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柿叶总黄酮的初步质量研究

黄顺旺;乔金为;左亚锋;李正;陈师农;孙备;吴德玲;李玲芝;宋少江

关键词:柿叶总黄酮, 芦丁, 槲皮素, 山柰酚, 薄层色谱,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柿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质量研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总黄酮中的芦丁、槲皮素、山柰酚进行定性鉴别;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总黄酮的水解苷元槲皮素、山柰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供试品溶液大吸收波长为410 nm。槲皮素质量浓度在9.6~57.6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0.47%( n=6)。山柰酚质量浓度在9.28~55.6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为0.55%(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柿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初步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金蒲分散片处方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金蒲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不同配比进行优选处方,制备复方金蒲分散片。结果分散片在120 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度测定能通过2号筛网,体外溶出度优于普通片。结论优选的复方金蒲分散片处方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李德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地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创新策略

    目的:促进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和创新。方法对某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对其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于大数据思维提出了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即建立“大数据思维”,创新药品安全监管模式;构建大数据中心,完善信息驱动下的药品安全监管模式;建设药品信息、医药企业主体信息、医药企业行为三大基础数据库,夯实信息互联互通基础。

    作者:罗莉;陈晓隽;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普芦卡必利关键中间体4-氨基-5-氯-2,3-二氢-7-苯并呋喃苯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普芦卡必利关键中间体4-氨基-5-氯-2,3-二氢-7-苯并呋喃苯甲酸的合成工艺。方法以2-甲氧基-4-乙酰氨基-5-氯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脱甲基、溴化、缩合、环合、水解得到目标产物。结果经五步合成了目标产物,总收率为63%,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结论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制备。

    作者:石权达;闫冬;高静;姚宏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谷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脂、控制血糖等,治疗组患者加用谷红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lasgow昏迷( GCS )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 MRS )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90 d M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江思德;邹耀兵;肖静;唐明山;潘成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我国有毒中药的研究进展综述

    目的:为我国有毒中药的研究提供文献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梳理我国对于有毒中药的界定及毒性药材的分类,以及中药产生毒性原因的研究结果,介绍在炮制研究、物质基础研究、毒理学研究、减毒方法研究、配伍应用及辨证研究方面的进展。结果与结论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包括为制订中药标准提供现代科学依据、进一步研究有毒中药的作用原理、毒理芯片技术的应用将促进中药毒理学的发展、发现有毒中药增效解毒的应用规律等,同时也对以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建议。

    作者:曹明成;黄泰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为30℃。结果红景天苷进样量在0.26692~6.67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3%,RSD为1.19%( 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有效,可用于红景天胶囊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苏小军;杨怀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秋水仙碱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规律、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秋水仙碱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文献中共报道秋水仙碱致不良反应病例14例,男、女患者分别占71.43%和28.57%;主要以骨骼肌肉系统损害(18.18%)、消化系统损害(18.18%)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67%)为主,未见报道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重视秋水仙碱致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严格用药指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陶晓璇;李刚;张增珠;王丹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有与私营医药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比较

    目的:分析医药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促进医药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方法采用SPSS因子分析法比较93家国有和33家私营医药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结果与结论私营医药上市公司这4个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分相对高于国有医药上市公司,导致私营医药上市公司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也高于国有医药上市公司,表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这4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马倩倩;陈玉文;张天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10例

    目的:探讨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第1周口服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兰索拉唑片。观察组患者第1周口服大蒜素胶囊+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片,第2~4周口服大蒜素胶囊+艾普拉唑肠溶片。停药后复查内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观察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 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 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为(1.52±0.5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0±1.20)d( P<0.05);两组的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艾普拉唑的五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有较高的根除率,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较高,用药后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较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渭;赵善池;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安全管理对策用于预防临床给药错误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对策预防临床给药错误的效果。方法比较医院2013年(实施安全管理前)及2014年(实施安全管理后)患者出现用药错误的比率。结果2014年119429人次患者中发生用药错误489人次(0.41%),显著低于2013年的95198人次中发生用药错误599人次(0.63%),P<0.05。结论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提高用药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付廷雄;邓艾平;李春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清肠合剂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胃肠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肠合剂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胃肠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感染,并配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术后6h予中药清肠合剂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 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上皆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0%( P<0.05);治疗组术后无肠梗阻发生,对照组的发生率为5.00%( P<0.05);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 P<0.05);治疗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并未出现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采用清肠合剂灌肠,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早期切口感染、腹胀及感染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减轻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世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下基层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总结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经验,为基层医院改变传统的药品库房管理模式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医院药库零库存实施情况,探讨现阶段基层医院推行药品零库存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所有基层医院实现药品零库存有一定难度,既需医院内部药品管理和控制机制的改革,还需医院外部药品配送机制加以配套,但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SP )供应链的日趋成熟,药品零库存管理是基层医院药库管理的发展趋势。结论基层医院实施零库存管理可行且有益。

    作者:吕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4+2”排班模式的实施与改进

    目的:促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持续性发展。方法根据医院PIVAS“4+2”排班模式及管理措施的施行与改进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结果“4+2”排班模式及管理措施的改进与完善,合理地整合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PIVAS工作的正常运行与良性发展。结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及措施是保障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嘉玲;李嘉茵;郭树科;王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治疗小儿遗尿48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将96例遗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小儿遗尿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01),且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 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血浆渗透压、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0.01),且较对照组增高幅度更大( 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腹肌锻炼能有效改善遗尿患儿遗尿次数,减少遗尿量,改善睡眠深浅程度,并提高患儿血浆渗透压和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易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迪联合吉西他滨或多西他赛对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后2种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在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5例,随机分为GP联合组182例与TP联合组183例。GP联合组采用艾迪+顺铂+吉西他滨,TP联合组采用艾迪+顺铂+多西他赛。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不良反应,随访2年间的生存率、复发及转移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GP联合组血小板减少率和脱发率显著高于TP联合组( P<0.05),TP联合组的周围神经炎率显著高于GP组( 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等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高分出现在化疗后半年,然后逐渐降低,直至1.5年时仍显著高于化疗前( P<0.05),在2年时接近化疗前的水平( P>0.05),整个过程中同时段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的生存率与死亡率在同时段无显著性差异( P>0.05),0.5年生存率两组均为100.00%,2年生存率均在70.00%左右。结论两组联合方式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不同,具体应用中可根据个体差异选择。

    作者:杨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罗汉果中多糖含量

    目的:为寻找新的罗汉果培育地提供参考。方法以 D-无水葡萄糖作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480 nm波长处对10批罗汉果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产地罗汉果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罗汉果多糖的含量差异较大,广西三江县的罗汉果多糖含量为福建上杭县的2倍。结论多糖含量的分析结果验证了广西北部地区为罗汉果的道地产地。栽培于江西南部南康市的罗汉果多糖含量也较高,该地区也可初步作为罗汉果栽培的重点地区进行深入考察验证。

    作者:彭瑾;张蓉;彭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混悬滴眼液中苯扎氯铵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氯替泼诺妥布霉素复方混悬滴眼液中防腐剂苯扎氯铵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pherisorb S5 CN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四氢呋喃(52:39:15),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16 nm,柱温为30℃。结果苯扎氯铵质量浓度在0.04~0.20 g/L( r=0.9999,n=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0.59%( n=9)。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混悬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龙华;宿洁;陈涛;卢京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中应用的专利信息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在中国申请的三氧化二砷应用于医药领域的专利信息。方法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和Soopat专利搜索引擎,检索在我国申请并公开的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中应用的发明专利,并从其专利申请数量、区域分布数量、主要申请人、法律状态、技术动向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01年后增长趋势显著;国内专利申请人所在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及浙江沿海一带;国内申请量远高于国外在中国的申请量,国外申请量仅为4.44%,但国内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药和药物制剂,国外则均为化合物;职务专利占申请总量的43.70%,申请人主要为大学(研究所)、公司、医院。结论我国在三氧化二砷的医药应用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专利的维护和成果转化率不高;三氧化二砷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应用价值,尤其具有广泛的抗瘤谱,故三氧化二砷在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仍具有较大上升空间。

    作者:邢爽;刘兰茹;岳鹏;刘培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乐胶囊中硫酸阿托品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胃乐胶囊中硫酸阿托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8)-乙腈(90:10),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硫酸阿托品质量浓度在10.0~1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0.50%( n=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胃乐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德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凌霄花化学成分及与其伪品鉴别的研究进展

    凌霄花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化学成分为脂肪醇、脂肪酮、脂肪酸、酚酸、cyclohexylethanoids、五环三萜、黄酮及花色素、环烯醚萜及其苷、苯丙素苷、挥发油等,常见伪品主要有泡桐花、洋金花、闹羊花、木槿花等。该文综述了凌霄花化学成分及与其伪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研究进展,为中药凌霄花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来李娟;杨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