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涵;王晓炜;刘洪伟;李军;陈玉文
目的 建立测定药品包装材料中玻璃输液瓶砷浸出量的电感耦舍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方法 样品液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1,方法的检出限为0.032 7 mg/L.RSD为4.71%,回收率为97.02%.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周红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临床用药提供宝贵经验.方法 通过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了石膏粉、滑石粉、玄明粉和明矾,龙骨、龙齿、炉甘石和琥珀,朱砂、代赭石、自然铜和磁石等矿物药.结果 与结论经仔细比较,用经验鉴剐法综合分析,即可鉴别已粉碎了的矿物药.
作者:徐美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目前治疗肾癌有效的方法,但有20%~40%的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直接影响了预后.肾癌对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均不敏感,这与肾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多重耐药有关.α-干扰素(I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生物免疫治疗制剂,但只有部分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CD4+CD25+调节性细胞(Treg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水平高者患者预后较差,但使用免疫治疗后能促进治疗作用.该文对肾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朝华;黄研;彭红涛;袁晓菲;戎红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厚朴及其伪品(基源待定)简单且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外观性状特征和荧光反应方法鉴别.结果 厚朴及其伪品的性状和荧光反应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灵敏,专属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均好,可作为厚朴真伪的快速检验方法.
作者:焦爱军;冯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共计6 000张,将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553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9.22%.其中不规范处方37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8.35%;用药不适宜处方168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0.38%;超常处方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27%.结论 门诊电子处方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医生和药师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按照规定开具和审核处方.
作者:唐亚芳;宋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1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3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60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生率高(38.0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多(56.81%),口服给药次之(34.49%);涉及药品141种,以抗感染药物为主(19.25%):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共96例(34.29%),其次为消化系统61例(21.79%);新的、不明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34例(15.96%).结论 应重试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爱华;符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金龙胶囊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免疫功能改善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7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金龙胶囊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FOLFOX 4方案治疗.结果 对晚期胃癌的控制,治疗组的有效率为3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治疗组应用金龙胶囊后NK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CD3+,CD4+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龙胶囊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提高了化学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小化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钱炎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与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麻醉药品处方1914张,对处方数量、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两年间处方及用药频度大的均是硫酸吗啡缓释片.同一医院不同年度的2003年至2004年与2009年至2010年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用药统计分析比较,表明医务人员逐步提高癌痛的治疗水平,但仍有部分不合理处方.应重视继续教育,加强学习与执行<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规,使药品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何益军;杨益峰;魏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药害事件频发,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药害事件发生已成为全体国人的共同企盼.然而,引发药害事件的原因很多,除监管体制、社会因素之外,药品相关企业的责任缺失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从药品相关企业角度探讨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者:孙中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维A酸软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A酸软膏的含量,检测波长为338 nm.结果 维A酸质量浓度在1.5-5.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C=6.703 3A+0.041 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44%,RSD=0.83%(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医院制剂的快速检验.
作者:吴畏;陈雅;杨征;曾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为加强非药品冒充药品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工作的研究,对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消除非药品冒充药品行为,应从加强监管、开展法律规制、完善联合执法、整顿和规范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
作者:何汉洲;毕开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经皮给药载体对水杨酸经皮吸收的促渗透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特性;并与水杨酸软膏剂比较,考察其促渗作用.结果 制备的水杨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均匀圆整,包封率为46.4%,体外透皮特性优于普通软膏剂,24 h后皮肤药物累积透过量为654.3 μg/cm2,皮肤中药物残留量为22.99 μg,均分别显署高于软膏剂组(128.0 μg/cm2和0.84 μg,P<0.05).结论 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水杨酸经皮给药载体,可有效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和增加药物在皮肤中储留量,而且可延缓药物的释放,从而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及患者依从性.
作者:王爱萍;高大林;李艳;戚元凯;慕宏杰;万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调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症320例的疗效.方法 将48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20例)和对照组(160例).治疗组应用乳核散结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散结乳癣膏外敷,每次1贴,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乳癖康片5片/次,每日3次.两组均以20d为1疗程,月经干净后开始,连用1~3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 治疗组治愈176例,显效67例,有效5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达93.44%.对照组治疗52例,显效41例,有效33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78.75%.结论 乳核散结片与散结乳癖膏联合用于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作者:杨海民;张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普外科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方法调查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185例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手术3种清洁手术出院病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18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100%.给药时机术前大于2 h者9例(4.86%),术前0.5~2 h者154 例(83.24%),术后22例(11.89%);预防用药时间不大于48 h者46例(24.86%),预防用药时间大于48 h者139例(75.14%);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多的为氟喹诺酮类.结论 普外科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
作者:邵欢;李蓉;徐晓俊;王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H)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2010年收集到的61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常见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267例)与中药制剂(70例).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有237例(38.41%);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125例(20.26%).新的药品不良反应88例,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62例,其中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8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朱虹云;洪滟;朱雅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简单方法鉴别中药饮片中的伪劣制品.方法 笔者总结了9种在药品检验中对假劣中药饮片的快速鉴别方法.结果 与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既可节约检验经费,又能快速准确地查出假劣药品.
作者:徐艳红;郭琳;陆君;王冬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我国医疗器械的监管历程进行分析,以及对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生产企业规模变化和产品品种变化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杨涵;王晓炜;刘洪伟;李军;陈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仅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治疗组加服扶正化瘀胶囊5粒/:g、每日3次.总疗程均为24个月.观察临床表现以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治疗组为(228.6±114.4)μg/L,对照组为(331.5±98.2)μg/L,P<0.05;透明质酸(HA)水平治疗组为(138.3±120.42)μg/L,对照组为(278.2±100.1)μg/L,P<0.05;肝功能改善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和肝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崔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药用蚂蚁与非药用蚂蚁的鉴别特点,了解蚂蚁的化学成分以及现代临床应用.方法 将可药用的广西拟黑多刺蚁、东北黑蚁的生活习性、外观形态、嗅味与普通蚂蚁作性状鉴别;统计624例类风湿患者服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自制的玄驹强力胶囊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药用蚂蚁与非药用蚂蚁存在显著差异,蚁体内含有人体丛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8.88%和91.95%.结论 药用蚂蚁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保肝、抗衰老、对人体免疫功能有适应原样双向调节作用.非药用蚂蚁有毒,不可入药.
作者:李健;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蛇胆川贝液中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SB C18色谱柱(150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的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2.406 μg(r=0.999 7)和0.071~2.812 μg(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0%和97.90%,RSD分别为1.07%和1.34%(n=6).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便捷、有效,适用于检测贝母类生物碱等无紫外吸收的化学成分.
作者:范蕾;王伟影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