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化药房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观察

叶玲梅;蔡咏梅

关键词:自动化药房系统, IRON自动化药房系统, 药品调剂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化药房系统的启用对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 结合自动化快速发药系统、智能调配系统的工作流程及运行情况,对现有工作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结论自动化药房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配方准确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服务质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临床路径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国用药现状、临床路径的定义和优势,以及如何利用临床路径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医院应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组织各科室为患者服务,制订优化的用药方案.

    作者:李沉纹;李卓恒;管海燕;于彩平;罗明和;刘洋;卢来春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门冬氨酸洛美沙星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柱(250 mm×4.6mm,5μm),以0.05mol/L枸橼酸溶液-乙腈(82:18,用三乙胺调pH至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 洛美沙星质量浓度在13.59~67.93 μg/mL(r=1.00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1.53%(n=9).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专属性强,适合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的含量测定.

    作者:赵卉;杨菲;樊红梅;吴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红树林放线菌筛选及其抗肿瘤活性测定

    目的 从我国湛江红树林采集的海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微生物菌株并进行筛选及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放线菌菌株;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测定筛选出的72株放线菌发酵液对肺癌细胞A549与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两种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经鉴定分离得到了72株放线菌,其中18%的放线菌发酵液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活性.N2010-37和N2010-68两株放线菌发酵液对上述两种肿瘤细胞株作用较显著.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从湛江红树林放线菌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作者:周中流;徐立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54例

    目的 观察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喉白斑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服用养阴遂瘀汤,对照组48例服用金嗓散结丸,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54例,治愈18例,好转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48例,治愈14例,好转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结论 养阴逐瘀汤治疗喉白斑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师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医药库房规范化的药品质量管理探讨

    目的 提高医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制订药房质量管理措施.结果 针对药房存在的贮存环境不合格、产品过期等问题,采取规范药品领入管理、效期管理等措施,加强对药师的素质教育.结论 实行规范化管理,可降低药品损耗,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王艳春;李悦;左利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头花蓼咀嚼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头花蓼咀嚼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的含量、出膏率为指标,在热淋清颗粒制备的基础上,对水用量及辅料进行考察,以确定头花蓼咀嚼片的佳制备工艺.结果 头花蓼咀嚼片的处方及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水提2次,每次1.5 h;80℃减压干燥;每个处方10 g甜菊素.结论 头花蓼咀嚼片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且性状、片重差异及微生物限度考察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作者:蒋叔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清热祛湿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清热祛湿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党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制剂中的党参、黄芪.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清热祛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远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差错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和发放中的注意事项,以利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的情况,总结西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中容易出现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门诊西药房发生药品发放错误共129例,其中2007年46例,2008年32例,2009年30例,2010年21例.主要类型为药品差错58例,剂量差错50例,剂型差错20例,时效差错1例.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制度不完善、单人配发,个人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药品摆放不合理.结论 药品发放的质量好坏与准确,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避免差错的发生.

    作者:屠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构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刍议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严重损害的,应由相关主体对受害人进行赔偿.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规定缺位,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机制.

    作者:刘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钙离子拮抗剂对颅脑损伤致颅内血肿的保护作用

    颅脑损伤发病急、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近年发现,应用钙拮抗剂可有效抑制兴奋性氨基酸(EAA)的释放,阻断Ca2+内流,减轻脑水肿,对神经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该文对钙离子拮抗剂对颅脑损伤导致颅内血肿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静岩;尹晓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β-环糊精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β-CD)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TFH)的新工艺.方法 以β-CD为辅助材料,提取沙棘中沙棘总黄酮,同时测定沙棘总黄酮的提取量、提取率以及浸膏中沙棘总黄酮含量等指标,并与传统醇提、水提工艺进行比较.结果 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的沙棘总黄酮提取量、提取率以及浸膏中沙棘总黄酮含量等指标,与醇提工艺接近,但明显优于水提工艺(P<0.05).结论 β-CD辅助提取新工艺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无污染等特点,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吴春芝;谷福根;师帅;孟根达来;王毅;张爱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国产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近、中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采用简明36项健康问卷(SF-36),对在医院行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将完成的问卷分成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分别对未停药、停药1年和停药1年以上患者的SF-36积分进行比较,并考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SF-36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泰嘉组分别为15.56%和7.22%.波立维组分别为19.44%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小骏;江时森;王楠;倪江洪;谢学建;高茗;岳慧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胃康乐颗粒

    目的 建立胃康乐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枳壳、延胡索、黄连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图中检出了枳壳、延胡索、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

    作者:具善姬;张明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医水火法治疗女性顽固性外阴瘙痒76例

    目的 探讨水火法对女性顽固性外阴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 先将方药煎两煎,第1煎约200 mL备用,第2煎约400 mL,先用第2煎药液坐浴熏洗,洗毕再用第1煎药液分2~3次吸入阴道冲洗器中,反复灌洗阴道,灌洗毕卧床20min;后用制好的熏阴散做成艾柱状,放置于移动座便器内并远离患部进行烟熏约20 min.每日1次,以7次为1个疗程.结果 76例患者中,痊愈71例(93.42%),显效3例(3.95%).无效2例(2.63%),总有效率为97.34%.结论 水火疗法对治疗女性外阴瘙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品英;刘建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回顾性分析

    目的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门诊药物咨询窗口药物咨询记录3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药学专业问题咨询多的是药物用法用量(21.54%),其次是药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2.22%)、药物相互作用(8.68%);按咨询药物类别归类分析,居前3位的分别是抗微生物药物(22.51%),循环系统药物(18.01%)及消化系统药物(16.08%).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均有一定作用.

    作者:肖溢;王仲书;李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我院48例血栓通冻干粉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血栓通冻干粉所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至2010年收集的48例与血栓通冻干粉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大于60岁的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56.25%),用药1~7 d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43.75%).药品不良反应常以皮疹、瘙痒为主的过敏反应,其次为发热、寒颤、多汗的全身性损害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药品,密切关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情况;制药企业应加强研发,生产合格有效产品,并重视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郑水莲;俞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莪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对不同批次莪术饮片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莪术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运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水分、灰分、浸出物及β-榄香烯含量等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水分不超过14%,总灰分不超过7%,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2%,醇溶性浸出物不超过2%,不同批次的莪术饮片中β-榄香烯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莪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华彬;毛春芹;陆兔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提高住院病区储备药品质量措施的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住院部病区储备药品质量的措施.方法 药师通过月末检查病区药柜、给病区统一退药和向病区发放统一的药品储存说明等措施,与病区进行交流,指导临床合理管理药品.结果 药品效期情况、药品滞留情况、储存方法等各方面均优于措施实施前,但药师对药品滞留情况的干预率不高.结论 通过药师的干预和指导,医院外科病区用药的储备已基本符合规范,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孙艳;黄宁;李雨婷;谢牧牧;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间接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托吡酯片的无机降解产物

    目的 建立测定托吡酯片中无机降解产物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的间接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方法 采用Hamilton PRP-X10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4.5mmol/L对羟基苯甲酸溶液(用1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9±0.1)-甲醇(97.5:2.5),检测波长为310 nm,检测器极性为负,流速2.0 mL/min,进样量100μL,柱温为40℃.结果 硫酸盐(以SO42-计)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24.673~98.692μg/mL,r=0.999 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4%,RSD=1.65%(n=9).氨基磺酸盐(以NH2SO3-计)的线性质量浓度范围为30.063~120.252μg/mL,r=0.999 95(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0.96%(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托吡酯片中无机降解产物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的含量.

    作者:冯金元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冬凌草甲素对家兔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家兔离体肠道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以家兔肠张力为指标,给予同一离体盲肠相同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粗提物水溶液、乙酰胆碱、硫酸阿托品、新斯的明,对比不同影响;给予不同剂量的冬凌草甲素粗提物水溶液,对比不同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对家兔肠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家兔肠平滑肌对冬凌草甲素不敏感,这为冬凌草甲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生理依据.

    作者:杨敏;卢静;牟金金;徐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