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杰;王琼;江瑞;董书云;杨培仙
目的:建立测定参松养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PLC-ELSD)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 ×2.1 mm,1.7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5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ACQUITY ELSD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50℃,气体流量为30.0 psi。结果参松养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进样量分别在0.09108~1.1358μg和0.08306~1.038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1%和99.25%,RSD分别为0.50%和0.36%( n=6)。结论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相比,UPLC法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参松养心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分离速度,同时减少了溶剂消耗。UPLC法可作为替代传统HPLC法的一种更方便、快捷、可靠的方法。
作者:陈小娟;李志红;刘静;刘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CsA)联用方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Fas表达及单个核细胞(MNC)凋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十一酸睾酮、丙种球蛋白及环孢菌素A治疗,SAA组加用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TG)治疗。结果 SAA组总有效率为66.67%,与CAA组的8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SAA组明显缓解率显著低于CAA组( P<0.05)。两组治疗前CD34+ Fas+细胞百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后SAA组明显高于CAA组( P<0.05)。SAA组治疗后MNC凋亡率为(2.92±1.20)%,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CAA组治疗后MNC凋亡率为(2.27±0.74)%,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46±2.17)%及SAA组治疗后的(2.92±1.20)%( P<0.05)。结论细胞Fas异常表达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有一定联系,采用环孢菌素A联用方案治疗,可明显降低其骨髓MNC凋亡率。
作者:赵芳;王娟;张睿;杨博;许卫星;贺椿媛;刘静;尹凤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肠道保护作用及炎性反应的调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合理饮食、液体疗法、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调节肠道菌群;治疗组患儿加用消旋卡多曲及甘草锌颗粒,疗程为7 d,出院后带甘草锌颗粒继续口服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 P<0.05);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止吐及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甘草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可靠,症状改善快,能有效降低TNF-α,IL-6,IL-8,IL-12水平,下调患儿血清hs-CRP含量,抑制炎性级联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薇;唐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11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联合新叩背法治疗。结果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的64.10%和66.67%( 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1组间未见显著差异;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在改善痰液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积分方面,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在痰液量、咳嗽症状缓解程度及肺部罗音改善程度上,仅观察2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 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能显著促进AECOPD患者排痰,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作者:甘春燕;田春华;李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铜梁区2013年上报的184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结果18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占44.02%;给药途径上静脉用药发生率高,占75.00%;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结论中成药在应用过程中应严格选取适应证,并加强用药监护,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陈立;赵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妥洛特罗贴佐治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加用妥洛特罗贴佐治。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91.00%相当( P>0.05);两组患儿的咳嗽、喘鸣音持续时间和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的大呼气流量(PEF)、PEF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明显( P<0.05);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妥洛特罗贴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强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比系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择CAP患者1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40例。A组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B组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C组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D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疗程均为7d。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B组总有效率为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C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D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 C/ E低,为4.68;C组ΔC/ΔE低,为10.75。A组 C// E低,为4.22;C组ΔC//ΔE低,为9.68。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的 C/ E低,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学价值;加替沙星ΔC/ΔE低,是佳的替代选择。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科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丸12 g口服、每日3次,同时进行Kegel训练,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Kegel训练,疗程均为6周。检测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观察盆底肌力变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12周,盆底肌力评分和各项盆底肌力测量指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压力下尿失禁发生率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8%( 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1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能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TGF-β1及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利奈唑胺0.6 g治疗的观察组( n=25)患者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00%和96.00%,均明显高于应用万古霉素1.0 g治疗的对照组( n=25)的16.00%和80.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 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
作者:周立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筛选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优处方。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优选处方,溶出度测定方法为转篮法,溶出介质为0.1 mol/L盐酸900 mL,转速为100 r/min。结果优选处方为盐酸左氧氟沙星115.1 g、乳糖43.0 g、微晶纤维素20.0 g、羟丙基纤维素18.0 g、硬脂酸镁为处方用量的1.0%、5%聚维酮K30(50%乙醇)40 mL。结论采用优选处方,颗粒流动性、片剂外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间均符合制剂要求,溶出较完全。
作者:刘增平;黄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情况,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3)提供的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不同子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4个角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中,无论登记注册类型、子行业、地区及规模,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大多不足技术引进经费的3倍,低于发达国家经验值,且均不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结论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应增加引进技术经费投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后续研究,协调引进技术经费投入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优化引进技术的组成,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医药人才。
作者:刘强;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0例及试验组6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各6 mL,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检测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 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泽全;贾移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方法按《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对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要求,根据周转率计算公式和ABC分类管理法,分别按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85%的销售金额及85%品种数累计分析医院药品的库存周转达标情况。结果以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计算,合格率为38.81%(不达标),若要达标,药品管理工作量会增大,且有引起断货的风险;按85%的销售金额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0.33 d(达标),但剩余15%销售金额的药品占库存金额比率较大(35.41%),未充分考虑库存金额的影响;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1.96 d(达标),品种数、销售金额及库存金额均在标准内。结论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药品库存周转率,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计算更合理、操作性更强。
作者:李灿霞;李卓然;刘蓉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治疗,均进行针对性专科护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明显下降并趋于稳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评分亦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且更早( 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血脂肪酶及淀粉酶均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早且更显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5%(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谭洁;刘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效果及其对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收治并拟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和丙泊酚维持全麻。结果治疗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 P<0.05);对照组术中、术毕及苏醒时的心率( HR )明显高于术前( P<0.05),而治疗组略有上升(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苏醒时的呼吸频率( R )较术前明显加快( 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及停药至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5),诱导期合作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 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疗效确切,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且能改善患儿在全麻插管诱导期的合作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尿毒清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6例,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的同时给予尿毒清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血磷、PTH浓度治疗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正兰;彭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的效果。方法抽取2个班共61名学生,1个班31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另1个班30人设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结果试验组的9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且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 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刘宪军;陈世才;赵桂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按《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对医院2012年至2013年1004570张门急诊处方中临床诊断书写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制订相应改进措施。结果门急诊处方中,临床诊断不规范比例较高,类型较多,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经改进后,诊断与用药不符的处方绝对数量大幅度下降,但仍为不合格处方中频率高的。结论医师应重视临床诊断的规范书写,持续改进,可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吴雪英;檀岭改;庞素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探讨对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天麦消渴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 HOMA-β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吡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胰岛素抵抗,且能够保护β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谭宗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痛风消颗粒与其功能主治有关的药效学。方法采用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采用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降低尿酸的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和耳肿胀法分别观察镇痛、消炎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痛风消颗粒对急性炎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能降低尿酸,同时还具有一定外周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作者:刘建忠;周兴;漆伟;郭亮;廖兴隆;刘红露;唐荣珠;张莉;罗先钦;郭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