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以及疼痛指标的影响

李利玲;汪向红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卵巢功能, 疼痛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血清疼痛指标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者为观察组(30例),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者为对照组(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检测患者血清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FS H)、促黄体生成素(L H)];于术前,术后1、3、5 d检测血清疼痛指标[心肌细胞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及氧化损伤指标[肌红蛋白(M YO)、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 A)、八廓环磷酰胺(T AC)].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H、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血清IL-6、SP及PG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血清TA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YO、IM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2月的400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主要内科胸腔镜征象以及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等.结果 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为原因不明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0例胸腔积液患者中,较为显著的特征有多发结节、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血管充盈显露、黄色或草绿色胸腔积以及血性胸腔积液;术前15 min、手术开始15 min以及术后30 min时患者的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率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作者:韦庆;唐毓宜;韦真;程玲燕;兰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K19、CD56及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为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中的诊断率,本文主要研究CD56、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27例)、甲状腺滤泡癌标本(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14例)、滤泡性腺瘤标本(1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标本(30例).把所有标本做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56、CK19以及galectin-3在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CD56多数表达缺失,且CD56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alectin-3以及CK19多数表达阳性,且在良性病变中表达率较低;在同一种组织中表达缺失的是CD56.结论 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为缺失,且CD56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较高,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CD56在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结合CK19以及galectin-3在组织中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宏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PCT、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70例,根据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情况分为非脓毒症组(63例),轻度脓毒症组(75例),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并根据患者14 d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3例)和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非脓毒症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检测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其中血清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郝琴;谢星星;常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4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依次交替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能力总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等方面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乳腺癌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12月的35例急诊护士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选取2015年1-12月的38例急诊护士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能力评分为(94.25±16.01)分、工作质量评分为(97.27±16.39)分、综合能力评分为(98.12±17.3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工作能力评分[(78.54±20.77)分]、工作质量评分[(77.26±18.58)分]及综合能力评分[(72.17±21.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6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5).结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加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提升急诊科的服务质量.

    作者:陈丽燕;王雪娇;冯冰霞;邱秀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黔南地区多民族育龄夫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黔南地区多民族育龄夫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表型阳性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贫项目县县级医疗机构送检的符合地贫筛查对象17936例育龄夫妇静脉血标本,采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H b)电泳,根据H b成分,进行地贫表型阳性的分型.结果 17936例育龄夫妇中,地贫表型阳性2415例(13.46%),其中α-地贫表型阳性1479例(8.24%),β-地贫表型阳性936例(5.22%).汉族分别与布依族和苗族的地贫表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α-地贫表型:苗族分别与水族、汉族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地贫表型:布依族分别与苗族、瑶族、汉族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族分别与汉族、瑶族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黔南地区多民族育龄夫妇地贫表型阳性率较高,布依族、苗族地贫表型阳性率均明显较汉族高,几个主要民族的地贫表型阳性率及α、β-地贫表型阳性率有差异.

    作者:刘三都;张晋;殷立;蒙瑜;龙飞;田丽;刘朝晖;杨梅丛;赵学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血清肌酸激酶分析测量范围的验证

    目的 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CK)分析测量范围(AMR)的验证,探讨临床实验室如何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行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项目AMR的验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 采用比色法在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上检测7种浓度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线性范围能力测试样品,这7个样品靶值涵盖厂家说明书标示CK的AMR低、中、高值,每个样品检测两次取其均值,计算其与靶值的偏倚.另外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指南文件EP6-P的要求,收集含高值CK的新鲜患者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离心,计算混合物的浓度并将之作为高值样品(H),同样处理可获得低值样品(L),将高、低值样品分别按一定比例(5L、4L+1H、3L+2H、2L+3H、1L+4H、5H)配制,形成不同浓度样品,在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上对各样品的CK进行检测,每个样品检测4次,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7种浓度的CAP样品与靶值的偏倚均小于本实验室设定的允许误差±12.5%(1/2×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新鲜患者混合血清样品回归方程为Y=0.9948 X+17.8970,回归系数b为0.9948,介于0.97~1.03,截距a与0无显著性差异,回归直线事实上通过零点.结论 厂家说明书标示的血清CK的AMR验证通过,该实验室可以采用.

    作者:李艳;崔亚利;陈永传;任飒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评价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48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每组各74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营养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53±1.13)分,明显优于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98±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评分为(3.84±1.78)分,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评分[(2.43±1.48)分]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在疼痛护理干预中应用可以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卵巢癌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卵巢癌患者182例,术前抽血检测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指标,并选取782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200例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囊肿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3组中RDW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卵巢癌患者RDW水平分为高RDW组(RDW≥13.75%)和低RDW组(RDW<13.75%),分析RDW与卵巢癌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53、CA125和CA724]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患者RDW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7,P<0.05);卵巢癌患者RDW水平与卵巢囊肿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9,P>0.05).高RDW组和低RDW组患者的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在卵巢癌和卵巢囊肿中升高,并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指标CA125有关.

    作者:唐闻;鞠瑛;沈亚娟;张倡誌;成士清;王勇;张炳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将2015年1-12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妇科、门诊、体检中心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14例纳入病例组,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之配对的同期收治的终诊断为糖耐量减低患者114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HbA1c检测.对比相关指标,将病例组、对照组资料混合,交给2名医师诊断,一组采用HbA1c诊断(≥6.5%),一组采用空腹血糖(≥7.0 mmol/L)诊断.结果 病例组的空腹血糖,OGTT 0.5、1.0、2.0 h血糖,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2.11%、93.80%、93.75%、92.24%、92.98%,高于空腹血糖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作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陈素芸;周臣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和NF-κB表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核转录因子(N F)-κB表达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确诊为胰腺炎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 A 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组(S A P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和NF-κB表达.通过APACHEⅡ 、RANSON评分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探讨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和NF-κB表达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和NF-κB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SAP组患者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MAP组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和MAP组患者NF-κ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AP组患者NF-κ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MAP组(P<0.05).SAP组患者APACHEⅡ 、RANSON评分明显高于MAP组(P<0.05).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和NF-κB表达与APACHEⅡ 、RANSON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B7-H3、PCT、sICAM-1水平和NF-κB表达与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诊断指标.

    作者:庞凌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62例2型糖尿病且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清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MG、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β2-MG、尿β2-MG、MA、α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2-MG、尿β2-MG、MA、α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2-MG、尿β2-MG、MA、α1-MG、BUN、Sc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及尿液中特定微量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疾病迁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范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与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行PFNA-Ⅱ与PFNA治疗的8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PFNA-Ⅱ组48例,PFNA组4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随访12个月时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短于PFNA组,PFNA-Ⅱ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PF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大腿隐痛发生率显著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0,P<0.05).结论 PFNA-Ⅱ与PFNA比较,其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无差异,且能有效减少大腿隐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健宇;王喆;何强;俆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引物标记技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在GeXP系统中应用CY5标记的特异引物代替通用引物,建立一种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A)的方法.方法 设计mecA与nuc基因引物,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琼脂糖电泳验证引物特异性并优化PCR反应条件.用荧光染料CY5标记单条引物(单独标记上游或下游引物).以提取的MRSA、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核酸为模板液,采用已标记引物进行单重及多重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与GeXP毛细管电泳分析,验证应用效果.再通过采用混合标记引物的GeXP系统检测100株M RSA,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 单标记下游引物的GeXP-PCR的杂质扩增峰较少.经GeXP系统检测分析的MRSA、MRCNS、MSSA均出现目的特征峰,能明确辨别其含有大小不同的基因片段,结果与琼脂糖电泳一致;经GeXP系统分析的100株MRSA均含有nuc与mecA片段,与VITEKⅡCompact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单独标记下游引物应用于GeXP检测M RSA的方法可行.

    作者:梁有才;聂署萍;吴润香;范菲楠;陆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9±1.25)d,下床时间为(4.18±1.26)d,焦虑评分为(49.23±3.01)分,抑郁评分为(47.24±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49±1.42)d]、下床时间[(8.69±1.94)d]、焦虑评分[(56.87±3.87)分]、抑郁评分[(55.76±3.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与不同检测方法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对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210例患者分别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外周血CD4+T细胞绝对数检测.结果 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其中TB-DNA阴性组及痰培养阴性组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高于TB-DNA阳性组及痰培养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体免疫状态影响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方法,因此,根据患者免疫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结果的分析要结合患者的免疫状况,以免影响临床诊疗.

    作者:华彦珺;周芬;杨玉婷;陈慧;陈苏芳;胥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观察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9月8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A1)组及全身麻醉(A2)组,每组各41例,分别于麻醉前(T0)、气腹后10 min(T1)、气腹后30 min(T2)、停气腹后10 min(T3)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Glu)、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变化.结果 T1、T2时点A2组HR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点A2组DBP、SBP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皮质醇、NE水平升高速度比A2组快,A2组麻醉后血糖各时点低于麻醉前,T2、T3时点A2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SpO2较麻醉前显著降低,低于同时点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采取硬膜外麻醉及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强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身麻醉在抑制激素、维持血气状态方面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安玉明;孙轶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DI评分为(5.62±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疗程为(4.51±2.0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等,休息后好转,继续治疗没有再次出现.结论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联合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丁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用PICC置管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预见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干预组给予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平均置管时间,以及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预见干预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干预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常规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蕊;蔺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H 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体内Hcy水平进行测定,根据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cy组(Hcy>15μmol/L)与低Hcy组(Hcy≤15μmol/L),其中高Hcy组52例,低Hcy组64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经头颅CT或MRI检查的健康者1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Hcy水平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估脑梗死高Hcy组与低Hcy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统计高Hcy组与低Hcy组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事件复发率,以及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的生存率.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为(10.67±3.88)μmol/L,明显低于低Hcy组和高Hcy组患者Hcy水平,低Hcy组患者NIHSS评分为(6.21±2.13)分,明显低于高Hcy组患者的(14.23±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cy组血管事件复发率为17.18%,明显低于高Hcy组的5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低Hcy组患者出院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18%(59例)、89.06%(57例)、89.06%(57例),明显高于同期高Hcy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血清Hcy的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高,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事件复发率高,生存状况差.

    作者:陈慧娟;金平;吴章松;张均;刘勇;陈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