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25例临床评价

周立民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重症肺炎, 利奈唑胺, 血白细胞计数, 炎性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利奈唑胺0.6 g治疗的观察组( n=25)患者痊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00%和96.00%,均明显高于应用万古霉素1.0 g治疗的对照组( n=25)的16.00%和80.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 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重症肺炎后,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追风透骨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58例

    目的:观察追风透骨胶囊口服加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追风透骨胶囊口服加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并联合超短波理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P<0.01),总有效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6%( 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骨性关节炎指数( WOMAC )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 P<0.01)。结论追风透骨胶囊口服加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超短波理疗能有效缓解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疼痛症状,改善绝大多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尤其适宜基层医院。

    作者:周燕萍;杨晓荣;谭航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匹多莫德对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患儿免疫的干预作用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人类疱疹( EB )病毒感染患儿免疫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 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各T淋巴细胞亚群均较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无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儿均显著改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咽痛、咽充血、扁桃体肿大持续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颈淋巴结肿大及肝肋下肿大均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常规治疗EB病毒感染患儿时加用匹多莫德,能提高治疗临床疗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活血止痛膏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38例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膏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活血止痛膏治疗,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6,1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包括VASd及VASn)、髋关节活动度(包括屈曲、内外旋及外展幅度)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1%,稍高于对照组的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第12周 VAS评分(包括 VASd及 VASn)较第6周均明显降低( P <0.05),观察组患者 VASn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第6周,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活血止痛膏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疗效确切,过程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某基层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会诊回顾分析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记录,对32例患者年龄、感染疾病分布、病原学、疗效、抗菌药物选择等进行分析。结果50岁以上占84.38%,下呼吸道感染占78.13%,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ICU)占68.75%,平均使用疗程6.45 d,细菌学疗效清除率37.04%,临床疗效有效率68.75%,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有效干预率34.38%。结论医生多关注临床疗效,对细菌学疗效重视不够。临床药师可利用专业特长,参与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产生,促进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黄永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案例教学法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的效果。方法抽取2个班共61名学生,1个班31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另1个班30人设为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结果试验组的9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且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 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理学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刘宪军;陈世才;赵桂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自拟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6例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医院门诊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乙烯雌酚与醋酸甲羟孕酮片,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清心汤,28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为(29.7±9.2)U/L、促黄体生成素(LH)为(27.5±7.3)U/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5±8.9)U/L 和(31.2±7.9)U/L ( P <0.05);观察组患者雌二醇(E2)为(62.5±12.1)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2±11.3)pmol/L(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3个疗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7.4±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2±4.5)分( 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84%比72.46%)、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8.42%比18.84%)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补肾清心汤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调整体内激素水平,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王雅红;赵青山;梁娜;张春雪;闫亚男;谷守娜;靳志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抑郁及整体症状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以给药种类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 mg/d )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用药后42 d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3.76±4.78)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UPDRS)总评分为(22.98±7.53)分,帕金森病39项问卷调查(PDQ-39)生活质量总分为(27.34±9.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9±5.83)分、(28.78±9.65)分及(33.89±11.26)分( 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抑郁和整体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喻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60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的效果及其对穿刺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收治并拟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和丙泊酚维持全麻。结果治疗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 P<0.05);对照组术中、术毕及苏醒时的心率( HR )明显高于术前( P<0.05),而治疗组略有上升(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苏醒时的呼吸频率( R )较术前明显加快( 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 P>0.05),且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及停药至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0.05),诱导期合作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 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配合护理干预用于小儿上肢骨科手术疗效确切,可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且能改善患儿在全麻插管诱导期的合作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通关方治疗盆腔术后尿潴留100例

    目的:观察通关方治疗盆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盆腔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关方口服,于治疗12 h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结论通关方治疗盆腔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阚文军;张志伟;张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利器伤害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人员发生配置间利器伤害事件的危害因素,提高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统计医院2010年至2013年发生的利器伤害事件,并重点分析2013年所有利器伤害事件发生的各个环节、受伤害人群及所受伤害的频次,并对比不同人群受伤害的频率,探讨防护措施。结果与结论随着配液量上升,利器伤害事件也日渐趋多,药士/师及实习生易遭受利器伤害,必须对药学人员进行操作再培训,并采取规范、严谨的带教模式,才能降低职业危险性、保障配置人员健康。

    作者:陈德志;陈巧辉;王琦;杨舜娟;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氨曲南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商品名新海能)与注射用氨曲南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测定配伍液在0~4 h的溶液微粒及pH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在不同环境中有关物质和氨曲南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0~4 h,微粒检测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要求,pH较稳定;配伍液对热不稳定,有关物质明显增加,常温放置、光照条件及紫外线照射均对其有关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结论注射用氨曲南与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必须及时使用,不宜久放,应减少光照,避免高温,以免药效降低。

    作者:付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治疗脑动脉硬化183例

    目的:探讨脑动脉硬化辨证分型用药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脑动脉硬化患者366例,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试验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气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亏虚和痰浊壅阻4型,并根据分型用药。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3%( 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辨证分型用药有助于提高脑动脉硬化的疗效。

    作者: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我国创新药物的价格谈判机制探析

    目的:完善我国创新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有效地控制药品价格。方法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进行问题演述,归纳总结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进行价格谈判过程中的利弊,尤其是对存在高价隐患的创新药物,透视药品价格谈判链条中每个环节,提出关于完善现在创新药价格谈判机制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确定药品采购途径、调动慈善基金会参与风险分担等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该领域的价格谈判机制。

    作者:郭莹;管超超;张大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排痰作用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11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联合新叩背法治疗。结果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的64.10%和66.67%( 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1组间未见显著差异;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积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 P<0.05);在改善痰液性状、咳痰难易程度积分方面,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在痰液量、咳嗽症状缓解程度及肺部罗音改善程度上,仅观察2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 P<0.05),观察1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福多司坦联合新叩背法能显著促进AECOPD患者排痰,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作者:甘春燕;田春华;李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芬太尼两种用药方法用于颅骨修补术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两种用药方法在颅骨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均分为持续给药组( A组)和间断给药组( B组)。两组均给予丙泊酚与维库溴铵,其中A组55例患者采用微泵持续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4μg/( kg·h ),B组55例患者采用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μg/kg。结果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切皮时、钻骨时心率与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而拔管时则无明显变化( 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为(7.98±2.16)min,明显短于A组的(11.52±4.41)min( t=6.82,P<0.05);B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1.38±3.39)min,明显短于A组的(17.89±4.04)min ( t=7.46,P<0.05);B组患者拔管时间为(13.07±3.28)min,明显短于A组的(20.38±4.92)min( t=8.97,P<0.05)。结论在颅骨修补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临床效果较好,其中采用间断给药麻醉恢复效果更好,且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郑吉卫;朱琼;龚璇;亢留玉;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并盆腔痛57例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并盆腔痛的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7例和西药组53例,西药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治疗方案,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加服强力霉素,联合组患者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汤并辨证加味,疗程均为30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盆腔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联合组显著低于西药组( 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体构成差异显著( Z=2.076,P=0.038),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23%,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7.36%(χ2=4.043,P=0.044)。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并盆腔痛抗炎镇痛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减轻盆腔疼痛,进一步增强西药疗效。

    作者:赵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情况,为我国医药制造业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3)提供的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不同子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4个角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中,无论登记注册类型、子行业、地区及规模,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大多不足技术引进经费的3倍,低于发达国家经验值,且均不存在明显的增长趋势。结论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应增加引进技术经费投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后续研究,协调引进技术经费投入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之间的关系,优化引进技术的组成,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医药人才。

    作者:刘强;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方海龙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目的:提高复方海龙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黄芪、赤芍、当归、川芎进行鉴别,并对该制剂作总固体限量研究。结果 TLC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规定总固体不得少于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控制复方海龙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张霄岳;梁宝军;李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70例及试验组6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分别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各6 mL,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检测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LR4受体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 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 P<0.05)。结论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TLR4受体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泽全;贾移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64例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产科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补中益气丸12 g口服、每日3次,同时进行Kegel训练,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Kegel训练,疗程均为6周。检测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观察盆底肌力变化、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12周,盆底肌力评分和各项盆底肌力测量指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压力下尿失禁发生率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8%( 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1及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丸联合Kegel训练能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促进盆底肌力恢复,降低尿失禁发生率,提高TGF-β1及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