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平;陈海军;马志国;王旭;张莲香
目的 探讨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5例,分为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组(观察组)33例、康复训练组(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相对膀胱安全容量,评价总体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相对膀胱安全容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总体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疗效较好,优于单用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钰;贾小飞;常湘涛;刘佳妮;马佐瑶;冉丽;马海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身高150 cm,体质量50 kg.近6年内身高、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睾丸体积缩小,阴茎不发育,阴毛、腋毛较少,无喉结,声音尖细,夜间遗尿,智力较同龄人稍显低下.患者母亲诉患者出生后1个月内患“脑出血”,临床以“发育迟缓原因待查”收入院.激素检查结果:①卵泡刺激素(FSH)0.1 mIU·mL-1、孕酮(PRGE)0.24 ng·mL-1、促黄体生成素(LH)0.00 mIU·mL-1、睾酮(TSTO)0.00 ng·dl-1;甲状腺素(T4)3.1 ng.dl-1、游离甲状腺素(FT4)0.59 ng·dl-1;皮质醇(COR) 0.5μg· dl-1均降低.
作者:牛朋影;蔡中;张涛;蒋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钼靶X线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7例乳腺疾病患者应用弹性超声成像、钼靶X线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方法进行诊断,所获得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获得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图.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2.5%、敏感96.9%、特异性85.9%;钼靶X线检测诊断准确率为86.4%、敏感性87.6%、特异性84.7%;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4.9%,敏感性96.9%,特异性91.8%.结论 弹性超声成像诊断明显优于钼靶X线诊断,联合应用两种诊断方法优于其中任一诊断方法.
作者:马小萍;孙燕;张炳英;任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伴随老年人存在的主要慢性病,Orem自理理论主要是依据疾病的不同时期分别提供完全补偿性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支持教育[1].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后康复的效果,以部分补偿性护理和支持教育为内容,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家庭及社会的压
作者:鲁惠玲;朱玉霞;谭桂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异黏蛋白(MTDH)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提示MTDH表达与胃癌恶性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癌旁组织中MTDH的表达.结果 MTDH在胃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2.41%(89/108),在癌旁组织的表达率为62.04%(67/108).MTDH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MTDH高表达,提示MTDH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作者:马爱玲;李方;江海峰;秦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明确医院骨科术后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骨科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分析采用VITEK-32来进行.结果 所选标本中培养得到198株病原菌,其中包括15株假丝酵母菌属、183株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分别为17.17%、14.64%、13.13%、12.63%、9.60%;革兰氏阳性球菌为47.98%,革兰氏阴性杆菌为43.94%,假丝酵母菌属为7.58%.结论 葡萄球菌属是骨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具多重耐药性,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这些病原菌易产生广泛的耐药性;选用抗菌药物前要进行细菌培养,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达到好的治疗目的.
作者:蒋磊;岳学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复合自控静脉镇痛(PCIA)及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CFNB组(C组)和CFNB+ PCIA组(C+P组),观察2组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C+P组患者术后静息、主动功能锻炼(AFE)及被动功能锻炼(CPM)状态下VAS评分低于C组(P<0.05);患者满意度C+P组高于C组(9.88±1.09与8.60±1.17,P<0.05).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且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宋阳;谢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CA125及TNF-α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25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别检测CA19-9、TNF-α、AngⅡ、ET、vWF.结果 Ⅲ级患者血清CA125、TNF-α较Ⅱ级患者均出现升高(P<0.05),Ⅳ级患者较Ⅱ、Ⅲ级患者升高(P<0.05).Ⅲ级患者AngⅡ、ET、vWF较Ⅱ级患者(P<0.05),Ⅳ级患者AngⅡ、ET、vWF高于Ⅱ、Ⅲ级患者(P<0.05).CA125与AngⅡ、vWF呈正相关(P<0.05),TNF-α与AngⅡ、vWF呈正相关(P<0.05).结论 CA125及TNF-α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对其水平检测有助于明确慢性心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进展.
作者:贺光林;张再伟;邵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灰阶血流成像(B-Flow)技术在诊断动脉病变中的准确性和使用价值.方法 对98例患者,共156条血管分别采用二维超声(2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以及B-Flow进行常规动脉检查,观察血管壁、管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患者再分别采用CDFI、B-Flow及二者联合模式下检查,留取相关图像,并对三种模式留取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Flow技术在对斑块部位、大小及对血管内径、血管壁厚度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优于2D及CDFI;对98例患者129根动脉硬化患者中,采用CDFI、B-Flow及二者联合模式下检出动脉硬化病变分别为113根、125根及129根,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超声对比检查对早期动脉硬化内膜增厚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low扩展了二维影像显示血流的能力,提高图像质量及病变检出率,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B-Flow与CDFI联合模式下,对动脉硬化患者,尤其早期病变并斑块形成患者检出率高,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作者:马乾凤;李丽霞;王福霞;张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HBV-PreS1)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检测HBV-PreS1抗原,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DNA阳性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7.78%,HBV-DNA阴性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51.15%,HBV-DNA阳性组前S1抗原阳性率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前S1抗原也随之升高.结论 前S1抗原和具有乙肝病毒活动复制能力指标HBV-DNA有一致的相关性.
作者:王惠;刘伶利;卢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滋阴中药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降糖、降压药治疗,中药组在降糖、降压药治疗基础加用六味地黄丸,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餐后2h血糖、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Cr)的变化.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中药组延缓UmAlb/Cr比值的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与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UmAlb/Cr比值的升高,改善肾功能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可以辅助应用于糖尿病肾病防治.
作者:孔冬冬;曾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规律及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度宁夏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8 666例中的89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及对报告率比值比(PRR)计算.结果 89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中女性512例,男性380例;大年龄89岁,小年龄1岁,中位年龄43.6岁.肌内给药4例,静脉滴注给药888例.涉及42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类别排名前五位的是理血剂、解表剂、开窍剂、清热剂、补益剂,品种排名前五位的是注射用双黄连(液)、清开灵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喜炎平注射液.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应用PRR检测到不良反应信号17个.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有意义的较少,PRR值计算简单,可用于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监测且按不良反应标准上报.
作者:孙维红;佟巍巍;王永春;马泽通;董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联合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效果.方法 CRS患者14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地氯雷他定和鼻内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鼻窦CT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Lund鼻窦CT平均评分由(7.16±2.11)降至(2.61±1.57)分(P<0.05),对照组由(6.42±1.94)降至(2.34±1.72)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自评疗效结果与Lund鼻窦CT评分相似.结论 抗过敏药物联合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RS,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田万平;杨立新;朱仁祥;刘晓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脓胸的外科治疗经验,指导治疗,加强对小儿脓胸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对65例小儿急性脓胸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中30例入院后直接进行手术治疗,35例进行了术前治疗,包括正规抗感染、胸膜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因效果欠佳,后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患儿均治愈,复查胸片肺组织复张良好,无明显胸廓塌陷,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d,无带管出院者.出院后2~8周后复查均无复发.结论 小儿急性脓胸一经确诊应早诊断尽早治疗,凡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要及早外科手术治疗.在外科治疗中,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靖;边虹;何进喜;吕治平;仇睿;刘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5例60岁以上的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71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疗程为15 d,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5%,高于对照组的71.83% (P <0.05);治疗组患者BNP、LVEF和6 min步行实验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能够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芳;丁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RF,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抗CCP,ELISA法检测AKA、GPI,分别检测76例RA患者、72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70例健康对照者四项指标水平,比较四项指标敏感性及特异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RF、抗CCP、AKA、GPI单项检测RA的敏感性,分别为75.50%、68.99%、59.90%、76.13%,特异性分别为73.10%、95.13%、85.60%、87.42%;联合检测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61%、96.55%,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敏感性也明显增高.结论 在RA诊断中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爱玲;张静;杜宗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血管旁路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保肢率.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资料,对术后患肢血运再通保全肢体的比率进行对照.结果 术后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12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3个月因足背动脉再次闭塞截肢;5个月内有效率75%,保肢率75%.术后行血管旁路移植术的18例患者中,有5例术后3个月因足背动脉再次闭塞截肢;5个月内有效率72%,保肢率72%.结论 旁路移植和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于膝下动脉病变都难以保证良好的效果.
作者:苏少飞;田玉峰;闫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手术致胆道损伤的原因、诊治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行胆管修补术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术后出现胆管狭窄,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 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术中解剖清楚,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李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出现DIC、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寒冷或重症感染时,与产后环境温度有关,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早产儿发病率高[1].
作者:贾梅燕;王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伤安素(OUR)碳纤维敷料与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治疗人体受压部位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深度烧伤创面波及背、臀与四肢背侧面受压部位患者119例,均为深Ⅱ度以上创面.按入院单双日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涂磺胺嘧啶银覆盖棉垫,治疗组(63例)涂磺胺嘧啶锌软膏覆盖OUR碳纤维敷料.2组患者均24h换药1次,3d后创面分泌物常规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观察48 h内患者舒适度,外层覆盖物渗出情况,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 治疗组舒适度(安静配合治疗)占92.06%,外层覆盖物渗出情况(24 h浸透)占7.91%,创面炎症反应情况(细菌阳性)占3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OUR碳纤维敷料具有吸附能力强,可抑制细菌生长,与磺胺嘧啶锌软膏联合应用具有抗感染性强,能促进创面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廉价,值得普及应用等优点.
作者:张志红;邓兴旺;李传吉;张龙;金少华;齐旭辉;张丽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