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从众心理——高校德育工作新的切入点

胡玉霞;周和平

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心理, 群体规范, 德育工作, 切入点
摘要: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这是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研究大学生从众心理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把握大学生思想波动轨迹的有效途径.现对大学生从众现象进行具体描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提出建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确定试卷的容量

    试题量的大小对一次考试的可信性与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现就此进行探讨,首先提出题元化的概念,然后建立确定小试卷容量的统计学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划分题元.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病例对照研究

    为了解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我们进行了宫颈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旨在了解影响亚高原地区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亚高原地区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程海萍;王秀娟;文国颖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几大误区的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当前仍存在几大误区:在价值取向上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在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泛滥;功利主义普遍存在.

    作者:韦笑红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关于饮用水硬度状况的调查及检测

    当前,我国城市或农村居民饮用水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1)壶煮开水;(2)纯净水、矿泉水不经加热直接饮用;(3)用电热饮水机煮开水.在城市中,80%以上的居民是使用电热饮水机煮开水的,用壶煮开水的不多,在农村使用电热饮水机的也很普遍.电热饮水机所用的水包括桶装的纯净水、矿泉水以及自来水.

    作者:许达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以病例为线索的引导式教学法在病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形态学科,其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其教学需要依赖基础、联系临床.病理实习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形态学的观察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对一些临床常见疾病做出病理诊断.这需要在病理实习教学中密切联系临床.而在传统的病理实习中,往往是教师讲一遍大体标本和组织学切片,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观察病变特点,学生无法主动参与教学,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作者:刘立新;孟桂霞;刘硕;杨黎明;任丽丽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子宫纵隔手术过程中实施B超监测的作用探讨

    子宫纵隔是常见的子宫畸形,常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即经阴道或经腹切除纵隔,此方法创伤大,手术及分娩的并发症多.自2000年7月以来,我们对子宫纵隔实行B超监视下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蔡昺;谢秀英;李艳琴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与非网络成瘾人群SCL-90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与非网络成瘾人群的心理状况差别,为对网络成瘾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 203名在校医学中专生进行包含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综合性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5或P<0.01),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分≥3分且均占该组总人数的5%以上.网络成瘾人群中男女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非网络成瘾人群中女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或P<0.01).对网络成瘾人群和非网络成瘾人群进行性别分层后比较,发现男生中网络成瘾人群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1),女生中网络成瘾人群仅敌对和精神病性2个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人群(P<0.05).结论 医学中专生网络成瘾人群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男生更容易受网络影响并产生较大心理问题,女生在校生群体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应尽快加强对在校医学中专生的网络健康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设立长期开放的心理咨询机构,以促进其身心全面、良好地发展.

    作者:林玲;刘国良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卫生理化检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卫生理化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除了验证理论知识外,还能得到实践技能、实践素质方面的培养.现对教学模式做一些有益的改革,旨在全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李亚森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班集体中学生冲突初探

    学校由多个班集体组成,班集体由多名学生组成,这样班集体中就形成了人与人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常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矛盾和对抗,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在组织行为学中称之为冲突.由于冲突发生在班集体中,所以,我们将其称为班集体冲突.

    作者:童新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笔者针对本院2年来36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五加双参片中主要药材药理研究概况

    刺五加、党参、当归中所含的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提高机体耐受力的作用.以刺五加、党参、当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五加双参片具有益气养血、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并有抗疲劳、耐缺氧及镇静和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达到扶正祛邪,减小体内外多种理化因子对机体损害的作用.现简介近年来对其主要药材的药理研究概况.

    作者:徐莉清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构建的研究概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生长所致的疾病.目前,已建立猕猴、家兔、大鼠的诱发动物模型,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人的子宫内膜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动物模型,较其他类型动物模型更有优越性,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作者:魏素芳;张娜;关素洁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

    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具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好与坏,学生有直接、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开展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活动,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姜琳琳;程辉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大学生便秘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便秘的患病情况、影响因素及对防治便秘的认知程度,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秘诊断标准罗马Ⅱ诊断标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对唐山市5所高校的1 1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在校大学生便秘患病率为24.08%,其中便秘的发生与性别、不定时排便、经常抑制便意、运动量少、焦虑、情绪改变等有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结论 大学生便秘发生率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便秘的患病率.

    作者:刘伟宏;陈长香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转变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003年,我院解剖学教研室与医院手术室取得联系,建立了多功能模拟手术实验室,转变了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丰辉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一项新兴的教育制度,正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承认.现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针对问题提出健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各地区协调发展、优化学科设置和结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继续教育活动等几项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作者:严慧萍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强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提高眼科学见习教学质量

    眼科学的临床见习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医学人才十分重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认为只有强化教学意识和管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嘉莹;杨棉华;郑小薇;徐威;温翠琪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外科学教学动物实验260例报告

    2005~2006年我院外科学教研组在医疗系2003级和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中开展动物实验260例,现将开展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成云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广西某中专学校护生心理健康需求调查

    中专新生进入学校后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的改变,是与家长、教师、同伴互动体系的改变.在广西,少数民族学生占较大的比例,大多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收入低,学生面对的各种压力很大[1].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群体文化氛围、道德风尚以及学生自身的自然素质、身体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作者:李春坚;韦义萍;冯延;陈海平 刊期: 2007年第20期

  •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提高高职微生物免疫学教学质量

    医学高职院校的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是实验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探讨对实验报告的改革,实施启发式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彭俊凤 刊期: 2007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