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
目的:探索冷链监控系统在医院药剂科冷藏药品管理过程中的新应用模式,以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引进冷链软件,对药库、药房的冷藏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在线监控,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科室的冷藏设备温度基本能确保正常,温度控制在2~10℃,能达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冷链管理的要求。但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部分时段冰箱开关频繁,会出现短时温度不能处于规定范围的现象。结论药品冷链监控系统应在药剂科大力推广,加大对药用冰箱设备的投入,并加强药学人员药品冷链监控管理培训,改善管理模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钱斌;吴晖;邓杨林;李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加用疏肝清甲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辨证火郁痰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医治疗,口服强的松,必要时加消炎痛或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清甲汤。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 P<0.05),且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加用疏肝清甲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脑出血(ICH)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强化降压治疗。采用头颅CT检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量、水肿量及血肿扩大例数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14 d后,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4 h,试验组血肿量为(11.98±6.80) mL、血肿扩大例数比例为6.9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5±7.74) mL和37.93%( 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mRS评分鉴定为中重度残疾的占2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62%( 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2%( P<0.05);试验组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试验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高血压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可显著减少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发生率,恢复和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联强;李颖;钟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丝瓜络碱溶性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溶液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丝瓜络碱溶性多糖提取的佳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结论该法提取速度快、效率高、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作者:周霜;刘道刚;朱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改革传统的《医药消费行为分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方法立足《医药消费行为分析》的学科特点,应用合作式学习理论,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结果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模块、自主学习模块、应用性学习模块和实践性学习模块,将学生分为合作小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结合专题演讲、讨论式合作学习、情景模拟法等方法进行合作式学习,建立合作式学习的考核机制,教师负责过程指导和评价。结论合作式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合作式学习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技能,终使学习效果得以提升,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11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联合新叩背法治疗。结果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的64.10%和66.67%( 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1组间未见显著差异;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在改善痰液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积分方面,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在痰液量、咳嗽症状缓解程度及肺部罗音改善程度上,仅观察2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 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能显著促进AECOPD患者排痰,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作者:甘春燕;田春华;李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考察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商品名新海能)与注射用氨曲南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测定配伍液在0~4 h的溶液微粒及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在不同环境中有关物质和氨曲南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0~4 h,微粒检测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pH较稳定;配伍液对热不稳定,有关物质明显增加,常温放置、光照条件及紫外线照射均对其有关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结论注射用氨曲南与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必须及时使用,不宜久放,应减少光照,避免高温,以免药效降低。
作者:付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人员发生配置间利器伤害事件的危害因素,提高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统计医院2010年至2013年发生的利器伤害事件,并重点分析2013年所有利器伤害事件发生的各个环节、受伤害人群及所受伤害的频次,并对比不同人群受伤害的频率,探讨防护措施。结果与结论随着配液量上升,利器伤害事件也日渐趋多,药士/师及实习生易遭受利器伤害,必须对药学人员进行操作再培训,并采取规范、严谨的带教模式,才能降低职业危险性、保障配置人员健康。
作者:陈德志;陈巧辉;王琦;杨舜娟;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测定参松养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PLC-ELSD)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 ×2.1 mm,1.7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5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ACQUITY ELSD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50℃,气体流量为30.0 psi。结果参松养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进样量分别在0.09108~1.1358μg和0.08306~1.038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1%和99.25%,RSD分别为0.50%和0.36%( n=6)。结论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相比,UPLC法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参松养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分离速度,同时减少了溶剂消耗。UPLC法可作为替代传统HPLC法的一种更方便、快捷、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小娟;李志红;刘静;刘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测定咳得宁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z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05830~0.3744 m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1.35%( n=9)。结论该法灵敏、准确、稳定、专属性强,适用于咳得宁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洁;曲素欣;隋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以给药种类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d )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后42 d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3.76±4.78)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总评分为(22.98±7.53)分,帕金森病39项问卷调查(PDQ-39)生活质量总分为(27.34±9.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9±5.83)分、(28.78±9.65)分及(33.89±11.26)分( 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抑郁和整体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喻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复方海龙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黄芪、赤芍、当归、川芎进行鉴别,并对该制剂作总固体限量研究。结果 TLC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规定总固体不得少于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控制复方海龙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张霄岳;梁宝军;李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科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丸12 g口服、每日3次,同时进行Kegel训练,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Kegel训练,疗程均为6周。检测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观察盆底肌力变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12周,盆底肌力评分和各项盆底肌力测量指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压力下尿失禁发生率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8%( 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1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能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TGF-β1及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肠道保护作用及炎性反应的调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合理饮食、液体疗法、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组患儿加用消旋卡多曲及甘草锌颗粒,疗程为7 d,出院后带甘草锌颗粒继续口服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 P<0.05);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止吐及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可靠,症状改善快,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8,IL-12水平,下调患儿血清hs-CRP含量,抑制炎性级联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薇;唐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系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择CAP患者1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40例。A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B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C组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D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B组总有效率为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C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D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 C/ E低,为4.68;C组ΔC/ΔE低,为10.75。A组 C// E低,为4.22;C组ΔC//ΔE低,为9.68。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的 C/ E低,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加替沙星ΔC/ΔE低,是佳的替代选择。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利奈唑胺0.6 g治疗的观察组( n=25)患者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00%和96.00%,均明显高于应用万古霉素1.0 g治疗的对照组( n=25)的16.00%和80.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 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
作者:周立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对东北三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评价其创新能力;从量化角度直观分析东北三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现状,以完善医药行业专利决策,提高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作者:刘培伟;隋娜娜;刘兰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片的产品质量。方法按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对11个厂家的239批样品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并评价多潘立酮片的质量现状。结果多潘立酮片检验合格率为100.00%;实时溶出曲线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存在明显差异,且各厂家产品的实时溶出度在批内、批与批之间的均匀度有差异;建立了用于快速鉴别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可用于“一厂一品一规一模”的快速鉴别。结论该品种现行标准基本可行,质量控制较好,但存在产品均一性问题。建议对多潘立酮片深入开展体外生物利用度再评价,制订更加严格的溶出度试验,以提高其生产工艺水平。
作者:伍小勇;康娟娟;张晓丹;金丽;卜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硫酸特布他林与硫酸沙丁胺醇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4例高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A组和B组分别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在雾化治疗30 min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8 h,B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与呼气峰流速( PEF )下降明显,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连续治疗7 d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与B组的96.1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B组的7.69%( 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与硫酸沙丁胺醇治疗高龄AECOPD的疗效相当,但硫酸特布他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更稳定持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建议高龄AECOPD患者可优先选用硫酸特布他林。
作者:程莉;程书;张兴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记录,对32例患者年龄、感染疾病分布、病原学、疗效、抗菌药物选择等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上占84.38%,下呼吸道感染占78.13%,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ICU)占68.75%,平均使用疗程6.45 d,细菌学疗效清除率37.04%,临床疗效有效率68.75%,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有效干预率34.38%。结论医生多关注临床疗效,对细菌学疗效重视不够。临床药师可利用专业特长,参与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产生,促进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永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