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优选杜仲叶滴丸的成型工艺

王柏强;刘福;江承平;何效平

关键词:杜仲叶滴丸,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优选杜仲叶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指标,以提取物与基质比例、冷凝液温度、滴速和滴头口径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2,冷凝液温度为14℃,滴速为30 d·min-1,滴头口径为2.50 mm/3.62 m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所制得的滴丸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作用研究进展.方法:从体外抑菌作用、中西药物联用、作用机制等三方面综述了近5年来中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作用研究情况.结果:目前抑菌作用较多集中在对具有清解里热功能中药的复方、单味药及单体的研究.体外抑菌及动物实验显示中西药物联用对耐药菌具协同功效.中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有逆转耐药性,抑制细菌的DNA、RNA、蛋白质和肽聚糖的合成及消除质粒等.结论:中药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恶性发展.

    作者:阎爱荣;廖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我院2008-2010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和分析.结果:2008-2010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58.8%、36.0%,活血扩管类品种的销售金额与DDDs占优势;87.0%的品种价格相对较低或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应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与评价,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钱青;张喆;陈琳;张恩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白芷醇提物延缓皮肤衰老与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白芷醇提物延缓皮肤衰老与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性,探讨其延缓皮肤衰老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3种自由基体系对白芷醇提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D-半乳糖颈背部sc复制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白芷醇提物设高、中、低剂量(6.0、3.0、1.5 mg· 10 g-1)组,连续ig给药42 d后,对小鼠皮肤匀浆中3种抗氧化指标和2种皮肤衰老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抗氧化指标与皮肤老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芷醇提物体外对3种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高、中剂量白芷醇提物均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含量,并能显著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和水分的含量(P<0.01或P<0.05);低剂量白芷醇提物能显著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P<0.05).高剂量白芷醇提物对Hyp的影响与对SOD、MDA、LF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有较密切相关性(r=0.921).结论:白芷醇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这一活性与其延缓皮肤衰老作用密切相关,且可能是其美白抗衰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方;王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培根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培根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大豆异黄酮和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大豆苷、大豆黄苷、染料木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淫羊藿苷、大豆苷、大豆黄苷、染料木苷进样量分别在0.04~0.80(r=0.999 8)、0.03~0.60(r=0.999 8)、0.007 6~0.152 0(r=0.999 6)、0.01~0.20(r=0.999 7)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淫羊藿苷、大豆苷、大豆黄苷、染料木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2%、97.61%、98.25%、98.46%,RSD分别为0.21%、1.64%、1.00%、1.32%(n均为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培根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智森;高飞;安丽娜;盖树常;纪玉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丁香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丁香酚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方法:大鼠ig给予丁香酚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丁香酚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前列腺中的含量.色谱柱为Allsphere ODS-2 RP-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63:37(VIV,pH 3.80),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 min-1.结果:丁香酚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脑、前列腺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A=185.87c- 0.395 1 (0.997 2)、A=174.63c-0.101 3(0.999 2)、A=164.5c+0.017 4(0.997 5)、A=191.98c-0.664 9 (0.991 2)、A=192.34c-0.089 7(0.987 8)、A=180.26c+0.169 0(0.998 3)、A=146.29c+0.135 6(0.999 3)、A=159.07c+0.221 3(0.999 1)、A=158.58c-0.050 4(0.998 7)、A=97.218c+1.650 3(0.933 5).丁香酚组织样品匀浆液浓度在0.011~2.158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低检测浓度为0.011 μg·mL-1.结论:大鼠ig给药后,较快的分配到各脏器组织中,分布范围广,其中以肠、脾中水平较高,脑中较低.

    作者:李婷婷;陈蓉;曾文婷;赵雪;张斌;杨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HPLC法同时测定黄藤素注射液中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藤素注射液中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GraceAlltima C18(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0.4%二乙胺-0.8%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为40℃.结果: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的进样浓度分别在5.39~215.50、0.39~15.50 μ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和99.7%,RSD分别为1.6%和0.8%(n均为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黄藤素注射液中黄藤素和盐酸药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慧;王义明;谢媛媛;康廷国;孟宪生;罗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双黄连口服液的核磁共振氢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以双黄连口服液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指纹识别分析方法.方法:根据口服液样本的特点,以H2O+D2O为溶剂,在25℃下采用预饱和水峰压制脉冲序列noesygppr1d测定20个样本的1H-NMR指纹图谱;对所得图谱的指纹特征进行初步归属,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将双黄连口服液20个样本按生产厂家区分开来.结论:1H-NMR指纹识别分析方法可作为中成药指纹图谱研究的辅助方法用于中药质量检测.

    作者:姜苗苗;张宇;冯毅凡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溶剂与非溶剂包衣技术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目的:综述近年来溶剂包衣技术和非溶剂包衣技术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新发展起来的非溶剂包衣技术克服了溶剂包衣技术的缺点,成为近年来薄膜包衣研究的热点,有望在中药微丸包衣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张贺;罗永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淫羊藿提取物自乳化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淫羊藿提取物自乳化软胶囊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根据溶解度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确定佳处方,通过稳定性试验、溶出度试验以及粒径的测定对淫羊藿提取物自乳化软胶囊进行评价.结果:该自乳化软胶囊中的油相、乳化剂和自乳化剂分别为油酸乙酯、吐温80和乙二醇单乙基醚,其佳处方比例为淫羊藿提取物-油酸乙酯-吐温80-乙二醇单乙基醚(10:33.75:45:11.25).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制得的自乳化软胶囊较普通软胶囊溶出度高,可为进一步提高淫羊藿提取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奠定基础.

    作者:姚慧娟;姚慧敏;卜书红;陆晓彤;张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云琵琶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云南琵琶甲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云南琵琶甲中胆甾醇成分进行鉴别,按《中国药典》方法检测其重金属、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金属、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不超过百万分之十、10.0%、4.0%、0.5%,水(冷浸和热浸)浸出物、95%乙醇冷浸浸出物、95%乙醇热浸浸出物、稀乙醇冷浸浸出物、稀乙醇热浸浸出物不得少于21.0%、17.0%、20.0%、20.0%、25.0%;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不得少于35.00 mg·g-1.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云南琵琶甲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肖培云;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近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近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文献综述近红外光谱在中药真伪鉴别、掺伪鉴别、产地鉴别、种类分析以及在线质量控制中的研究现状.结果:近红外光谱是一门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样品无需预处理,便于在线分析的样品无损失的技术,与传统的方法比较,其具有高效、快速、对样品无损等优点.结论:未来随着化学计量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近红外光谱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有利于促进和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作者:马晓青;蔡皓;刘晓;刘静静;李松林;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建立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糙叶败酱药材中的异白花败酱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pH2.5) =7:9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 ℃.结果: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TLC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好;异白花败酱醇的进样浓度在0.2~1.2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2.84% (n=9).结论:所建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糙叶败酱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振宇;石晓峰;刘东彦;马趣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方脑康胶囊对β-淀粉样肽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脑康胶囊对β-淀粉样肽(Aβ)25-35(Aβ25-35)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H-SY5Y细胞接种后分为对照、Aβ25-35(25μmol·L-1)和复方脑康胶囊(0.725 g·mL-1) +Aβ25-35(25 μmol· L-1)组.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轴突长度、胞体面积,观察复方脑康胶囊对Aβ导致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SY5Y细胞的轴突长度和胞体面积均较小,MTT代谢率降低,LDH漏出率升高,而加入复方脑康胶囊水提液后,可使上述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复方脑康胶囊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AB导致的神经毒性.

    作者:胡文军;邓朝晖;李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溶酸沉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柿叶总黄酮,并以柿叶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15% HCl调pH值为6,20% NaOH调pH值为10,液料比为11:1,超声时间为32 min,超声温度为30℃,乙醇浓度为70%.结论:优选工艺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柿叶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陈丽;韦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优选杜仲叶滴丸的成型工艺

    目的:优选杜仲叶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滴丸的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变异系数、溶散时限为指标,以提取物与基质比例、冷凝液温度、滴速和滴头口径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成型工艺.结果: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2,冷凝液温度为14℃,滴速为30 d·min-1,滴头口径为2.50 mm/3.62 m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所制得的滴丸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

    作者:王柏强;刘福;江承平;何效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甘草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以10%KOH溶液为显色剂,优化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并终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结果:确定佳的显色剂用量为1.5mL、显色时间为15m in;甘草苷的进样浓度在0.012~0.030 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2.60(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有效,适用于甘草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作者:高宏;贠亚波;兀江波;曹峡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和肝靶向性.方法:72只小鼠分为2组,分别尾iv EMO-SLN混悬液和EMO溶液,在给药0.083、0.250、0.500、1.000、2.000、6.000 h时分别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心、肝、脾、肺、肾中EMO的浓度,计算EMO-SLN对EMO的药物总靶向效率摄取率(re)、总靶向性(Te).结果:肝中所得re和Te值均为高.结论:EMO-SLN具有较高的肝靶向性,且强于EMO.

    作者:张洪;闫士君;张福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产地甘木通药材多谱图鉴定及质量控制

    目的:构建甘木通药材的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多谱图体系,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中的山柰素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6 nm;TLC法中甘木通石油醚部位与乙酸乙酯部位的展开剂分别为石油醚-甲醇(9:1)和氯仿-甲醇(9:1);采用FTIR法对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标注;采用GC-MS联用法分析甘木通的挥发油成分.结果:不同产地甘木通药材在TLC、HPLC与IR图中有共性的特征峰用于定性;HPLC测定山柰素含量可用于定量;GC-MS法共鉴定出37个组分.结论:多谱图体系可综合鉴定甘木通药材并用于其质量控制.

    作者:陈道阳;孙平川;黄健玲;邓亚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脂质纳米粒体外释放度

    目的:建立测定紫杉醇脂质纳米粒体外释放度的方法,考察紫杉醇脂质纳米粒24h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经C18固相萃取柱萃取,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27nm.结果:紫杉醇的检测浓度在2~12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紫杉醇脂质纳米粒在水杨酸钠(1 mol·L-1)-PBS(pH 7.4)中24 h累积释放度为104.9%,其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方程.结论:所建方法简便、灵敏,干扰小,可用于体外释放的检测.

    作者:姚瑶;周卫;丁逸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乌头碱在豚鼠和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代谢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乌头碱(AC)在豚鼠和小鼠体外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优化2个种属肝微粒体与AC的P450反应体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HPLC-HRMS)和超高相液相色谱-多级质谱(UPLC-MS/MS)法测定AC在2种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YP)代谢产物.结果:AC在2种肝微粒体中均代谢产生8种代谢产物,其中6种为CYP代谢产物;脱甲基、脱乙基、脱氢和氧化反应是其主要代谢特征.结论:乌头碱在豚鼠和小鼠体外肝微粒体中的CYP主要代谢途径相同.

    作者:谢利霞;吕昌;叶玲;唐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