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36例

王初容

关键词:氟比洛酚酯, 超前镇痛, 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 观察氟比洛酚酯注射液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酚酯组和吗啡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4,8,12,24 h疼痛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氟比洛酚酯组术后2,4h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吗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酚酯钠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51例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滴眼液每次2滴,每日6次,并与利福平眼药水交叉滴眼,滴后闭目2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5 mg/kg更昔洛韦注射液加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提高情况、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70.59%,低于治疗组的94.12% (P<0.05);治疗组视力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对照组为(25.14±7.32)d,治疗组为(12.76±4.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视力,缩短治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伟荣;施新秀;夏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散瘀续骨贴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散瘀续骨贴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散瘀续骨贴中的徐长卿、桉油、肿节风、草乌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徐长卿、桉油、肿节风、草乌特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散瘀续骨贴的质量标准.

    作者:陈韵姿;刘东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三乙胺5 mL,磷酸4 mL,加水至1 000 mL,用稀磷酸调节pH至3.0±0.1)-乙腈(91∶9),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外标法测定含量.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5.08 ~81.3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7%,RSD =0.35% (n =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苏雪媚;巩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50例

    目的 探讨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镇静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给予丙泊酚镇静,B组50例给予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镇静.结果 B组药物起效时间、镇静完善时间、自然清醒时间、镇静效果均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丙泊酚配合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中效果显著,可减轻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王后兴;梁静芝;杨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拜新同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

    目的 探讨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拜新同调控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型护理干预的体会.方法 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拜新同控制血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治疗型生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高11.43%,且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在SF-36量表中,观察组社交能力、躯体、较前1年恢复度、活力、总体情况、心理问题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更明显提高.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在拜新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治疗型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余瑜;王玺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生血宁片与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补铁剂生血宁片和琥珀酸亚铁对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血液透析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D1组每日口服3次生血宁片,每次0.5 g;D2组每日口服3次琥珀酸亚铁,每次0.2g.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1组、D2组MHD肾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0% (P>0.05);D1组治疗后Hb,Hct,SF和TSAT水平显著高于D2组(P<0.05),EPO用量显著低于D2组(P<0.05);D1组治疗后体重、Alb,Scr,BUN,DPI,DEI和nPNA水平,显著高于D2组(P <0.05);D1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67%,显著低于D2组的13.33%(P<0.05).结论 生血宁和琥珀酸亚铁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铁代谢以及营养不良,但生血宁较琥珀酸亚铁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糜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舍曲林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强迫症37例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护理与单纯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7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舍曲林片口服治疗,50~100 mg/d,连用12周.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4.10,P<0.05);同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且联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综合性心理护理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菊清;沈群芳;夏荷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43例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脱水剂、钙离子拮抗药、溶栓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1.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天,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DS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8.14%,低于治疗组的88.37% (P <0.0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间苯三酚用于产妇分娩扩张宫颈126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妇分娩扩张宫颈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252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26例,在宫口开大1~1.5 cm时,治疗组使用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给予地西泮10 mg,均静脉注射,统计两组产妇分娩产程、产后出血量,观察期宫颈扩张情况,计算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总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用药后宫颈扩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妇分娩扩张宫颈时应用间苯三酚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应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透明质酸钠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40例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诊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使用透明质酸钠)和观察组(应用透明质酸钠),每组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腹部手术患者,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迪;刘小健;卫贵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肉苁蓉中异麦角甾苷标准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肉苁蓉中异麦角甾苷标准品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运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异麦角甾苷,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检测纯度,波谱法鉴定其结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苁蓉药材中异麦角甾苷的含量.结果 制备的化合物鉴定为异麦角甾苷,纯度为98.8%;其质量在0.22~ 1.3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51%,RSD=1.79%(n=9).结论 该制备方法效率高,所得化合物纯度高,可用于大量制备;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白雪;郝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动态值对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价值

    目的 监测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水平值,探讨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及其使用价值.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7例采用快速半定量法(PCT-Q)检测,观察临床优化感染用药前后PCT动态水平值的变化;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T动态水平值的变化.结果 血清PCT动态水平值与患者感染细菌严重程度有关.试验组的抗菌疗程、住院天数、抗菌药使用强度(AUD)和药品不良反应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PCT动态水平值,对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感染者的鉴别判断、早期诊断及临床抗菌药短期优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琼;周舍典;苏美霞;高利霞;黄云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32例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和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治疗半年、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P<0.01);随访半年和1年内哮喘的复发率为10.00%和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和52.38%(P<0.05或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与预防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

    作者:吴关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超声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60例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TVCD)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60例宫外孕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注射甲氨蝶呤,同时应用TVCD进行动态监测,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宫外孕治愈46例,治愈率为76.67%;无效14例,失败率为23.33%.TVCD显示包块血流丰富的患者29例,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14例,成功率48.28%;包块无明显血流的患者31例,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16例,成功率为51.61%.TVCD显示包块直径大于4 cm者10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失败9例,成功率10.00%;包块直径小于4 cm者50例,保守治疗成功32例,失败18例,成功率为64.00%.结论 TVCD检查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邱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致胸腔积液100例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均于第1天给予135 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对照组给予40 mg/m2顺铂注射液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治疗组给予1×1012VP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40 mg/m2顺铂注射液胸腔内灌入,每周重复1次,连续使用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副反应.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9.00%,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2.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对照组改善率为31.00%,治疗组改善率为68.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毒副作用小.

    作者:董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3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医院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施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同时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伤处感染、腹腔内感染、其他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9%,1.89%,3.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42%,22.64%,32.08%(P<0.0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对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手术效果的改善和术后感染的减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丽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改良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280例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改良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是否可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出血的面积.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室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28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分左右侧分别采用传统注射法和改良法.观察不同注射法的疼痛和出血情况.结果 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1).结论 改良注射法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祝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按摩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114例

    目的 观察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腹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行妇科腹部手术后的患者226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1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按摩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以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变化.结果 对照组发生率为11.61%,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63%(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腹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行化疗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多西紫杉醇35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注2h,第1,8,15天用药;卡培他滨750 mg/m2,口服,每日2次,第1 ~14天用药.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多西紫杉醇用法同观察组;5-氟尿嘧啶500 mg/m2,每日1次,连用5d,使用前2h静脉滴注亚叶酸钙120 mg/m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89%,对照组为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7.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8个月,对照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性反应中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程晓春;陈俊;郭建;新万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塞克硝唑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厌氧菌感染78例

    目的 比较塞克硝唑片与甲硝唑片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厌氧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应用塞克硝唑治疗,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治疗,两组其他治疗与护理方法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32例,无效26例.观察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厌氧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塞克硝唑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优于甲硝唑.

    作者:方贤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