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英;李晖;王晓洁;商凤云;徐静;王秀艳;孙川;刘叶
目的:制备以尿素和盐酸赛庚啶为主药的面部用赛庚啶尿素乳膏。方法以平平加O为乳化剂制备乳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乳膏中尿素的含量。结果所制乳膏剂质地均匀、细腻、黏稠度适中。其尿素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0~100.0 μg/mL, r=0.9999( n=5),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1.23%(n=9)。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性质稳定,无刺激性,是理想的医院制剂。
作者:龙凤;彭贤东;唐志立;汤建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利福昔明片自研制剂与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以国外上市的利福昔明片作为参比制剂,采用桨法进行溶出试验。溶出介质分别为pH=1.2盐酸溶液[含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SDS)]、pH=4.5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含1.0% SDS)、pH=6.8磷酸盐缓冲液(含1.0% SDS)和水(含1.0% SDS),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含量,以相似因子( f2)法对溶出曲线的相似性进行评价。结果在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f2均大于50。结论自研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相似。
作者:陶伟博;冷柏榕;严相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联合人工周期激素疗法治疗卵巢早衰(PO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105例PO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予乙烯雌酚+安宫黄体酮片人工周期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坤泰胶囊,30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6个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孕激素与促性腺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下降,雌二醇(E2)水平显著升高( P<0.05);观察组治疗后E2水平为(90.2±19.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17.7)pmol/L( u=2.642,P=0.010),FSH和LH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巢体积为(3.16±0.67)cm3,略大于对照组的(3.00±0.63)cm3( u=1.261,P=0.21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8.85%(χ2=1.870,P=0.17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98%和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P=0.765)。结论在对POF患者实施人工激素周期疗法基础上联合服用坤泰胶囊,能进一步改善雌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潘素荣;王孝良;吕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佐治气虚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的优势。方法将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8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益气活血利水方剂,随证加减。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 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观察组为(15.6±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4)分( t=4.328,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83.72%,治疗期间分别死亡1例和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61,P=0.354;fisher,P=1.000)。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佐治气虚血瘀型CHF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射血水平与血流动力学,联合西药能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中丙酮和乙醇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HP-FFA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 ×0.320 m,0.25μm),柱温为40℃,进样口温度为180℃,FID检测器温度为24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平衡时间为30 min,进样量为1 mL,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 mL/min。结果丙酮、乙醇质量浓度分别在0.10210~2.04200 g/L( r=0.9999)和0.10251~2.05020 g/L( r=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0%( RSD=0.98%,n=6)和101.54%( RSD=0.48%,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中丙酮、乙醇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超众;王萌萌;姜佳;杨敏;任曼妮;代昕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种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头孢曲松、替硝唑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操作,研究组将灌肠液分2次间隔5 min灌入,同时全过程给予情志护理干预。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95%( P<0.05),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分次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情志干预可延长灌肠液的肠道停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树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将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降温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 P<0.05);观察组主要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会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红参甘草汤治疗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透析前1 h给予红参甘草汤100 mL口服,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的疗效及血压、心率、超滤量变化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治疗后,透析中低血压、透析后血压及超滤量均显著增加( P<0.01), CRP明显降低( P<0.01)。结论红参甘草汤能有效治疗血液透析低血压,值得推广。
作者:梁颖兰;胡琼丹;胡柯琴;丁晓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1年11月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271例,并分析其关联性和临床表现。结果中成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发热、寒战等为主;其中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是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主要以老年人居多。结论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应谨慎使用,以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杨君燕;季丽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测定呋喃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进行比较。方法 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25%三乙胺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UV法检测波长为375 nm。结果 HPLC法测得3份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含量的90.21%,90.73%,89.75%;UV法测得3份样品含量分别为标示含量的95.72%,94.09%,94.73%。结论 UV法比HPLC法测定样品的含量稍高,但HPLC法更适合作为呋喃西林溶液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吴诚;曹淼;张丽平;马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以重庆市的食品检验职能划转为例,分析在食品检验职能整合后实验室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机遇有检验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检验队伍和仪器设备大幅增加、食品检验业务量大幅攀升和管理体系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主要挑战有辅助人员安置、检测场地制约、检验文化差异和绩效待遇差距等。
作者:任学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门急诊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情况,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PASS 2.0处方点评系统调出2014年第1季度含中成药的全部处方,通过程序预判,先筛查出不合理处方,再对这些处方逐条进行人工核对。结果含有中成药的处方共128322张,其中不合格处方1277张,存在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结论医疗工作者应加强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边原;李晋奇;杨勇;李刚;龙恩武;肖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栓塞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32例加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纤维蛋白原( Fg )均增加,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肺栓塞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总结近10年来淫羊藿药材质量研究的现状,从产地、采收季节、药用部位、品种4个方面对淫羊藿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左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门诊药师为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开展药师参与临床的服务活动。结果提高了药师的地位及综合素质。结论提高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是现在和将来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作者:欧茜;陈新;汤异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创面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清创、取出内固定、重建骨稳定性、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服医院自拟补肾益气活血方,每日1剂,连服8周,并给予中药洗剂清洗创面和创面湿敷,每日1次,连续12周,12周后对比两组创面感染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981,P=0.048),观察组愈合率为21.88%,总有效率为8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9.09%和81.8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0~16个月,均未出现二次感染,观察组和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2±2.4)个月和(7.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3±2.9)个月和(10.6±3.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933,P=0.005;t=2.88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补肾益气活血汤剂并中药洗剂湿敷能改善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创面感染疗效,显著缩短创面与骨愈合时间。
作者:陆继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片、维生素E胶囊联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医院妇科门诊201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00例乳腺增生患者按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乳癖散结胶囊、三苯氧胺片和维生素 E 胶囊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片和维生素 E 胶囊方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2%,高于对照组的90.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29,P=0.053);观察组月经紊乱、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8,P=0.039);随访期间,观察组乳腺增生复发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7.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0.157)。结论乳癖散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片、维生素E胶囊治疗乳腺增生较单纯内分泌调节疗法,能明显降低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满元;张青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黄清淋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黄清淋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 NIH-CPSI )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 WBC )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 P<0.05)。结论三黄清淋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锋;沈洋;张晓兰;张博;周雷贵;王桂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促进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检索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禁忌证与注意事项,总结合理用药的经验与教训。结果与结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个体化选用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CCB)等,单用或联用如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胰岛素制剂等加控制血糖水平药物,药物品种总数应控制在5种以内,同时应坚持均衡营养、生活方式干预和适度运动。这样既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又可使血压和血糖达标。
作者:朱艳;刘亚红;仇晓峰;冷晓丽;何思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患者,女,25岁,因“外伤致右足疼痛2天”来我院急诊,给予口服恒古骨伤愈合剂(云南克雷斯天然药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31114,国药准字Z20025103,规格为每瓶25 mL)25 mL。服药3h后出现腹痛,继而腹泻,遂再次就诊我院,急诊拟诊“右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收入院。体格检查示腹部平,腹壁静脉不明显,未见肠形及蠕动波,无疤痕,全腹未触及包块,未见异常搏动;腹部无肌卫,无压痛、反跳痛,无液波震颤,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膀胱不胀,双肾未扪及;腹部叩诊呈浊音,移动性浊音、肝区叩击痛、双侧肾区叩击痛均阴性,肠鸣音正常,5次/分,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肛门与直肠及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棘突无叩击痛,活动自如;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阴性;右小腿石膏托固定稳定在位,右足趾各趾活动可,末梢血运及皮肤感觉正常;躯体运动、感觉良好,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跟腱等腱反射均存在,腹壁反射存在,双侧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等病理征未引出;颈软,克尼格氏征、布鲁金斯基征未引出。诊断为为急性胃肠炎。停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并予调整肠道菌群、止泻等治疗,症状缓解。
作者:洪亮亮;黄清秀;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