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白艳红

关键词: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肺结核, 肝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B组予口服拉米夫定0.1 g,均每日1次。治疗后第1,3,6个月检测肝功能与HBV-DNA。若治疗期间,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0 U/L,总胆红素( TBIL )>44μmol/L时,予中止抗结核化疗。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退出试验病例。治疗后第1,3,6个月,A组的ALT, AST,TBIL值较B组明显降低;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HBV- DNA水平较B组有明显下降( 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肝功能保护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78例

    目的:比较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5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为大剂量奥美拉唑组,先给予奥美拉唑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注射,5~10 min推完,然后再将奥美拉唑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50 mL加入微量泵,以8 mg/h的速率泵入,持续72 h;对照组为常规剂量奥美拉唑组,予奥美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以12 h 1次频率静脉滴注,用药72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再出血情况、输红细胞悬液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72 h再出血率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6.41%( P<0.05)。治疗组平均每例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为(2.0 ± 1.0 ) 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 ± 1.1) U( 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患者住院费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永久性房颤104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永久性房颤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近年来在该医院治疗的104例应用华法林治疗的永久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面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结果经卫生宣教、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医源性出血的预防、出血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的平均华法林用量为(3.5±0.3)mg/d,INR值平均为(2.8±1.4),其中9例(8.65%)轻微出血。除1例需调整华法林服用量外,经对症处理后其他患者出血均得到控制。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及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对于保证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永久性房颤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ICS+LABA )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18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吸入ICS+LABA治疗前行哮喘控制测试、肺功能检查、诱导痰检查,经痰诱导检查炎症细胞分类的不同将其分为4组,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os)组(48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eu)组(36例)、混合粒细胞性哮喘(Mix)组(32例)以及少粒细胞性哮喘(Pau)组(2例),研究不同气道炎症表型与病情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Eos组和Mix组在吸入ICS+LABA治疗前痰液细胞学构成比、诱导痰上清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在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测值、大呼气流速(PEF)预测值以及小气道阻塞(%)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经吸入ICS+LABA治疗4周后,Eos组和Mix组的基础肺功能指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小气道通气功能相比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 P<0.05)。结论哮喘患者存在不同的细胞炎症表型,且不同炎症表型与病情相关;吸入ICS+LABA对诱导痰高EOS的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在哮喘治疗前检测诱导痰EOS对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翠仪;程远雄;陈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苏为坦和贝他根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9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苏为坦组和贝他根组,各46例,分别使用苏为坦滴眼液和贝他根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眼压变化。结果用药4,12周后,7:30时眼压值苏为坦组为(15.60±1.35)mmHg和(16.00±1.78)mmHg,贝他根组为(15.40±0.78)mmHg和(15.46±0.89)mmHg,差异无显著性( P>0.05)。23:30时苏为坦组眼压下降值明显大于贝他根组( F=4.5,P=0.04<0.05)。结论苏为坦滴眼液的疗效、稳定性及对夜间眼压的控制均优于贝他根滴眼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杏红;李荣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44例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为93.18%;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4.87±1.11)d,喘憋消失时间为(3.77±0.89)d,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5.41±1.19)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03±0.45)d,住院时间为(9.11±2.65)d,上述指标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容积( VC )为(2.34±0.89)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97±0.99)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 )为(96.09±5.82)%,对照组治疗后VC为(1.95±0.51)L,FEV1为(1.63±0.54)L,FEV1/FVC为(87.62±4.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疑似口服奥氮平致血小板增多1例

    患者,男,47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3+月,再发5天”于2014年5月9日入住我院呼吸内科。急诊(5月7日)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 g/L,白细胞计数8.05×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85.1%;血生化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5 U/L,白蛋白26.2 g/L;凝血常规示凝血酶原时间14.4 s;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真菌1,3-B-D 葡聚糖70.11 pg/mL;C-反应蛋白62.50 mg/L,降钙素原0.90 ng/mL;胸部CT示“慢支炎,肺气肿征。双肺散在结节、实变、斑片及条索影,多系感染性病变”。入院后先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抗感染、氟康唑抗真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5月24日晨,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叫无反应,即转入我院RICU继续治疗,转科诊断为重症肺炎;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双向情感障碍;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甲减;梅毒;肝功能异常。转入后予持续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同时予以盐酸氨溴索祛痰、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治疗。5月26日,患者呈阵发性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医嘱予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140313)5 mg、每晚1次口服控制精神症状。5月29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4 g/L,白细胞计数5.93×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89.0 %,血小板计数202×109/L;降钙素原0.16 ng/mL。6月5日,复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2.42×1012/L,血红蛋白82 g/L,血小板计数607×109/L,白细胞计数7.49×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88.4%。6月10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8 g/L,血小板计数505×109/L,白细胞计数11.46×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百分率90.4%。医嘱于6月11日停用奥氮平,并于当日转出RICU、转入呼吸内科。6月16日血小板计数162×109/L,6月19日134×109/L。

    作者:郑冬妮;吴逢波;徐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川芎嗪制剂研究综述

    从剂型角度,介绍临床常用药物盐酸川芎嗪各种制剂的研究近况,目前已上市的制剂有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等。研究显示,其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艳华;王兴刚;李冰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广藿香中二氧化硫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广藿香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离子色谱法。方法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加磷酸蒸馏提取二氧化硫,以氢氧化钾溶液(25 mmol/L)-四氢硼钠溶液(10 mmol/L)(9:1)混合溶液为吸收液。色谱柱为IonPac AS11-HC柱(250 mm ×4 mm );柱温28℃;淋洗液A为氢氧化钾溶液(15 mmoL/L),淋洗液B为氢氧化钾溶液(40 mmoL/L ),梯度洗脱;淋洗液流速1.00 mL/min;电导检测法(电导池温度28℃)。结果亚硫酸根进样量在0.02026~0.8106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8%( RSD=0.81%),低定量限以被测定溶液质量浓度计算为0.029μg/mL。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广藿香中二氧化硫的定量检测。

    作者:刘兆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乳膏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含0.1%庚烷磺酸钠的0.05 mol/L )-甲醇(50:5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盐酸普萘洛尔质量浓度在97.08~485.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2.30%( n=9)。结论该方法测定盐酸普萘洛尔乳膏的含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谢新民;刘志刚;黄雪峰;袁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糖尿病足25例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4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爱康肤银外敷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流变学指标、踝动脉与肱动脉血压比值(ABI)、足趾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足趾皮肤温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爱康肤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靓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督导方法治疗哮喘28例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督导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间医院就诊的轻中度持续发作、未曾使用过干粉吸入剂哮喘患者6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督导方法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1吸/次、2次/日)与对照组35例(非督导方法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1吸/次、2次/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声音嘶哑、骨骼肌震颤、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规律吸入药物、规律吸入后漱口的比例。结果第1个月复诊时,试验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规律吸入药物及规律吸入后漱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0.05);第2,3个月复诊时两组间ACT问卷评分、规律吸入药物及规律吸入后漱口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P>0.05);第1,2,3个月复诊时声音嘶哑、骨骼肌震颤、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干粉吸入督导治疗有助于哮喘患者在短期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规范患者应用吸入药物的方法,减少潜在的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君;纪英;张莉;邢琳琳;宋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93例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采用单盲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强心剂、利尿剂及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8周后,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血清钾浓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 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V,LVEF等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 P<0.01);两组患者的血清钾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可改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53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抗菌药物不同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 n=130例,仅在术后采用2.0 g头孢唑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日,连续用药3 d)和观察组( n=123例,在术前预防性使用1.0 g头孢唑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术后予以同等剂量静脉滴注,间隔8 h,共3次),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热病率及经济学差异。结果两组白细胞总数( WBC )、中性粒细胞比例( NEUT )、伤口感染、高及平均体温、热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和用药费用、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有效预防感染,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作者:张志伟;叶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84例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BNP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脑尿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血肌酐(SCr)分别为(557±70)mg/L,(342±28)mg/L,(442±128)μmmol/L;观察组分别为(379±51)mg/L,(217±26)mg/L,(142±10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6%( P<0.05)。结论采用rh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各项检测指标,从而有效增强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军峰;孟淑萍;柳君;李国君;马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27℃),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薄层色谱法得到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当腺苷进样量在0~0.8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n=6),加样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98.91%,RSD=0.61%( 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

    作者:戴耀清;薛非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90例

    目的:观察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爱可欣)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爱可欣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暴露治疗。观察治疗后1,2,3周,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好转率以及创面炎症反应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2,3周,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9.0±12.8)%、(61.3±18.6)%和(96.2±6.9)%,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9.8 ± 12.0)%、(41.1±17.4)%和(71.5±22.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研究组创面好转率分别为(30.2±13.9)%、(61.4 ± 18.4)%和(91.1±25.5)%,对照组创面好转率分别为(16.7±11.4)%、(21.0±15.1)%和(71.9 ± 21.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研究组炎症评分分别为(1.51±0.33)分、(1.23±0.29)分和(0.98±0.28)分,对照组炎症评分分别为(1.85±0.47)分、(1.81±0.44)分、(1.59±0.3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联合臭氧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能有效杀灭创面细菌,缓解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拟扶正消瘤方辅助治疗进展期乳腺癌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消瘤方联合CEF方案术前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 )、癌相关糖蛋白抗原( CA15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5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均给予3周期新辅助化疗,采用环磷酰胺( CTX )+表柔吡星( EPI )+5-氟尿嘧啶(5-FU )方案。观察组加服医院自拟扶正消瘤方汤剂益气养血、祛瘀消积,每日1剂,疗程同化疗周期,对比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生活质量、近期疗效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化疗后Karnofsky (KPS)评分为(85.2±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5.7)分( t=2.182,P=0.032)。观察组化疗总有效率为65.91%,临床获益率为93.18%,均稍高于对照组的46.34%和8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3.306,P=0.069;fisher,P=0.303)。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损害、肾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CEA和CA-15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30,P<0.01;t=4.905,P<0.01)。结论中药扶正消瘤方联合CEF方案术前治疗进展期乳腺癌,较常规新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毒增效。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常用抗菌药物配伍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出现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报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有些抗菌药物配伍,会出现药液变色、浑浊、沉淀、不溶性微粒增加、pH改变、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现象,配伍不当还会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宜盲目与抗菌药物配伍使用。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8例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P<0.05),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较治疗前升高( 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制备的研究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能在分子水平给出被测物质的结构信息。随着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运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已受到广泛关注,制备可重复、均一、增强活性极佳的活性基底是实现痕量、定量检测的关键。该文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活性基底的制备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贞;徐维平;吴亚东;徐婷娟;金勤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