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例肺结节病误诊临床资料分析

邱岚;刘永哲

关键词:肺结节病, 误诊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节病误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提高临床肺结节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2014年2月~12月呼吸专科门诊诊断为肺结节病患者25例,这些患者曾在外院未诊断出结节病,记录并分析这些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可能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肺结节病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受累症状常见,多被误诊为肺部感染性疾病或肿瘤。肺结节病可累及肺外脏器表现,对疾病认识不足和组织取材有限以及病理检查缺乏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肺结节病多系统受累表现的认识,完善并提高辅助检查手段可降低肺结节病降低误诊率。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分型、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术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48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中,肿瘤SimpsonⅠ级全切除24例(50%),SimpsonⅡ级切除17例(35.4%),SimpsonⅣ切除7例(14.6%)。对39例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5年,其中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9例(包括死亡2例)。结论合理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妥善保护和处理颅神经、静脉窦、脑干等重要结构,可大大提高小脑幕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西宪;阿布都海白尔·阿布都瓦依提;朱国华;党木仁;麦麦提力·米吉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多发生于急性肝炎发病数周之后。淤胆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为胆盐形成和分泌不良,胆汁乳化,滞留于微细胆管,并形成胆栓,临床上出现皮肤瘙痒、纳差、乏力等症状,生化检查提示高胆红素血症,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伴ALP、GGT等指标升高[1]。从发病机制出发,改善肝细胞膜、微细胆管膜流动性,扩张微细胆管,促进胆盐形成及胆汁分泌。近年来研究表明,思美泰在淤胆型肝炎治疗取得良好疗效[2-5]。本文对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65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瘙痒症状复常率、肝功能的变化。

    作者:高学忠;李燕玲;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心内科疑难病历讨论提高实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本科学生结束4年医学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后,参加各中心的临床实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理论正常过渡到临床医学实践,逐步掌握临床思维和技能,加深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逐步运用到临床诊治实践中,从而掌握临床各科系统化、规范化的诊疗能力,为以后成为独立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刘成;赵利;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疆三甲医院劳动用工现状评价研究

    目的:了解新疆3所三甲医院劳动用工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促进新疆三甲医院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法调取3所医院相关数据,运用TOPSIS法对劳动用工现状进行评价。结果劳动用工得分高的是C医院,B医院次之,得分低的是A医院。结论劳动用工是和谐劳动人事关系的基础,医院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作者:郭晓梦;李晖;刘金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初级量化培训在附属医院人才培养中的效果评价研究

    在附属医院和各个医院中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下,如何把握培训的时间间隔和培训的时间长短,是进行初级量化培训时间与人员培训效率的相关研究的初衷,也有利于提高在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中人才培训、人才培养。

    作者:王立;张裕祥;袁丽;金小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方樟柳碱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 ranibizumab)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68例112眼,其中单眼30例,双眼3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激光光凝治疗组(简称单纯光凝组)56眼,另一组先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旁皮下注射,再于注药1周后行黄斑格栅样光凝(简称联合组)56眼。观察两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 BCV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显示的黄斑中心凹厚度( CMT)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联合治疗组视力提高47眼(83.9%),视力不变6眼(10.7%),视力下降3眼(5.4%)。水肿吸收53眼(94.6%),水肿未退3眼(5.4%)。单纯光凝治疗组视力提高13眼(23.2%),视力不变31眼(55.4%),视力下降12眼(21.4%)。水肿吸收18眼(32.1%),水肿未退38眼(67.9%)。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可促进黄斑囊水肿的吸收,提高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更能保证疗效稳定而持久。

    作者:刘素芝;梁晓江;练海东;杨鸿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MICU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M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疗效。方法对MICU开放气道的26例危重患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治疗,并对其血气分析,痰培养阳性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纤维支气管检查治疗有效率为80%,痰培养阳性率为76%,治疗后患者PaO2,SaO2,PH均明显改善,而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MICU人工气道开放的危重患者中,可明显改善通气和预后,且安全。

    作者:迪力木拉提·阿不来提;买尔哈巴;薛克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头颅CT血管成像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颅底肿瘤手术入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1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现状当今神经外科迅猛发展,神经外科手术迈入高精尖手术行列,对于手术高精确度和高成功率要求的同时,也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掌握神经系统解剖知识及手术技能的熟练临床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系统和精确地掌握神经外科解剖知识,如何制定优手术方案以减少手术创伤并获得大限度的神经功能保存,如何开阔思维创新手术方案使颅脑禁区迎刃而解,如何带教并培养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成长,如何能够薪火相传而又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传统的神经外科教学主要由老师亲身示范、指导学生操作到学生独立操作这样的师徒带教式方法[1,4,5]。随着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临床教学资源日益短缺限制,实体培训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医疗环境[9],低年资医生操作实践的机会较以往明显减少,更多以“旁观者”角色待命,缺乏亲身体验,缺乏深刻印象,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锤定音的实战。因此,以上现实矛盾促使我们迫切需要寻找和研发创新型教学方法来促进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的可持续发展[1,4,5]。

    作者:付强;陈培培;刘波;柳琛;周庆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及代谢指标的分析

    目的:观察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和代谢指标的特点以及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体重指数(BMI)与上述指标的关系。方法所有入选的EH患者(646例)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血脂、血糖、血清肌酐(Scr)、尿酸(UA)等生化指标的检测,按BMI标准划分为:肥胖组(244例)、超重组(281例)及正常组(121例),分析三组之间脉压水平及上述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具更高的脉压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Scr及UA水平,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控制年龄因素后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EH患者的BMI水平依次与UA(r=0.285)、脉压(r=0.253)、收缩压(r=0.248)、TG(r=0.184)、舒张压(r=0.137)、FGB(r=0.114)、TC((r=0.106)及Scr(r=0.100)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1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H患者的BMI与脉压(β=0.085)、TG(β=0.255)及UA (β=0.009)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异常较正常及超重体型的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 EH患者的BMI水平与脉压、TG及UA水平的关系为密切。

    作者:骆秦;周克明;索菲娅·阿不力克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预实验对临床生化检验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独立学科,也是集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于一身的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因此,临床生化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能胜任所要承担的检验工作,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1]。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将实验原理、步骤以及实验现象仔细讲解一遍,学生再按部就班进行实验。这样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发展[2]。实验课结束后,学生对课堂内容印象不深刻,不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同时,由于对该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于实验结果中定量测定的准确性也没有太多体会。本研究以实验内容“总蛋白的测定”为例,探讨预实验对对临床生化及检验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影响,为今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实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作者:姜艳;阿曼古丽·牙生;曹文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骨代谢相关指标与骨密度改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改变之间关系,探索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关系。方法测定49例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酶,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及股骨颈、腰椎腕部骨密度T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骨钙素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患者水平增高,骨钙素与腰椎骨密度(r=-0.324,P=0.041)、腕部骨密度(r=-0.368,P=0.019),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腕部骨密度(r=-0.368,P=0.019)呈负相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组呈低值,且与骨量改变无相关性。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与破骨细胞活性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时,骨代谢增加,骨钙素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增加,似乎腕部骨密度改变更能体现全身内分泌因素的作用。从整体来说,成骨作用与破骨作用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作者:史冉庚;赵桂芬;木亚塞尔;冯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导乐仪与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导乐仪与硬膜外麻醉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450例,随机分为导乐仪组、麻醉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导乐仪组应用导乐仪镇痛,麻醉组应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照组按产科的常规处理和观察。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并作比较。结果麻醉组镇痛效果优于导乐仪组,导乐仪组产程时间短于麻醉组,导乐组活跃期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组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评分、产后2 h内出血量、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仪镇痛能明显降低分娩疼痛,缩短活跃期时间,对产妇、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硬膜外麻醉镇痛技术镇痛效果明显较好,适合用于潜伏期长而疲惫不堪、对分娩疼痛极敏感的产妇。

    作者:杨仪心;劳力;李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82例维吾尔族艾滋病母婴传播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艾滋病产妇利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并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严格按照知情同意,保密的原则在一个密封,安静,舒适的咨询室内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82例HIV感染孕产妇中,孕前确诊HIV阳性122例,孕期发现37例,产时发现15例,产后发现8例。70例的产妇孕前进行过抗病毒治疗(X2=0.511,P=0.475>0.05),144例怀孕时进行过抗病毒治疗(X 2=26.849,P<0.0001)。84.6%的新生儿服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X2=21.026,P<0.0001),91.2%婴儿采用了人工喂养方式(X 2=80.692,P<0.0001),182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25例确诊为HIV阳性。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水平,通过为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儿童的艾滋病新发感染。对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应予以充分重视,并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玛丽娅木·阿迪里;地力夏提·亚克甫;王磊;热孜燕;马贵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靶控丙泊酚下抑制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

    目的:探讨抑制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舒芬太尼半数有效靶浓度。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患者经三级甲等医院明确诊断高血压病,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药物,现血压控制正常,免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连接监护仪,桡动脉测压,按序贯法用靶控输注泵泵人舒芬太尼,相邻浓度比值1.2,舒芬太尼到达靶控浓度后靶控输注异丙酚3.5 ug/ml,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3 mg/Kg后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及插管的血压、心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靶浓度是0.21ng/ml,95%的可信区间(CI)为0.19~0.24 ng/ml。结论对于高血压病人群,使用靶控丙泊酚3.5 ug/ml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为0.21ng/ml。

    作者:王天海;于文华;赵红玉;刘亚华;穆合塔尔·热西提;努尔波拉提·加列力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分层治疗方案选择。方法选取初诊APL患者43例,分为中低危组和高危组,中低危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72 h后)实施诱导缓解,高危组采用ATRA联合亚砷酸(As2O3)及化疗(24小时内)实施诱导缓解,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43例初诊APL患者,中低危组29例,高危组14例。高危组APL患者中,早期死亡3/14例(21.4%)高于中低危组3/29例(10.3%),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6/14例(42.9%)高于中低危组4/29例(13.8%),维早酸综合征(4/14例,28.6%)高于中低危组0/29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5/14例(45.5%)高于中低危组0/29例,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高危组APL患者治疗中应警惕DIC、维早酸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②APL患者应分层治疗,针对高危患者可考虑ATRA 联合As2O3及化疗(24 h内)方案治疗。

    作者:陈瑢;石雨薇;哈力达·亚森;赵芳;帕提古力·阿不力孜;Abulizi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疆维汉两族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维汉两族2型DM住院患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500例2型DM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入组病例按维汉分组,维族患者300例,汉族患者200例,分别统计其糖尿病肾病(DNP)、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UP)的构成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维汉两族2型DM患者各类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住院的2型DM患者中,汉族DNP患病率为35.4%,维族DNP的患病率为32.4%;汉族DRP的患病率为17.5%,维族DRP的患病率为19.8%;汉族DUP的患病率为29.2%,维族DUP的患病率为30.4%。结论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伴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TC)、糖尿病病程是汉族患者DNP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维族患者DNP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是维族DRP的独立危险因素;伴高血压病、糖尿病病程、较高的HbA1c是汉族DUP的独立危险因素,增龄、糖尿病病程、较高的低密度脂蛋(LDL-C)、FPG、HbA1c是维族DUP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马瑞;杨丽斌;艾隽;陈陵霞;靳永洁;杜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2种口腔护理方法效果比较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定义为:在发生肺炎前48 h内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机械通气直至撤机拔管后48 h以内所发生的肺炎[1]。

    作者:刘小丽;欧阳蓓雷;范小明;丁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和心肌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吸入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性因子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8例,被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与对照组,每组14例,七氟醚组以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不吸入七氟醚,仅予以静脉麻醉,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 h(T1)、6 h(T2)、24 h(T3)监测IL-6、IL-10、cTnI和CK-MB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开始时IL-6、IL-10水平,cTnI和CK-MB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的含量在T1、T2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T3时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和心肌酶的释放有关。

    作者:贺芳;李馨;马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新疆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考核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对其所属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成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进行考察,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等的依据[1]。对医院而言,医院绩效是医院的业绩和效率,是医院经营和管理状况的客观反映,医院绩效管理系统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2,3]。员工考核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常规工作,随着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成为医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内容[4]。为科学衡量与评定全体员工完成岗位职责任务的能力与效果,对每位员工参与医疗教育服务工作质量、水平与持续改进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与客观评价,实现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切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全院员工的能力和作风建设,更好地发挥医院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考核制度,科学的开展员工考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根据国家关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政策以及医院迎接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简称“JCI”)评审实际情况,对员工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等进行思考,加以改进并实施。

    作者:赵静;杨璐;张建新;冷志伟;张益民;温浩;姚华;陈瑛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耳鼻喉科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方法实施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于1996年引入我国[1],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临床路径是指一组人员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及时间相对固定的实施程序[2],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有降低住院日、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3]。因此,临床路径管理也越来越被患者及社会认可。鼻中隔偏曲为我院耳鼻喉科临床路径管理疾病,自2011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来,临床路径患者住院日被有效的控制在6~7d内,使得诊疗、护理工作程序化,减少重复劳动,能够指导护士主动、有预见性的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及满意度[4]。但由于临床路径疾病患者住院日程短,治疗过程紧凑,护士又因轮休,无法保证每一位临床路径患者在住院期间每一天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在岗,而导致临床路径患者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欠佳。通过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以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5]。

    作者:吴娜;许青;丁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