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药材霉变前后质量变化研究

孙欢;刘胜兰;胡纲;唐建川;秦雪

关键词:当归, 霉变,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考察当归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药材的霉变危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霉变前后的当归药材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薄层色谱中,霉变当归药材主斑点的直径大小与荧光强度都比未霉变的药材要小。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分别比霉变前降低了60.71%和53.16%。结论霉变会严重影响当归药材的质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2011年至2013年免疫增强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免疫增强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统计分析医院2011年至2013年临床使用的免疫增强药物。结果2011年至2013年免疫增强药物的销售金额和限定日剂量逐年上升。核糖核酸Ⅱ的销售金额始终居首位,乌苯美司排在后,脾氨肽的销售金额增长幅度大,甘露聚糖肽则出现了下滑;DDDs稳居首位的是胸腺五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排在后;各药限定日费用均有所变化,胸腺五肽逐年下降,胸腺肽α1逐年上升,其余各药变化较小,总体稳定;药品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 B/A )高的为胸腺五肽,低的为核糖核酸Ⅱ,2012年至2013年甘露聚糖肽与胸腺肽α1均为1.00。结论医院免疫增强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用量逐年增加,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陈尚瑜;杨建锋;费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58例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方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IPF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的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泼尼松+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试验组的改善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χ2=60.83,P<0.05);试验组在症状改善率、活动量增加率、HRCT异常影像改善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肺功能方面,试验组除了肺活量以外的其他指标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疗效优于联合环磷酰胺。

    作者:刘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师干预前(2011年)、干预当年(2012年)、干预后2年(2014年)的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归纳日常工作模式及其持续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当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53.68%)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2.82)低于干预前的70.64%和48.04( P<0.05),金额占比、联合用药不合理率均低于干预前( P<0.05),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35.67%)和限制级使用前送检率(63.41%)均高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各指标达到卫计委的要求,并能长期持续改进。结论妇幼保健院配备临床药师,通过日常有效的工作模式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干预,有助于临床积极、长效地合理用药。

    作者:郑新;刘福;朱玉清;王缉义;严健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北京市某县19家一级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该县一级医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门诊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该县19家一级医院2013年至2014年门诊7600张处方进行抽样统计和对比分析,以相关文件及药品说明书相关要求为依据,判断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点评门急诊处方3800张,其中不合格处方数分别为804张(21.16%)和473张(12.45%),不合理项目主要涉及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等含糊不清字句、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给药等。结论处方点评可大大提高医院的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掌握不严格,有待加强规范化管理。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尚丛笑;吴显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40例

    目的:探讨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胃溃疡患者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予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单纯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 P<0.05),溃疡愈合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提升胃溃疡患者的愈合质量。

    作者:古丽那扎尔;李倩;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加用曲安奈德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于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 )、Barthel指数、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升高(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 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第3个月后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QOL-BREF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后加用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提高骨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大剂量(80 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 HRV )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的剂量为40 mg/d,试验组为80 mg/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改善至正常水平且无明显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HRV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术后MVA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改善急诊PCI术后HRV,降低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作者:赵丽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当归药材霉变前后质量变化研究

    目的:考察当归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药材的霉变危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霉变前后的当归药材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薄层色谱中,霉变当归药材主斑点的直径大小与荧光强度都比未霉变的药材要小。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分别比霉变前降低了60.71%和53.16%。结论霉变会严重影响当归药材的质量。

    作者:孙欢;刘胜兰;胡纲;唐建川;秦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并急性肾损伤20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评价心排出量,同时观察血肌酐(Cr)、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以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及LVF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Cr及Csy C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 P<0.05),且观察组Csy C上升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GF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 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疗效确切、安全,能显著改善冠脉搭桥术后心排出量,同时能显著降低低心排综合征对肾功能的急性损害。

    作者:施乾坤;章淬;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糖尿病62例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输注治疗初诊糖尿病(DM)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初诊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分别予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CSII组)与多次皮下注射(MSII组)短期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 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CSII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较MSII组显著缩短( P<0.05),血糖达标时间及治疗2周时的胰岛素日用量均显著低于MSII组( P<0.05);CSII组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均较MSII组显著改善( P<0.05)。结论 CSII用于治疗初诊DM患者具有显著疗效,相比于MSII能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存杰;雷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卡波糖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心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合并IGT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调血脂等治疗措施,干预组患者加用阿卡波糖,两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用药1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干预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hs-CRP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两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33%( 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IGT患者可缓解微炎症状态,延缓颈动脉IMT增加,同时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佳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41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南京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至2014年416例有效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不良反应类别、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6例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多,占43.27%;静脉滴注给药多,占84.61%;抗菌药物多,占53.3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占43.94%。结论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需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作者:张莉;周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辅助治疗肝癌37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介入及化学治疗对肝癌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介入灌注化学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 B6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总有效率,肿瘤血清学指标糖原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及甲胎蛋白(AFP),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2.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95%(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血清学指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 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疗效/费用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两组患者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辅助治疗肝癌疗效较满意,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方秀华;徐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与测定盐酸多塞平顺反式异构体的含量

    目的:建立盐酸多塞平乳膏中盐酸多塞平顺反式异构体分离与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Kromasil 100A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含0.1%三乙胺的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65:3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50℃。结果盐酸多塞平质量浓度在7.90~12.6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32%( n=9)。结论该方法能良好地分离盐酸多塞平顺反式异构体,可作为盐酸多塞平乳膏中盐酸多塞平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韩春晖;张春泓;栾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杉醇与顺铂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卵巢癌32例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学治疗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卵巢癌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4例,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学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7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0例,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高的10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1例,总有效率为65.52%。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改善卵巢癌不良反应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依从性。

    作者:谢晓琴;吴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3年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药品金额与用药频度的排序比作为评估指标,对201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品规数达55种。其中生脉注射液使用频率高,其次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及红花注射液,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占绝对的主体地位。醒脑静注射液排序比为1,该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对趋于同步。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少数药品存在用量过大、费用较高等问题,对此临床应加强辨证施治,重视合理用药。

    作者:蔡黎;朱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双膦酸盐+骨营养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骨营养剂治疗,两组均同时配合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指数为(1.24±0.45)分,骨密度为(-1.99±0.67)mg/cm3,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3±0.64)分、(-2.15±0.58)mg/cm3、53.75%( P<0.05);同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用双膦酸盐+骨营养剂及性激素替代疗法+骨营养剂同时配合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后,患者骨密度均明显增高,跌倒风险均降低,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军;闫晓光;孙哲;朱春萍;王慧慧;卜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MGB1,HCY和Cys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顺产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感染发生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MGB1,HCY,Cys C水平,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30例。Ⅰ组予乌司他丁40万U,Ⅱ组予乌司他丁20万U,C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当天麻醉诱导前(T0)和手术后的第1天(T1)、第3天(T2)、第5天(T3)、第7天(T4)早晨7:00采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测定。结果 T0时3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和CD4+/CD8+比值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与T0时比较,3组患者T1时CD3+,CD4+,CD4+/CD8+均有明显降低( P<0.05)。C组T2时CD3+,CD4+和CD4+/CD8+较T0时明显下降( P<0.05)。Ⅰ,Ⅱ组T2时CD3+,CD4+和CD4+/CD8+较T1均有升高,达到或接近T0时间的水平。T2和T3时,Ⅰ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C组( P<0.05)。T2时Ⅱ组CD3+,CD4+和CD4+/CD8+高于同时间点C组( P<0.05),T3时仅CD3+高于同时间点C组( P<0.05)。Ⅰ,Ⅱ组同一时点CD3+,CD4+,CD4+/CD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2种剂量乌司他丁对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可加快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值的恢复,降低了手术麻醉等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损伤和破坏,缩短了术后免疫抑制期,有利于围术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加速恢复,且以40万U剂量对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吴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110例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治疗依从性判断,比较不同依从性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依从性好60例(54.55%),依从性差50例(45.45%);单因素χ2检验两组患者之间11个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大、对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认知偏差、不良心理反应、医疗质量一般、经济收入低( OR=4.70,3.88,3.56,3.02,2.79)。结论支气管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刘建东;孙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