老师应承担相应责任.因此,新的法律规约形势下,培养实习生的风险意识非常重要[2].Greene认为[3],充分加强对护理风险认识和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前提.而在临床对实习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是减少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
作者:梁宗桦;王惠丽;张文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真实完备的医院档案资料源于规范、系统的医院管理,档案资料的真实与准确又是医院管理层规范管理的信息依据[1],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医院评审标准,医院开展自我评价,持续改进各项工作,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离不开档案资料.在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中,专家评审组遵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经过听汇报、看资料、实地察看、理论考核和现场抽查等程序,对医院进行全面考核.各门类的档案资料的梳理准备为顺利通过等级医院复审,强化医院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作者:陈美娟;白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加,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建立已成为此类病人血管通路的重要补充形式[1].而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是影响导管使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有效预防导管功能不良,探讨定期尿激酶封管法和纯肝素封管法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深静脉导管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3年9月~ 2014年2月,采用随机对照的的研究方法,选择使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透析超过3个月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53例,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h,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65.3+14.2)岁.
作者:王春莲;金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1,3)-β-D glucan,BG]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抽血作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同一时间抽取患者血液和留取患者的痰或中段尿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结果:血浆(1,3)-β-D-葡聚糖的阳性率66.0%,真菌培养阳性率5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比真菌培养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
作者:张裕祥;尹宁;黄庆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总体风险水平对降低其心血管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患者血糖水平长期控制不满意所致并发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极高危人群,血脂异常,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加强对居民血糖和血脂检测,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哈密地区社区已患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以提高社区医生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许连生;高琰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