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磺酸加贝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母齐鸣;廖波

关键词:甲磺酸加贝酯, 人胰腺癌BxPC-3细胞, 生长抑制, 移植瘤, 裸鼠
摘要:目的: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0、0.01、0.1、0.25、0.5、1.0 mmol/L GM分别作用24、48、72 h后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0、0.25、0.5、1.0 mmol/LGM作用24 h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GM 5 mg/kg)组和对照(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7只,于接种瘤组织后1d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日2次,连续14d,每周测量两组裸鼠肿瘤大小,连续测量6周,计算抑瘤率.结果:与未给药比较,GM在0.01、0.1 mmol/L浓度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P>0.05),在0.25、0.5、1.0 mmol/L浓度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0.25、0.5、1.0 mmol/L GM作用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15.2%、21.4%,明显高于未给药的2%(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瘤块体积在给药2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周开始明显减小(P<0.05),GM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41.43%.结论:GM可明显抑制BxPC-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该细胞凋亡,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可有效抑制裸鼠异体移植瘤的生长.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甲磺酸加贝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0、0.01、0.1、0.25、0.5、1.0 mmol/L GM分别作用24、48、72 h后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0、0.25、0.5、1.0 mmol/LGM作用24 h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建立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GM 5 mg/kg)组和对照(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7只,于接种瘤组织后1d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日2次,连续14d,每周测量两组裸鼠肿瘤大小,连续测量6周,计算抑瘤率.结果:与未给药比较,GM在0.01、0.1 mmol/L浓度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P>0.05),在0.25、0.5、1.0 mmol/L浓度时对Bx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0.25、0.5、1.0 mmol/L GM作用后BxPC-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15.2%、21.4%,明显高于未给药的2%(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瘤块体积在给药2周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周开始明显减小(P<0.05),GM对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为41.43%.结论:GM可明显抑制BxPC-3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该细胞凋亡,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可有效抑制裸鼠异体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母齐鸣;廖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医院药剂科文化的构建与实践

    目的:探讨文化建设对药剂科管理和药学服务水平的影响.方法:介绍该院科室文化建设的经验,内容包括通过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合“质量、学习、团队、分享、绩效”等具体内容,确立了药剂科的共同价值观.结果与结论:通过坚持质量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学习交流、实施绩效管理等进行药剂科的文化建设,调动了全体药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室的凝聚力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了药剂科的持续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杜淑娴;程红勤;王育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培哚普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培哚普利的合成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培哚普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培哚普利的合成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非对映异构体法、内酸酐法、活性酯法、酰氯法等.其中非对映异构体法合成产物为混合物,目前无合适的拆分试剂;内酸酐法中所用试剂光气有剧毒;活性酯法和酰氯法较适合工业生产.活性酯法和酰氯法合成过程中均有两个关键中间体N-[(S)-1-乙氧羰基丁基]-(S)-丙氨酸(中间体1)和(2S,3aS,7aS)-2-羧基全氢吲哚(中间体2),中间体1可通过L-正-缬氨酸乙酯与丙酮酸缩合还原后得到;中间体2可以L-苯丙氨酸为手性源,定向合成(S)-二氢吲哚-2-羧酸,再经还原后得到.

    作者:陆杨;王萍萍;李新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司替戊醇原料药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测定司替戊醇原料药中5种有机溶剂(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与异丙醇)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固定液为(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为InertCap 5MS/NP;柱温:30℃保持6min,再以50 ℃/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10 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载气:高纯氮气;采用顶空进样法测定,加热温度:90℃,加热时间:35min.结果: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与异丙醇在各自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内r为0.999 6~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100.3%(RSD为0.99%~2.01%,n=3),定量限分别为0.145、0.176、0.089、0.448、0.445 ng;3批样品中只检出异丙醇.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度高,可有效控制司替戊醇原料药中残留的5种有机溶剂.

    作者:孙晋瑞;伊星璐;刘宜辉;任业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头孢哌酮和乳酸环丙沙星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CPZ)、乳酸环丙沙星(CFLX)单独和同时存在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CPZ、CFLX单独和同时存在时对HSA的荧光猝灭作用,通过Stem-Volmer方程计算猝灭常数(Kq),判断猝灭机制;计算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结果:20、37℃时,HSA-CPZ体系的Kq分别为1.1×1012、0.87×1012 L/(mol·s);HSA-CFLX体系Ko分别为2.67×1012、1.75×1012L/(mol·s).CPZ和CFLX对HSA的内源性荧光均因形成复合物而产生静态猝灭.20、37℃时HSA-CPZ和HSA-CFLX体系的KA为0.11×103~1.79×103 L/mol,结合位点数为0.57~0.75.37℃时,HSA-CFLX-CPZ体系的KA值为3.47× 103 L/mol,与HSA-CPZ体系KA值之比为31.55; HSA-CPZ-CFLX体系的KA值为3.59×103 L/mol,与HSA-CFLX体系KA值之比为8.55.结论:CPZ和CFLX同时存在时,一种药物的存在会使另外一种药物与HSA的KA增大、结合稳定性增强,从而致使游离药物的浓度降低,药效下降.

    作者:麻能轩;慕丽晓;李瑞金;周叶红;双少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LC-MS/MS法检查注射用氟氯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检查注射用氟氯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技术.液相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温为20℃,流动相为乙腈-0.5 mmol/L醋酸铵溶液(pH=5.0)(30∶70),流速为1.0 ml/min;质谱条件: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Q1全扫描,Q2扫描,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范围100~1 000 amu.结果:从注射用氟氯西林钠中鉴别出5种有关物质,并初步确定成分及主要离子碎片结构.结论:本法能够快捷、方便地检查出注射用氟氯西林钠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赵丽娜;钟文英;杨汉煜;赵曦;汪玉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静脉滴注药物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目的:促进静脉滴注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学监护水平.方法:通过开发具有数据库和自动审方功能的静脉滴注药物管理系统,对静脉滴注处方进行自动审核,并以系统自动拦截的不合理处方数进行应用效果的评价.结果:开发的静脉滴注药物管理系统具有系统管理、药物信息管理、药物信息检索、字典管理和错误日志5大功能模块,能够随时提供静脉滴注药物信息;其在应用后的1个月内审核出不合理处方69例,占审出的总不合理处方的71.1%,占全院病区处方的2.7%.结论:开发的静脉滴注药物管理系统可促进静脉滴注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郑涛;吕丹;杜丹萍;张耀欣;唐莹;谢红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倍他福林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倍他福林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未孕和妊娠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标本,分别设为未孕空白(NPC)组、妊娠空白(PC)组、倍他福林未孕(BNP)组、倍他福林妊娠(BP)组、利托君未孕(RNP)组和利托君妊娠(RP)组(n=6).采用累积加药的方法,每隔15 min加药1次,BNP组和BP组分别加入倍他福林至10-10、10-9、10-8、10-7、10-6、10-5 mol/L,RNP组和RP组分别加入利托君至10-9、10-8、10-7、10-6、10-5、3× 10-5 mol/L,NPC组和PC组不加任何药物.记录各组平滑肌105 min内的收缩幅度,计算收缩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lg值(PIC50)和大抑制效应(Emax).结果:与NPC组和PC组比较,BNP组和BP组对应模型平滑肌累积加入倍他福林10-10~10-5 mol/L后的收缩率明显降低(P<0.05),且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倍他福林对BNP组和BP组平滑肌收缩作用的PIC50分别为7.74±0.12和7.92±0.07,Emax分别为(80.32±5.49)%和100%.与NPC组和PC组比较,RNP组和RP组对应模型平滑肌累积加入利托君10-9~3×10-5 mol/L后的收缩率明显降低(P<0.05),且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托君对RNP组和RP组平滑肌收缩作用的PIC50分别为7.28±0.16和6.98±0.13,Emax分别为(63.63±6.28)%和(65.48±6.93)%.结论:倍他福林和利托君均能浓度依赖性抑制未孕和妊娠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倍他福林的抑制作用强于利托君.

    作者:晏飞;董志;胡月;傅洁民;曾凡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RP-HPLC法测定阿加曲班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阿加曲班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Venusil ASB C18,流动相为甲醇-0.002 5%冰醋酸溶液(pH值5.0)(50∶50),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45℃,检测波长为259nm.以阿加曲班21位R/S异构体峰面积之和测定其含量.结果:阿加曲班21位R/S异构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8.01、40.49min,阿加曲班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39.84~149.40 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6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阿加曲班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郭旭光;郑子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微乳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微乳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微乳液相色谱(MELC)、微乳电动色谱(MEEKC)、微乳薄层色谱(METLC)的分离机制、影响因素及其主要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MELC的分离机制为微乳中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与固定相表面吸附修饰,使溶质在修饰后的固定相、微乳液滴、水相这三相之间进行分配转移达到平衡;其分离药物主要受微乳组成及色谱条件的影响;主要应用于生物样品、制剂及中药成分分析等领域.MEEKC的分离机制为微乳液滴以假固定相存在于缓冲液体系中,被分析物在分离过程中通过在微乳液滴和缓冲液之间的交换分配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其影响因素主要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有机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等;已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天然产物及药物方面的分析,同时也用于药物脂水分配系数及手性分离的测定.有关METLC的分离机制及影响因素尚少有文献详细报道;与传统薄层色谱相比,METLC微乳液点样量更小,增强了斑点的荧光强度,使得检测的灵敏度也得到提高;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品种鉴别、药材定性鉴别、定量、成分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改进等方面.

    作者:肖珊;刘海涛;马虹英;向阳芳;张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利可君的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利可君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取大鼠尾静脉注射利可君1 mg/kg和灌胃利可君10 mg/kg(n=6),采用液质联用(LC-MS)法,以替硝唑为内标,检测给药前和给药后10、20、30、40、60、90、120、180、240、360、1 440min的血药浓度,并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20∶80∶0.3),梯度洗脱;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利可君和替硝唑的选择检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296.1[M+H]+、248.1 [M+H]+.结果:利可君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48~30 μg/ml(r=0.999 3),定量限为0.048 μg/ml;尾静脉注射、灌胃后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1±0.66)、(17.78±2.67) μg/ml,t1/2:(1.23±0.85)、(0.88±0.23)h,AUC0-∞:(1.29±0.56)、(9.87±0.47) μg·h/ml.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检测灵敏,适用于利可君的血药浓度测定;利可君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

    作者:赵国珍;张朝晖;谢少斐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HPLC-MS/MS法同时检测抗疲劳药物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7种壮阳类化学药物

    目的:建立检测抗疲劳药物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7种壮阳类化学药物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HPLC-MS/MS)法.色谱柱:Acclaim 120 C18,流动相:甲醇-0.01 mol/L醋酸铵溶液(35∶65,V/V),流速:0.2 ml/min,选择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检测,离子通道分别为质荷比(m/z)475.2→100.1(枸橼酸西地那非)、m/z 489.5→151.1(伐地那非)、m/z 467.4→111.1(红地那非)、m/z453.0→112.9(那红地那非)、m/z 489.6→283.3(豪莫西地那非)、m/z 505.4→487.3(羟基豪莫西地那非)、m/z355.3→144.1(育亨宾).结果:枸橼酸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红地那非、那红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与育亨宾的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0.0(r=0.999 2)、0.5~100.0(r=0.999 6)、1.0~100.0(r=0.999 5)、1.0~100.0(r=0.999 9)、2.0~200.0(r=0.999 9)、0.5~100.0(r=0.999 6)、1.0~100.0 ng/ml (r=0.999 2),检测限分别为2.0、0.5、1.0、1.0、2.0、0.5、1.0 n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9.0%、97.8%、100.3%、99.6%、98.4%、97.5%,RSD均<4%(n=6).结论: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抗疲劳药物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7种壮阳类化学药物.

    作者:曲晓宇;董雷;张四喜;陶娌娜;张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结合我院实际分析医院等级评审对药品规范化管理的促进作用

    目的: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和总后卫生部下发的《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检查表单》作为依据,逐步规范药学科药品的供应与管理.方法:严格按照实施细则和总后卫生部制订的新政策、新要求,再对照自评检查单,介绍该院从药事管理、制度建设、药剂管理和用药监督等方面逐一解读、逐条准备、逐项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的情况.结果:通过近1年的迎评准备,该院药学科的药事和药物使用质量管理逐步得到加强并持续改进,药品的供应与管理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等级评审标准要求,顺利通过了三级医院评审检查.结论:三级医院评审促进了该院药品供应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使药品的供应与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作者:廖靖萍;于西全;宋洪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我国医药制造业关联及波及效应分析

    目的:为加快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直接分配系数、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产业关联和波及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医药制造业2002年直接消耗系数为0.178,2007年为0.176;2002年完全消耗系数为0.218,2007年为0.217;2002年中间投入率为0.613,2007年为0.709.2002年医药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为0.178,2007年为0.176;2002年中间需求率为0.649,2007年为0.758;2002年影响力系数为0.962,2007年为0.988;2002年感应度系数为0.730,2007年为0.746.结论:医药制造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波及广泛,对国民经济带动力强,但附加价值率低.

    作者:邱家学;缪丹;虞巧巧;孟奇;吴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5种新型四氢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目的:设计并合成5种新型的由不同基团取代的吡喃或呋喃并四氢喹啉衍生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对氟硝基苯为原料,经乌尔曼反应、钯碳还原、氮杂-双烯合成反应等方法合成了四氢喹啉8位上分别由2-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啶-2-胺、N-5,5,8,8-四甲基-5,6,7,8-四氢萘-2-胺、N-丙基-N-5,5,8,8-四甲基-5,6,7,8-四氢萘-2-胺、咪唑取代的5种呋喃或吡喃并四氢喹啉衍生物,即目标化合物1、2、3、4、5.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分别考察5种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白血病细胞Leu02、人肺癌细胞Lu-04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经质谱(MS)及核磁共振(1H-NMR)袁征确证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1、2、3、4、5,收率分别为43%、32%、33%、35%、62%.其作用后细胞的生长率分别为HepG2:97.00%、114.52%、96.54%、112.23%、99.70%;Leu02:93.44%、98.95%、70.56%、99.45%、85.93%;Lu-04:104.24%、107.63%、79.96%、104.32%、96.25%.结论:合成了5种新型四氢喹啉衍生物,其中化合物3对Leu02、Lu-04细胞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周博;吴勇;裴叔宸;李杰;海俐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HPLC法测定特非那定片中有关物质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特非那定片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Phenyl 2,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50∶50),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室温.结果:该色谱条件下,杂质与主成分能完全分离(分离度>8),重复性试验RSD=0.27%(n=6),检测限为0.005 μg/ml.3批样品中有关物质含量均为0.3%.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特非那定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龙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医疗产品缺陷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目的:为《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后如何合理适用因医疗产品缺陷引发的医疗诉讼中涉及的归责原则提供参考.方法:以法理学研究方法为基础,对司法实践中涉及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综合责任原则等5种归责原则进行辩证探析,探讨医疗产品缺陷侵权适用的归责原则.结果与结论:不同的归责原则适用于不同案情.如果医疗产品的缺陷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操作使用不当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如果医疗产品的缺陷由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造成的应当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但如果生产者、销售者有合理的抗辩理由,则适用公平责任原则更为合理;如果医疗产品的缺陷有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过错,同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未合理履行谨慎义务而使医疗产品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首先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其次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综合责任原则意指其他4种归责原则的综合运用,包含不同的原则,需要在具体情况下加以辨证适用.

    作者:卢军锋;邵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国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体系和运营体系的发展概况

    目的:为促进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2000-2012年的有关国外网上药店发展的研究文献,总结国外网上药店在规制体系和运营体系方面发展的成功经验.结果与结论:美国和英国网上药店的注册准入机制、官方认证机制或行业自律、消费者引导性消费、处方药销售的程序化,美国和日本经营与服务的多元化,美国和德国费用支付社会化等方面值得我国网上药店学习借鉴.

    作者:孟令全;武志昂;周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我国药品委托检验的现状与风险控制

    目的:为规范药品委托检验行为,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药品委托检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从检验机构的选择、样品的管理、协议的签订以及监管机制的完善等4个方面探讨细节风险控制手段.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委托检验的现状为检验机构日渐多样化,送检样品不可控,协议内容有待细化,日常监管仍需完善.风险控制手段为对各检测机构进行统一监管、指导或沟通,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按照抽样单或合同上载明的样品状态、数量、封存状态等内容进行核查,并做好接收记录,必要时可拍照留存;细化协议的签订与履行过程;药品监管部门应做好与药品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的信息对接,加强制度监管,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作者:毕秀玲;李珠华;李莎菁;赵迎春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2种含硫黄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对2种含硫黄制剂(硫软膏和喘舒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硫软膏供试液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中和(加入中和剂亚硫酸钠)-常规法等进行验证试验,喘舒片供试液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沉淀-薄膜过滤法、中和-培养基稀释法进行验证试验,并对筛选出的可行方法进行控制菌验证试验.结果:硫软膏检查中只有中和法对各菌的菌回收率均高于70%;喘舒片检查中细菌计数中只有中和法的菌回收率高于70%;控制菌验证试验中试验组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加入亚硫酸钠后可中和制剂中所含的硫黄而消除供试品抑菌活性.硫软膏细菌计数采用中和-常规法,喘舒片细菌计数采用中和-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建立的方法简便、有效、可行,可作为这2种含硫黄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作者:赵新霞;牛坡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