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平;张晓红
目的 建立测定病毒清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03 4~1.034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为1.79%(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病毒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兰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测定银花类药材中掺伪钾盐的补充检验方法.方法 火焰类型为空气/乙炔,采用钾空心阴极灯,钾检测波长为766.5 nm,乙炔气流量为1.7 L/min,空气流量为13.5~15.0 L/min,狭缝2.0 nm.结果 钾离子质量浓度在0.263 2~2.632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2),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为1.44%(n=6).结论 所用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山银花、金银花中钾盐的含量.
作者:龙欢周;刘水平;胡雪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炎琥宁粉针剂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两组均加用维生素C静脉滴注,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炎琥宁可提高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海燕;闫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5厂家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体外溶出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转篮法测定溶出度,用威布尔分布模型拟合溶出曲线,并对提取形状参数(m),溶出药物50%所需时间(T50),溶出药物63.2%所需时间(Td)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5厂家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及体外溶出度均符合2005年版<国药典(二部)>的相关规定,不同厂家产品间的溶出参数T50,Td,m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5厂家盐酸西替利嗪片的溶出度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加以注意,药监部门应加强生产质量的动态监测和药品生产工艺管理,以保证产品质量的均衡性.
作者:潘柏良;李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益生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5:4: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λS=525 nm,λR=700 nm.结果 齐墩果酸点样量在1.964~9.8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5 1,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RSD=3.22%.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益生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雷健;邢茂;王芳;张恩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耱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库计算机药品管理程序中2005-2007年口服降糖药购入数量与金额记录,统计用药频度(DDDs)、购药数量、购药金额、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的比值.结果 格列齐特(国产品,达美康)、二甲双胍(国产品,格华止)、阿卡波糖(卡博平,拜糖苹)连续3年稳居DDDs排序前3位;阿卡波糖(卡博平,拜糖苹)连续3年占全年购药总金额高.2005年磺酰脲类药物购药金额构成比高,2006年和2007年膳食葡萄糖调节剂购药金额构成比高.各类口服降糖药中,磺酰脲类2005年购药金额排序第一,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2006年和2007年排序第一.二甲双胍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大,格列本脲(优降糖)、伏格列波糖(倍欣)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等于或接近1,阿卡波糖(拜糖苹)购药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小于1.结论 该院口服降糖药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顾苏俊;单文治;裴保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在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采用蓝光治疗,口服鲁米那,静脉滴注茵栀黄、白蛋白等;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1粒、每日3次口服.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水平下降情况.结果 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66±1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μmol/L;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天数为(4.0±1.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81±1.2)d(P<0.01).结论 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戎书敏;金静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损伤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87例患者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66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Miles术)21例.结果 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大小依次为小肠损伤4.60%,骶前静脉丛损伤3.45%,阴道损伤3.45%,前列腺损伤2.30%,精囊、输精管损伤2.30%,输尿管损伤1.15%.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14例均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等处理,术后恢复好;出院后随访14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与娴熟的器械操作专业技能,熟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解剖及操作要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中转开腹均是降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董纯秀;彭波;刘月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藻酸双脂钠联合辛伐他汀时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其对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给予45例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藻酸双脂钠0.1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后血清NO及VEGF均明显升高.结论 青年混合型高脂血症可影响NO及VEGF的分泌,藻酸双脂钠联合辛伐他汀对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娟;刘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105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ACS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52例),两组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为前30 min 0.2 μg/(kg·min),后以0.05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72 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7 d及30 d观察组复合心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降低了3.92%和7.7%,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降低了3.92%和9.69%,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了5.80%和7.73%,死亡率均降低了1.92%;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主要不良事件均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43%和7.69%(P>0.05).结论 在ACS药物保守治疗中,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与肝素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合用治疗ACS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邑;杜春丽;刘小燕;周音频;何作云;于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观察托烷司琼与恩丹西酮在小细胞肺癌化疗中止吐的疗效.方法 将14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托烷司琼(74例,5 mg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与恩丹西酮(70例,于化疗法前30 min及化疗结束时各8 mg静脉滴注)对足叶乙苷加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作用.结果 托烷司琼与恩丹西酮24 h内控制呕吐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91.42%,恶心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2.16%和57.1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托烷司琼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的作用明显优于恩丹西酮,两者72 h控制呕吐有效率分别为54.85%和28.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托烷司琼治疗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作用不明显,但可以有效预防迟发性呕吐.
作者:柳淑馨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槐米中芦丁的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 在提取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对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 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20 kHz、提取功率800W、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芦丁提取率高为18.25%.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简单可行、速度快,可提高槐米中芦丁的收率.
作者:魏彩霞;谢俊峰;高媛媛;杨静;赵惠茹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鞍区肿瘤术前评估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探讨鞍区肿瘤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鞍区肿瘤术前评估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总结鞍区肿瘤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和体会.结果 术后出现尿崩症31例(43.06%),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7例(37.50%).术后尿崩症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发生与肿瘤性质、大小,术前有无内分泌紊乱、视野和手术入路有明确相关性(P<0.01).结论 实施术前评估、全程跟踪、预见性干预护理,可以及时、有效防治鞍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严小芳;张群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640例,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分为两组.研究组(340例)为术前、术后分两次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对照组(300例)为术后分2次/d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0 g至体温正常3 d,观察术后7 d体温变化、感染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与结论研究组的给药方法较对照组效果好、成本低,可减少抗菌药物的用量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东平;张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12月的门诊麻醉处方1 492张并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共使用麻醉药品5种,其中处方数多但总用药量少的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总用药量高的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主要用于体内结石引起的内脏绞痛,其次是硫酸吗啡控释片,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再次是磷酸可待因片,主要用于镇咳;处方数少的是盐酸吗啡注射液,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脏绞痛.药物利用指数(DUI)除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吗啡注射液大于1.0外,其余3种均不大于1.0.结论 该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不够合理,有待完善;应合理使用麻醉药品,减少对肿瘤患者哌替啶的使用.
作者:张智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第3代遗传标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泛等特点,已成为人类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疾病相关分析、群体遗传学及药物研究等领域,因此建立高度自动化和高通量的SNP检测分析技术十分重要.该文介绍了几种SNP检测技术,特别是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SNP的原理,并对高通量的SNP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作者:汤桂丽;赵映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结合其意愿采用随机法分成2组,均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治疗组57例加用阿米替林12.5mg口服(2次/d),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症状调整剂量;对照组59例加用甲钴胺500 μg口服(3次/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88%,总有效率为80.70%;时照组显效率为30.51%,总有效率为64.4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米替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也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出现了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的不良现象,致中毒性耳聋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经济压力.在临床应用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充分做好中毒性耳聋的预防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耳毒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亮;刘天亮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中盐酸头孢他美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冰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1.0 mL/min.结果 头孢他美质量浓度在10.0~8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100.81%,RSD为1.16%(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鲜杨;龙恩武;袁浩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制备复方鱼石脂栓,用于治疗痔疮.方法 以鱼石脂、苯佐卡因、黄连素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复方鱼石脂栓,初步拟订检查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 该制剂用于治疗痔疮,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陈福;方鸥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