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JCI标准用于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各环节的价值

陈岩蓓;蒋文玉

关键词:JCI标准, 药剂, 合理用药, 监控
摘要:目的:探讨JCI标准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各环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分析执行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国际部( JCI )标准前后临床用药及药事管理方面的具体改变情况。结果经指标监控、限制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8.07%,合理用药率上升6.51%,联合用药率下降6.53%。JCI 组急诊配送速度、差错纠正、科间配合得分为(2.99±0.31)分、(2.62±0.59)分和(2.88±0.39)分,比传统组均有提高;临床应用后在制度掌握、技术考核、临床沟通得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结论 JCI标准可促进临床科室和药剂科的相互交流,提高药剂科的自身管理质量,可成为药剂科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目的:探讨采用药物左旋多巴联合传统的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弱视患儿110例(共20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2眼。对照组采用经典疗法治疗,主要采取遮盖、后像红闪仪治疗、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组在进行经典疗法的同时口服左旋多巴进行治疗。随访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48眼(47.06%),进步49眼(48.04%),总有效率为95.10%;对照组基本治愈36眼(35.29%),进步47眼(46.08%),总有效率为81.3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左旋多巴联合经典疗法治疗弱视更快捷、有效,可使治愈率提高,治疗时间缩短。

    作者:丁艳红;殷志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二十五味鹿角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二十五味鹿角丸(红花、丁香、肉豆蔻、降香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丁香、肉豆蔻、降香、木香、乳香和决明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色谱柱为Luna 5u C18柱(2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为403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结果薄层鉴别均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 A质量浓度在6.45~77.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2.29%( n=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简便、灵敏、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二十五味鹿角丸的内在质量。

    作者:次旦多吉;武尉杰;万萌萌;周珊珊;万军;谭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用于疤痕子宫人工流产42例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间行人工流产术的84例疤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2 d口服米非司酮的患者42例作为治疗组,术前未用米非司酮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9%( 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疤痕子宫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饶育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诊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照组单用复方阿嗪米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排便费力感、1周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2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2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09%( 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较单用复方阿嗪米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益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通过对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探讨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和关键点。方法通过对患者治疗方案及国内外指南、新研究结果的分析,探讨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学工作者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参与制订药物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结论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使临床用药更规范、合理。

    作者:刘静雯;赵庆春;孟威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加入几种物质对呋喃西林溶解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比较加入苯甲酸、吐温-80、聚维酮及聚乙烯醇1750±50对呋喃西林溶解度的影响,并进行呋喃西林溶液制备工艺及制剂的稳定性研究。方法在呋喃西林溶液中分别加入苯甲酸、吐温-80、聚维酮及聚乙烯醇1750±50,观察其溶解度的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考察不同灭菌时间、不同灭菌温度下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变化,确定合理的灭菌温度和时间;通过留样观察法对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苯甲酸、吐温-80、聚维酮及聚乙烯醇1750±50均能使呋喃西林的溶解度提高;灭菌温度100℃以下、灭菌时间15~30 min对呋喃西林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灭菌温度100℃~121℃、灭菌时间30~60 min对呋喃西林含量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聚乙烯醇1750±50可显著提高呋喃西林的溶解度且稳定性好;采用灭菌温度100℃、灭菌时间30 min、及时出锅散热等措施,能提高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

    作者:王苑桃;王志鹏;马远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制肠外营养剂对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制肠外营养剂对妊娠剧吐的作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自制肠外营养剂经外周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止吐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8%( P<0.05);治疗组血糖和前白蛋白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体重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组患者血钾、尿酮体回归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流产、死胎的例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治疗组新生儿体重为(3.5±0.6)k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0.4)kg( P<0.05)。结论自制肠外营养剂治疗妊娠剧吐有良好的疗效,可促进尿酮体转阴,增加新生儿体重,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奥曲肽保守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40例

    目的:观察奥曲肽保守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行保守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状况、治疗前后胃肠减压引流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 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少(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电解质紊乱以及白细胞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奥曲肽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并无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宗英;钟旗;成川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头孢洛林酯抗革兰阳性耐药菌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抗革兰阳性耐药菌新型头孢菌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国外相关文献,对头孢洛林酯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头孢洛林酯对革兰阳性耐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麦智艺;罗军强;黄文珍;成明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给予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结果两组的症状评分和内镜检查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 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83%)比对照组(75.81%)高( P<0.05)。观察组的内镜下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4%)高( 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6.34%比6.45%)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俏霞;尹庆和;林冬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同浓度水合氯醛对大鼠的麻醉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浓度对青、老年大鼠的麻醉作用。方法采用固定水合氯醛给药量的方法,分别设青、老年大鼠高、低浓度组,进行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观察麻醉诱导时间、深度麻醉开始时间、深度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结果不同浓度水合氯醛对老年大鼠的诱导麻醉时间和深度麻醉开始时间之间无明显差异( P>0.05);而深度麻醉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高浓度组长于低浓度组;对于青年大鼠,诱导麻醉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深度麻醉开始时间和深麻持续时间低浓度组短于高浓度组。结论水合氯醛对老年大鼠和青年大鼠麻醉的剂量不同,同等剂量下不同浓度的水合氯醛对大鼠麻醉效应也不相同。

    作者:李少春;马丽娜;李峰杰;郝伟;赵乐;李贻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7例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班布特罗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COPD患者95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替代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急促例数、呼吸困难例数及紫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及3周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及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PaCO2及治疗6个月内呼吸急促例数、呼吸困难例数、紫绀例数及病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头晕1例(2.13%)及心率增快4例(8.51%),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6.25%)及心率增快2例(4.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班布特罗联合布地奈德加用乙酰半胱氨酸,可明显提高对COPD患者的症状控制,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施健;王晓晟;周丽荣;李敏;迟玉敏;孙宝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苦丁茶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丁茶对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白酒和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以及苦丁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对血清的血脂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苦丁茶可明显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光镜观察,模型组动物的肝组织切片中脂滴明显堆积,并有炎症浸润;正常组肝组织结构正常;各给药组肝组织切片中脂滴较模型组中有所减少,但对炎症浸润无明显改善。结论苦丁茶能降低脂肪肝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并能提升HDL-C水平。表明苦丁茶能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清血脂,减少肝脏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从而减少肝脏中脂质的堆积,改善肝内的脂质代谢。

    作者:杨莲芳;石敏娟;高锦诚;姜姗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

    目的:观察黄体酮通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先兆流产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保胎成功32例(91.43%),对照组29例(8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482);治疗组腰痛、止血、腹痛3个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732,10.645,5.973,P=0.000);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P=0.000),两组血清孕酮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93,P=0.0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优于肌肉注射,具有安全可靠、起效快等特点,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多糖化学修饰方法的研究进展

    多糖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免疫活性调节等生物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有直接关系,对多糖结构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修饰能提高或赋予多糖活性、降低某些多糖的毒副作用,修饰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该文综述了多糖化学修饰的方法、结构分析与鉴定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多糖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方金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诺雷德联合护理干预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30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诺雷德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诺雷德组,予诺雷德联合护理干预)、B组(孕三烯酮组,予孕三烯酮联合护理干预)和C组(单纯护理干预组,仅予护理干预),每组各30例。比较3组疗效、复发率以及不良事件等。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73.33%和C组的50.00%( P<0.05);A组的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B组的16.67%和C组的36.67%( P<0.05)。雌二醇(E2)水平用药后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各组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诺雷德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性激素分泌,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王静;刘金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53例

    目的:观察并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0例患儿,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激素、祛痰、吸氧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雾化吸入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每日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每日1次,治疗72 h后比较两组动脉血气与炎性指标,治疗5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72 h后,2组患儿血氧浓度、C反应蛋白( CRP )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CRP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喘憋、肺部罗音、咳嗽等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0.05)。治疗5 d 后,观察组治愈率(50.88%)、总有效率(98.25%)均高于对照组(37.73%和94.3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雾化吸入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时分别有6例和7例出现心率一过性升高现象,其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χ2=0.189,P=0.663)。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能提高换气功能,减轻气道炎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我国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发流程研究

    目的:通过梳理我国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抗肿瘤药物研发阶段的文献,整理出单抗抗肿瘤药物研发流程,为进一步识别研发流程中的风险因素、控制和规避单克隆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风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我国单抗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般流程,即靶点发现、靶点选择、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选择以及抗体功能鉴定5个部分,分析了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结论通过对单抗抗肿瘤药研发环节的整理以及对各环节风险因素的总结,初步识别了抗肿瘤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技术风险,为以后单抗抗肿瘤药物研发技术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车越;何珊;陈玉文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血脂超标者调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伴血脂超标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辛伐他汀调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片,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载脂蛋白 B ( ApoB )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呈上升趋势,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P<0.05);观察组血脂达标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χ2=4.280,P=0.039);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7例、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031,P=0.860)。结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血脂超标,药物作用互补,可显著降低血清TC与LDL-C水平,提高调脂疗效,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齐建军;吉永利;刘树芬;孟召湖;王利伶;赵光磊;代桂英;史国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75.3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 PEF )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可有效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迪;刘蕾;刘美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