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文;陈重;裴剑浩;李泽;陈红梅
目的:探讨静脉预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开始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1.0,1.5 mg/kg和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入室用药前(T0)、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T3)、切皮前(T4)、切皮手术30 min后(T5)、术毕(T6)、拔管后(T7)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同时间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变化。结果 T0时刻4组患者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患者的HR及MAP在各时点较T0均存在一定波动,但D组波动明显( P<0.05);4组患者的SpO2在各时刻的变化不显著( P>0.05)。4组患者在T2~T7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D组>A组>B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静脉预注小剂量利多卡因能够降低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作者:刘芝慧;范婷;田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价值链的初步形成机制。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调查现行药品流通过程,分析我国药品价格形成因素和影响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各种因素。结果在药品价格体系中,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即政府部门的管制定价与市场自由定价。我国药品流通环节复杂,在每个流通环节各级经销商都会提高药品价格来获取利润,同时药品利益牵涉面众多,医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低,形成以药养医的体制;过多的流通环节,对于药品质量、价格管控均不利。结论应提高医药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规模,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流通环节,改革以药养医的医疗关系体制,从而有效降低药价虚高、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周宇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从临床药师的角度进行人文关怀探讨,以改进临床药学工作。方法通过临床药师的临床药学服务流程,了解临床药师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结果临床药师运用职业技能和人文关怀,提高了患者医疗知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疗效。结论临床药师要不断加强人文素质修养,将人文关怀贯彻于具体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实现用药优化、个体化、人性化、专科化和持久化,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者:夏应勇;赵玉美;王立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bs-CRP)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b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 P<0.05)。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且b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AP疗效可靠,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秋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炮制前后骆驼蓬中骆驼蓬碱的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SB 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硫酸铵(32:68,V/ 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75 nm。结果炮制前后骆驼蓬中骆驼蓬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2,1.90 mg/g,炮制后的骆驼蓬碱含量较炮制前下降了30.15%。结论骆驼蓬经红酒煮制后,骆驼蓬碱含量可显著降低。
作者:付智慧;陆锦锐;李淑军;胡慧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患者对医院药学服务的认知状况,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评价药学服务的现状。结果患者对药师的认知较模糊,对药学服务不够了解,希望医疗机构能提供用药指导与咨询,迫切需要以医院药学工作者为主体的药学服务。结论药师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确保患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作者:黄肖梅;黄卫娟;王志威;陈建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乌拉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均采用小剂量静脉注射泵的给药方式,治疗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7%( 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F)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5),且治疗组的LVEDV提高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的脑尿钠肽(BNP)、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 P<0.05);治疗组头晕、恶心、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36%( P<0.05)。结论小剂量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可有效改善非瓣膜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肌功能,对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异常改变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圣云;马小林;方存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腺苷钴胺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10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水平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传导时间及神经病变情况显著下降(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宣白承气汤,均治疗7 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血pH均无明显变化( P>0.05),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则显著下降、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显著上升( 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宣白承气汤治疗老年AECOPD,临床疗效良好,能显著改善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红;郭文新;张凤宇;周海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优选滋阴明目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马钱苷、丹酚酸B的含量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10,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90 min。结论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李卫平;邹龙;王连平;刘红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防治抗癌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确诊恶性肿瘤拟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组加服双环醇片25 mg,3次/天,治疗3个周期。出现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暂停化疗,给予双环醇片25 mg口服,3次/天,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后再按照原方案和剂量继续完成2个周期化疗,共5个周期。结果治疗3个周期内,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2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各分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3个周期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明显较治疗前升高( P<0.05),而治疗组较治疗前升高不明显( P>0.05),且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肝功能损害患者接受双环醇片治疗后,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结论双环醇片预防性保肝治疗,可降低抗癌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减轻肝功能损害程度,且对药物性肝损害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加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加用甲钴胺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后,两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DPN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晓玲;于红霞;王淑珍;孔婧;孙丽燕;番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疼痛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椎牵引和推拿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洛索洛芬钠胶囊(1粒/次,3次/日),治疗组患者给予腰痹通胶囊(3粒/次,3次/日),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 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6及IL-8表达均下降( 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荨麻疹、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腰椎机械牵引、推拿的基础上口服腰痹通胶囊,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镇痛效果佳,抗炎作用明确,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明;汤池;谢康宁;郭伟;刘娟;闫一力;罗二平;申广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茚达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每次50μg,每日2次;治疗组患者使用马来酸茚达特罗吸入粉雾剂,每次300μ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0 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新多维分级系统(BODE指数)及其各变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茚达特罗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仕国;王荣丽;蔡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与伊立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3月医院收治的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伊立替康( d1)+奈达铂( d1~d3),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托泊苷( d1~d3)+奈达铂( d1~d3),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结果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74.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35%( 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完成周期数、剂量调整率及延迟化疗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Ⅲ度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8.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06%( P<0.05);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TTP)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对治疗完成周期数、剂量调整率及延迟化疗情况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对TTP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廖伯勇;何启明;李维旭;林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3例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均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辅以山莨菪碱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鸣、体温缓解或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研究组降低更明显( 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8%( 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72 b后的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为6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 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3.7±1.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1.7)d( P<0.05)。结论常规疗法辅以山莨菪碱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高世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短时间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对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手术患者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为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50例。A1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4 mg/(kg·b)维持麻醉, A2组给予丙泊酚注射液6 mg/(kg·b)维持麻醉,B1组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4 mg/( kg·b)维持麻醉,B2组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6 mg/(kg·b)维持麻醉。结果4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差异不明显( P>0.05);4组患者T1及T2时间点中的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血酮体比率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及丙泊酚注射液短时间持续输注的不同应用剂量对其肝脏能量代谢无影响。
作者:苏君;刘艳;陈燕;丁锦屏;宗银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按照YBB00042005《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的分析方法处理,分析相应的胶塞样品。方法应用JJF 1059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建立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丁基胶塞pH变化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结果得出不确定度报告 U=0.20±0.04,k=2。结论该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实用价值。
作者:聂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住院患者出院病历共1500份,从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联合用药、使用强度、费用、围手术期用药疗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疗程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给药剂量或用法不合理、更换品种无依据、联用不合理、选药不当和重复用药等。结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需进一步完善合理应用管理计划,以有效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刘小芹;黄荣海;周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为医院全自动发药机(简称发药机)的故障排除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发药机的实际情况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并总结处理方法。结果经过不断学习和改进,药师的操作越来越规范,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发药机的运行也较稳定。结论及时发现和总结发药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发药机的运行稳定性及规范药师的操作流程。
作者:杨安辉;陈维中;杨志远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