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业》编辑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利巴韦林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Luna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重蒸馏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7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含量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蒋淑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盐酸头孢吡肟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以戊烷磺酸的水溶液(戊烷磺酸钠2.61 g→1000 mL水,冰醋酸调节pH=3.4,氢氧化钠调节pH=4.0)-乙腈(9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与放置0 d时比较,室温放置6个月后3批样品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稳定性良好.
作者:汪海洋;张艳春;王宏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以测定阿奇霉素胶囊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0.1mol/L盐酸溶液作溶剂,检测波长为482 nm,加入75%硫酸溶液,混合后显色,放冷至室温.结果:阿奇霉素浓度线性范围是20~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n=5).结论: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快速测定方法.
作者:朱庆玲;丁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常温条件下,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两组分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紫外吸收曲线、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在常温下8 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度、pH值及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规定.结论:配伍液在常温8 h内是稳定的,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锦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帕金森病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方法:对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种类、用法、不良反应及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总结.结果:目前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此外尚有多巴胺激动剂(包括麦角胺类及非麦角胺类)、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其他药物等,所有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药物治疗仅可明显改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均不能有效治愈帕金森病.
作者:杨颖琳;史美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中盐酸米诺环素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2690-996高效液相色谱仪,以Nucleodur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三氟乙酸(15:85:0.1,V/V),流速为1.4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盐酸米诺环素的浓度在(12.5~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24%,RSD=0.5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适用于盐酸米诺环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何菊英;刘松青;夏培元;戴青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舒必利的测定方法,为临床应用和药化动力学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流动相为甲醇-乙腈-5 mmol/L磷酸二氢钠(30:3:67,V/V),腈基分离柱,UV波长254 nm,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内标,氯仿提取.结果:线性范围为50~1 500μg/L,平均回收率为99.6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2.54%和3.67%,且常用的其他抗精神病药及安定类药物不干扰测定.结论: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宏久;李东;邓小敏;周凡;许文杰;闫小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在制备或贮藏过程中,中药糖衣片表面容易产生斑点、褪色和变黑等变色现象.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环节的具体情况,归纳提出调整提取工艺、合理选用赋形剂、正确处理辅料中的糖及色素、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改进包装、改善贮藏环境等解决措施,使中药糖衣片不易产生变色现象,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作者:谢香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满山白糖浆工业制备的新工艺,以提升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方法:将3种提取精制方法、两种配制方法相互交叉后制备的产品,经长期留样观察,检验有关质量指标.结果:确定了以产品久贮无沉淀产生、含量测定指标大幅提升的新工艺,为佳工艺条件.结论:新工艺消除了老工艺的缺点,达到了工艺改进的目的.
作者:陶顺荣;侯玉嵩;林庆平;陈贵东;蔡卫家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清胃消滞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5℃,以外标法检测.结果:大黄素浓度线性范围为3.06~30.6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92%,RSD为1.28%(n=6);大黄酚浓度线性范围为6.13~61.3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0%,RSD为1.20%(n=6).结论:该方法样品分离度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屈梅芳;蔡大伟;欧阳晓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通过对浙江省内部分医院药房人员的知识结构、继续教育、工作状况等的调整研究,指出现今药房调剂人员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且再教育内容、模式有待调整,很难适应今后临床中药学开展的需要.呼吁医院加快中药房改革步伐,医药高校应紧跟时代,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卢倍琴;丁倩雯;叶丽美;粟倩;徐爱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中有关物质的薄层色谱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硅胶G板,展开剂为甲苯-甲醇(8:2,V/V),显色剂为1%二苯胺硫酸溶液.结果:色谱中斑点明显、清晰,且检测灵敏,杂质的低检出量为90 n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罗功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今年9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自2006年起北京将逐步在一些大型药品生产企业中试推行药品召回制度,这将是我国药品业界的首次尝试.其实,药品召回制度是国际上盛行的、非常成熟的药品市场管理制度.美国、日本、英国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完备的召回标准,多年来施行着有效的召回制度,在药品召回的程序、监督和赔偿等方面的规定都非常明确.
作者:魏洁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常用中药材的荧光鉴别方法进行整理、研究.方法.采用药材的断面、药材粉末或药材的提取液进行荧光鉴别.结果:多数中药材在紫外灯下都有不同颜色的荧光,且与混淆品的荧光行为不同.结论:荧光鉴别方法可作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之一.
作者:郭丽娜;赫修洁;刘春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激素替代物依普黄酮联合少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应用依普黄酮联合少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应用雌激素治疗,两组同时服用钙剂.结果:治疗组患者较治疗前骨密度增高6.87%(P<0.05),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明显(P<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依普黄酮联合雌激素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东萍;丁英儿;张洪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万应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Kromasil C18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33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是0.027 5~0.192 2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8%,RSD=1.65%(n=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万应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贺亚玲;车晓彦;陈筑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灰白色、淡黄色及纯白色盐酸青藤碱3种晶形的纯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差示扫描热量法(DSC法)等进行分析.结果:溶解度灰白色晶形为9.1 g/100mL,淡黄色晶形为9.0 g/100mL,纯白色晶形为16.8 g/100 mL;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纯白色盐酸青藤碱晶形表面光洁、透明,灰白色、淡黄色盐酸青藤碱晶形表面吸附有杂质斑点,且淡黄色比灰白色多;在HPLC图中,纯白色盐酸青藤碱晶形峰与对照品完全一致,灰白色晶形有2个小杂质峰,淡黄色3个小杂质峰;红外光谱图中,纯白色晶形与对照品峰形一致,灰白色晶形与淡黄色晶形在2 400~2 300 cm-1有一个vC≡N吸收峰,且淡黄色晶形的吸收峰较灰白色晶形峰强;盐酸青藤碱对照品、灰白色、淡黄色及纯白色的DSC图谱在231~235℃均只有一个吸热峰,无多晶形现象.结论:盐酸青藤碱晶形纯度与生产工艺有关,在生产中应控制好原料质量.纯度分析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可为盐酸青藤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马廷升;李高;刘志华;杨宏健;黄刚;朱兰翠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舒心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舒心片中人参、忍冬藤、麦冬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君药丹参的主要成分原儿茶醛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人参、忍冬藤和麦冬.原儿茶醛的回收率为97.38%,RSD为1.90%.结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黄晓巍;王明星;于秀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