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27℃),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薄层色谱法得到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当腺苷进样量在0~0.8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n=6),加样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98.91%,RSD=0.61%( 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
作者:戴耀清;薛非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B组予口服拉米夫定0.1 g,均每日1次。治疗后第1,3,6个月检测肝功能与HBV-DNA。若治疗期间,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20 U/L,总胆红素( TBIL )>44μmol/L时,予中止抗结核化疗。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退出试验病例。治疗后第1,3,6个月,A组的ALT, AST,TBIL值较B组明显降低;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HBV- DNA水平较B组有明显下降( 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肝功能保护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作者:白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组和联合用药组,各70例。ACEI组单独使用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组在使用贝那普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R)、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SCr)。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大于0.5 g/24 h, UAER下降大于38.77μg/min,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ACEI组( 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疗效更好,且胰激肽原酶片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魏京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56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为大剂量奥美拉唑组,先给予奥美拉唑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注射,5~10 min推完,然后再将奥美拉唑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50 mL加入微量泵,以8 mg/h的速率泵入,持续72 h;对照组为常规剂量奥美拉唑组,予奥美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以12 h 1次频率静脉滴注,用药72 h。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再出血情况、输红细胞悬液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显效54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显效44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72 h再出血率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6.41%( P<0.05)。治疗组平均每例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为(2.0 ± 1.0 ) 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 ± 1.1) U( 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患者住院费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为93.18%;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4.87±1.11)d,喘憋消失时间为(3.77±0.89)d,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5.41±1.19)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03±0.45)d,住院时间为(9.11±2.65)d,上述指标均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容积( VC )为(2.34±0.89)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97±0.99)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 )为(96.09±5.82)%,对照组治疗后VC为(1.95±0.51)L,FEV1为(1.63±0.54)L,FEV1/FVC为(87.62±4.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采用单盲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强心剂、利尿剂及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8周后,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血清钾浓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9%( 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V,LVEF等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 P<0.01);两组患者的血清钾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可改善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提高药物咨询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用药咨询内容,按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药物咨询类别方面,心血管系统药物咨询占20.76%、抗感染药物占19.83%、消化系统药物占15.29%;在药物咨询内容方面,用法用量占24.28%,药物基本信息占19.01%,退药占10.12%,药物的成分、作用、用途占9.30%。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必要措施。
作者:檀岭改;王佳坤;黄美蓉;吴雪英;庞素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阴道置入地诺前列酮栓。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引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阴道分娩率(76.79%)、羊水清(85.7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9.47±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可促进宫颈成熟,有利于阴道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刘彤杉;王慧敏;岳立军;杨锦芝;王瑗;王春芳;葛艳云;欧阳林;马静泽;董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P<0.05),均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较治疗前升高( 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疗效显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广藿香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离子色谱法。方法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加磷酸蒸馏提取二氧化硫,以氢氧化钾溶液(25 mmol/L)-四氢硼钠溶液(10 mmol/L)(9:1)混合溶液为吸收液。色谱柱为IonPac AS11-HC柱(250 mm ×4 mm );柱温28℃;淋洗液A为氢氧化钾溶液(15 mmoL/L),淋洗液B为氢氧化钾溶液(40 mmoL/L ),梯度洗脱;淋洗液流速1.00 mL/min;电导检测法(电导池温度28℃)。结果亚硫酸根进样量在0.02026~0.8106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8%( RSD=0.81%),低定量限以被测定溶液质量浓度计算为0.029μg/mL。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广藿香中二氧化硫的定量检测。
作者:刘兆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推动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模式发展。方法走访国内数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药房和自动化药房系统生产厂家,并参阅相关文献,分析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结果与结论先进的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模式是集实时发药、智能预配发药、自助发药多种模式于一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可提高配方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体现了我国现代化药房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作者:梁茂本;王国如;吕新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2010年至2012年免疫增强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至2012年免疫增强药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免疫增强药的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免疫增强药物的年销售总金额呈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的销售总金额为2236.69万元,2011年较2010年增长1.83%,2012年较2010年增长2.07%,这3年销售金额列前2位的均为胸腺五肽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DDDs同步性较好,2010年免疫增强药物的总DDDs为36.47×104,2011年较2010年增长7.79%,2012年增长14.34%,3年DDDs始终列第1位的是胸腺五肽,其次是胸腺肽肠溶胶囊。结论医院免疫增强药物应用合理、管理完善,疗效确定、价格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降糖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76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38只眼)和观察组22例(38只眼)。对照组采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疗程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同时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疾病进展率和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值等指标显著好转( P<0.05),治疗后组间未见显著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及TNF-α等炎症指标差异不明显( 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1.58%,高于对照组的7.89%(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降糖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较传统方案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作者:高文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苏为坦和贝他根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9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苏为坦组和贝他根组,各46例,分别使用苏为坦滴眼液和贝他根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眼压变化。结果用药4,12周后,7:30时眼压值苏为坦组为(15.60±1.35)mmHg和(16.00±1.78)mmHg,贝他根组为(15.40±0.78)mmHg和(15.46±0.89)mmHg,差异无显著性( P>0.05)。23:30时苏为坦组眼压下降值明显大于贝他根组( F=4.5,P=0.04<0.05)。结论苏为坦滴眼液的疗效、稳定性及对夜间眼压的控制均优于贝他根滴眼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杏红;李荣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50 mg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结果治疗5 d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较前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前减小,治疗组疗效更明显,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平;李永强;袁百祥;刘宏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抗菌药物配伍出现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报告病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有些抗菌药物配伍,会出现药液变色、浑浊、沉淀、不溶性微粒增加、pH改变、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现象,配伍不当还会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不宜盲目与抗菌药物配伍使用。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1d后免疫学指标改善情况、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7d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1d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患儿热退时间、氧合指数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而观察组咳嗽完全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儿未观察到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缩短热退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平均分成3组,雾化组、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比较分析3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雾化组、口服组和静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46/50)、88.00%(44/50)和90.00%(45/50)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雾化组显效率(36.00%,18/50)高于口服组(12.00%,6/50)和静脉组(16.00%,8/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雾化组在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上较口服组和静脉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周紫微;何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制备左羟丙哌嗪(LP)泡腾滴丸,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 PEG6000)和聚乙二醇4000( PEG4000)为主要基质,以碳酸氢钠及酒石酸(3:2)为泡腾剂制备LP泡腾滴丸,并以滴丸中合格品的比例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以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含量及稳定性等为考察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研究。结果佳处方显显PEG6000:PEG4000(2.5:1)为混合滴丸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4,药液温度为95℃;LP泡腾滴丸的性状、丸重差异、含量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溶散时限与LP滴丸相比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LP泡腾滴丸处方及工艺简单,质量理想,可使溶散更加迅速,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能在分子水平给出被测物质的结构信息。随着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运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已受到广泛关注,制备可重复、均一、增强活性极佳的活性基底是实现痕量、定量检测的关键。该文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以及活性基底的制备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贞;徐维平;吴亚东;徐婷娟;金勤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