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丹涛;邢伟
本刊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6年5月24日在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正式宣布,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首批通过WHO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之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2015年收载的期刊文献,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及过敏史、合并用药、ADR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得到有效文献24篇,共计360例患者。其中,女性多于男性(66.11%vs.33.89%);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169例,46.9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3例,42.89%)、全身性损害(72例,18.95%)为主,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丹红注射液的适应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作者:王荔;刘晓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肝气郁结型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气郁结型焦虑症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硝西泮片,起始剂量0.5 mg,逐渐加量至4.0 mg,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柴胡舒肝散水煎汁300 ml,bi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周HAMA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联合氯硝西泮治疗肝气郁结型焦虑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程洪燕;梅妍;杜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我院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送检的4255例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患者脑脊液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834株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19.6%,包括革兰氏阳性菌576株,占69.1%;革兰氏阴性菌255株,占30.6%;真菌3株,占0.4%。革兰氏阳性菌排前3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和肠球菌属(29株);革兰氏阴性菌排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46株)、鲍曼不动杆菌(38株)和大肠埃希菌(31株)。病原菌分布科室前3位是神经外科(506株)、重症监护病房(169株)和呼吸重症科(64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米诺环素未发现耐药菌株;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结论:我院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菌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各种致病菌耐药状况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拜年;贾樱樱;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本刊讯2016年5月21-22日,由广东省药学会主办、韶关市药学会承办,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等联合协办的第十三届珠三角地区医院药学沙龙在广东省韶关市隆重举行。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广东省药学会名誉理事长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陆惠兴、韶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江金兰、粤北人民医院院长徐新、广东省药学会秘书长郑志华和副秘书长陈民喜,以及沙龙发起人中山市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市中医院科教科主任梅全喜莅临参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效果,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的436例次临床会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年,该院临床会诊数量呈增长趋势,申请会诊的科室共23个,排前5位的科室为内分泌科、妇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骨科。会诊原因主要为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430例次,占97.95%)。会诊意见主要为调整药物品种(303例次,占69.17%)。会诊意见被临床全部采纳405例次(92.89%)。疾病转归为有效307例次,有效率75.80%(307/4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会诊,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对提高疗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起着积极作用。临床药师应加强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于丽;赵智峰;李晋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建立测定肝切除患者体内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中异甘草酸镁浓度的方法,为进一步验证和评估异甘草酸镁的药动学特征及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施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31例,于手术开始时给予静脉应用异甘草酸镁,用药后1h抽取患者门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异甘草酸镁的保留时间为4.5 min,峰形良好,血浆内源峰对测定无干扰;异甘草酸镁血药浓度在0.55~5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浓度为0.55 mg/L。提取回收率为84.7%~87.1%,方法回收率为101.2%~105.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6%;肝切除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1 h后门静脉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药浓度(接近2倍),而且该浓度不受肝脏原发疾病和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的影响。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回收率高、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能满足药动学研究的需要;肝切除患者术中应用异甘草酸镁后,在门静脉血中有较高的血药浓度,有利于其发挥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适于在肝脏围术期使用。
作者:张宪祥;高源;卢云;张炳远;吴力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97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5 min)、行为神经评分及产妇视觉模拟(VAS)评分,母婴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行为神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阴道助产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痛、下肢发麻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无影响,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丹娜;陈勇;黄红霞;孔天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肺癌术后伴发抑郁症的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营养支持、平衡电解质等常规治疗,未服用抗抑郁药物;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20 mg,q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HAMA评分及SF-36各项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SF-36各项评分和总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症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孙振卿;郭强;李鹤飞;王海波;祖金池;石林;张越;李亚静;桑文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充碳酸钙、维生素D及调整生活方式等一般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0 mg,q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仙灵骨葆胶囊1.5 g,bi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S-Ca)、血清磷(S-P)、24 h尿钙(U-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白介素(IL)-6及L2~4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水平,并比较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Ca、S-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P、骨钙素、BMD水平显著升高,U-Ca、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2~4腰椎和股骨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仙灵骨葆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侯晓升;姜文晓;庄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降糖散治疗空腹血糖(FBG)受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FBG受损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治疗;试验组患者加服复方黄连降糖散2.5 g, qd。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BG、TC、TG、LDL-C、HbA1c、SOD、MDA、GSH-PX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黄连降糖散治疗FBG受损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国超;李小莉;李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为抗抑郁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1-2014年抗抑郁药的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1-2014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21%和19.25%。帕罗西丁、舍曲林各年度DDDs分别列第1、2位;托莫西汀、曲唑酮和度洛西汀各年度DDC均列前3位;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法拉辛和艾司西酞普兰各年度销售金额均列前4位;帕罗西汀、米氮平、西肽普兰等的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较好,序号比接近或等于1.00。结论: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结构和层次较为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和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两类药物的应用占主导地位;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也日益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吴斌;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神经系统类西药与中药之间的配伍禁忌,为其临床配伍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对神经系统类西药与中药的配伍禁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外周神经系统用药的胆碱能受体激动药与阻滞药、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局部麻醉药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的镇静催眠药、抗癫痫与惊厥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抗精神病药、镇痛药、全身麻醉药等西药与中药存在较多的配伍禁忌,其作用机制为导致药物疗效降低的拮抗作用、生成沉淀、离子化程度增高、吸收减少、排泄增加、代谢加快、导致毒副作用增加的协同作用、生成毒性物质、延缓分解等。结论:神经系统类西药与中药配伍时须根据其共性与区别,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避免配伍禁忌,使配伍更加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唐志芳;梅全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醋酸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起始剂量250 mg,bid,2 d后减量至200 mg, qd;观察组患者第1天给予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70 mg,之后减量至50 mg,ivgtt,1 h内滴完,q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真菌涂片阴转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患者真菌涂片阴转率为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肺炎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素霞;蔡静;许亚平;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药师处方权的实现方式,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诠释临床药师处方权及其必要性,参照加拿大限定处方模式、英国处方集模式、美国协议处方模式等对我国临床药师处方权的实现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我国临床药师处方权的实现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可通过临床药师处方培训,制订慢性病、常见病、轻微病等疾病的处方集,逐步修订“处方”以及“处方权”的概念并推动药师和临床药师处方权的立法,来促进我国临床药师处方权的实现,促使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作用。
作者:倪新兴;陶钊;李玲;史伟斌;夏益;田侃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口服抗凝药物(OACs)在血液透析并发房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OACs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特征、血液透析并发房颤患者应用OACs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新型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比华法林药动学特征更稳定。尽管OACs被推荐用于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但目前仍缺乏大型的随机、对照和前瞻性研究,以及血液透析并发房颤患者应用OACs的经验和证据。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与华法林相比,显示出较大优势,为血液透析并发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作者:黄凯鹏;高翔;刘淑珍;陈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配伍在含莪术复方临床功效发挥中的作用,提高医药人员遣方用药的针对性及莪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含莪术的方剂,就配伍对莪术临床功效发挥的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共收集含莪术的方剂345首,莪术多与具有行气、活血化瘀、补虚、温里、清热功效的中药配伍。含莪术的方剂中常见的配伍结构为三棱与莪术,在收集方剂中出现219次(占13.94%)。结论: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和止痛的功效,不同配伍对莪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三棱与莪术为常用药対,常相须使用,发挥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发挥行气止痛之功时常配伍木香、大黄等。医药人员遣方用药需根据临床需求进行莪术复方的配伍。
作者:任常谕;李晋奇;童荣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腔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8例老年腔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用药量、手术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5±0.6)min、阻滞完全时间为(7.9±3.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5±1.2)、(17.5±4.3)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用药量为(20.2±4.8)m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20.1)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用药量少、起效快、麻醉效果显著,适用于老年患者腔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
作者:胡跃世;李鹏;曹志华;刘磊;王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甲环酸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进行常规治疗,每日行腰椎穿刺,测颅内压引流脑脊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指数(GCS)评分、动脉血流速度(MCA)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良好率(60.4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5 d,两组患者GCS评分、M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升高,MCA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33%、4.17%和4.1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67%、12.50%和1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彭智;艾文兵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总额预付制实施后的药品消耗情况,为控制医院药品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07-2014年9家样本医院的处方数据,按照总额预付制实施时间分为A、B、C3组,统计汇总各组样本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增长率,大类药品销售金额占比,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次均药费和自费药品销售金额占比,并计算2009-2013年高血压、糖尿病用药单次处方剂量。结果:实施总额预付制后,各样本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增长趋缓;大类药品销售金额占比基本稳定,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占比下降;急诊患者次均药费实现负增长,门诊、住院患者次均药费略有上升;自费药品金额占比相对稳定;高血压、糖尿病药品单次处方剂量稳定。结论:总额预付制有助于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药物合理利用,且对自费药品销售金额控制较好,但门诊、住院患者次均药费的上升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总额预付制不影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用药量。
作者:康乐;何志高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