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吗啡缓释片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王慧;邱洪;林芳;宋玉红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81岁,以结肠癌术后6年、左侧胸部疼痛3月、加重1周于2013年6月30日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5℃,脉搏7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 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恶病质,体形消瘦,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皮下脂肪菲薄,体表骨性标志明显,全身肌肉萎缩(以肋间肌、大小鱼际肌、腓肠肌为甚)。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未闻及杂音。左侧锁骨上窝内侧可扪及一0.7cm×0.5cm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尚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肺气肿征,左胸、背部皮肤未见皮疹,左侧胸廓及各肋骨均有压痛,肩胛区靠胸椎处明显压痛(5~6椎体左侧椎旁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未闻及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右中上腹可见长约8 cm陈旧性竖形手术疤痕,右下腹可见长约3 cm陈旧性斜形手术疤痕,左腹可见一长约15 cm陈旧性竖形手术疤痕,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肠鸣音3~4次/分。双下肢不肿,双侧足背动脉减弱。胸部CT提示左侧第6后肋不连续,上肺背段可见一渗出性病灶。初步诊断为骨、肺等多处转移病灶可能。7月2日,给予抗感染、中药抗肿瘤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因背部疼痛难忍,14:50予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108261,国药准字H10980263,规格为每片10 mg)30 mg每日1次镇痛。次日11:30查看患者全天呈嗜睡状,呼之可应,问答不语,但很快再次进入睡眠状态,无胡言乱语、烦躁不安等。8h内基本未解小便,大便未解。体格检查示心、肺同前,无特殊;腹平软,膀胱叩诊不充盈,位于耻骨联合下2横指,压之无尿意,神经系统检查示神志欠清,头颅未见畸形,颈软,无抵抗,转颈试验阴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c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无舌颤,咽反射正常,无吞咽困难;肢端感觉存在,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当日20:10观察患者神志仍未转清,并出现胡言乱语、表情欣快,立即予乙酰谷酰胺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醒脑,每日2次,并留置导尿。7月6日18:00患者神志逐渐转清,未再出现胡言乱语,问答基本切题,拔出导尿管可自行排尿。抗感染、中药抗肿瘤及对症支持治疗药物坚持用药,未改换药物,7月3日停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后期治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故考虑为硫酸吗啡缓释片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 MMF )与环磷酰胺( CTX )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7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CTX组38例采用CTX联合激素治疗,MMF组37例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缓解率,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补体C3水平及血清抗核抗体( ANA )阳性率变化,观察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MMF组治疗总缓解率为86.49%,明显高于CTX组的68.4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及血清抗核抗体( ANA )阳性率明显降低( P<0.05),且MMF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明显升高( P<0.05),且MMF组升高更显著( P<0.05);MMF组各系统感染、胃肠道症状及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TX组( 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补体C3及血清ANA阳性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袁子馨;包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持续心理护理配合索利那新与雌三醇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妇女50例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在索利那新与雌三醇软膏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科、泌尿科接受治疗、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进行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量表评分(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干预后的抑郁症状评分、治疗依从性和WHO-10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排尿症状有显著好转,OABSS以及QOL评分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伴有一定的抑郁情绪,观察组经过持续心理护理延伸服务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 P<0.05);WHO-100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心理、独立性、社会领域和环境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膀胱过度活动症并配合以持续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黏膜保护功能与胃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曲肽用于急性胰腺炎对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100μg奥曲肽注射液,后用微泵以25μg/h的速率匀速维持,连续使用6~7 d。对两组患者的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变化进行观察比较,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降钙素原、D-乳酸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肠胃减压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观察组的腹围减少量为(43±1.04)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8±1.15)cm,并且排气、腹胀消失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u=2.2838,P=0.0224)。结论奥曲肽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冰;许国梁;张焰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多西他赛与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及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多西他赛与顺铂同步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顺铂组(30例)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多西他赛组(32例)采用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多西他赛组临床有效率(71.88%)及临床受益率(96.88%)均明显高于顺铂组(56.67%和83.33%,P<0.05);多西他赛组生活质量好转率为62.50%,明显高于顺铂组的43.33%( P<0.05),恶化率为12.50%明显低于顺铂组的26.67%( P<0.05);多西他赛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顺铂组( 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现象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顺铂,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耀鸿;陈冰;蔡奕;陈敬彬;陈家栋;刘万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的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以氢化可的松为内标物,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溶液(54:46),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多索茶碱、甲泼尼龙及血清内源性物质分离良好,多索茶碱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40μg/mL ( r=0.9995),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3~24μg/mL( r=0.9996),两者日内和日间 RSD均小于10%( 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 RSD=2.88%)和91.10%( RSD=2.5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陈菲;王建美;盛柳青;裘颖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用于胃肠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对胃肠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行低氮低热卡的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45例)行低氮低热卡的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物质代谢指标、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而血糖水平改善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体重下降的比例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型并发症和非感染型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能改善患者的能量代谢,加速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是快捷、有效、安全的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治疗方法。

    作者:刘鑫;赵任;项明;赵良超;陆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80例及智力分析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并对患儿智力水平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儿80例。测定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认知功能,测定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脑电图痫样放电情况,对比患儿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免疫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儿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智商(IQ)、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和短时视觉记忆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6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 P<0.05);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缓解率为81.25%,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的46.25%( P<0.01);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CD3+,CD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CD8+,IgG,IgA,IgM和ICAM-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经适当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各种发作类型的癫痫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脑电图和患儿智力,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康复新液治疗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慢性糜烂性胃炎74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热休克蛋白(HSP)70 mRN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7.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2%(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嗳气和上腹痛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P70 mRN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诱导HSP70表达,优于单用康复新液治疗。

    作者:唐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PD组( n=66)和对照组( n=70)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 )、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对P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PD的病程、临床分型、临床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使用美多芭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P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 P<0.001);PD组血浆叶酸和Hcy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0.453,P<0.01);患者血浆Hcy水平轻、中、重度PD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与病程、临床分型以及是否应用美多芭治疗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P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与血浆叶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杨迎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氟西汀含量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浆中氟西汀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保护柱为Phenomenex C18柱(4.7 mm ×3.0 mm),分析柱为Allure C18柱(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 mmol/L醋酸氨+0.5%甲酸水溶液(70:30,V/ V),流速0.5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0℃;质谱条件,离子源为大气压化学电离(ESI)源,喷雾电压IS为4500 V,雾化温度为550℃,雾化气NEB(GAS 1)为40 L/min,帘气CUR 为20 L/min,碰撞气CAD为5 L/min,辅助气AUX(GAS 2)为40 L/min,检测方式为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 m/ z 310.3→m/ z 148.2(氟西汀),m/ z 316.1→m/ z 270.0(内标,氯硝西泮),碰撞诱导解离(CID)电压分别为13 V(氟西汀)和35 V(氯硝西泮)。结果血浆中氟西汀质量浓度在0.3~2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9994< r<0.9999),低定量质量浓度为0.3 ng/mL,相对回收率为96.7%~105.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 RSD小于10%。结论该方法专属、准确、灵敏度高,样品处理过程简便,适合人血浆中氟西汀含量测定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唐冰;韩敬;周娅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出现显著改善(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0.34%( P<0.05)。结论口服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口服给药方式的并发症更少。

    作者:周蔚;沈燕;周亚平;李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2例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SOM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136耳)SO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52例66耳)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 n=52例70耳)采用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导阈值大于25 dB的例数,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0%( P<0.05);两组治疗前导阈值大于25 dB的例数及平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导阈值大于25 dB的例数及平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仅出现短暂耳闷和耳胀等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SOM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俊宇;李泽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热毒宁雾化吸入对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的临床疗效和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研究1组(55例)、研究2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氧疗、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研究1组在上述基础上雾化吸入热毒宁注射液,每日2次;研究2组在研究1组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5 d后采血监测各组动脉血气指标及各种炎性介质水平,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 d后,研究组动脉氧分压( 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2组PaO2和PaCO2水平改善优于研究1组,两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2组、研究1组和对照组治愈率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9.22%,47.27%,57.41%与92.16%,94.55%,98.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IgE、嗜酸性粒细胞( EOS )、白三烯E4( LTE4),白细胞介素-4( IL-4)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2组均明显低于研究1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作用协同,可减轻炎性介质释放,改善换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申玉;李若飞;韩雄信;戎书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调控CDC25A表达与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3- gallate,EGCG )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和20例患者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细胞周期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不同质量浓度EGCG (0,100,200,300 mg/L )作用Ec9706细胞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增殖指数为(24.92±11.01)%,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的(14.49±3.83)%( P<0.05);食管癌细胞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P<0.05);不同质量浓度EGCG作用Ec9706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指数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结论 CDC25A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参与了食管癌组织高增殖状态的形成,EGCG可通过下调CDC25A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

    作者:张利宣;曲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联合心理干预用于老年晚期癌痛32例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 PCIA )用于老年晚期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老年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 PCIA,研究组增加心理干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增加老年晚期癌痛患者应用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PCIA的效果,减轻癌痛程度,减少PCIA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九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48例疗效及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48例晚期结直肠癌均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临床疗效、肿瘤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率为27.08%,疾病控制率为77.08%,肿瘤进展时间平均为(16.7±5.8)周,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9.17%,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66.67%)、过敏反应(37.50%)、胃肠道反应(64.58%)、白细胞减少(35.42%)、肝肾损伤(29.17%)及外周神经损伤(20.83%)。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较理想,但可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应熟练掌握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法,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望淑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子宫肌瘤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缩宫素0.12,0.24,0.36 U/min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前后周边动脉和内部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和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后周边动脉、内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ean)、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管径和血流量均显著下降,阻力指数(RI)显著上升( P<0.05),但组间内部动脉、周边动脉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静脉滴注前,而心率显著高于静脉滴注前( P<0.05),但组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随访3个月3组患者均未发生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在内的并发症。结论静脉滴注缩宫素可减少子宫肌瘤血供,改变超声下血流信号参数。

    作者:王丹;戚健;赵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异烟肼鞘内注射致一过性截瘫1例

    患者,男,31岁,因“头痛发热伴呕吐一周”入院。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HRZE强化抗结核方案,即异烟肼片600 mg顿服、每日1次,利福平片450 mg口服、每日1次,乙胺丁醇片750 mg口服、每日1次及吡嗪酰胺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同时给予布洛芬混悬剂及地塞米松注射液退热、抗炎治疗。治疗8d后,患者对抗结核方案耐受良好,病情有所好转。为巩固疗效,取腰3~4椎间隙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给予异烟肼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100 mg :2 mL,国药准字H12020970,批号为1405091)100 mg,为防止脑膜粘连,同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5 mg,国药准字 H12020515,批号为14014181311)5 mg。患者对首次鞘内给药耐受好,无任何特殊不适,故4d后进行第2次鞘内注射,进针位置及药品用法、用量、品规及批次均不变。在给药至12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痛觉明显减退。立即停止给药,予以维生素B60.1 g静脉滴注、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拮抗异烟肼毒性、营养神经。体格检查示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降低,双侧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患者基本呈截瘫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约25 min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开始恢复,可水平移动,约2级肌力,感觉障碍仍明显。1h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基本恢复,仍感双下肢麻木、痛觉减退。查见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较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腱反射对称。考虑为鞘内注射异烟肼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后未再鞘内注射药品。

    作者:李亚骞;官真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医院诊治的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3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周下降更明显( P<0.05),但组间治疗后同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IL-6、IL-8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且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周下降更明显(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靶向作用且安全性良好,能有效清除病理性B细胞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机体免疫性炎症的状态。对患者的精心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谭慧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筋骨草甾酮对大鼠血脂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筋骨草甾酮对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用模型大鼠与对照大鼠添加筋骨草甾酮做试验,分析筋骨草甾酮调血脂作用效果。结果试验雌雄大鼠的总胆固醇(TC)分别是1.70,1.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是0.68,0.4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是0.28,0.19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C)分别是0.69,0.45 mmol/L;雌雄个体间达显著差异以上水平。结论筋骨草甾酮可影响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唐洁;罗丽;李璇;罗丹亚;牛若溪;钟伟;蔡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