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罗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城乡差距拉大,因此,2003年,政府开始启动农村卫生建设规划,鼓励高等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应用性医学人才,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医疗机构的在职或离退休医生为农村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就业观念,根植于农村卫生事业.
作者:孔秀敏;王晓兰;张延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记录主要的护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实施和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积极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变歌;顾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补液是外科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章节不仅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会觉得不知如何把握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为此,笔者对本节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以高渗性脱水的液体疗法为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黎玉辉;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计算机课程,使教师愉快、轻松地教好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后,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者:朱俊波;王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培养护理人才的各高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要求,真正培养出适用型、素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实验教学是基础,良好的实验室条件是前提,而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关键.
作者:肖霓;何利;郭永洪;王秀红;曾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 对788名在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择业心理及职业行为能力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座谈、访谈.结果 大学生关心的是就业问题;其择业首选地是大城市;其择业首选因素是薪金待遇.结论 就业难突出表现为在大城市就业难,对此国家应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行为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增春;刘紫萍;庞津;徐金金;李志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目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学生临床实践不够早、观念不够新、能力不够强等方面.因此从教学计划的调整,课堂上注重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及早接触临床,建立整体护理意识,是培养学生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
作者:姚跃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从对当前高校开设的活动课程分析出发,提出高校要实施活动课程必须具备活动课程的课程意识,了解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特点,加强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等.
作者:马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医学生理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认识疾病的病理变化必须先弄清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反过来,认识了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之后,可以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但是,生理学课程作为一门前期医学基础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生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认识,在教学时间上与后续临床课程相隔甚久,学生不知所学内容与后续临床课程有何联系,因而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以及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把这门课讲活、讲透,更多地渗透临床知识、更好地为后期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服务是我们面临的基本问题.
作者:滕晓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性患者感染衣原体与支原体情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此类感染.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我院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衣原体与支原体的检测情况及耐药现状.结果 16620例患者表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总阳性率为50.07%.UU单纯感染对强力霉素(DOX)、克拉霉素(CLA)为敏感,敏感率依次为89.62%、89.21%.UU+Mh混合感染对红霉素(ERY)、罗红霉素(ROX)、阿奇霉素(AZI)、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L)均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00%、93.49%、90.1%、82.81%、82.29%.对交沙霉素(JOS)、强力霉素(DOX)、美满霉素(MIN)较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7.08%、73.7%、71.61%.结论 UU单纯感染者可首选DOX和CLA治疗.UU+Mh混合感染者可选用JOS、DOX、MIN 3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为了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建议医生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重视治疗效果的检测.
作者:王怡云;柴玉香;虎光星;焦多伸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乳腺肿瘤的血流变化情况,并了解用e-flow技术与谐波造影技术测定的乳腺肿瘤彩色像素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谐波造影技术及e-flow技术观察并检测86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良性组46例,恶性组40例)的肿瘤血流信号,手术标本均通过抗CD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恶性肿瘤的血流多普勒参数RI、PI、Vsp、Vep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技术显示的乳腺肿瘤微血管密度与用病理方法测得的微血管密度具有同样的梯度,即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18例远离良性肿瘤的正常乳腺组织),恶性组中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病理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P<0.05).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技术检测到的乳腺肿瘤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32,P<0.001;r=0.740,P<0.001).结论 e-flow技术及谐波造影技术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微血管灌注,有助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定性及定量评估.
作者:谢金会;张学兰;周祖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缺氧、硬膜下积液与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3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感染后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硬膜下积液,2例患儿呈外部性脑积水并脑发育不良,总发病率为87%.追踪本组患儿出生时的情况,发现63%的患儿有宫内窘迫(羊水Ⅲ°污染)病史.结论 提示围生期缺氧、硬膜下积液与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有一定的相关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在感染后更易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作者:张玉珏;张丽;吕晓蕾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现代汉语是高职藏汉双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视藏汉双语生的汉语教学,改进现代汉语教学方式,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双语人才,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丁桃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1双项考核内涵的探讨双项考核即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双项考核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
作者:陆曙梅;李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蛔虫感染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制蛔虫感染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1~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白族、傣族、布依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有所下降,苗族、哈尼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仍很严重.结论 健康教育、社会经济因素与蛔虫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魏伟;张天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药理学动物实验不仅存在人、财、物不足的困难,学生也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作者:阮斌;李慧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职业指导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中合理定位、稳定就业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指导应该是全员的、全方位的、多形式的、多渠道的,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只有认真研究职业指导的途径、方法,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明玉;王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如何针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提前进行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思想、工作等方面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在一年的实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现将几年来对实习班级进行的实习前教育的形式以及取得的效果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丽 刊期: 2008年第24期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体系、结构的重大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2001年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求.现以药剂专业药物分析课程为例,比较2007年版和2001年版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课程任务、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等4方面的变化,以体现2007年版教学大纲的特点.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协作性学习模式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学习的模式.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以融洽的关系、相互协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承担学习任务,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笔者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协作性学习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利芝 刊期: 200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