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治疗下肢溃疡疗效观察

李风玉;何亚莉

关键词:下肢溃疡, 外敷, 林可霉素
摘要:目的 观察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外敷治疗下肢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下肢溃疡患者使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外敷治疗,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外敷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1.7%.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有显著的差异(χ2=4.75,P<0.05).结论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外敷治疗下肢溃疡疗效好.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明确早期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以减少后遗症.方法 分析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病因、病因与日龄的关系.结果 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天内,其次为低血钙,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结论 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其次是ICH,所以应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监护,以早期干预.

    作者:余华;张冀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MEK-7222K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8例(AMI)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结果 AMI患者的MPV、P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监测AMI患者的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对(AMI)的诊治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金芳;陈淑红;张德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辅佐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病例给予常规吸氧、止咳祛痰,观察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7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喜炎平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生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4例不孕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另外40例行传统输卵管通液术.结果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其输卵管疏通率为79.5%,传统通液术为5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子宫碘油造影(HSG)检查的各种阳性结果的符合率仅为16.67%-40%.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优于传统通液术;对子宫碘油造影异常者有必要尽早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检查,进一步确诊并积极治疗.

    作者:庞丽萍;李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生素联合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制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成A组(抗生素49例)、B组(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76例)和C组(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中成药制剂89例),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作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按摩液分析化验.结果 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32.65%、69.74%和79.41%,3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41.696,P<0.05),8例(5.35%)服用α受体阻滞剂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结论 应用抗生素联合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制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李奋勇;李威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髋臼骨折术前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骨科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7例髋臼骨折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的影像特点.结果 VR对髋臼骨折显示良好,但对软组织欠佳.VR及MPR能良好地显示复杂骨折并能清楚显示负重关节面的损伤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的VR和MPR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髋臼骨折术前分类,对手术路径选择以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作者:余跃忠;赵荣;马军;陈大治;朱蓉蓉;高俊;哈若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经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结果,男36例,女12例,Garden分型Ⅰ型5例,Ⅱ8例,Ⅲ型22例,Ⅳ型13例.均采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随访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8例平均随访超过3年,无死亡病例.6例术后股骨头坏死,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42例各项功能良好.6例股骨头坏死均发生在3年以内.结论 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它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接近完美的治疗手段.治疗原则是:①急诊手术;②一定要解剖复位,必要时切开复位;③多枚螺钉坚强固定;④早活动晚负重.

    作者:段强;王永刚;蔡奕;张新宁;王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LV)和5-氟尿嘧啶(5-Fu)2周方案(FOLFOX4),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均给予FOLFOX4方案治疗,即L-OHP 80-100mg/m2,静脉滴注3-4小时,d1;LV 2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后立即静脉推注5-Fu 400mg/m2,后续5-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d1-2.每2周重复,3-4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晚期胃癌40例中,CR 3例,PR 17例,有效率50.0%(20/40);晚期结直肠癌46例中,CR 5例,PR15例,有效率为43.5%(20/46).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初治有效率为64.0%(16/25),复治有效率为26.7%(4/15);大肠癌初治有效率为63.6%(14/22),复治有效率25.0%(6/24);初治与复治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感觉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结论 国产奥沙利铂联合LV和5-Fu组成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且价格适中.

    作者:李云霞;潘莲草;李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酸枣仁合剂的镇静安神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酸枣仁合剂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及抑制自主活动的作用.方法 采用光电计数仪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翻正反射法测定小鼠睡眠时间,观察酸枣仁合剂对正常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酸枣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增加入睡小鼠的动物数,明显抑制其自主活动和生理代谢(活动次数、站立次数及排便粒数),明显延长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对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 酸枣仁合剂对小鼠有明显的催眠效果,对其自主活动和生理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镇静催眠药物地西泮联用具有延长其睡眠时间的作用.

    作者:隋宏;张国庆;孙光;贺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瘤细胞特点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骨髓浸润后的瘤细胞特征及其形态学改变.方法 对96例经病理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末梢血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记录并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结果 96例NHL中合并骨髓浸润共27例,发生率为28.13%,其中18例合并骨髓浸润,9例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变化多样,不易鉴别,常见有淋巴细胞型、淋巴瘤细胞型和组织细胞型.结论 NHL骨髓浸润率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对NHL的正确分期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新明;肖瑛;杨宝珍;白永泽;白晓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观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56例,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功能、HBV-M、HBV-DNA变化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完成治疗,HBeAg阳性组肝功能恢复(完全应答)为83.3%,HBV-DNA完全应答为77.8%,血清HBV-M的转换率为55.6%.HBeAg阴性组肝功能恢复(完全应答)为80.0%,HBV-DNA完全应答为55.0%.结论 HBeAg阳性组较HBeAg阴性组应答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晓彦;刘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低钠血症对妊高征重度水肿患者利尿剂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浆钠<130mmol/L妊高征重度水肿患者快速静脉补充10%高渗氯化钠(NaCl)前后利尿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血浆钠检测结果及尿量,对需纠正水肿的妊高征重度水肿患者,按低渗性脱水补钠标准计算每日实际应补充钠量后,快速静脉补给10%NaCl,根据每日血浆钠检测结果使用1-3天.结果 快速静脉补充10%NaCl 5小时后尿量开始增加,24小时尿量明显增加,水肿明显减轻,利尿剂作用较未纠正低钠血症前显著增强,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浆钠<130mmol/L时利尿剂作用明显减弱,妊高征重度水肿利尿时应注意先纠正低钠血症后再利尿会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李艳芳;王健;赵君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愈裂汤治疗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滋补肝肾、清热活血类中药配伍内服,外涂皲裂膏,治疗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的疗效.方法内服愈裂汤,配合外擦皲裂膏封包,治疗剥脱性角质松解症180例.结果 治疗组显效(62.2%),好转(37.8%),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法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具有滋补肝肾,清泻郁热,润肤生肌,增强修复的能力.

    作者:胡艳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TCI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门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及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TCI组(A组,30例),丙泊酚TCI复合芬太尼组(B组,30例),观察麻醉效果、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和丙泊酚用药总量.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明无显差异(P>0.05);丙泊酚TCI组比丙泊酚TCI复合芬太尼组用药总量多(P<0.01);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结论 丙泊酚TCI复合芬太尼在门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与单纯用丙泊酚TCI的麻醉效果相同,而丙泊酚的用药量少,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作者:李雪蓉;杨力琼;曾玲双;李忠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用日本京都血糖仪测定血标本120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结果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末梢血血糖结果分别为(10.18±4.76)mmol/L、(11.67±4.38)mmol/L,两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虽然有体积小、操作简便、读数快等优点,但检测结果低于实验室生化检测结果,可用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快速监测.

    作者:闫波;杨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例病例.结果 2例成功控制症状无复发,1例未坚持用药者症状反复发作,1例喉气管支气管软骨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长期带管,病变复发致气道阻塞死亡,1例失访.此5例患者中2例后遗耳廓和外鼻畸形.结论 RP是罕见病,据推测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器官的软骨结构及结缔组织.目前以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氨苯砜为主的药物治疗可控制部分患者病变发展,病变累及呼吸道者预后不良.对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病例应及早确诊,给予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曲琳;庞康;李江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淋巴结及肺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提高HL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对15例原发于淋巴结及1例原发于肺的HL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发生于淋巴结者临床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生于肺者表现咳嗽、咳痰.病理组织学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LRCHL)8例,结节硬化型(NSHL)4例,混合细胞型(MCHL)3例,淋巴细胞消减型(LDHL)1例,未发现结节性淋巴结为主型.8例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15、CD30、CD20、CD68、CD79a阳性,CD45Ro阴性.结论 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的少见类型,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组织学改变复杂多样,应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及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TCRBCL)鉴别.

    作者:贺海燕;张淼;李晶;孙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CT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临床证实为DA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病灶累及部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72例DAI早期CT均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53例,呈斑点状,直径多<20mm,主要位于胼胝体、皮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蛛网膜和(或)脑室出血37例,合并硬膜外血肿24例,颅底骨折28例.67例累及中线部位.本组中恢复良好23例(23%),中残21例(21%),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22例(22%),死亡34例(34%).结论 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预后差且GCS评分较低.DAI的CT征象有其特点,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仲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银川市23所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地处银川市23所学校按照事先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大专院校在传染病防治相关制度的建立、专职校医的配备、对专兼职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防治工作的开展方面与中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类学校在传染病日常监测、患病学生隔离、防治知识宣传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结论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加强.

    作者:田亚宁;赵生银;尹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专科医师参与社区高血压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心血管专科医师参与社区高血压干预项目实施6个月后的效果.方法 按照社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在银川市富宁和康乐社区已经登记入册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94人,其中富宁社区250人为干预组,康乐社区244人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于心血管疾病专科医师参与高血压管理,对照组给于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项目实施6个月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6个月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6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对照组多下降了5.59、3.34 mmHg;干预组6个月后体重指数(BMI)、血糖、吸烟率、饮酒率、食盐摄入量等危险因素分别比对照组多下降了0.23kg/m2、0.34 mmol/L、11.4%、10.0%、0.7 g/日.结论 心血管专科医师参与的社区高血压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并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杨华;姚成立;武晓云;倪敏霞;宫京梅;来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