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王宇;费小非;李国辉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方法选取Wistar大鼠30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A组),其余2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诱发糖尿病后,均分为2组,川芎嗪治疗组( C组)给予川芎嗪100 mg/( kg·d),糖尿病对照组( B组)和A组每天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100 g体重1 mL,分别于第4,8,12,16周测定血糖和留取24 h尿液测定尿白蛋白定量。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醛糖还原酶活性,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取部分肾皮质病理观察和电镜观察肾脏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果 C组的Bcl-2蛋白表达较B组增多,而Bax蛋白表达减少;C组醛糖还原酶(AR)活性较B组显著下降( P=0.000),虽较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血糖、醛糖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 P<0.01);C组电镜下凋亡形态学改变不明显,而B组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组中未见凋亡性改变;B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域扩大,C组病变减轻;16周末,C组24 h尿白蛋白定量较B组显著下降( P=0.000)。结论川芎嗪能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并可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高糖状态使醛糖还原酶过度激活促进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诱导肾小管、肾小球细胞凋亡而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谭明珠;刘长山;苏绍娟;马璐璐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年龄39~87岁,随机均分为A组(延续性护理)和B组(常规护理),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贝那普利(10 mg/d)治疗,每日1次。A组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 P <0.05),且A组降低更明显( 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和B组明显提高( P<0.05),而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贝那普利降压的同时联合延续性护理,可良好控制血压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肖万舫;李冰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各48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同时治疗6周,疗效评定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临床疗效和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及闭经溢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 P<0.05)。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疗效不良反应差异亦不显著,但在引起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及闭经溢乳等不良反应方面,阿立哌唑优于利培酮。
作者:张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患儿,男,7岁,因“多处烫伤、哭闹不适4小时”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7.8℃,脉搏108次/分,呼吸20次/分,体重19 kg;烫伤占总体表面积(TBSA)约18%,创面主要分布于胸腹部、背部、臀部、会阴部及双大腿局部。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9.66×109/L,红细胞(RBC)5.54×1012/L,血红蛋白(Hb)146 g/L,红细胞压积(Hct)46.7%,血小板计数(PLT)173×109/L。入院后采取清洗创面、肌肉注射精致破伤风抗毒素、平衡盐注射液补液抗休克、静脉滴注头孢硫脒注射液预防感染、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支持营养治疗。因患儿住院时间较长,食欲不佳,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于2013年7月6日静脉滴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规格为每瓶100 mL,批号为 C13013002,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100 mL,滴至约20 mL时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牙关紧咬,持续3 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 后寒战消失,持续高热38.9℃,静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5 mg、小儿退热栓0.125 g纳肛降温处理后恢复正常。次日再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时,又出现寒战现象,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作者:郭海平;张国姣;陈光贵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0例,另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治疗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强心药物,美托洛尔组加用美托洛尔。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频率,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 )-6,IL-17,IL-23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美托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IL-17,IL-6,IL-23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1),且美托洛尔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Th17细胞表达增加、功能亢进,美托洛尔可明显下调Th17细胞表达频率及功能。该效应可能是美托洛尔从机体免疫方面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霞;赵银萍;唐其东;吉家兴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康复训练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和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4±2.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5±2.13)分( P<0.05);观察组 BI,FMA,Berg 评分分别为(67.62±11.74)分、(23.55±3.73)分、(32.74±8.63)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6.93±10.62)分、(19.57±3.34)分、(26.65±8.54)分( P<0.05);观察组书写和阅读、复述、听觉理解、自发言语、信息量、流畅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促进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庞贺春;刘向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0%( P<0.05)。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5.31±7.96)h,48 h再出血率为18.52%(10/54);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6.12±7.85)h,48 h再出血率为5.56%(3/5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瑞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制备氯霉素氧化锌乳膏并建立质量标准。方法以羊毛脂等为辅料、氯霉素为主药制备氯霉素氧化锌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氯霉素的含量。结果所制备氯霉素氧化锌乳膏质量稳定,氯霉素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0~400μg/mL(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0.78%( n=9)。结论该制剂制备简便、合理可行,质量控制标准准确、可靠。
作者:郭社民;宋发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应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血气、血糖、乳酸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12月需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并进行剖宫产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前加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手术前后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变化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乳酸及Apgar评分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NEFA)及酮体(K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治疗组孕产妇FBG为(6.75±1.7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1.62)mmol/L,孕产妇 NEFA 为(0.57±0.18)mmol/L,KB 为(0.14±0.06)mmol/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71±0.26)mmol/L和(0.19±0.09)mmol/L( P<0.05);治疗组新生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及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PaO2),pH,Ca2+,Mg2+,新生儿血糖(NBG)及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两组孕产妇心电图ST段降低,心律不齐、肺水肿及末梢水肿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孕产妇能量物质代谢情况及新生儿血气、电解质状况,并可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周晓筠;黄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0~69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对照组凭经验非CT引导注射胶原酶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31例(86.11%),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疗效优27例(75.00%),良6例(16.67%),尚可2例(5.56%),差1例(2.78%),优良率达33例(91.67%);对照组优良26例(72.22%),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 VAS )评分为(3.56±1.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4±1.16)分( P<0.05),且明显优于治疗前(7.98±1.35)分( P<0.05)。结论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佳,缓解疼痛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侯军奎;杨长波;吝燕斌;齐晓飞;武志强;程志杰;张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国产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设计,观察美罗培南(治疗组)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照组)治疗100例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51例治疗有效率64.70%,细菌清除率73.19%,不良反应发生率7.84%;对照组49例治疗有效率63.26%,细菌清除率73.00%,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国产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夏勇;邓长刚;孔渝;严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退热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 Hedera-ODS-2 C18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03,磷酸调pH至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进样质量浓度在0.2006~2.0064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1.08%( n=6);马来酸氯苯那敏在16.16~161.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3%,RSD=1.45%(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两组分分离度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小儿退热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文雅;王争;李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为临床药师有效参加并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理医院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起始于2010年2月至4月(384份)、2012年2月至4月份(487份)、2014年2月至4月份(654份)的病例,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术前及术后干预,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使用时间等方面逐渐趋于合理;缩短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后,并未增加术后感染例数,住院时间并未延长。结论制订规范的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药师对术前及术后用药的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作者:佟晓娜;陈伟;李灿霞;陈莉;白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总结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为药学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同时探讨临床药学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方法介绍医院临床药师围绕临床开展的药学实践活动和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提出建议。结果医院药师开展的临床药学工作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肯定和患者的好评。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如相关政策滞后、领导不够重视、信息系统落后等。结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可提高药师的社会价值,促进合理用药和医院药学的发展。同时,临床药师成长必须坚持走临床途径。临床药学是具活力的药学新领域之一,应从建立健全临床药师相关政策法规、转变教育模式、加强临床训练等方面入手,促进临床药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钱先中;金惠静;陈超;仵利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现象,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和Excel软件进行退药数据处理,采用帕累托图法,按分类项目统计频数,计算累计频率,找出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的主要、次要及一般原因。结果造成住院患者退药现象的前3位原因为医师更换医嘱、患者出院或转科、药品不良反应;次要原因为医嘱开错或录入错误、患者拒用;一般原因为患者死亡、药房缺药、检查或手术停做、药品质量问题等。结论应针对造成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加强退药制度建设、规范退药程序、加强医师与药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处方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把影响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杨自豪;王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明确肿瘤患者的用药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门诊药学服务。方法收集和整理医院2013年上半年用药咨询病例,从患者人群,药物类型,咨询内容等方面分析比较。结果用药咨询病例关注的内容主要为新药和药品不良反应。结论今后咨询工作应以新药和药品不良反应为重点,加强该方面的知识储备,明确肿瘤临床药学服务方向。同时,建议改善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建立针对肿瘤药学咨询的服务模式。
作者:陈伟;王宇;费小非;李国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消肿止痛膏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白芷、当归、细辛、姜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芷中有效成分欧前胡素进行定量测定,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结果 TLC法鉴别白芷、细辛、姜黄,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易于区别;欧前胡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7%,RSD=2.55%( n=6)。结论所建立的标准可用于消肿止痛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欧小洪;朴春梅;李平;骆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头孢地尼分散片治疗小儿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头孢地尼分散片9~18 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第1日按体重10 mg/kg顿服,第2~5日每日按体重5 mg/kg顿服。疗程5~7 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75%比63.75%,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96.88%比90.62%,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0%比31.88%,P>0.05)。结论头孢地尼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袁承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检测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乙酸的离子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G11柱(50 mm ×4 mm,5μm)+AS11柱(250 mm ×4 mm,5μm),以在线EG发生罐产生的KOH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电导检测,柱温30℃。结果甲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μg/mL( r=0.9992),检测限为0.005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5%;乙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μg/mL( r=0.9996),检测限为0.006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羟丙甲纤维素中甲酸、乙酸的检测。
作者:王亮;张潇予;王超;王子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天麻提取物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复制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及乙酰胆碱含量。结果天麻总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能明显缩短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及搜索距离( P<0.05),显著增加原平台象限时间百分比和距离百分比( P<0.01),提高小鼠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含量( P<0.01)。结论天麻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的记忆获得能力,其作用与增强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作者:韩春妮;何芳雁;田野;段小花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