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电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75例

卢柳梅

关键词:干扰电, 颈肩腰腿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摘要:目的 观察干扰电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颈肩腰腿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药盐包热敷,试验组给予干扰电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与对照组的9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74,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JOA评分)及疼痛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显著并发症.结论 与药盐包热敷疗法相比,干扰电疗法虽然未提高治疗有效率,但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至2012年我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口服抗组胺药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口服抗组胺药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第2代、第3代抗组胺药使用率远远大于第1代,占到总销售额的98%以上,其中氯雷他定糖浆和左西替利嗪片2010年至2012年一直位于DDDs排序的前两位.结论 该院主要选择安全高效的第2代、第3代抗组胺药使用,基本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

    作者:李应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480张应用糖皮质激素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1年3月医院门诊处方共23 420张,其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处方1 480张(6.22%),进行使用现状统计及处方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在适应证、药品选用、药品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与培训,做好临床药学工作,提高门诊糖皮质激素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卞元清;罗燕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复方莪术油栓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48例

    目的 观察复方莪术油栓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每晚清洗外阴后,将复方莪术油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1次/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将雌三醇乳膏0.5g置入阴道深部,第1周,1次/天,7d后据症状缓解状况逐渐减至每周使用2次.两组均以4周1个疗程.观察血清雌激素、促卵泡素水平,并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阴道健康评分明显增高,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促卵泡素水平下降,对子宫内膜影响较小.结论 复方莪术油栓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凯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干扰电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75例

    目的 观察干扰电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颈肩腰腿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药盐包热敷,试验组给予干扰电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与对照组的96.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74,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JOA评分)及疼痛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显著并发症.结论 与药盐包热敷疗法相比,干扰电疗法虽然未提高治疗有效率,但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卢柳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皮肤用药安全性试验

    目的 对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过敏性试验,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兔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连续给药7d后观察;采用豚鼠皮肤进行主动过敏性试验(ACA),观察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是否引起豚鼠皮肤或全身过敏反应.结果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现象;豚鼠皮肤主动过敏性试验,未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或全身过敏反应.结论 咪康唑莫米松皮肤成膜凝胶未引起家兔皮肤刺激性反应和豚鼠皮肤过敏性反应,其临床用药剂量安全可靠.

    作者:赖东梅;张丹霞;陈惠英;廖朝峰;张吕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447例

    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窦炎患者8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给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6周后对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39%和89.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作者: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院煎药机使用经验与体会

    目的 科学使用煎药机,提高煎药质量.方法 以医院煎药机为例,结合多年使用经验,总结科学使用煎药机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尽管目前煎药机仍存在不足,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煎药机功能,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为中药现代化作贡献.

    作者:石新华;李原;邵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国家基本药物麦角新碱注射液停产的原因及思考

    目的 探讨国家基本药物麦角新碱注射液的历史概况、生产现状和停产原因.方法 通过全国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与相关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使用单位等进行沟通和调研,对麦角新碱注射液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与结论 麦角新碱注射液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作为妇产科类的国家基本药物符合我国国情,应尽快建立协调机制,恢复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

    作者:李哲媛;任杰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障措施研究

    该文在论述了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提出完善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障措施的对策建议.

    作者:杨莉;董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目的 概括补肾活血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对补肾活血方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及在临床的试验研究概况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补肾活血法可以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改善骨质疏松及股骨内血管病变并减缓细胞凋亡,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邢冰琪;孙洪胜;傅春升;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自身酶解水提取黄芩中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方法

    目的 建立黄芩中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绿色环保提取方法.方法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自身酶解法,以水为提取溶剂,借助于苷元类、黄芩药材碎块和黄芩苷的粒度和溶解度之差,分离得到黄芩苷元总提物.结果 总提物中黄芩总苷元含量在70%以上,其中黄芩素含量为63%以上,汉黄芩素含量为7%以上.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是一条绿色的无污染环保提取工艺.

    作者:李晓燕;赵韶华;韩桂茹;安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对5株阳性代表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结论 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可提高中成药的微生物检出率.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3例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至2012年间入选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食管炎治疗效果.结果 服药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食管炎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与食管炎总有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90.70%对78.72%;90.63%对75.76%),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8%和17.02%,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保护食管黏膜,促进炎症修复,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谭宗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我院住院患者2009年至2011年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医院住院患者2009年至2011年注射用PPIs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注射用PPIs的销售金额构成比来看,泮托拉唑所占比例大,每年均在45%以上;从单品种药物来看,3年总销售金额前3位排序是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从DDDs排序来看,3年排序均为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注射用PPIs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值得改进.

    作者:马爱华;冷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比拜克胶囊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45例

    目的 观察比拜克胶囊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比拜克胶囊内服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对照组45例仅采用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观察8周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7.07%,对照组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比拜克胶囊内服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飞;陈正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四逆散对应激性肝郁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利用小鼠拘束应激负荷模型评价四逆散汤剂的疏肝解郁作用,并通过检测应激性激素水平以及和肝脏炎症、氧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拘束应激肝郁模型,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皮质酮(CORT)水平,检测肝组织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水平、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丙二醛(MDA)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能显著降低应激小鼠血浆ALT和AST水平,并能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CORT水平和肝组织NO及MDA水平,提高ORAC水平、SOD及GSH-Px活性.结论 四逆散的疏肝解郁作用可能与缓解应激负荷引起的肝损伤有关,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应激负荷引起的炎症发生以及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作者:郭青文;何银;何蓉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芷乳膏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白芷乳膏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mpower Waters工作站,Waters 2489 UV/visible Detector检测器;Hypersil ODS2 C18柱(150 mm×4.6mm,5μm),流速1.0 mL/min,流动相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欧前胡素进样质量浓度在1.274 ~ 25.4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异欧前胡素与峰面积在1.338~26.7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7%(n=9),RSD=1.31%;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7% (n =9),RSD=1.95%.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复方白芷乳膏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荣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门冬氨酸含量的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A为12.5 mmol/L磷酸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6.8)、B为乙腈-水(80∶2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门冬氨酸质量浓度在50.0~8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74%(n=9).结论 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稳定且无干扰,可用于门冬氨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颖;阎秀美;陈乃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实践分析

    目的 探讨改进门急诊药房咨询服务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记录1 250张,对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及家属占多数(78.24%),其中大于55岁的中老年人占51.33%;咨询内容中药物服用时间咨询多(30.88%),药物的用法用量(13.09%),药品不良反应(12.99%),品名、品种及价格咨询(15.03%)较常见.结论 药物咨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药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

    作者:钱先中;杨积顺;金惠静;陈超;徐立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我院27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自发呈报的抗菌药物致2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3例ADR报告中,40 ~ 59岁的中年患者比例高(103例,占37.73%),涉及的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多(97例,占35.5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107例,占32.52%).结论 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