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企业购并重组的思考

朱翔

关键词:医药产业, 企业购并重组, 经济全球化, 中国, 大市场, 转移, 经历, 进程, 国内, 产量, 不平
摘要:一、我国医药企业购并形势和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之间涌动着购并重组的热潮.同样,中国医药产业融入统一的国际医药大市场之中,已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50年来,我国医药产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很落后到比较先进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医药产业已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规模,从医药产量而言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载药系统与给药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替硝唑载药系统与给药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系统查阅近年来有关替硝唑载药系统与给药方法的研究报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为今后替硝唑载药系统和给药方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为满足替硝唑临床治疗的需要,可以从其载体材料、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而研制出疗效佳、给药便捷的替硝唑载药系统.结论:替硝唑载药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蔡晓虹;赵阿娜;张君;冷立书;周巧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

    目的:用HPLC法测定抗癫痫药苯妥英(PHT)、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的血药浓度.方法:采用Phenomenex PRODIGY 5 μm 0DS(3)100 A(250 mm×4.6 mm)色谱柱,以甲醇-水(65: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紫外光检测波长:254 nm.以上三药互为内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结果:PHT,PB,CBZ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20,5.40,9.47 min;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25,0.05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5μg/mL,此线性范围包含各药物的有效浓度范围;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9%,101.62%,102.17%;日内RSD(n=5)分别为3.04%,3.37%,3.26%;日间RSD(n=5)分别为5.01%,4.35%,4.47%.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可用于PHT,PB,CBZ临床血药浓度的检测.

    作者:叶云;黄毅岚;张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药企业的GMP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前进

    由于特大药难的影响,1962年美国首创GMP,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WHO的GMP.1975年WHO向各成员国推荐GMP,1977年WHO再次推荐GMP并将GMP制定为法规.在以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GMP.我国在1988年建立了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迄今我国GMP认证通过的医药企业已有1440家.

    作者:张公绪;孙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鬼臼毒素喷雾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鬼臼毒素喷雾剂.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喷雾剂中鬼臼毒素的含量,制定制剂的质量标准,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制剂质量稳定.结论:鬼臼毒素喷雾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张锦芳;张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抗Tac单抗的药理学和临床评价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综述了抗Tac单抗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虞惠康;朱虹云;廖彩霞;叶伟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几种常见中药材的混淆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简要介绍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掺假、混淆现象及其简单鉴定方法,以防止中药使用中以假充真,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安全有效地用药.

    作者:王剑;吕国兴;吴静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青岛市华壹氏大药房有奖销售药品被查处

    作者:金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品监督稽查及检验工作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随着药品监管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药品监管的广度、深度不断地拓展,打击药品违法或非法行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笔者在监管和抽样检验中发现,在正确评价厂家产品、抽样原始记录、医院制剂生产、储存、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作者:李水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为考察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验的干扰行为,采用鲎试剂检测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原液对鲎试验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样品按1:1稀释后可消除抑制作用.所以,样品按1:1稀释后,使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测是可行的.

    作者:刘力明;门秀茹;赵亚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产与进口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国产药)110例,B组(使用进口药)50例,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分别为76.4%和74%(P>0.05),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6%(P>0.05),A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B组.结论:国产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经济效果优于进口药.

    作者:温预关;薛立庆;莫玉泉;廖日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003年中国药学发展奖推荐工作启动

    作者:吕国持;陈秀兰;马剑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药品分销业全面开放 中外零售商较量市场

    2003年1月1日起开放药品分销服务,是我国政府对入世所作的承诺,这无疑会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据有关资料,在国外,全国的药品供应一般只需几十家甚至几家医药批发企业承担,而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多达16 000多家,多数企业规模小、运营成本高、市场分散、经营行为不够规范.面对即将开放的医药商业领域,我国医药经营企业该何去何从?

    作者:何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关于药品监管行政处罚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针对药品监管行政处罚案件审核过程中几个共性问题,现提出我们的意见,以与同仁共商榷.1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何时制作和送达为宜

    作者:赵爱共;王峰;迟元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脑代谢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脑代谢药物的应用情况和此类药物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方法:调查1999年12月~2001年12月病历905份,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脑代谢药物的使用情况、费用、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应用脑代谢药物的比例为37.9%,并且应用频度、消耗金额高的是新的、价格昂贵的脑代谢药物,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结论:我院脑代谢药物应用范围是合理的,但其品种结构不合理、应用不规范,药品的应用没有兼顾药品价格,说明药品的应用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作者:徐伏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解读浙江医药经济--浙江医药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浙江省政府提出了浙江要成为医药大省、医药强省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因为近几年的浙江医药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显著,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医药商业总销售额连续几年均居全国行业前列.

    作者:孙树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颗粒剂的含量

    目的: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颗粒剂的含量,以代替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中间体的含量.方法:利用琥乙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其显色水解产物在482 nm波长处有大吸收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9%.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缩短了检验周期,快速、准确,适用于半成品的含量控制.

    作者:晏敏红;俞丽君;周建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与时俱进开拓医药市场整治工作新思路--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戴庆骏副局长

    [本刊讯]2002年岁末,本刊就新的一年如何推进整治医药市场工作的问题,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戴庆骏副局长进行了专题采访.

    作者:邱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喘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制定有效控制喘舒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1.2%(n=5).结论: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控方法.

    作者:王家和;郭桂秋;李俊田;王玉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类型基质的黄芩苷软膏透皮吸收的研究

    目的:将黄芩苷用油脂性基质、乳剂基质、水溶性基质制成软膏,作药物体外透皮吸收情况研究.方法:将上述3种基质分别涂于同面积离体去毛小白鼠表皮上,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在相同条件下于各规定时间收取接收液,以分光光度法在(276±1)nm处测其吸收度.结果:据3种基质软膏在24 h内的药物透皮情况分析,乳剂基质药物透皮吸收量高,水溶性基质次之,油脂性基质少.结论:中药膏剂的基质类别对药物透皮吸收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管英;李永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40例

    目的:观察益脑通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益脑通治疗,对照组20例用脑复康治疗,两组均以1月为一疗程,观察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明显改善痴呆症状.结论:益脑通颗粒剂治疗老年期痴呆,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作者:胡陵静;黄坤;雷正荣;刘渝波;张成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