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民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科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丸12 g口服、每日3次,同时进行Kegel训练,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Kegel训练,疗程均为6周。检测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观察盆底肌力变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12周,盆底肌力评分和各项盆底肌力测量指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压力下尿失禁发生率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8%( 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1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能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TGF-β1及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别嘌醇对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5例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300 mg/d,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改善分别为(2.33±0.41)和(2.02±0.30),6 min步行距离增加分别为(358.32±53.74)m和(422.61±46.78)m,Tei指数分别降低(0.84±0.12)和(0.64±0.08),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分别下降(911.2±406.5)pmol/L和(544.7±377.8)pmol/L;左心室内径分别缩小(64.8±9.7)mm和(62.5±9.8)mm,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分别增加(40.1±11.3)%和(44.5±12.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尿酸均降低[(327.9±58.1)μmol/L和(305.6±52.9)μmol/L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别嘌醇治疗6个月后可显著改善左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作者:李均;张颖;徐艺;王均生;肖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对东北三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评价其创新能力;从量化角度直观分析东北三省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现状,以完善医药行业专利决策,提高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作者:刘培伟;隋娜娜;刘兰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效果及其对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收治并拟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和丙泊酚维持全麻。结果治疗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 P<0.05);对照组术中、术毕及苏醒时的心率( HR )明显高于术前( P<0.05),而治疗组略有上升(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苏醒时的呼吸频率( R )较术前明显加快( 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及停药至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5),诱导期合作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 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疗效确切,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且能改善患儿在全麻插管诱导期的合作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如何解决陕西省医疗器械监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现场调研和座谈的方式,对陕西省医疗器械监管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与结论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行为;创新监管举措,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行业人员素质;严格医疗器械企业准入和产品营销程序,探索实施有效的产品经营与使用环节的监管;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产品创新,振兴医疗器械产业。
作者:王维;奚军伟;张宝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从牛蒡子药材中提取、分离、纯化牛蒡子苷。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牛蒡子苷的醇提工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粗分离,经硅胶H层析柱精制,得到牛蒡子苷纯品。结果牛蒡子苷的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0%,回流次数3次,回流时间2 h,加8倍溶剂量;以纯水作为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原液溶剂,收集50%乙醇洗脱液,再经硅胶H层析柱,氯仿-甲醇(9﹕1)洗脱,薄层跟踪,收集单点流分,重结晶,得牛蒡子苷纯品,纯度98.23%。结论此方法得到的牛蒡子苷纯品纯度较高,适用于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室或小规模研究。
作者:毛郴;付元元;刘贵娟;赵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2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组( A组)和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组( B组),各162例。两组均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心肌缺血需靶病变再通治疗等),同时观察两组之间全因死亡、再狭窄率、抗血小板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结果12个月随访, A组与B组相比,冠脉造影发现支架内再狭窄(9.76%比12.00%,P=0.47),靶病变需血运重建(6.92%比8.92%,P=0.42)。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95%比15.92%,P=0.21),A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药品反应发生率更低(12.96%比33.33%,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西洛他唑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类似作用,但前者出血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康碧华;李泽民;蒋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红花提取物对Ⅰ型、Ⅱ型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抑制5α-还原酶体外模型,从雌性大鼠肝脏、雄性大鼠附睾组织中提取Ⅰ型、Ⅱ型5α-还原酶,与底物睾酮(T)及供氢体还原型辅酶Ⅱ(NADPH)共同组成了一种微量的酶促反应体系。采用HPLC法测定反应前后T含量,以此判断5α-还原酶的活性。非那雄胺作阳性对照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红花提取物0.1 g/L剂量组Ⅰ型、Ⅱ型酶活力,T转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0.1,0.5,2.5 g/L剂量组酶活力、T转化率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红花提取物对Ⅰ型、Ⅱ型5α-还原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雄激素脱发等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邓桂球;张蓓;孔秀娟;张榕文;劳梓钊;万玉华;李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情况,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3)提供的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不同子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4个角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中,无论登记注册类型、子行业、地区及规模,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大多不足技术引进经费的3倍,低于发达国家经验值,且均不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结论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应增加引进技术经费投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后续研究,协调引进技术经费投入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优化引进技术的组成,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医药人才。
作者:刘强;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0例及试验组6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各6 mL,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检测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 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泽全;贾移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方法按《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简称《标准》)对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要求,根据周转率计算公式和ABC分类管理法,分别按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85%的销售金额及85%品种数累计分析医院药品的库存周转达标情况。结果以单个药品达标品种数计算,合格率为38.81%(不达标),若要达标,药品管理工作量会增大,且有引起断货的风险;按85%的销售金额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0.33 d(达标),但剩余15%销售金额的药品占库存金额比率较大(35.41%),未充分考虑库存金额的影响;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为11.96 d(达标),品种数、销售金额及库存金额均在标准内。结论按85%品种数累计计算药品库存周转率,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率计算更合理、操作性更强。
作者:李灿霞;李卓然;刘蓉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增强免疫力药物对重症腺病毒肺炎(SAP)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SAP患儿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结果平均发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5.17±2.58)d 和(11.17±5.11)d,对照组分别为(6.78±4.02)d 和(12.71±5.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81,2.181,P<0.05);两组使用呼吸机的患儿共21例,观察组11例的平均使用时间为(4.58±1.39)d,对照组10例的平均使用时间为(5.96±3.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92,P=0.047);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8例,而对照组均发生了并发症,其中肺不张、胸腔积液、心肌炎、中毒性脑病、腹泻病观察组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为22.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1%(χ2=7.872,P=0.002),对照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χ2=4.421,P=0.037)。结论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对SAP患儿辅助治疗能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持续发热时间。
作者:崔艳杰;程军;孙雯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考察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商品名新海能)与注射用氨曲南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测定配伍液在0~4 h的溶液微粒及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在不同环境中有关物质和氨曲南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0~4 h,微粒检测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pH较稳定;配伍液对热不稳定,有关物质明显增加,常温放置、光照条件及紫外线照射均对其有关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结论注射用氨曲南与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必须及时使用,不宜久放,应减少光照,避免高温,以免药效降低。
作者:付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以给药种类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d )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后42 d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3.76±4.78)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总评分为(22.98±7.53)分,帕金森病39项问卷调查(PDQ-39)生活质量总分为(27.34±9.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9±5.83)分、(28.78±9.65)分及(33.89±11.26)分( 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抑郁和整体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喻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颅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脑苷肌肽。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GC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测评分(MMSE)评定记忆与智能障碍,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6%(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明显( P <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观察组患者增高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苷肌肽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确切且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铜梁区2013年上报的184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结果184例ADR中,男女比例为1﹕1,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占44.02%;给药途径上静脉用药发生率高,占75.00%;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结论中成药在应用过程中应严格选取适应证,并加强用药监护,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保证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陈立;赵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痛风消颗粒与其功能主治有关的药效学。方法采用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和活血化瘀的作用,采用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降低尿酸的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和耳肿胀法分别观察镇痛、消炎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痛风消颗粒对急性炎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能降低尿酸,同时还具有一定外周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为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作者:刘建忠;周兴;漆伟;郭亮;廖兴隆;刘红露;唐荣珠;张莉;罗先钦;郭剑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治疗,均进行针对性专科护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明显下降并趋于稳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评分亦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且更早( 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血脂肪酶及淀粉酶均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早且更显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5%(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浆滤过技术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谭洁;刘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B细胞NHL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均缓慢降低,1个疗程后IgM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2个疗程后IgG,IgA,IgM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研究组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 P>0.05),1个疗程后CD3,CD4有所下降,CD8有所升高( P>0.05),CD4/CD8显著下降( P<0.05),2个疗程后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 P<0.05)。结论 R-CHOP方案治疗B细胞NHL会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
作者:方杰;王琼;江瑞;董书云;杨培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丝瓜络碱溶性多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溶液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丝瓜络碱溶性多糖提取的佳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结论该法提取速度快、效率高、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作者:周霜;刘道刚;朱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